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千古一帝”,把百姓榨干成穷鬼,却被后人膜拜称神

犹记得,早年看姜文与葛优的让子弹飞,当中有个经典的桥段。

汤师爷翻开鹅城的账簿一看,说:

晚了,前几任县长把鹅城的税收到九十年以后了,咱们来错地方了。百姓都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张麻子答道:

老子从来就没想刮穷鬼的钱。

汤师爷说:

不刮穷鬼的钱,你刮谁的呀?

在当时看来这一幕感觉很搞笑,实际上这种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而能干出这种事的人,大多来头不小。比如,接下来要聊得“千古一帝”汉武大帝。

千古一帝只有七个半

封建历史上,皇帝谱上记载着493位,剔除儿孙称帝为前人追加的71位,实有帝王共422位。

能够坐上皇帝宝座的概率微乎其微,屈指一数七个半。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朝康熙应该算半个。

在微乎其微的帝王概率中,获得“千古一帝”头衔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在七个半“千古一帝”中,毫无疑问汉武帝的知名度最大,那些民科历史爱好者,提起汉武帝总是不禁竖起大拇指。

废道尊儒、北击匈奴、凿空西域、屯田戍边、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在这些丰功伟业的加持下,汉武帝成功与秦始皇并列,合称“秦皇汉武”。

但我始终认为,历史是不能细读,不忍卒读的。往深里读,无外乎都是刀与火、血与泪。

一帝功成万骨枯。

历史上无论是伟大的、残暴的帝王,他们的人生无时无刻不是被悲剧所围绕,他们的成就也不过是建立在万千无名之辈的累累白骨之上。

“千古一帝”多是马上天子、开国之君,唯有汉武帝与康熙帝不同,他们都是太平盛世的守成之君,但汉武帝又有所不同,康熙把清朝推向一个空前繁荣的高度,为康乾盛世奠定基础。

而汉武帝是把一个盛世推向衰败,汉武帝执掌大汉五十四年中,将文景之治的家产“挥霍殆尽”,把大汉臣民由富庶推向贫穷。

他的敛财方式,可以总结为三步:卖、要、抢。

一是官爵买卖

中国历史上,出现真正意义的官吏选拔始于隋唐的科举,把科举变成一种科学的选拔机制是从宋朝。

隋唐名义上首创科举取士,但没有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仕途的道路仍然被门阀士族所把持,直到唐末黄巢起义出现,大唐的门阀贵族被黄巢屠戮殆尽,没有门阀垄断后,再到宋朝开科取士时,科举已经相当科学严谨。

汉朝选拔官吏采用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地方或朝中有人推荐,皇帝亲自面试后感觉可以,便赏赐一官半职。官爵的人事权限完全是垄断在帝王手中,皇帝高兴可以随意封赏。

官是官、爵是爵,官可以直接参与治理,而爵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他没有实际权力,但有免税、免役的优待。

