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探 中法大学旧址

日前听闻<中法大学旧址>开放了
赶紧网上预约 第一时间前去参观

中法大学旧址

位于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甲20号,现为中国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前身是民国初期的法文预备学校。1918,中法大学成立,首任校长为蔡元培。1920年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原校址在西山碧云寺。1925年,文科迁至此处。中法大学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在这里接受教育的学生相继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所正式创办于1920年、只有短短30年校龄的大学,培养出了数百名优秀毕业生。陈毅于1923年秋季进入北京中法大学学习,正式走上革命家的道路。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如今,这座曾经作为中法大学本部旧址的建筑依然坚挺矗立,向后世人诉说着百年前这所学校师生在寻求救国之路上的那段热血岁月。



来到旧址前 主楼前大门紧闭着
现在的参观入口在北侧的院门
走到跟前一看 这院门真是气派
朱红大门面阔三间 硬山带脊兽
门前八字门墙和礓礤台阶坡道
更显出官署衙门般的气势威仪
看资料才知道 这里曾是理藩院
清廷管理少数民族的最高机构
难怪如此气势逼人


进得大门 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
现在还保留有一些理藩院的房屋
处处显示出中式庭院的安详宁静


整组建筑的朝向都是坐东朝西
所以原理藩院正堂也是此朝向
现在正堂位置是座硬山顶大屋
室内两层 功能为礼堂加图书馆
礼堂墙上还有<总理遗嘱>刻石


礼堂前有一对儿精美的雕花石瓮
从造型风格上看 应是理藩院旧物
院中还立有一块长方柱形的石碑
其上三面刻有铭文
中法大学文理哲三院 
一九三一年毕业纪念
中华民国二十年七月一日立
以及二十三个毕业生的姓名

体量巨大的教学楼在院子的南侧
南北长 78.48米 东西宽 21.54米
总建筑面积达到了 5414平方米
砖混结构 建筑形式为近代折衷式
西式体量与中式细部结合的处理
呈现出中西融合的典型时代风貌


正立面最为精彩 大门类似牌楼门
楼体巨大而对称 如两翼般伸展开
门头与两端顶部冠盝顶式小披檐
与大门交相呼应 增强了中式风貌


楼南北各有中式卷棚抱厦式侧门
现在北端的侧门成为主楼的入口


主楼内一条长长的走廊贯通南北
走廊明亮 两侧对开扇扇绿漆木门
一间间的教室和办公室分列南北
完全符合我心中民国大学的模样


楼体的正中 有平行双分式楼梯
可通往地上三层和半地下一层
楼梯简洁大方 转角处安有电铃


中法大学主楼建于1930年代初
设计者是曾留学法国的汪申伯
当时他是中法大学法文系主任
同时还担任北平市工务局局长


今年国庆 中法大学旧址正式开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

两个专题展览 设在教学楼和礼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城区的学府(续)
收藏北京记忆(27)
2021.11.25 北京 东城 中法大学旧址
周末不荒废 |北京城觅:中法大学旧址重现百年学堂
中法大学
中法大学旧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