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淋巴结正常结构

    之所以大多数病理医生对淋巴瘤的诊断望而却步,是因为对淋巴器官的正常结构并未完全了解,签于大多数淋巴瘤发生在淋巴结内,就让我们从淋巴结的正常结构说起吧!(不是照本宣科的组织胚胎学,而是以后淋巴瘤诊断中要频繁遇到的结构和名词)尽管大家会觉得开始的这些讲解很是枯燥,请相信我们:坚持下去,把这些知识真正掌握好,会在今后淋巴瘤诊断的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淋巴结的外形像个蚕豆,位于全身淋巴运输系统的分支处。

        1.     最外面是一层纤维性被膜capsules),被膜内层向内形成突起称为小梁(trabeculae),小梁深入淋巴结的实质将其分割成小的功能单位。

       2.   淋巴结实质包括三部分:近被膜的皮质区(cortical area),深部的髓质(medullary)区和二者间的副皮质(paracortex)区。

1)    皮质区有较多的淋巴滤泡follicle),是B细胞所在的地方。

2)    副皮质主要包括T细胞和T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副皮质区一般呈弥漫分布,但有时增生时也可形成结节状,称为T结节(不要和滤泡混淆)。

3)    髓质中细胞成分呈条索状排列,称为髓索,主要包括成熟B细胞,T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所处的管道称为髓窦,与被膜下窦,小梁周窦及输入/输出淋巴管相通。

编者按:说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想一想圆圆的淋巴细胞为何会‘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地方,一把珠子撒到盘子中会滚得到处都是,怎么可能白的在一起,黑的在一起?给善于思考的人点个赞。我觉得吧:淋巴结中的B细胞和T细胞之所以分区明确,与各自的微环境有关:淋巴滤泡内有一种滤泡树状突细胞(FDCs)形成网络结构,构成‘B细胞的家’,副皮质区内的指状突细胞(IDCs)将T细胞紧紧‘拉在自己身边’,这样就形成了淋巴结中分区明确又相辅相成的完美环境,想象一下,这样记忆是不是死板的东西鲜活了起来?


今天先说这么多,在大家厌烦之前飘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淋巴结的正常结构和相关免疫组化
淋巴结的正常组织学及相关免疫组化----淋巴瘤系列
淋巴结、脾和扁桃体
淋巴结
3、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结基础形态学(3)
组织学免疫系统(2)周围淋巴器官脾脏、淋巴结、扁桃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