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三物理知识点和练习
一、声 现 象
【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声音的传播
3.声速及有关计算
4.乐音的三要素
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原因:振动
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
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
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
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
【方法提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
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        的,响度是反映声音          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                                    〔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
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          〔    〕
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
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          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
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7.小明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设计了验证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实验,请你帮他简述实验的做法。
8.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9.人体里许多器官,它们总在不停地运动,这些运动就引起了振动,人体器官里就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说出其中的三种吗?
10.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酒精的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的多。
实验三: 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先慢慢转,这时可以听到纸片的“轧轧”声;再加快转速,纸片发出的声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尖叫起来了。
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 现 象(参考答案)
1.振动  2.高低  大小  音色   3.强   4.A  5.B   6.B和D   A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7. 将不锈钢尺压在桌边沿,变换振动部分的长度,可体验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将不锈钢尺压在桌边沿,用不同的力拨动不锈钢尺,可体验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可由拨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发出的声音不同体验物体的音色不同。8. 3000m   原因是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有真空的   9.略   10. 实验一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二、物态变化
【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
1. 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
一、 温度
1.温度的意义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
【方法提示】
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2)“三要”。(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蒸    发
沸    腾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 同 点
【对应训练】
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           ;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
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如图1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萘是〔    〕
A. 固态        B. 固、液共存状态
C. 液态        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
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
5. 探究《 0℃水和0℃冰的有什么不同?》
器材: 水、冰块、容器(塑料杯、小口瓶、大口瓶)、布、锤子、纸巾
猜想: 小组讨论:请根据已有经验,讨论水和冰的不同,并提出猜想,记下讨论的结     果,采用控制       相等,
步骤:
1.  拿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把它们分别装满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你有什么发现?
2.  拿质量相等的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让冰熔化成水。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等。
3.   拿质量相等的一大块冰和一杯水,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看哪个容器内物质先达到10℃。
预想的情况
比较的方法
验证的结果
6.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
A. 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 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荫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7.如图2所示,表示晶体的熔化图象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8.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增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将设计思路及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
物态变化(参考答案)
1.雾云露  云雪霜  雹冰   2.吹气使水蒸发加快,蒸发吸热   液化,液化放热  3.D  4.C  5.略  6. (1)A;(2)取两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上等量和酒精和煤油;(注意液体的挥发性相同)放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下,一段时间后,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若相等,则与液体的种类无关,不相等,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7.D  8.提示: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的慢
三、光的反射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
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
【呈现形式】
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反射现象和反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知识结构】
一、光的产生: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月食的形成;(4)三点一线。
3.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共面,两角相等,法线居中。”
2. 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
3. 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
像和物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方法提示】
1.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
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3)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例如:影子的形成。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正对准物体传播的光就会被挡住,在物体背光的一侧产生了与物体相似的暗区,这就是影子。
2.有关反射面的转动
当反射面绕入射点转动时,注意法线也随着转动,且法线转过的角度同界面转过的角度相同,法线始终与界面垂直,弄清该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判断平面镜的成像图是否正确
(1)观察各像点是否用虚线连接。因成的是虚像,应当用虚线表示;
(2)连接对应的物点与像点,观察它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物、像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4.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问题
(1)类型:①已知物和镜画像;②已知像和镜画物;③已知物和像画镜
(2)注意:物用实线,像及物像连线用虚线,镜面要打斜线。
(3)具体作法:①根据反射定律作图:从物点任意画两条光线射向平面镜,根据反射定律作其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即为虚像点。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性)
这里重点介绍利用对称法作光路图,就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光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1)确定虚像的位置;(2)确定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3)确定光路;(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在作图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称法的核心是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从根本上讲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对应训练】
1.下列物体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                        B.月亮、恒星
C.太阳、点燃的蜡烛                  D.闪光的水晶、开亮的电灯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手影游戏  D.穿过森林的阳光
3.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
4.一竖直水井深10m,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是3.8×105m,则月亮在井中的像离水面        m.在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始终捞不到月亮,原来是因为        .
5.人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B.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C.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D.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6.如图1所示,请作出三角形的像
7.如图2所示中,作出S点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经反射面反射后经过P点
8.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3所示,这时的时刻应该是多少?请简述的判断方法,并请动手试一下.
9.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前后两面墙间的距离只有3m.请你想办法,使得能在这间屋子里进行视力检测.请画出示意图,并写出计算依据.
光的反射(参考答案)
1.C  2.A  3. 0°90°60°  4. 3.8×105   5.D  6.略  7.略  8. 10:51  9.略
四、光的折射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折射现象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呈现形式】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知识结构】
一、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等。
二、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应用
1.凸透镜:(1)凸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光学仪器:(1)照相机;(2)幻灯机;(3)放大镜。
3.凹透镜:(1)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3)近视眼的矫正。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位置
应用举例
正立或倒立
缩小或放大
实像或虚像
同侧或异侧
u>2f
u=2f
f<u<2f
u=f
不成像
u<f
【对应训练】
1.一束光从空气中斜着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7o,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2.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
3. 请你对下列光学仪器归类:a近视眼镜;b老花眼镜  c防盗门上的“猫眼”;d照相机镜头。(1)类:                          (2)类                        。
4. 照相机照相时,如果被照的景物由远变近,应将镜头往      ,使胶片离镜片     些。完成这一动作是调节照相机上的          。
5.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
个                  像。
6.投影仪是利用        透镜来成像的,它上面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使
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7.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放置在主光轴上距透镜16cm 处时,光屏上可以得
到一个清晰像的特点是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缩小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
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
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    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
