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最高品质致敬画坛传奇——张大千

5月20日“辟混沌手:张大千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在保利艺术博物馆云楼10层展厅开展,将持续至5月26日。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时值张大千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历经半载的寰宇寻访,获得海内外资深藏家的积极响应,征借展出张大千各个时期重要画作五十余件,是近年来大陆最全面、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张大千艺术展览,展出画作收录集结成册,以此致敬一位伟大的中国画家—张大千。

20世纪的中国画坛,张大千先生是一个传奇。在徐悲鸿眼中,张大千是五百年来第一人;溥儒谓之“宇宙难容一大千”;于非闇赞其“南张北溥”之声名;黄君璧心目中“张大千是非常人”。

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中松林漫步(王之一摄影)

他是中国画史上最为全方位的画家:从仿古山水、据实景所得印象而画成的山水,到氤氲混沌的半抽象风景;从艷美的仕女、古代的高士、人像画、自画像,到以佛教为主的宗教人物画;以及美丽的生动活沷、简笔写意或精工的花鸟或走兽;在表现技巧上和风格上也是跨度最广的画家:从讲求笔情墨趣的纯水墨写意的逸笔草草,到金碧辉煌、色彩鲜艷的工笔画,甚至西方自动性技巧观念影响下的泼墨、泼彩,他都能兼擅胜长。大千先生自由地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书写了一代绘画大师不朽的人生传奇。

一线拍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秋拍藏品征集火热进行中!

本次北京保利春拍将会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推出“巨匠剪影——纪念张大千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拍卖专题,包含十件水墨以及泼彩山水、设色工笔人物、花卉等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佳作。

张大千 1962年作 黄山奇松通景

这件《黄山奇松通景》是梅云堂的旧藏,“梅云堂”是高岭梅、詹云白伉俪的堂号,取二人姓名单字组合而成,是业界公认的收藏张大千画作质量最高、种类最完整的私人收藏,包括了大千先生四十到六十年代晚期不同风格的代表性作品。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梅云堂专场上,张大千的设色《嘉偶图》拍出1.91亿港元。

征集范围精品瓷器玉器书画杂项等!

1970年,高岭梅伉俪及张大千伉俪合摄于美国加州克密尔

张大千挥毫,旁立为高嶺梅子女

大自然界引人入胜的名山秀水何其多,但是对张大千影响最大的,如画次数最多的,恐怕还是要数黄山为第一。

张大千与黄山结缘是从民国十六年五月和二哥张善孖第一次游黄山。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月,张大千再登黄山。同游者有张善孖和大风堂弟子吴子京、慕凌飞等。张大千在文殊院对面文殊台石壁上留下”云海奇观”四字。为纪念两到黄山,张大千请篆刻家方介堪刻”两到黄山绝顶人”印章。张氏兄弟还特制纪念墨,墨的正面张大千题”云海归来,大千居士题”;同年,张氏兄弟在上海出版了张大千摄影的《黄山画景》,这无疑是现存较早的黄山风景摄影集之一。

黄山留影

征集人 18326036176

本幅题“卅年前予从始信峰下缒”即指1931年再访黄山之行。张大千以奇松为主角,清奇苍劲,如虬龙扬首挥爪狂舞,根部曲突隆起,寿龄之高,所处位置似凌空拔起,大片松针如伞盖般只是俯伏其下,与之隔重岩迭嶂遥对的正是盘膝坐于危崖一角的画家,今人与老松在大自然环境中偶遇,物与我具融合一体。

张大千 1966年作 云山图

张大千有不少巨幅或长卷,但是类似此图的尺寸并不多见。《云山图》这一幅泼墨大横披,描绘的正是黄山。

傅申认为,在作此画的前十年中,目疾开始影响他的视力,到处求医,时好时坏,在60年代初渐有泼墨,継而泼彩的画风出现,代表作中的里程碑如1962年秋的《青城山通景屏》,1965年的《幽谷图》巨轴等等,可见在作此画之前,他的泼墨泼彩已经发展成熟,成为他晚期独创的代表画风了。

