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选择同情,还是漠然相对?
——关于生命和人的尊严的思考

  五月二十日,我在散文吧里发表了小诗《生命的尊严》,今天下午有个名为惜时的散文吧博友在评论我的这首诗时,这样问我:“老师的诗写的很好,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说,当乞讨变成职业,当同情变为助恶,我们是选择同情呢,还是漠然相对呢?”

  我跟帖对惜时博友说,你的思考其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社会话题,也是对人性的拷问!当前,社会上确实有如你所说的,把乞讨变成了职业,利用了人们的同情和善良,这当然是受到道德和良知的谴责,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可以漠视社会上还有一些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身残或其他原因而处在生活的窘境之中,他们的乞讨,也是为生活所迫,正如我诗中所说“黑色的皮/裹着嶙峋瘦骨/如一张破旧的报纸/包着炸焦了的油条”,面对这样的乞讨者,我想,我们除了同情之外,应该还要多一份对生命的尊重,因为他们毕竟没有入室盗窃、杀人放火、拦路抢夺!他们除了影响一点市容外,没有对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不过,我要说的是,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乞讨者,你可以选择不予施舍,毕竟我们的施舍力量太微弱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群体的命运,从根本上说,这应该是社会承担的责任。但是,你如若给予帮助,请尊重他的人格的尊严!

  还有一位朋友认为这首小诗写的“很一般”,这种看法可能是没有错的,因为这首诗结构比较简单,艺术表现手法也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诗中所描写的“大街的乞讨者”现象虽然也是随处可见,人们可能已麻木了,现在有一些人利用人们的善良的心而专门以“乞讨”为业,因此,我们“善良的人们”也开始“不善良”了,因为他们被某些以此为职业的所谓的“乞讨者”欺骗了、利用了。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这种“麻木”的心理一旦形成社会的大众心理,其危害性是应该很大的。所以,从这一点所揭示的主题上来说,这首小诗也许有一点不一般吧?

  其实,笔者认为,这个社会,什么都可以利用和欺骗,但善良和对生命的尊重是万万不能被利用和欺骗的;社会上什么都可以缺失,唯有善良和对生命的尊重是万万不能缺失的!一旦社会缺少善良和对生命的尊重,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是一片荒漠!然而,“善良之心”应该和“尊重之心”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起码对生命的尊重,也谈不上真正的“善良”。我在这首诗中的那句“他的面前/散落着满地的钱币”,就是反映了那些有“善良之心”但还缺少应有的“尊重之心”的一种社会现象。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真的很善良,当你向那匍匐于地的乞讨者投去同情的时候,你想给予他一点的帮助,然而你却没有将你的钱或物好好放入他的“盆中”,而是远远甩去几元钱,或许你怕乞讨者的身上的“脏”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可你想过没有,你这样做,虽然让乞讨者得到了你的一点帮助,却又让他失去了一个乞讨者做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有人会问,难道乞讨者也有尊严吗?如果他想有尊严,他就不应该出来乞讨了。但是,我要说,贫穷没有罪,生命应有尊严,乞讨也有他乞讨的原因,有正当的理由或不正当的理由,这应该不是我们所真正的关注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一个乞讨者就可以漠视对乞讨者的生命及其人格的尊重,因为这是违背人性的,没有真正的人道。

  我写这首小诗的目的,只是想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之心,所以我在诗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我从他身边/走过/将一枚硬币/轻轻地投进了/小盆中”,至于给贫穷者予以怎样的帮助,那也只是一个人量力而为的事了,与良心无关,与能力有关吧。

  2011年5月22日,深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苏东坡《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毕淑敏《坦然走过乞丐》读后感
为人善良,做事真诚!心存善念,天必佑之
转:一颗被深深伤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
善良·丰富·高贵阅读答案
【你的软弱会让他们得寸进尺】谦让、善良、热心和同情,都是有底线的。有些时候,你帮助的人并不会因为你帮助他们而领情。 这个社会上总是有一些人,他们历经很多,最后变得强势、顽固、得寸进尺的要占便宜。(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