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   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更暗些
9.当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会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那么物体在凸透镜中成虚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去探究。
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
透镜的焦距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像到透镜的距离
像的正倒
透镜的焦距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像到透镜的距离
像的正倒
14
20
47
倒立
16
20
80
倒立
14
30
26
倒立
16
30
34
倒立
14
40
22
倒立
16
40
27
倒立
14
60
18
倒立
16
60
22
倒立
11.小明想替爷爷买一副老花镜,约了几位同学到眼镜店去选购。他看中一副样式新颖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眼镜,请你为小明提出一个既不伤害眼镜镜片,又能最简便最快的正确判断的方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光的折射(参考答案)
1.53度  37度   2. 折射    反射   3. 凸透镜:b d  凹透镜:a c  4. 前伸 远 调焦环 5.小于 正立、放大的虚像6.凸,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7..B   8.D  9.提示:u<f,物距越大,像越大;实验时,改变物距,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其大小变化并得到结论10.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焦距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11.可将眼镜稍靠近物体(如报纸上的字),看物体的像如果是正立的、放大的,则该镜为老花镜,因老花镜是凸透镜,当物体(或字)放在它的焦距以内时会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凹透镜对物体只能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五、测量的初步知识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其它单位km、dm、cm、mm、μm、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①基本工具:刻度尺;②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正确使用:
①会选: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
②会放:尺要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③会读: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
④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二、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主单位:立方米(m3)其它单位:dm3、cm3、mm3、L、mL。
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3.量筒的正确使用:①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视线要与液面齐平
三、测量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
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采用精密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对应训练】
1.单位换算:8.5m=       cm;  36000nm=       km  15cm3=      m3。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      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2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
4.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
C.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①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
②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         =        cm3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6.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30.00cm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29.50cm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15cm,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         cm。
7.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套简单的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必要的方法、步骤,并将路程表达出来。
测量的初步知识(参考答案)
1.850  3.6×10-8   1.5×10-5   2.B   3.35   3.A    4.A   V3-V2    15  5.C
6.1mm  14.75   7.a.用卷尺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周长L;b.推车从家到学校,数出自行车前轮转动的圈数n;c.路程s=nL
六、物质的物理属性
【考点聚焦】
1.知道质量的单位。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3.理解密度的概念。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
【知识结构】
一、质量
1.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国际上通用的单位是kg。
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天平的正确使用(1)调节底座水平。(2)调节横梁平衡。(3)正确读数2.测量物体的质量3.液体质量的测量
三、密度
1. 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
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2.密度的公式:ρ=m/V 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
水的密度1.0×103kg/m3
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测密度的原理:根据密度的公式ρ=m/V来测定。测量物体的密度时,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2.测定固体的密度3.测定液体的密度
五、密度知识的应用
1.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方法提示】
1.给你天平、量筒和水,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 判断是何种金属?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的质量m(2)将量筒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水V1(3)把金属块放入量筒内,计下水面位置的读数V2(4)算出金属块体积V金=V2-V1,则ρ金=m金/(V2-V1)(5)对照密度表判断是何种金属。
2.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1)比较密度:根据公式ρ物=m物/ V物,求出ρ物,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若ρ物<ρ,则为空心,若ρ物=ρ,为实心。
(2)比较体积:把物体作为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V=m/ρ,求出V,再与V物比较。若V<V物,则该物体为空心,若V= V物,则该物体为实心。
(3)比较质量:把物体作为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m=ρV,求出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然后将m与物体实际质量m物比较,若m>m物,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则该物体为实心。
【对应训练】
1.7.9×103kg/m3=        g/cm3; 1L=         mL; 1mg=     kg;
2.铝锅的质量540g,铝盆的质量是270g,铝块的质量是27g,则组成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
3.质量相同的三种实心正方体金属块,分别是根据如图2所示的高度,
查表可知,a是        ;b是         ;c 是         。
4.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3倍,乙的体积是甲的
体积3/5,则组成甲、乙两物体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若将甲的体积截去1/3,将乙物体截去
2/3,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
5.甲、乙两实心球,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有关甲、乙两球的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可能存
在的情况有(1)                  ;(2)                     ;(3)                     。
6.甲、乙两个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2,若用它们分别掳做成一个实心物体,则质量之比和体积
之比可能是〔    〕    A.5:2   3:5    B.4:1;   8:3     C.2:1   3:2     D.4:3    1:2
7.如图3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酒精、水、盐水,则装酒精的是〔    〕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无法判断
8.用天平测出质量100g的水,步骤有:
a.使天平的衡梁平衡
    b.往可盘加入,100g的砝码
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d.要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在上述
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A.a→b→c→d B.a→c→d→b C.a→c→b→d D.a→d→c→b
9.质量为60g的无色透明液体,其体积为75mL,则该液体可能是             〔     〕
A.水    B.煤油     C.酒精     D.硫酸
10.使用托盘天平,如果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忘记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使用
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为什么?
11.一架天平的砝码盒中各砝码的质量及个数见下表天平的游码标尺如图4所示,
砝码
100g
50g
20g
10g
5g
个数
1
1
2
1
1
(1)当他准备向右盘加砝码时,首先脑子时应想的问题是                           。
(2)他在右盘加20g,10g,5g,砝码各一只发现天平横梁上的指针在标尺的两侧不断摆动,如图5所示
① 他用下列哪一步操作可正确称出物体的质量  〔     〕
A.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B.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在天平右盘加砝码D.从天平右盘取出5g砝码并移动游码
② 该物体的质量                           〔     〕
A.可能大于35g         B.在30g与35g之间
C.可能小于30g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该天平的分度值是         g。测量范围是             。
12.以马铃薯为原料的淀粉厂的收购员,在选马铃薯时,需要测出马铃薯的密度,因为淀粉加
工厂是根据马铃薯的密度来确定收购价格,小宇用所学过的知识测定马铃薯的密度,根据下表确定其含淀粉的百分率和收购价:
马铃薯的密度(g/cm3)
1.08
1.10
1.12
1.14
1.15
所含淀粉百分率
14
18
22.5
26.5
29
收购价(元/kg)
0.40
0.44
0.50
0.60
0.80
(1)若手边有:天平;细线;水;量筒;尺;小刀;干净的马铃薯。
请你帮小宇同学选择其中部分器材,设计出一种测密度的方法。
①选用器材                   ;
②实验量,所需要测量的量                       ;
③根据测出的物理量,写出马铃薯密度的表达式:         。
(2)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
13.一块长2m,宽0.5m,厚0.2m的金属块,质量为1.78×106g ,求此金属块的密度?并说出它
是哪种金属?若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多少?试用密度公式证明。
物质的物理属性(参考答案)
1. 7.9  103  10-6    2. 1:1:1  3. 铝   铜  铂  4.9:5  9:5  5.(1)m1=m2   ρ1<ρ2 (2)m1>m2 ;ρ1<ρ2  (3)m1>m2 ;
=
6.B  7. A  8. C  9. C   10. B  11.(1)估计被测物的质量;(2)① D ② B  (3)  0.2   210   12.(1)①天平、小刀、干净的马铃薯、量筒、水、细线;②马铃薯的质量m;量筒中水的体积V1;放入马铃薯后总体积V2;③ρ=m/(V2-V1)(2)马铃薯密度越大,含淀粉的质量分数越大收购价格越高。
七、力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3.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方向。
4.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
5.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
【呈现形式】
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结构】
一、力
1.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牛顿(N )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测量工具:(1)构造;(2)使用方法。
6.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2)力的示意图。
二、重力:(1)定义;(2)施力物体(地球);(3)大小G=mg;(4)方向竖直向下;(5)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对应训练】
1.指出下列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人推车是,给车一个向前的推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用力提水桶时,水桶对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首先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观察,观察指针是否对准         ,还应当观察     和          。
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
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其读数应根据最小分度值确定
C.测量前一定要校零