当然官爵也不是随便赏赐的,除了宗室外戚,其他旁门外姓只能依靠才华和功劳得到相应的赏赐。

到汉武帝时,官爵直接被朝廷变成捞钱的手段。

元朔六年,朝廷的战争经费开销很大。为了筹集军费,汉武帝推出买卖爵位的方案,民众可以购买官爵或用钱赎罪。

汉武帝很有经商头脑,而且诚信经营。

他在原先的基础上设置武爵十一级,只要肯花钱,十一级到七级的范围内随便买。

定价也十分公开透明。第十一级的起步价为17万铜钱,往后每加一级追加2万铜钱,只要你愿意出够33万钱,直接升到第七级。

在鄙商的年代,很多商人听说此政策后,纷纷拿钱争相购买,只为改变自己“低等”的身份地位。

买爵位的第一笔买卖做完后,汉武帝从中感受到来钱的快感。

为了进一步增加朝廷收入,朝廷干脆放开一部分低级官吏职位,花钱不但可以买到身份,更能直接进入社会治理体系。

官爵买卖的口袋打开以后,形形色色的“有钱人”进入官僚系统。

当然,商人当中也有高尚情操的人,比如西汉有名的“循吏”黄霸,家里是河南太康的大富豪,他就是花钱买的郎官,勤政为民、踏实做事,最终成为一代名吏。

但商人的本性永远是利益,大多数商人花钱买卖官爵,目的是进入官僚系统,为下一步发家致富铺路。

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把成本捞回来。

同时,这些人并没有真才实学,干起事来人浮于事,既败坏了官府的形象,也使得西汉的官吏系统复杂化。

一时间,西汉社会呈现出这样一番场景,汉武帝捞有钱人的钱,有钱人当官后再想办法捞地方百姓的钱。

终究是最底层的大汉子民替这场交易买了单。

二是重铸货币

铜钱,是西汉的流通货币。把铜做成一定形状,再在上面标明重量,一枚铜币即可成型。

但西汉的货币有所不同,它不像后面的王朝那样,朝廷拥有统一的铸币权。

西汉的铸币权是开放的,权限下放到各个地方,由地方负责自行铸造,朝廷只是在规定重量,其他不作任何限制。

也就是说,哪个地方有铜矿,哪个地方就富有。

汉武帝敏锐地嗅觉到当中的商机。他下旨禁止各地方自行铸造铜钱,铸造权全部收归朝廷所有。

于是,汉武帝疯狂地开启铸造的“锅炉”。

朝廷铸币对百姓而言百益无一害,但汉武帝的初衷不是为子民着想,他是依靠铸造新钱,实现对民间的二次收割。

汉武帝所铸造的铜钱,成色和分量严重不足。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用单位内的原材料铸造更多的铜钱。

当这部分铜钱投放到民间,用于向老百姓购买物资时,实际上是对民间财富的搜刮。

更无耻的是,汉武帝发明一种“皮币”,他自己规定单张皮币的面值四十万钱。结果没有一个大汉臣民愿意购买使用。

汉武帝一看没有响应是吧,随手下令在皇室藩王当中强行摊派。

你不得不服,这样的经商头脑做皇帝太可惜了。

三是有偿举报

官爵买卖是第一步“卖”,铸造新币是第二步“要”,下面第三步直接是“抢”了。

所有委婉的招数都用完后,汉武帝干脆不再藏着掖着,明晃晃的大刀片子亮出来,直接抢吧。

于是乎,他颁布了算缗令。要求西汉的有钱人要无偿地捐出3%至5%的个人财富。

有钱人肯定不干,我都是正常经营所得,又不是沾你们刘氏皇族的光,凭什么要求我无偿地做贡献,有钱人都把自己的财产转移或者藏起来。

算缗令颁布很久,没有一个有钱人配合响应。

为了逼有钱人往外掏钱,汉武帝有招儿,进而颁布告缗令。

凡是告发隐藏财产拒不捐赠朝廷者,一经查实,没收隐藏者所有财产,并分给告发者一半。

此令一出,举国轰动,立刻点燃一波告发的火焰。

反正告发不成又不用承担责任,万一歪打正着还能捞一笔钱财,大家纷纷相互告发。

无数有钱人在一夜间被扫荡掏空,另一边朝廷的收入跟流水一样进账。

当时那些愚蠢的告密者,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已经发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致命的问题。

穷人告发有钱人,分到有钱人一半的财富,穷人因此取代成为富人,既然成为富人,便会成为别人告发的目标。

最终,在这场布局中,只有汉武帝是最大且唯一的赢家。所有的富人被搞垮,所有的穷人被耍得团团转。

在封建社会,大部分有钱人都是依靠自己或家族用心经营积攒的财富,而不是通过歪门邪道攫取的。

被汉武帝这么一整,西汉王朝再也没有人相信“勤劳致富”这句谎话,失去赚钱的意义与动力,全社会进入一种集体躺平的状态。

汉武帝一看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于是补发一条不告缗令,只要向边关捐赠一定数量马匹或粮食,并且家中没有现钱,可免予追究。

想没有现钱太好办了,那些幸存的有钱人纷纷拿出钱财,用于购买土地田产。

连汉武帝的头号大谋士董仲舒都看不下了,他说“富者连阡陌,穷人无立锥之地”

中国历史上第一波土地兼并拉开帷幕,无数处在贫困边缘的自耕农彻底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唯一的生产资料。

在汉武帝的折腾下,晚年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关东的盗贼连群,有的杀县令,有的杀郡守,甚至出现“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衰败局面。

眼看帝国的统治已经达到极限,但汉武帝聪明。随手一份轮台罪己诏,立刻把散失的民心重新收回。

一点感想

一位帝王为了自己的好大喜功,为了支付高昂的战争经费,不惜把炸药包绑在全体西汉子民身上,极尽所能要挟臣民并把他们榨成穷鬼,却成为后人眼中的“神”。

笔者很想知道,汉武帝所谓“千古一帝”的称号,有没有征得他在位五十四年期间的西汉臣民同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完不说好的都是有钱人,我是穷鬼看了三遍
韩愈所说的“蝇营狗苟”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古人买东西真的用银子吗?别被电视剧骗了,百姓有银子恨不得扔掉
筑讯设计:有钱人是这样的装修的,看了才知道自己时穷鬼!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千古一帝,只有这四位是公认的
汉武帝颁布的沉命法是干什么的?汉朝差点灭亡在汉武帝手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