其第一段的近景即以黄山著名的老松,横出如卧龙一般。右上角即以石骨嶙峋的黄山远峰为代表,且不必其为天都峰或石笋峰。第二段以淡墨钩出房舍,就是著名的文殊院,一名玉屏楼。楼的右侧有乔松一株就是黄山的第一松:迎客松。松树上方有大石迭起的就是玉屏峰。在文殊院的左侧,以浓墨作一尖峰,就是象鼻石。以上这一切都以极简的笔墨具体而微地在尺余见方中交代清楚。

此画第三段(题诗右方一段)包括全幅最高大的主峰,泼墨通顶,与左方勾勒成的始信峰遥遥相对,中央有山涧分裂处,上架一石桥下临深谷绝壑,人行桥上如飞仙一般,故名仙人桥。

作品提拔

此画是送台湾友人曾履川的。从诗与跋可知,大千曾答应为曾履川画云山图,这次来信,一是说自己大病初愈,又闻知大千排除了胆结石,表示问候庆贺,二是请大千兑现承诺,为自己画云山图。大千高兴之余,欣然命笔,一气阿成。作此画的1966年,大千68岁,居巴西圣保罗。

根据张大千自己的说法,在各种画料中,他最早学习的是人物,后来才改学山水。他最先的人物画受海派画家任伯年影响而上追陈老莲,为工笔高古之格;1920年代则学华嵒、张风,是飘逸简笔一路;1930年代大千的师古人物画上溯明人,以仿唐寅、仇英为主,同时也受浙派吴伟、郭诩和杜堇影响;1943年以后,大千经历过敦煌壁画的淬沥,绘画功力大增,又加因缘际遇,抗战胜利后,东北伪宫多有人物画剧迹流出,如唐孙位《高逸图》,张大千得以寓目并加以临摹;五代顾闳中《夜宴图》,大千甚至不惜巨资购为已藏,这对大千的人物画影响巨大。此时的大千功力成熟,又值精力旺盛,因而产生许多人物来画精品。从40年代到50年代前期,可谓大千人物画的全盛高峰期。

张大千 1947年作 仿顾恺之醉舞图

RMB: 28,000,000 - 32,000,000

作于丁亥(1947)年的《仿顾恺之醉舞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幅作品是大千的仿古之作。画的是庭院高树下,魏晋高士醉酒舞蹈的场景。舞者的舞姿优美,动作明快;紫衣人作为司鼓,还兼做指挥,不仅双手击掌合着节奏,还口诵曲谱,脚踩节拍,从容地指挥着绿衣人唢吶吹奏。画中人全身心的投入似把观者也带进了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舞蹈之中了。

张大千 长生殿

RMB 25,000,000-35,000,000

作品原为张大千夫人徐雯波旧藏,后香港苏富比2000年秋拍中国书画“徐雯波旧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释出后,成为张宗宪先生旧藏。

自1948年结婚后,徐雯波一直伴随张大千,经历了去国移家,辗转栖寄大吉岭、香港、阿根廷、巴西、美国,最终定居于台北。徐雯波在生活与创作上处处与大千为伴,见证了诸多重要作品的面世。此件《长生殿》是1956年张大千法国巴黎展览后,由张大千交与徐雯波珍藏的。

1956年法国巴黎近代美术馆“张大千画展”展场一角,

右起为《长生殿》、《文会图》、《沈子蕃缂丝人物》

长生殿讲述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张大千在新婚之时借此题材创作,寄予着张大千对妻子的一腔深情。据徐雯波回忆:本幅乃张大千先生40年代后期力作,是抗战胜利后,先生在上海时用心所绘。画竟,未付装池即藏行箧,秘不示人。三十至五十年代张大千居于溥儒听鹂馆,两人经常相约赏画,互题精品,交往极深。溥儒与张大千在日本相遇后,溥儒更是被张大千所描绘的皇氏凄美爱情故事所动容。才有这样的合璧。《长生殿》完成近十多年后,又在1956年公开展览。展毕,交付夫人保管,在苏富比拍卖之前从未露过面。

溥儒在画上以精绝小楷题写了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笔势灵活,起伏顿挫,。字里行间有一种清新飘逸的气韵,既契合了《长恨歌》中的凄婉诗意,又与此画中传达出的幽淡清和之意境相合。张大千从敦煌回来之后画风转变, 富丽堂皇的工笔山水在这段时期创作颇多,例如此作,以界画手法绘制,精细之极。