D.实际测量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不一定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5.用100N的力作用于A处竖直向上提一重物,若用力的图示法表示这个力,则图3所示各图中正确的应是[    ]
6.体育课上,只见小明用力将铅球沿斜上方推了出去,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地面被砸了一个坑。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
(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作用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        变为        ;
(2)铅球脱离手后,不沿斜向直线运动,轨道向下弯曲,这是因为               ;
(3)铅球以某个速度砸向地面,最后处于静止,这是因为                         ;求落地时,地面被砸了一个凹陷的坑,这是因为                              。
7.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下面的经验吗?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填空解释这些现象。
(1)要让小船离开岸边,可以让岸上的人推一下小船,此时小船受到        对船的
,船由静止变为运动了,也可以将竹篙用力撑岸边,此时        对岸有力的作用,那么,          对           也有力的作用,船因此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
(2)人如果要从地面上跳起来,必须用脚蹬地,此时,         对         有力的作用;同时,          对          也有力的作用,如果                   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就跳起来了。
(3)小高用力去推一块大石块,大石块纹丝未动,而小高的脚向后滑。小高向后滑的原因是                                            。
8. 请你设计三个小实验,来分别说明(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 小民同学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想利用它们来说明本节课所学习的几个知识。
实验一:用力推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小球若受到向左的推力,就会向左运动;受到向右的推力,就会向右运动。当推力的大小不同时,小球移动的快慢也会有所改变。
实验二:将两个相同的磁铁分别固定在小车上,
如图4所示,把左车移近右车时,两车相吸,右
车也在向左车靠拢。若将任一车上的磁铁两极位置对
调,则两车移近时相互排斥,松手后两车同时向后退。
实验三:课外活动时,用手将陶土捏成各种形状。
请你:(1)找到相同的器材(没有陶土可以用橡皮泥代替),重新做一下上面的实验。
(2)回答:以上三个实验分别说明的问题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图4
10.请你找一块塑料平板,将平板搁在几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上,让一辆玩具小车无线遥控或上发条的小车均可)的车轮转动,随后把小车放在平板上,如图5所示。请你预测一下:小车会向前运动吗?平板会运动吗?如果会运动,向什么方向运动?说出你所预测的理由,然后用实验来检验。
力(参考答案)
1.(1)人   车  (2)水桶  手   2.C  3.零刻度线  量程   最小分度值  4.D    5.D 6.(1)静止  运动  (2)受到重力作用   (3)地面对铅球有力的作用,使铅球由运动变为静止,铅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使地面发生形变  8.(1)人  作用力  篙  岸  篙(2)脚  地  地  人   地对人的作用  (3)石块对人也有推力,若该推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脚就会打滑  8.略  9.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0.会  会  向后 提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浮 力
【考点聚焦】
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呈现形式】
本部分的考点主要以填空题、选择、计算和实验题型出现,其中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应用可以用实验题型出现。在计算题中,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常常紧密联系,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主要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结构】
一、 浮力的基本概念
1.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由于物体上、下表
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因此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强,从而使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作用力的作用,所以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1)当F浮>G时,上浮,最终结果漂浮。
(2)当F浮<G时,下沉,最终结果沉底。
(3)当F浮=G时,悬浮,即物体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3.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ρ液gV排
4.浮力的应用
应用浮力的关键是调节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若保持浮力不变而减小自身重力,或保持重力不变而增大排水体积。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其大小用排水量表示。
(2)潜水艇:是靠改变水舱中水的多少,即靠改变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3)气球和飞艇是通过充气、放气调整气囊的体积来改变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4)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对应训练】
1.利用空气浮力而升空的物体是                         〔     〕
A.人造卫星      B.飞机      C.风筝     D.氢气球
2.把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空心小球,用手将其置于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浸没于水(如图6所示),放手后水球运动状态是     [     ]
A.上浮        B.悬浮      C.下沉       D.都有可能
3.浸没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     ]
A.浮力增大,压强减小 B.浮力减小,压强减小
C.浮力不变,压强减小D.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4.含有杂质的蜡块悬浮在水中,要使该蜡块漂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纯酒精         B.加水       C. 加食盐       D. 加汽油
5.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感,可用漂浮疗法减轻。漂浮池内有一定深度的水,
水中加有大量的_________(填“盐”或“酒精”),任何人进入池内都会漂浮起来。
6.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为27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7N,则该金属快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          .
7.密度计是测          的仪器,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同一密度计在各种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          ,排开液体的体积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密度计的刻度是上      下      .
8. 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了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赤脚踩在石块上的感觉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9.小明和教练在大海里学潜水,看到海里的鱼儿口中吐出的
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发生如图9所示的变化,小明认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应该是不变的,他把这一想法告诉教练,教练确说他的想法不对,你怎样想?
浮 力(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 盐  6. 10N  7. 液体密度    物体漂浮条件    相等    不同    小    大  8. 脚会感到越来越痛,因为人所受到的浮力减小,石头对人的支持力就增大  9.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受水的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故所受浮力增大,但所受重力不变。
九、压强
【考点聚焦】
1.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3.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4.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5.知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呈现形式】
这部分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中考考查中的小综合试题可能会与这部分知识有关,例如压强和浮力的小综合,压强与简单机械之间的小综合等等,因此,呈现的形式也会是多样化的,涉及到的题型会遍及中考常见的所有题型,特别是近几年的科学探究性试题都设计到这部分知识。
【知识结构】
这部分知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固体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
一、 固体压强
1.压力: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特征:
(1)压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且发生挤压,物体发生形变。
(2)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指向物体内部。
(3)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一般在接触面中心。
(4)压力的大小可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这些规律来确定。
2.压强: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计算压强的公式p=F/S,单位:帕斯卡(Pa)
3.液体内部压强及其计算公式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a.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产生压强;b.液体没有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对阻碍作用它流动的容器壁产生压强;c.液体内部由于各相邻部分之间的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a.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 不同液体的压强跟它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
的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无关。
4.连通器与船闸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静止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2)连通器的应用:a.船闸;b.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乳牛自动喂水器。
5.大气压强及托里拆利实验
(1)大气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作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他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是最早测得大气压值的实验,该实验测得的大气压的值是760mm高水银柱。
【对应训练】
1.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轮胎比普通汽车的轮胎宽,这是为了增大            ,减小对路面的               。
2.拖拉机的履带有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金属块上都有一两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和物理原理            ,凸起的棱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                   。
3.如图3所示,瓶中水从小孔A、B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从B孔射出的水喷的更急,说明液体的压强随              增加而增大。
4.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如图4甲所示),这表明                。把杯子放于如图4乙、丙所示位置,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                  。
5.大气压会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青藏高原的大气压比内陆盆地的大气压        。登山运动员把气压计从高山顶上拿到山脚下时,气压计的读数将             。
6. 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5所示。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
A.F变大,p变小   B.F不变,p变小    C.F不变,p变小    D.F变大,p变小
7.游泳的人潜入水中后,由于水对耳膜的压强作用,耳朵会有胀痛的感觉,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潜入水中越深,胀痛的越厉害
B.在同一深度,耳朵向着水面下,比向着水面上,胀痛的感觉要好一些
C.在水中身体竖直向上时,左右耳朵都不感觉胀痛,因为两侧的压强都抵消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护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
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9.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
A.高空温度低,橡皮膜的耐压能力减弱
B.高空中大气压变小,球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大得多,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较大,将气球压破    D.高空温度较低,球内气压较大,将球胀破
10.小华往墙上按图钉。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求图钉尖对墙的压强和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11.今年夏天,爸爸带着小亮第一次去海边游泳,当小亮由浅水处往水的深处走时,感到胸口越来越闷,他问爸爸有没有这种感觉,爸爸说也有,并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你能帮小亮回答这个问题吗?
