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2?义乌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酸碱中和反应

C

蒸发食盐水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

分析:

A、给液体加热时,手不能握住试管夹的短柄;

B、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反应无明显的现象;

C、蒸发食盐水时,必须用玻璃棒搅拌;

D、氢氧化钠是腐蚀性药品,所以称量时应放在小烧杯里;

解答:

解:A、给液体加热时,手不能握住试管夹的短柄,否则试管容易脱落,故A错误;

B、因为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反应无明显的现象,所以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故B错误;

C、蒸发食盐水时,为防止局部受热溅出,必须用玻璃棒搅拌,故C错误;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把握左物右码,因为氢氧化钠是腐蚀性药品,所以称量时应放在小烧杯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贵在操作时切切注意,以至于在做此类题目的题时才应心得手.

 

 

2.(2012?义乌市)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钢丝球洗涮铝锅  B.用燃烧法区别羊毛与棉花

C.用食盐水去除水垢  D.用水浇灭着火的油锅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

A、根据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

B、根据羊毛燃烧有毛发的气味,棉花燃烧没有分析;

C、根据水垢不与食盐水反应分析;

D、根据油的密度比水小分析;

解答:

解:A、用钢丝球在洗去铝锅内脏物的同时,也会刷去表面的氧化铝薄膜,故A错误

B、羊毛燃烧有烧焦的毛发的气味,而棉花燃烧没有,所以用燃烧的方法能区别羊毛和棉花,故B正确;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而氯化钠不与这两种物质反应,故不能除去,故B错误;

D、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用水不能浇灭着火的油,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的判断,通过该题,对一些操作不当的做法需要引起注意,加以修改.

 

 

3.(2012?义乌市)下列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造米酒  B.现榨果汁  C.碾磨米粉  D.溶解蔗糖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酿造米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现榨果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碾磨米粉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蔗糖溶解的过程中只是蔗糖溶解在水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2012?义乌市)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考点

电解水实验;物质的微粒性。

分析:

A、依据电解水时的生成物进行判断分析;

B、依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对其进行分析即可;

C、依据该实验属于宏观问题分析解决;

D、依据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理分析解决;

解答:

解:A、依据电解水时会生成氢气与氧气,跟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故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反应后并没有气体或其它物质的跑出,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正确;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是宏观的现象不能证明微观分子间有间隙,故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之所以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对课本中一些基本实验的考查,掌握相关实验的目的与结论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属基础性实验考查题.

 

 

5.(2012?义乌市)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B.该金属可能是铁  CR的活泼性比Ag弱  DR表面有固体析出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推断,金属R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R的活动性比银强;由生成了RNO33可知,R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

解答:

解:A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由于不知道R的相对原子质量,无法判断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故A错误;

B、由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生成了RNO33R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铁,故B错误;

C、由金属R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R的活动性比银强,故C错误;

D、由金属R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R表面有固体银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金属单质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说明组成单质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强.

 

 

6.(2012?义乌市)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

  A.图: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C.图: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图: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

A、根据硝酸钾最初不是饱和的,所以刚开始降温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钡溶液中有水,故未加入稀硫酸之前,水的质量应大于0进行分析;

C、根据无论怎么稀释,氢氧化钠溶液的pH都不会小于7进行分析;

D、根据一定量稀硫酸加足量的锌会不断放出氢气,直至酸耗尽,氢气量不再变大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因为硝酸钾最初不是饱和的,所以刚开始降温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氢氧化钡溶液中有水,故未加入稀硫酸之前,水的质量应大于0;故B错误;

C、向氢氧化钠中加水,pH值越来越小,但不会小于7,故C错误;

D、一定量稀硫酸加足量的锌会不断放出氢气,直至酸耗尽,氢气量不再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7.(2012?义乌市)进行固体熔化实验时常用的药品是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该物质属于 纯净物 (选填纯净物混合物),其中硫代硫酸根的化合价是 ﹣2 价.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Na2S2O3?5H2O为结晶水合物,结合的水分子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不用考虑,Na2S2O3?5H2O中硫代硫酸根的化合价,只计算Na2S2O3即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a2S2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只含有硫代硫酸钠晶体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钠元素显+1,设硫代硫酸根(S2O3)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a2S2O3中硫代硫酸根(S2O3)的化合价:(+1×2+x=0,则x=2

故答案为:纯净物;﹣2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结晶水合物中化合价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12?义乌市)现有下列四组溶液:

KNO3NaClNaOHH2SO4       Na2CO3HCl、石蕊试液、KOH

NaOHH2SO4NaCl、酚酞试液;   K2CO3H2SO4CuNO32BaCl2

1)上述四组溶液中都含有Cl,实验室鉴定Cl AgNO3溶液 (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

2)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把组内四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哪几组? ②④ (用序号表示).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

1)依据实验室对溶液中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对所列问题进行解答;

2)有颜色的溶液首先被鉴别出来,然后根据溶液相互混合时现象不同进行鉴别,如果不存在有颜色的溶液可根据溶液两两混合时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

解:(1)实验室对溶液中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由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判断原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故填:AgNO3溶液;

2组内相互反应无明显现象,故不可区分;