张大千 仿石涛山水册 册页 设色纸本

RMB 3,500,000-4,500,000

张大千善于仿古,精于仿古,可达乱真境界,一则其天赋超群,另则其收藏富足。大千家信云:富可敌国,贫无立锥。“富”指其箧中收藏,恃其秉赋而心追手摹。宋元以来大家笔性墨法,遂了然于胸,得古趣洽古意。

此件仿石涛山水册正是张大千与古人血战时所作。张大千的临古,与一般画家斤斤于皮相不同,而是注意“得气”,他一再强调,绘画“最要紧的不在技巧,而在气味如何。”张大千早年致力清初四僧,尤以石涛为其山水画的主要源头,可谓亦步亦趋。1920年代,他致力于石涛作品的临摹和研习,以极高的悟性,在不长的时间内,将石涛的笔墨方法掌握得得心应手,能画出形神毕肖的石涛。

八开山水,皆为水墨纸本,无论寒江泛舟、曳杖看山,还是苍山幽居、清溪停棹,一律采用石涛晚年的粗笔画法,勾皴简率粗放,随意点染夹叶、杂草,无论山水的造型、笔法,还是画中的题款,均为参照石涛作风。

这套仿石涛册页的收藏者是黄天才,他与张大千交谊深厚,和沈苇窗、羊汝德、徐伯郊被外界戏称为“摩耶精舍四大护法”。本件作品有台静农题签,丁治盘题首,台静农、王壮为、张谷年、刘延涛、江兆申后跋。

张大千1935年作 杜甫诗意图卷 手卷 设色纸本

RMB 7,000,000-9,000,000

上款人白永吉,京城餐饮界名人,春华楼掌柜,时称“北平第一名厨”。春华楼由于当年文人、画家多会于此,尤其掌柜白永吉与张大千的关系,留下了一段画界领袖与餐饮界高手交好的佳话。

春华楼

本品创作于1935年,为张大千中期写意山水作品。采用横式构图,整体的山水之境由粗笔淡墨勾出,画面由中部的山峦铺开,山体有峭立陡峻、斜倚伸展、平缓绵延之不同形态,笔法粗细结合,或苍劲有力或弯曲柔婉,布局疏密有致,墨色随之而变化。

张大千 1939年作 灵猿戏涧 镜心 水墨纸本

RMB 3,800,000-4,800,000

在张大千先生口述,并由谢家孝笔录《张大千的世界》一书中,忠实纪录下大千先生详述传言他是黑猿转世的经过。

大千先生说:先母曾太夫人在怀我即将临盆的日子,有天晚上梦见一长者,捧一圆形大铜锣,铜锣闪闪有光,长者双手把捧着的铜锣递给我母亲说:这是给你的。因为闪光耀眼,家母看不清楚,只知道铜锣上有黑色的一堆东西,家母请问何物?长者回答是黑猿,家母此时才看清果然是黑猿,蜷伏在铜锣中心,驯静,只两眼注视家母,长者并叮嘱说,要小心照顾黑猿,说猿有两忌,怕月亮、怕荤腥,家母惊醒后,记忆清晰,即对家父谈起,我们一家都知道这个梦,不久就生了我,家人戚友都说我是黑猿转世。

张大千上海拜在曾农髯先生门下时,曾为其题名为“张蝯”,加虫旁是因人猿也属裸虫类,演变下来虫旁变为反爪的猿,因为我虽然排行第八,但因四个哥哥早故,活着的我应排第四,伯仲叔季,因号季爰。

张大千爱猿亦爱画猿,一方面他自认是黑猿转世,另一方面则是以猿为友。他豢养猿猴作伴,最多时曾有十余只的纪录。如今的张大千纪念馆摩耶精舍里, 张大千的画桌旁立着他的蜡像,桌上还有一只萌态可掬的长臂猿, 是他曾养过的猿猴的标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大千临摹石涛山水人物画几可乱真!
坐观烟云眼前生 ——石涛《坐看云起》赏读
清石涛励志精品《坐看云起图》
小中见大——张大千“小山水”集萃
张大千笔下清润秀丽的人物画!不输其山水!
张大千精品山水70例,太美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