12.2003年5月1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新闻,我国最新生产一种专门用于运送SARS病人的救护车,救护车的驾驶室不仅与救护舱隔离,保障驾驶员不受感染,而且救护舱形成了一个负压区(即气压小于大气压的区域)。请你解释一下:救护舱形成负压区的目的是什麽?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实现这个目的?
压强(参考答案)
1.受力面积  压强   2.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对地压强  使接触面粗糙   增大摩擦力
3.侧壁   深度   4.大气存在压强   地区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5.小   增大   6.B  7.A   8.B  9.B   10. 4×108 Pa   5×105Pa  11.水越深压强越大   12.病人的飞沫不向外传播  负压区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十、力与运动
【考点聚焦】
1.知道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
2.理解合力的概念,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知识结构】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一)牛顿第一定律及其研究
这是牛顿在概括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它虽然阐述的是一种理想情况,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是正确的。因此,它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物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即该定律对于所有的物体都普遍适用。
2.定律中的“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包含了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状况;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于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的效果。
3.定律结论中的“或”的含义是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即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或使运动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各种情况,都必须施加力,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四)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反抗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惰性”。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一切物体包括气体、液体、固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受力的物体和不受力的物体。
3.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外界因素如速度大小、运动状态等无关。
二、二力平衡  摩擦力
(一)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对二力平衡的理解与判断
1.两个力彼此平衡,一定同时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且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2.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合力为零。
3.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或者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零
4.判断“相互平衡的二力”与“相互作用的二力”
(三)摩擦力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的大小;(2)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
【对应训练】
1.运用惯性知识填空:(1)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由于       ,虽然不再用力,仍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2)用铲子给锅炉送煤,铲子      (填“必须”或“不必”)进入炉内。(3)一个人站在航行的船尾,往甲板上竖直向下投一石块,石块将落在        (填“船尾的甲板上”或“水中”)。(4)自行车紧急刹车后,轮子不转了,车子还会向    滑动。
2.如图2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一个斜面,让一个小钢珠由斜面顶上滚下,则:
(1)钢珠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速度会逐渐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最后       静止(填“会”或“不会”)。(2)如果地面上铺上光滑的玻璃板,则钢珠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距离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如果可以完全消除空气阻力与摩擦力,则钢珠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其速度      (填“会”或“不会”)改变。最后将            。
图2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对于什么情况下二力平衡你的猜想是        。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
(2)利用图3所给的器材和砝码,你设计了一个怎样的实验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通过实验,你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
4.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应该前轮先着地              B.应该后轮先着地
C.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哪个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5.下列各现象中,表现出物体惯性的是                                 〔     〕
A.用脚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B.在草地上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
C.行驶着的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D.熟了的柿子从树上掉下
6.学校升国旗时,当国旗匀速直线上升时,下列正确的是〔    〕
A.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合力为零
B.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路面光滑,汽车将行驶的更快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才可能产生摩擦力
D.鞋底、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防止摩擦
9.如图4所示在横梁下边用细线系一质量较大的金属球,金属球的下面用同样的细线系
一小木棒,当用手向下猛拉小木棒时,会被拉断的细线是〔    〕
A.金属球上面的细线  B.金属球下面的细线C.金属球上面和下面的细线同时被拉断   D.无法判断
10.质量为60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倍,
求:(1)水平拉力F的大小
(2)如果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本身重力的0.3倍,而人的拉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多大?方向如何?(g=10N/kg)
力与运动(参考答案)
1. (1)惯性   (2)不必  (3)船尾的甲板上 (4)前  2. (1)减小   会   (2)增加  (3)不会   永远运动下去  3.略  4.B  5.C   6.A  7.C   8.C  9.D   10.(1)120N  (2)60N  方向与水平方向相同
十一、简单机械
【考点聚焦】
1.理解力臂的概念。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4.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知识结构】
一、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1.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一般用字母O表示该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L2表示
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二、滑轮
1.定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在不少情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方便。
2.定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作用方向的目的,在忽略滑轮组与轴之间的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等于总重的几分之一。
【对应训练】
1.下列应用杠杆原理工作的工具中, 费力的是                       〔    〕
A.铡刀    B.汽水瓶起盖器的使用  C. 钓鱼杆  D.剪铁皮的剪子
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他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C.支点可以在杠杆的端点,也可以在力的作用线之间
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
3.如图9所示。把一把米尺,在O点支起,两边分别挂相同砝码各4个和2个,下列情况下,哪种情况还能保持平衡(    )
A.两边砝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近一个格
B.两边砝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远一个格
C.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个钩码   D.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半钩码
4.如图10所示的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
C.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
D.沿杆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
5.图11中,O为一根轻质杠杆的支点,OA=2m,OB=2.5m,A点处挂着重100N的物体。若在B端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保持静止,则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20N,竖直向上  B.20N,竖直向下
C.80N,竖直向上  D.80N,竖直向下
6.如图12 用三个力沿不同的方向拉绳子, 则 〔    〕
A.F1最大  B.F2  C.F3最大; D.一样大
7.如图13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滑轮重量和摩擦的情况下,G1和G2之比为 (   )
A.1:2 B.1:1 C.2:1   D.4:1
8.图14是用滑轮组把陷入沟里的汽车拉出来的两种方法,你看哪种方法更省力? (     )
A.甲图的方法    B.乙图的方法    C.两图的方法一样   D.无法比较
9.使用滑轮组时,拉起重物所用力大小决定于(    )
A.定滑轮的个数  B.动滑轮的个数  C.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数  D.连接动滑轮绳子的条数
10.使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来提升重物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在力的作用下,绕某一_________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支点到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叫动力臂。
12.用某杠杆匀速提起重物可以省五分之二的力,这个杠杆阻力臂跟动力臂之比L2∶L1=_______。
1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___的测量。
14.一个带有刻度的均匀杠杆,在中点支起,如图16所示。当在B处挂300N的钩码时,在A处应挂___________N的钩码,杠杆才能平衡,杠杆平衡后,如果再在杠杆两侧钩码的下面同时挂100N的钩码,则A端将向___________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15.画出图17杠杆示意图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16.使用____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_______;使用___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就杠杆的力臂长短关系来看,定滑轮实际上就是_______杠杆,而动滑轮是_______的杠杆。
17.使用滑轮组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和重物被n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___________     ,其关系是___________。
18.如图19所示,物体重G=500N,滑轮重10N,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__________N,挂钩A承受_______N的拉力,拉力F为__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动0.5m,则物体向上移动________m。
简单机械(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C 6.D  7.A  8.A  9.D  10.D 11.固定点 动力 阻力 支点 动力臂 阻力臂 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12. 3:5  13.力臂  14.450 逆时针 15.略     16.定滑轮  力的方向   动  等臂  动力臂2倍于阻力臂的杠杆  17.物重的几分之一  1/n   18.500  250  250  1
十二、机械功和机械能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及功的单位。
2.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功率的单位。
3.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
4.知道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及守恒定律。
二.知识整理:
(一)机械功:
1.功:
⑴ 做功必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单位:____________。
2.功率:
⑴ 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 它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
⑵ 公式:_____________;(3)单位:__________ ;1千瓦=___________瓦。
3.机械功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⑴ 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
⑸ η﹤1的原因:                                             。
(二)机械能:
1.能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单位_________。
2.机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动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它的大小跟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有关.