组内,石蕊试液呈紫色,首先被鉴别出来,然后把石蕊试液向其他三种物质中滴加,变红的是氢氧化钾和碳酸钠,变蓝色的为氯化氢,然后用鉴别出来的氯化氢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钠中滴加,有气体生成的为碳酸钠,故不加其他试剂即可被鉴别出来;

四种物质相互滴加,变红色的为氢氧化钠和酚酞,无色的为硫酸和氯化钠,然后再无法鉴别,故不加试剂无法区分本组溶液;

首先根据颜色鉴别出硝酸铜,然后用硝酸铜向其他三种溶液中滴加,无沉淀的为硫酸和氯化钡,有沉淀生成的为碳酸钾;然后用碳酸钾向硫酸和氯化钡中滴加,有气体生成的是硫酸,有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故不加其它试剂就可鉴别.故填②④

故答案为:

1AgNO3溶液;

2②④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中氯离子的鉴别方法和酸碱盐的鉴别,根据溶液相互混合时的现象进行鉴别.

 

 

9.(2012?义乌市)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致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1N2+3H2

2NH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化合 反应.

2)请你根据下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

性质

名称

颜色、气味

熔点(

沸点(

25水中溶解度(g/L

标况下密度 g/L

NH3

无色、刺激性

77.7

33

456

0.6942

H2

无色、无味

259.2

253

0.0015

0.0899

由于NH3H2沸点高,所以更易 液化 ,便于储存和运输.

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 有刺激性气味 ,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

 

考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分析:

1)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由多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的反应;

2沸点高易液化容易储存;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考虑.

解答:

解:(1)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为化合反应;

2沸点高易液化容易储存并且便于运输;

由于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泄漏后容易觉察到.

故答案为:(1)化合;(2液化;有刺激性气味.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合反应的特点,熟悉氨气的性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分)

10.(2012?义乌市)如图是八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实验装置.本实验通过测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已知:氧化汞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HgO

2Hg+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欲调整试管的倾斜度,应调节图中 ABC哪个旋钮? B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C 

A.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

C.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分析:

1)观察装置,分析各旋钮的作用,找出调整试管的倾斜度的旋钮;

2A、根据氧气的溶解性进行分析;B、如果等到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虽然收集纯净了,但是收集的气体少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根据氧化汞受热分解减少的质量,就是收集的氧气的质量分析.

解答:

解:(1)由装置中各旋钮的作用可知,能调整试管的倾斜度的旋钮是B

1A、由氧气的溶解性可知,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溶于煤油,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故A正确;

B、当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收集气体是纯净的氧气,但是收集的气体少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不正确;

C、氧化汞受热分解减少的质量,就是收集的氧气的质量,所以,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C正确.

故答为:(1B;(2AC

点评:

通过本题的练习,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实验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等.

 

 

11.(2012?义乌市)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SO2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SO2C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3难溶于水;

II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SO2+CaOH2CaSO3+H2O 

2)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写出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无水硫酸铜 

若观察到 B (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有CO2

若观察到 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E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F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的 现象,证明原气体中有H2CO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分析:

1)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分析;

2)要检验水的存在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用澄清石灰水,但要首先除去二氧化硫.

解答:

解:(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式是:SO2+CaOH2CaSO3+H2O,所以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SO2+CaOH2CaSO3+H2O

2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应该是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经过D装置后有无水生成,从而检验氢气的存在;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要证明原气体中有CO2,首先装置A中的试剂应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也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在装置B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要观察到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有CO2

故答案为:B

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有还原气体存在,E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继而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再就是F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的,说明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就是说混合气体中没有一氧化碳.就可证明原气体中有H2CO

点评:

做好本题应该了解二氧化硫、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水的存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还原性等性质,看似复杂的题目更需要同学们静心思考,方可迎刃而解.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第364分,第3738题各5分,第396分,共20分)

12.(2012?义乌市)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求:

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

1)根据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分析解答;

2)依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公式变形求解.

解答:

解:(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630÷1.2/厘米3=525厘米3,即525毫升;

2)需要浓硫酸的质量是:630×28%÷98%=180克;

答: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525毫升;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需要浓硫酸的质量是180克.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的计算式的简单计算,要在记住计算式的基础了认真计算.

 

 

13.(2012?义乌市)资料显示:碳还原氧化铁的过程如下: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32克和1.2克,反应后得到气体A28.8克黑色固体B

1)求白色沉淀的质量;

2)推断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考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反应后得到黑色固体B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得到气体A的质量,进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

2)根据现象:黑色固体B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固体全部溶解,说明B中不含碳;无气体放出,说明不含金属铁;据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推断.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生成的气体A是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32g+1.2g28.8g=4.4g

设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x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4.4g         x

x=10g

2)根据现象判断黑色固体没有铁和碳.

氧化铁中含铁元素的质量=32g×

×100%=22.4g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B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2.4g,则黑色固体B中含氧元素的质量=28.8克﹣22.4=6.4g

若固体B的化学式为FexOy,由化合物中原子的个数比=

,则xy=
=11

固体B的化学式为:FeO

故答案为:(110g;(2FeO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式的推断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浦二模2009.4
2018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方案复习题型训练6实验探究题
2015-2016-2东胜区一中第一次化学月考试卷
2011年中考化学实验(冲刺阶段必备)
【初三化学一模】气体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重要的化学知识归纳(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