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宰相分析:为何宰相基本都来自南方地区?

环境对人的影响因素极大,从我们古往今来的历史王朝的皇帝和大臣就可以看出来。

中华上下几千年,比如统一中原的秦朝,比如太平盛世的唐朝,比如明朝元朝,这些王朝的皇帝都是由北方发迹,出生在北方。

而千百年来王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数以千计。可是这些宰相却绝大部分是来自南方,还有朝中其他的大臣,他们都是来自南方的居多。

剧照

其中有一个省格外的突出,这个省走出了数百名宰相,相对于其他省来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乡”。

这个省是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山西。在现在看来山西是个落后偏僻的山村,可是在千年前,这里钟灵毓秀,无数寒门学子从这里走出去,在朝堂之上平步青云。而之所以这里会称为“宰相村”,有许多环境与历史还有人口的原因。

宰相与丞相

很多人会把宰相和丞相两者混为一谈,可是两者是有区别的。

丞相是官职,而宰相是形式。丞相在秦朝开始设置,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是百官之长。

在历史上王朝的发展更迭,丞相这一职位是断断续续的,并不是每一个王朝都有丞相的这个官职。后来,明朝朱元璋为了防止权力的分散,所以撤消了丞相这一官职。

宰相是一种通俗的称呼,辅佐皇帝的官员中地位最高的官员,就是宰相。

这个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也可能是太尉或是其他官员,随不同王朝的设置而不同。

所以,朱元璋废掉的丞相是官职,而宰相是一直存在的。在明朝之后,依然由内阁首辅或其他大臣来行使宰相的权力。

政治中心和经济发展

想要成为朝堂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除了自身的才华和努力,更重要的是出身和掌握的社会资源。

在三国以前,政治中心在北方,所以北方的宰相多,但是这一局势在三国之后发生改变,在三国之后,南方的经济发展起来,南北方的宰相数量也旗鼓相当。

这其中有历史原因,在五代十国时,社会局势动荡,这对北方的生产有很大的打击,而南方一直稳定发展,所以在五代十国之后,南北方的经济发展持平,宰相的数量也持平。这个时候南北方势均力敌。

历史的转折点在南宋,南宋以后,北方大势已去。南方的宰相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北方。到了明朝时期南方的宰相数量呈碾压式增长,这个时期,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

只有足够有经济实力和权力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教育,培养更多人才,走出更多的有才识的人。山西虽然是小地方,但是也有许多世家大族,有足够的实力去发展教育。

社会经济是发展教育的根本,而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有关政权的中心,更加重要的是地理环境,是生产条件。生产好了,才有精力去发展文化,物质保障有了,才有精力去追求精神价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北方的环境不好,粮食产量不高,气候寒冷,还要经常抵御外敌的入侵,这就养成了北方人比较彪悍的民风,和强壮的体格。

北方人战斗力较高,也比较喜欢争强好胜,所以北方多出皇帝。而且是有作为的,比较强势的皇帝,比如秦始皇,比如朱元璋。

南方的环境湿润,粮食产量高,气候温暖,南方人没有什么外敌或是灾害的烦恼,所以南方人性格温和,善于调节。而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除了智谋,更重要的是对权力流转的调节,不可锋芒毕露,也不可过于强势。

正是因为南北方的环境差异,带来了经济上的差异,北方经济发展没有南方好,战事多,所以北方多武将。

而南方经济发展好后,人们追求精神上的发展,所以文化发展好,多出文官。

中国的历史和环境息息相关,为什么宰相多出于南方,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人口的潜移

而环境也影响到人的居住,人的数量影响生产条件。在北方的局势动荡,环境恶化的时期,百姓无法在北方获得足够的物质保障,无法安心生活,所以他们追求环境更好,更利于发展农业,更安定的南方。

历史上有数次南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南方的劳动力逐渐超过北方。

比如西晋末年的都城南迁,政治中心的转变会带着一群人潜移。

比如唐朝的安史之乱,大量达官贵人带着钱财和家族南迁避难,这又带去了一些经济和劳动力。

还有北宋末年的南迁,这也奠定了南宋时南北方宰相数量转变的转折点。

因为局势的变化,人口向更稳定更好发展的南方潜移,而人口迁移带去大量的劳动力,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之后有更多的实力去发展教育,培养更多人才,所以南方多宰相,这是必然的。

剧照

科举的发展

除了这些地理环境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选官制度的改变,科举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才可以走进朝堂中,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这些在文化中心,或是像山西这样有浓厚的文化积累的地方,山西除了有世家大族,也有寒门子弟,这些受到教育的寒门学子也可以走进官场平步青云。

这也是为什么山西虽然是山村,可是却是走出大量宰相的“宰相乡”。

历史的发展变迁

现在的山西不像历史上那样风光,但是不可否认,这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有不断发展延续的历史传承。山西的“宰相乡”,体现出来政治文化对小农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也体现了小农经济对环境的依赖性。

现在的我们发展迅速,各个地方的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必依靠农业的发展来发展教育,这是时代的进步。

而且现在寒门学子有更多的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无论在不在政治中心,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国、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吗?弄懂三者的区别,才不会闹笑话
历史上的“丞相”和“宰相”一样吗?两者有何区别?
古代宰相和丞相是一个意思吗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别再被电视剧骗了:丞相和宰相根本不是一回事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是什么?
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两者只差一字却天壤之别,可别分不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