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大小跟
⑵ 势能: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弹性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势能。
⑶ 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_______的;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是______的;若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_______。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在下列情况中,人对物体是否做功?并说明理由:
⑴ 将重物从地面上提起放到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将重物提在手中沿水平方向移动50米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扛着重物登上三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站着坚持3秒钟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
⑸ 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50牛的的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阻力是20牛,则它受到的水平拉力是______牛,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30米,则拉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__焦的功,重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___焦的功。
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A>mB>mc,它们在同样大的力F作用下,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 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       )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
4.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是8:9,他们进行爬楼比赛,从一楼爬上三楼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则两人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之比是__________;两人的功率之比是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C.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D.功率大的机器,做的功一定多
6.某机器的功率是1000瓦,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     )
A.表示这台机器能做1000瓦的功      B.表示这台机器能做1000焦的功
C.表示这台机器秒能做1000瓦的功   D.表示这台机器每秒能做1000焦的功
7.用一个动滑轮把重200牛的货物匀速提高4米,所用的拉力是125牛,则有用功是_________焦,总功是________焦,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500牛的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以2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所受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问:
⑴半分钟内物体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⑵若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拉力F是多大?
⑶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则F的大小是多大?
9.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不做功的物体没有能量
B.做功多的物体能量就多,做功少的物体能量就少
C.能够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但不一定就做功   D.能量多的物体所做的功一定就多
10.说明下列物体具有哪种形式的机械能:
⑴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静止在高空的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盘山公路上向下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⑷拉紧的弓具有________________,离弦的箭具有_______________。
11.滚摆在下降时速度______,动能______,势能______,上升时速度_____,动能________,势能_______。 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都比前次稍低,表明滚摆的机械能总量在不断______。若不计阻力滚摆的机械能总量________。(本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跳伞运动员在跳伞时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即伞未张开,他下落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此时它所具有的动能 ______,势能_____;第二个过程:即伞张开后,他会匀速下落,则此过程中动能______,势能_____,机械能总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下列各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
A.拉开弓把箭射出去            B.小铁块在空中下落
C.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足球      D.停蹬脚踏板后的自行车正在冲上斜坡
四.课堂检测:
1.功率是表示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某机器的功率是500瓦,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一台机器每小时可完成_________焦的功。
2.某人提着一个重50牛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了100米,此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_______焦,功率是______瓦,后他又提着此物体爬了高9米的楼,用时1分钟,则爬楼时人对物体做了____焦的功,功率为____瓦。
3.某人用一动滑轮将400牛的重物提起5米,若人做的额外功是500焦,则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人的拉力是__________。
6.人造地球卫星在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速度会逐渐减慢,此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而在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速度会逐渐加快,则此过程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人造地球卫星在______处动能最大,速度最快。
 7.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竖直拉动弹簧秤,使钩码_________上升,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同学所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请你:⑴把表格补填完整;⑵在图中画出实验中的滑轮组的绕线。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拉 力
F(N)
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9
0.15
0.45
十三、热量  内能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知道热量及其单位;知道燃料的热值。
3.理解比热的概念。
二.知识整理:
1.热量:
⑴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⑵ 单位: ______________;
⑶热值:①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式:Q放=___________________。③单位:             ,物理意义:                    ;④节约燃料的两个途径:              、               。
注: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不会变化。
⑷ 比热:①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单位:国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_;③水的比热:_____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不会变化。
⑸ 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___,Q放=__________________。
2.内能:⑴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⑵ 单位______________;⑶ 内能的影响因素:                   、                     ;⑷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___  _  ___和____     _。⑸ 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来做功的机器──热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冲程,飞轮转___圈。在压缩冲程中,___能转化为____能;在做功冲程中,_ __能转化为_ __能。
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会有的热量多       B.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2.汽油的热值是4.6×107焦/千克,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___________克汽油所放出的热量为2.3×106焦。
3.铜的比热是3.9×102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一铜块切掉一半,则它的比热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桶水比一杯水的比热大
B.质量为2千克10℃时的水含有的热量等于1千克20℃时的水所含的热量
C.同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时,其比热不变
D.比热大的物体,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5.使1千克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1焦耳的热量可以使1克水的温度升高多少度?
6.铁锅中放有3千克的水,把它从15℃加热到90℃需要多少热量?
7.在冬天,往往手冷得发痛。为了使手暖和一点,有的同学用嘴对着手呵气,有的同学则用两手来回搓动。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8.将一段粗金属丝反复多次地弯折后,金属丝弯折处的温度将________。这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此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而要达到同样的效果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10.下列事例中,不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      )
A.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发热   B.用钢锯条锯木头,过一会儿钢锯条发热
C.寒冷的冬天,双手相互反复摩擦后,手掌发热
D.冬天,在房间内用取暖器取暖,室内空气变暖
11.一个四冲程热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它1s完成了    (      )
A.3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B.60个冲程,做了60次功
C.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D.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
四.课堂检测
1.下列说正确的是:  (     )
A.开水比冰块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C.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同样温度的水吸收的热量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燃料的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B.当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时,其热减小
C.当燃料未燃烧时,其热值为零    D.不同的燃料,其热值一般不同
3.关于物质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比热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物质的比热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物质的比热跟它改变的温度的成反比   D.物质的比热跟上述三个因素无关
4.质量、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彼此接触时:(    )
A.热量从铁块传给水 B.热量从水传给铁块
C.温度从铁块传给水     D.温度从水传给铁块
5.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升
高的温度之比是5:3,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    )
A.10:1         B.1:10         C.2:5         D.5:2
6.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B .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C.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7.一杯水的温度由10℃上升到30℃,那么这杯水的:   (     )
A.比热增加   B.内能增加   C.质量增加   D.分子无规则运动减慢
8.水的比热是__________,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___________。
9.从内能、热量和温度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物理量填在下边的空线上:⑴热水放热的“热”是指________。⑵热水太热的“热”是指________。⑶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____。
10.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而后者又是用_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且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11.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焦/千克,20 克无烟煤充分燃烧时可放出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中的80%被2千克的水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使水的温度从30℃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12.使20克冰的温度从-70℃升高到-10℃,但冰未熔化成水,需要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0℃降低到10℃的水来供给的, 需要多少克50℃的水?
十四、电路初探
【考点聚焦】电路涉及到的考点有: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能区别常见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3.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4.知道通路、短路和断路的区别及短路的危害,电流的形成及电流方向的规定。
5.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6.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呈现形式】
这部分知识常以实验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例如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或反之;按照要求设计并画出电路图。同时这部分知识是电学部分考点的基础,会经常与电学的其它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对应训练】
1.一个电源、一个电铃、一只小灯泡、两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只闭合一个开关时铃响灯不亮,只闭合另一个开关时灯亮铃不响,则开关都打开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铃响灯也亮    B.铃响灯不亮     C.铃不响灯亮     D.铃不响灯也不亮
2.下列配对的哪两种物质都是导体                                    〔    〕
A.橡皮和人体   B.铅笔芯和红炽状态的玻璃   C.塑料尺和钢尺   D.纯水和盐水
3.指出如图1中各电路图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4.如图2所示的A、B、C三个电路,哪个是串联电路?哪个是并联电路?
