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7.22大暑—9.23秋分间气候及疾病变化
userphoto

2022.12.13 四川

关注

这段时间,暴雨如注,特别是河南地区,遭遇强暴雨,导致多地受灾严重,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财产遭受了极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和各地人民的帮助下,河南定会很快渡过难关。

洪水之后要多预防大疫。这方面,我们国家已经积累了众多经验,都会处理得比较好。对于个人来讲,洪水泡过、发霉的食物不可食用,居所注意通风防霉,可经常点艾草熏一熏。

痛定思痛,灾难过后,是否需要思考这样的灾难是不是可以提前一些进行预防,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答案是可以的。

我在《2021.5.21小满—7.22大暑间气候及疾病变化》中介绍了三之气5.217.22期间气候变化时介绍了这段时间多大雨、暴雨、骤雨,易发洪水、山洪、泥石流。

根据五运六气,2021年为辛丑年,司天太阴湿土,中运水运不及。司天太阴湿土会带来大量降雨。中运水运不及,“长气反用”,火气力量会比较强,所以到了三之气,天气特别炎热(由于在泉及下雨影响,偶有寒气)。天气特别炎热,会使得地面水分蒸发加快,也会使空气对流增强。司天太阴湿土本就会带来大量降雨,在夏季空气对流非常强的时段,更容易产生暴雨、骤雨,也就是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降雨量会非常大的降雨。

一旦极短时间内降雨量巨大,超过了河流、城市的排水能力,就非常容易形成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

所以根据五运六气判断,在今年一定会发洪水,会形成洪涝灾害,并且会是在多时多地发生。

根据五运六气,2021年辛丑年与1991年辛未年五运六气结构类似。在1991辛未年,我国江淮地区也同样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国史全鉴》记载:“1991年前7个月,安徽、江苏、湖北、河南、四川、浙江、贵州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程度不同的洪涝灾害,给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长时间丶大范围连降暴雨,降雨量最高地方比常年多2-5倍,致使江丶河丶湖丶水库的水位猛涨,形成洪水和大面积内涝。”

不过,只是根据五运六气,还无法准确判断是在哪个地区下暴雨,发洪水。但如果和现代气象学、现代科技以及历史气象资料相结合,就能较为准确地提前预知哪些地区易发暴雨洪水。

虽然气象预报可以对暴雨提前预报,但没有结合五运六气的知识,对暴雨的估量会很不足。

假如将五运六气和现代气象学、现代科技以及历史气象资料相结合,对于各类极端天气包括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都可以提前做出预估,以便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极端天气对人民生命造成的威胁,对人民财产产生的损害。

现在大暑已到,进入四之气,那么四之气7.22大暑—9.23秋分间气候及疾病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2021辛丑年五运六气结构如下图。

7.22大暑—9.23秋分气候变化

到了四之气,如上图,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少阳相火,天气会更加炎热,湿气的力量也更加强,湿热溽蒸会是四之气的主要气候表现。

7.22大暑—9.23秋分期间,暴雨、骤雨、局部地区长时间大雨、洪水、山洪、泥石流,仍会不时爆发,力量会比大暑前还可能要强。所以在四之气,更需要密切关注大雨、暴雨、骤雨造成的洪涝、泥石流等灾害。

在四之气,也会不时有大风飓风发生,台风也会多一些。

97日白露后,晚上才会有较为明显的秋气的感觉。9.23秋分前,天气都会比较炎热,到9.23后进入五之气,余热的力量仍会比较强,故需要到10月天气才会逐渐变得比较凉爽。

今年会让人感觉夏季很长,秋季很短。

7.22大暑—9.23秋分疾病变化

四之气湿热的力量比之三之气强大很多,四之气主要是湿热致病;下雨时,会有寒气降临,寒气致病;当大风发作时,风气致病。

四之气,湿热致病,最容易发生的疾病症状有舌苔黄腻,口舌生疮、身体热,头胀,甚至是感觉身体里面胀且热,乏力,皮肤容易浮肿,或者是下肢浮肿,皮肤发黄、湿疹、烦闷、失眠、胸闷等。

湿热侵入,肾、膀胱、尿道结石易发作,小便发黄、小便痛、小便淋漓不尽、尿不尽或漏尿易发作。

当下雨寒气下降时,人更容易发烧。

当起大风时,人容易发肌肉痛。

哪些年份出生的人更易感受湿热

1.     丑年、未年出生的人

1967丁未年、1997丁丑年、1943癸未年、1973癸丑年、2003癸未年、1949己丑年、1979己未年、2009己丑年、1955乙未年、1985乙丑年、2015乙未年,1961辛丑年、1991辛未年。

2.     甲年出生的人

1934甲戌年、1944甲申年、1954甲午年、1964甲辰年、1974甲寅年、1984甲子年、1994甲戌年、2004甲申年、2014甲午年。

3.     子午年(属马的属鼠的)的夏天、长夏时节出生的

这些年份时段出生的人更容易感受湿热生病,并不是说其它年份就一定不容易感受湿热生病。

应对方案

四之气,湿热极为严重,故平时要多注意避暑祛湿。

饮食可多食用薏苡仁以清湿热,平时可以用佩兰、薄荷、荷叶泡茶清暑湿,也可以多煮些滑石以利湿祛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暖花开,当心“春汛”驾到
关于暴雨洪涝你了解多少?
灾难什么时候才是头? ——2009年四川洪水灾害和2008年四川地震的关系
防汛防台抗旱小知识——《防洪涝篇》
【玩转地理】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夏季防汛安全知识培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