5.对应如图3所示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6.如图4所示,两个灯泡通过灯座装在一个木匣子上,A、B、C、D分别是连接两灯泡底座的接线柱,在E、F两接线柱间接上电源后,两灯泡都发光,你如何判断这两只小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简要叙述你的判断过程。
7.一商品仓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现有红、绿两只电灯泡和一个电铃、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还有若干条导线。请你为仓库值班人员设计一个电路:电铃响时同时红灯亮,表示取货人在前门按开关;电铃响绿灯亮,表示送货人在后门按开关。要求画出设计的电路图,图中标明红灯、绿灯及对应的前门、后门的开关。
电路初探(参考答案)
1.A、D  2.B  3.(a)缺少电源  (b)缺少开关  (c)开关不能控制电路的通断  (d)开关S1、S2不应并联,如果这样连接S1、S2只相当于一只开关,起不到分别控制两盏灯的作用,正确的连接方法是将S1、S2分别串联在L1、L2 的支路中  (e)不够规范,多连了一只开关,去调S1或S2即可 (f)两盏灯不能形成电流的回路 4.A为串联电路,B、C为并联电路  5.略  6.取下一只灯泡,入另一只灯灭,则两灯串联;如另一灯亮则
十五、电   流
【考点聚焦】电流涉及到的考点有:
1.电流的概念:形成、方向、效应。
2.测量电流:会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4.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呈现形式】这部分内容常以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根据我省中考的特点,实验题不单独设立,可以放在其它题型中考查,最常见的如:考查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可以放在填空题、作图题或探究性试题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可以放在选择题中。电流表的考查是本节的重要考查点。
【知识结构】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二、 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三、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四、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五、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
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对应训练】
1. 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B.在导电溶液中有可能是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所以电流的方向不能确定
C.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其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带电粒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2.图1是一只电流表的示意图,当使用电流表“+”和“0.6”两接线柱时,它的最小刻度表示      A,指针指数是      A;当使用电流表“+”和“3”两接线柱时,它的最小刻度表示      A,指针指数是      A。
3.白炽灯是根据电流的       效应制成的;我们骑的自行车车圈,电镀的很亮,电镀是利用了电流的     效应。
4.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I1、I2、I3,则它们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I1>I2>I3
5. 用电流表测量灯泡L1中的电流,下图中正确的是〔      〕
6.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图5-8中的接法来测灯泡的电流
(1)该图测得的是B灯的电流,其中电流表的连接有什么错误。
(2)现要测通过A灯的电流,只允许变动原图中一根导线的一个端点的接线柱位置,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
(3)在第二问已改动的基础上,若要测量通过A、B两灯的电流之和,而且又只允许再变动一根导线上的一个端点的接线位置,请在图中再用虚线标出。
7.某同学用两只电流表A1、A2同时连入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测电流,结果发现两只电流表的指针位置是一样的,如图6所示,求:
    (1)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多大?
(2)1min内有多少电量通过灯L2?
电   流(参考答案)
1.C  2.0.02  0.24  0.1  1.2  3.热  化学   4.D   5.C  6.(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将电源负极与电流表正接线柱之间的连线,改接在电源负极与电流表负接线柱之间即可如图所示  (3)将灯B与电流表负接线柱之间的连线,改接在电流表正接线柱上   7.2.5A   0.5A   12C
十六、电   压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2. 电压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4.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分布的特点。
5. 常见的一些电压值。
【呈现形式】电压的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分布的特点是重点。电压表的正确使
用是技能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考试中常以实验题形式出现,如电路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分布,电压表的正确使用;电路图的简化等等。
【知识结构】
一、电压的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也就是说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的原因。
二、 电压的测量
1.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三、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U=U1+U2
2.并联电路:U=U1=U2
四、常见的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 ;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方法提示】
1.关于电源、电流、电压三者关系。电源在工作中不断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两端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但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2.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
(1)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2)必须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点
电压表
电流表
用途
与电源相接
连接方法
相同点
【对应训练】
1.电源工作时,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这个电压可以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      ,从而在电路中形成     ,所以说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当使用电压表的“+”和“3”接线柱时,图1甲、乙两刻度盘上的示数分别是     V和     V;
若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则图2示数分别是      V和      V。
3.下面关于电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段导体中有电流时,在这段导体的两端一定有电压
B.在一段电路的两端如果有电压,在这段电路中就可能有电流
C.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在电路的两端如果没有电压,电路中就没有电流
D.电源的电压可以是电源负极聚集的负电荷通过电路流向正极,与正极聚集的正电荷中和
4.关于电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先用大量程试触
B.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C.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D.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压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
   5.在图2中的“○”内填上适当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并标明正负接线柱。
6.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7.如图4所示,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了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并且两表的示数分别不超过3V和0.6A。
(1)根据要求将图中实物图连接起来
(2)画出电路图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各是         V,       A。
电   压(参考答案)
1.定向移动   电流   电源  2. 定向移动   电流   电源  3.D   4.D   5.略  6. 短路  7. (1)略  (2)略(3)2.5V   0.18A
十七、电   阻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电阻及其单位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3.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
4.连接滑动变阻器到电路,改变电流。
【呈现形式】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接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考试时会把影响电阻大小因素与实验设计、作图等联系起来,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结构】
一、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二、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大多数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1)构造;(2)原理;(3)用途;(4)连接;(5)注意。
2.电阻箱:拔插式电阻箱和旋盘式电阻箱,优点是可直接读出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对应训练】
1.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本身的       、     、        以及温度,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
2.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长,则其电阻          ,当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则其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就         。
3.如图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       段;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电路中电阻       ,电流表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将一段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截成等长的2段,再将它们的端点紧紧缠在一起,合并后的电阻丝的电阻是原来的(    )
A.1倍        B.2倍     C.4倍      D.
5. 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将(    )
A.增大、减小  B.不变、增大  C.不变、减小  D.减小、增大。
6. 如图5所示的各电路中,灯泡和电阻均相同,能利用滑动变阻器
调节电灯从亮到熄灭的正确电路是〔     〕
7.如图6所示,甲图中AB和CD是长度不同,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线,乙图中AB和CD是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线,用图示装置可以研究同种材料导线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由甲图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由乙图的实验装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8. 如图7所示,给出了几种电路元件,要求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设计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当电路中接入变阻器后,在闭合开关前,滑动片P应调到        端。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④当接变阻器的         和            接线柱的两种情况下,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⑤请按照你的连接方法完成下表:
滑片P的移动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
小灯泡L的亮度变化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向左
向右
9.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时,采用了     的方法,即每次选用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线的情况。
导体代号
A
B
C
D
E
F
G
材料
锰铜
镍铬丝
锰铜
锰铜
镍铬丝
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积(mm)2
3.2
0.8
1.2
0.8
1.2
1.2
1.2
⑴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    。
⑵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择的两根导线是     。
⑶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择的两根导线是     。
21.综合考虑下表中各方面的因素,通过你的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全球年产量(104吨)
密度(103kg/m3)
熔点(℃)
导热性能1最强9最弱
导电性能1最强9最弱
市场价格大约(元/吨)
1500
2.7
660
4
4
16000
8000
8.9
1083
2
2
17700
2
19.3
1063
3
3
88000000
钢铁
301430
7.9
1540
8
7
2200
3000
11.3
327
9
9
4900
800
8.9
1453
7
6
103000
8
10.5
961
1
1
1365000
⑴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能好?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那种更适宜做导线?为什么?
⑵通过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请写出你所发现的规律。
电   阻(参考答案)
1.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性质    2.越大   越小  3. AP    变大   变小  4.D  5. B  6. D  7.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电阻大小与粗细有关,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8. ①略    ②最大阻值的一端    ③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④AB   CD    ⑤略  9. 控制变量。 ⑴C和F。  ⑵C和G 。  ⑶A和D 。   10.(略)
十八、欧姆定律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的考点有:
1.欧姆定律表达式及其所揭示的物理意义。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的变形和应用。
3.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4.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5.欧姆定律实验的电路图的设计,实物图的连接,实验所得数据的分析。
【知识结构】
一、欧姆定律的表述: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数学表达式及变形公式:I=U/R,U=IR,R=U/I
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简称“伏安法”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某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后得出R=U/I,计算出这段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流(I )
电压(V)
电阻(R)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对应训练】
1.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A.导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B.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C.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D.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由欧姆定律导出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它的电阻也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在测电阻实验,如图6中a、b电表分别表示 〔      〕
A.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B.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C.a、b都是电压表
D.a、b都是电流表
4.图7所示为测定电阻的电路图。如果某同学在操作中两电表的量程选择正确,但不
慎将两电表的位置对调了一下,则开关闭合后          〔      〕
A.电流表、电压表均损坏  B.电流表损坏
C.电压表损坏            D.电流表、电压表都不损坏
5.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和_____成反比;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____和____成正比。
6.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5V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为0.5A,若导体两端电压增加一倍,导体中的电流应为_____;当电压变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     。
7.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我们先保持___   不变,得出导体中的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然后保持___   不变,得出导体中的     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
8.要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____ 和导体中的____ ,即可用公式____ 计算出待测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做____ 法。
9.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4Ω和6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 ,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 Ω。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 ,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 ,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 Ω。
10.  图8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
(1)在图中填上电表的符号。
(2)在图中标出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3)如要使电流表的读数变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图中______(左或右)端滑动。
11. 如图9所示,R1=10Ω,R2=20Ω,R3=30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A,求(1)电源电压多大?(2)当S1和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多大?(3)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大?
12.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一只已知电阻R0和一只未知电阻Rx以及导线若干,如:
(1)只有一只电流表;(2)只有一只电压表。试分别设计测未知电阻Rx的值的电路(写出方法、画出电路图),并列出Rx的测量表达式。
欧姆定律(参考答案)
1.D  2.D  3. B  4.D  5. 电流    电阻   电流  电压   6. 1A  10Ω  7. 电阻 电流 电压 电流  8.  电压    电流      R=U/I    伏安  9. 1:1   2:3   10   3:2    1:1   2.4    10. (1)略 (2)略 (3) 右 11.(1) 6V    (2) 0.2A   (3)  0.3 A 12. 略
十九、电功和电热
【考点聚焦】
1.知道电功及其单位
2.理解电功的公式,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3.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4.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5.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
【知识结构】
一、电功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功是电能转化的量度。电功是过程量,电流做功时,总伴随着能量状态的变化。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的数值与该用电器此时消耗的电能数值完全相同。
3.电功的公式及其变换式:W=UIt(变换式W=U2/Rt,W=I2Rt),即电流在某段电流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电功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5.电功测量: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二、电功率
1.定义及意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电流做功不仅有大小而且有快慢之分。用电器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用电器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2.公式:P=W/t=UIt=UI,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器。
3.单位:瓦特(W),千瓦(kw)
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步骤;(4)数据处理。
三、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I2Rt
四、熟记电学中基本量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
物理量(符号)
公式
单位(符号)
串联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电功(W)
电功率(P)
电热(Q)
【对应训练】
1.电能表是用来测定下列哪个物理量的                           〔     〕
A.电能             B.电流            C.电压            D.电阻
2.将7.2×105J的电功用“度”作单位表示,则应为                  〔     〕
A.20度              B.2度              C.0.2度            D.0.02度
3.采葳同学家在1月1日和2月1 日两次观察家里的电能表,如下表所示,那么该同学家一月用电〔     〕
0
2
3
3
4
0
2
8
7
9
A.545度     B.54.5
C.455度     D.45.5度
4.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多             B.电功率越大,所用的时间越短
C.电功率越大,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      D.电功率越大,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
5.“220V 100W”的灯泡接入电压为210V的电路,则该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
A.大于100W     B.等于100W     C.小于100W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在测定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电源是4节干电池串联成的电池组.另配有0-0.6A、0-3A两量程的电流表一个,0-3V、0-15V两量程的电压表一个,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等,则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应选用的量程是〔     〕
A.电流表选0-0.6A,电压表选0-3V      B.电流表选0-0.6A,电压表选0-15V
C.电流表选0-3A,电压表选0-3V        D.电流表选0-3A,电压表选0-15V
7.有一阻值为40Ω的电热器,工作时产生热量的功率为1000W,则通过该电热器的电流和电热器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A.10A   100V       B.2A  200V     C.5A   100V      D.5A    200V
8.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减少一半,应该〔     〕
A.让它两端的电压减少一半      B.使它的电阻减少一半
C.让通过它的电流减少一半      D.使它的电阻和两端电压同时减少一半
9.电灯泡上标着“PZ220-40”,这里的“22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表示的是灯泡______________.此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_A,电阻为__________.
10.一个在某电压下工作的电烙铁,功率是100W,电流是454mA,加在这个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
11.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电源电压要_______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是为了_______;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放在_______位置上,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
(3)为了测定有“4.5V”字样的小灯泡的功率,除了要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外,还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
A.三节干电池            B.三节蓄电池    C.两节干电池    D.两节蓄电池
12.如上表所示的电器每天工作时间均有减少,照明电器每天减少一小时,厨房电器每
天工作时数减少0.5小时,洗衣机每天工作时时数减少0.5小时,其他用电器每天工作时数均减少1.5小时,则一个月能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折合多少度?折合多少焦耳?
13.按图5所示电路对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进行实验时,测得5组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同时记录了小灯泡亮度变化的情况.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1
2
3
4
5
U/V
3.0
3.5
3.8
4.0
4.5
I/A
0.28
0.30
0.31
0.32
0.34
亮度
增加
(1)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2)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3)除了表格中列出的数据和现象外,你还能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功和电热(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C   6.A  7.D   8.A 9.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  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0W 0.18   1210Ω  10.220V    11. (1)大于  改变灯泡中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2)阻值最大  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保护电路  (3)B  12. 30.75KWh   13. 1.178  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越来越亮   灯泡的阻值与温度有关
二十、家庭电路与生活用电
【考点聚焦】
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
2.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3.知道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
4.知道安全用电常识和安全电压
【知识结构】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1.家庭电路的组成:主要由低压供电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开关、用电器、插座等部分组成。
2.家庭电路中主要部分的作用
(1)火线和零线:家庭电路靠低压供电线供电,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间的低压是220V,火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零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为零。
(2)电能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功(能)。
(3)保险丝:家庭电路的保险盒和闸刀都装有保险丝,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它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4)插座:为了给家用电器供电,家庭电路中都装有插座,插座有两种。两孔插座:一孔接火线,一孔接零线;三孔插座:一孔接火线,一孔接零线,另一孔接地。
二、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种:
(1)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短路是指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通路。这种情况下的电流将会很大,甚至远远超过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2)用电器的功率过大
三、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主要是指:
1. 触电的含义:触电是指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影响人体健康或造成伤亡的现
象。
2.安全用电: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3.触电的类型
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对应训练】
1.在家庭电路中,熔丝的作用是〔     〕
A.防止人们触电事故的发生           B.防止用电器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C.防止家庭电流过大,保护电路         D.防止电路开路,造成断电
2.关于保险丝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越粗的保险丝额定电流越大
B.在手边没有合适熔丝的情况下,可用铁铜丝替代熔丝
C.保险丝是有电阻大、熔点高的铅锑合金制成
D.保险丝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3.照明电路中保险丝被熔断可能是因为〔     〕
A.电路断路    B.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C.熔丝额定电流过大    D.有人触电
4.保险丝的工作原理是〔     〕
A.电流的热效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电流的化学效应     D.以上三种都有
5.某室内用电器正常工作,在台灯的开关未闭合的情况下,将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室内用电器便全部停止工作,那么下列原因可能的是〔     〕
A.插座处原来有短路                   B.台灯的插头处有短路
C.台灯灯座的两个接头短路了           D.开关中的两个接头短路了
6.某室内用电器正常工作,将台灯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台灯开关,室内用电器便全部停止工作,那么下列原因可能的是〔     〕
A.插座处原来有短路                  B.台灯的插头处有短路
C.台灯灯座的两个接头短路了          D.开关中的两个接头短路
7.家庭中的空气开关突然跳闸,我们应该〔     〕
A.抓紧时间检修电路                B.立即将空气开关复位
C.估计是停电了,等一段时间      D.应先找到发生故障的原因,排除之后恢复供电.
8.某保险管上标有“10A”字样,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9.不能用铁铜丝替代保险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10.空气开关中,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中的_______起作用,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
11.保险丝应______联在电路中,它的作用是在电流增大到危险程度之前______电路,更换保险丝时,一定要先______电源.
12.电工师傅在检修电路时,手边备有的熔丝嫌粗,但又急着要用,你有什么办法?并请说明你这样做的理由.
13.图3甲所示是一种电磁限流器的示意图,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A吸引衔铁B,接点C、D被弹簧拉起,电路切断,乙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电磁限流器.两图相比,说明图3的最大优点.
庭电路与生活用电(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B   6.C   7.D  8.该保险管的额定电流为10A   9.铁铜丝熔点太高,电流过大时无法熔断  10.电磁铁   11.串  切断  切断  12.嵌一个口子  减小横截面积,减小额定电流,减小熔断电流   13.略
二十一、电磁转换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磁体的基本性质,包含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
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
3.磁感线和地磁场。
4.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一些基本性质。
5.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6.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7.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8.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知识结构】
一、简单的磁现象
1.磁性:(1)磁极:南极(S)、北极(N )(2)磁极间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化和消磁。
2. 磁场:(1)磁场的基本性质和方向;(2)磁感线;(3)地磁场的方向。
二、电磁联系
1.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①右手螺旋定则;②电磁铁的构造和应用。
2.电磁感应:(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3)应用――发电机
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电动机:①原理;②组成。
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区别
直流电动机
交流发电机
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里转动
电磁感应现象
构造
与电刷接触的是换向器
与电刷接触的是两个铜环
能量转化
电能         机械能
机械能      电能
在电路中的作用
用电器
电源
【对应训练】
1.任何磁体总是同时具有       、       两个磁极,它们是磁体上磁性最        的部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
2.用一根钢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北极,结果磁针向钢棒靠近,由此可以判定〔     〕
A.钢棒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靠近磁针的一端是北极
B.钢棒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靠近磁针的一端是南极
C.钢棒原来一定没有磁性
D.钢棒原来不一定有磁性
3.如图4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可以自由旋转的小磁针,当它们静止时,磁针的N极指向错误的 〔     〕
A.甲小磁针     B.乙小磁针    C.丙小磁针     D.丁小磁针
4.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          。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做         。磁针指向南北就是因为受到了         的作用,地磁北极在         附近,地磁南极在       附近,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世界上最早准确记述这一现象的是我国         代的         。
5.在图5中,螺线管的一端悬挂一只小磁针,当开关接通后,小磁针将      〔     〕
A.只发生转动,N极转向螺线管
B.只发生转动,S极转向螺线管
C.发生转动,S极转向螺线管,同时又被螺线管吸引
D.发生转动,N极转向螺线管,同时又被螺线管排斥
6. 如图6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有甲、乙、丙、丁四个小磁针,在图中标出它们的N极。
7. 如图7所示。软铁棒m用橡皮筋悬吊着置于电磁铁的上方,当合上开关S的瞬间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若增大通入螺线管的电流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8.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段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B.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无关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9. 如图8所示,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v”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表示电流方向垂直纸面面向内,请根据图甲中的电流方向画出其它各图中有感应电流的导体中电流的方向(用“?”表示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的说明原因。
10.阅读分析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一天,小明在炉火旁烤火,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呢?磁性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也许是磁性会变强吧?”小明这样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段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磁针,在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后,小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现在小明知道该怎样保护磁铁了。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上述短文后,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这一现象,你认为生活中要保持磁体的磁性不消弱,应注意什么?
(3)刚才你和小明在学习研究这一问题时,整个过程运用了怎样的学习程序?
11.如图9所示中所提供的元件,以笔画线为导线,设计一个可以改变磁性强弱的电磁铁,并要求滑片P向右运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2)若要求滑片P向左移动时磁性增强,只能改动电路中的一根虚线上的一根接头,应怎么改?
电磁转换(参考答案)
1. 南(S)、北(N)   强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D  3.C  4. 磁体   地磁场   地磁场   地理南极  地理北极  宋  沈括  5.D   6.略  7. 电流周围产生磁场,软铁棒被吸引,电流增大时,磁性加强,软铁棒被拉下的距离加大。8.C   9. 乙:向外  丙:无电流,因未切割磁感线;丁:向内  10. (1)在高温烧灼下,磁体将失去磁性(2)注意不要让磁体靠近高温热源(2)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11.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知识点填空汇总
初中物理知识系统与考点透视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归纳
2010年上海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思维导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