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军怀着复仇心进入柏林,苏联女兵上厕所,因何引得德国妇女尖叫

在一本名为《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的书里,曾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

来到德国柏林后,一群身穿军装的苏联女兵进入路边的一所公共厕所,但是她们的举动却吓坏了当时正在如厕的德国妇女,她们每个人的面上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惊恐,一边大声呵斥着苏联女兵,一边高声叫唤警察。

“大兵进来了!”

警察来了以后,这些德国妇女才明白是误会一场。

不过,这事情也不怪她们,因为这些剃了头发的苏联女兵,从外表上看,实在太像一个货真价实的男人。

战争中没有女性

提到战争,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只有男人才能上战场,但事实上,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军就已经出现了女性士兵,后来的亚历山大远征军中,同样有女性士兵的身影。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英国成为了最先征召妇女参加皇家空军的国家,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让全世界见证了女性的魄力,妇女们不约而同地脱下美丽复杂的裙子,扛起枪炮,加入战争。

作为历史上参战人数最多,伤亡最惨重的战役,到了二战时期,来自不同国家、数以百万计的女性英勇地走上战场。

其中,来自苏联的女兵数量超过了惊人的一百万,她们当时参军的年龄普遍很小,基本集中在15岁到30岁之间。

她们还很年轻,在成为女兵之前,她们有的人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有的人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人只是在平凡不过的家庭妇女,还有的只是正在学堂中念八九年级的学生......但是在战场上,她们只有同一个身份:苏联女兵。

1941年,德国不义在先,率先撕毁了两国的友好和平条约,联合了好几个国家,企图对苏联发起“灭国战争”。

德国先后集结了超过550万士兵,以绝对恐怖的火力压制一路袭向苏联,面对德国来势汹汹的闪电战,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多地沦陷。

为了保家卫国,同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拉开序幕,但是面对早有准备的德军,苏联负隅抵抗,打到了隆冬腊月的十二月时,苏联的伤亡人数已经飙升到了惊人的700万人。

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当时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呼吁全国上下共同迎击敌人,就连妇女,也要响应国家号召到前线去。

列宁认为,苏联政府应该重视劳动妇女的作用;苏联国防部的人民委员瓦洛斯罗夫曾经说过:“现在,妇女们应当做好准备,尤其在战争艰苦卓绝的时刻,更是多方面需要妇女。”

可见,对于苏联来说,他们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就算是妇女,也一样是能顶半边天的存在。

而事实确实如苏联政府所料,在卫国战争开始以后,苏联女兵成为了抵御外敌的中坚力量。

苏联抵御德军的卫国战争一共打了四年之久,在这四年里,苏联一共征召了80余万的女兵,其中有70%的女兵在各个部队中担任主力。

80万的女兵队伍里,最后有将近8万的女兵成为苏联高级军官,至于其他的女兵,有人成为了翱翔天空的飞行员,有人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击手,但是战争如此残酷,活下来的人,只有百万分之一。

有超过50万的苏联女兵在战争中殒命,她们或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或被德国军人俘虏后惨遭折磨,她们很多人都没有来得及留下自己的名字,生命便永远地消逝了。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打响,突如其来的战争严重破坏了苏联的人口结构,战争之初,成年男性的人口总和约为38%,相较四年前下降了差不多7%左右;而占比为62%的女性,则是有部分人承担起了“大后方”的责任。

在劳动力极度匮乏的时期,苏联妇女不仅要保证前线物资的供应,还要把自己年轻的妹妹、女儿送上前线。

在苏联空军遭遇毁灭打击之时,许多勇敢的姑娘自告奋勇,决定加入苏联空军,以此弥补飞行员的不足。

这支由苏联女性集结而成的飞行队,让苏联成为全球第一个创立了女子飞行队的国家。

在空战中,先后有200多名的女性飞行员与敌机同归于尽。

莫斯科保卫战中,参与战争的3个飞行部队全部由女性组成;其中佼佼者有卡佳·宾芭娃和拉萨·叶莫拉耶芙娜,前者完成了890架次战斗机的飞行任务,后者完成了960架次战斗机的飞行任务,为了表彰她们的英勇奉献,二人分别获得了苏联的英雄称号。

苏联的第46女子航空军团,一共有4376个女性飞行员,其中担任军官的人数为237人,担任中士的人有862人。

毫无疑问,飞行员是个“高危职业”,但是比起飞行员,还有另外一个职业也十分危险,那就是坦克兵。

据说坦克兵的技术难度仅次于飞行员,可是在征召的苏联女兵中,大多数人出色地完成了驾驶坦克的任务,并出现了多位的坦克女英雄。

比如曾经参加列宁格勒保卫战瓦霞·克里卡廖娃,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坦克兵。

她是第220坦克旅驾驶的坦克手,但是在与敌人的正面对抗中,她所驾驶的坦克遭受重创,她不想放弃给敌人迎头痛击的机会,选择跳出驾驶舱修复坦克,谁料这时候德军往她胸口打了一发子弹,克里卡廖娃壮烈牺牲。

在柳德米拉成为一名专业的狙击手之前,没有人想到这名身材瘦小的女孩竟然可以扛起狙击枪。

全名叫做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的姑娘,因为创下过辉煌战绩而被许多人称作“狙击女皇”,单是她击毙的敌人就多达309人,而且,这三百多号的敌人中,竟然全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德国军人。

苏联女游击队队员卓娅·科斯莫杰扬斯卡娅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从1952年到今天,在中国出版的卓娅故事多达数十个版本。

1941年10月,勇敢的卓娅参加了苏联游击队,面对炸向自己国家的无情炮火,她做好了随时随地赴死的准备,当时卓娅所处的这一支9903游击队,又被称为 “青年敢死队”。

作为敢死队的一员,卓娅和其他人一样,愿意随时为了自己的国家和理想献身,但就在卓娅奉命去执行任务的时候,却不幸被德军俘虏,之后,她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对待,这个年轻的姑娘,最后英勇为国献身。

卓娅去世后,她的事迹激励了无数苏联士兵,在苏德战场的西部战线上,“为卓娅报仇”成为每个苏联士兵的口号。

在一场战争中,从来没有胜利者,只有幸存者,而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位来自苏联的女作家,决意从女性角度出发,还原当时战场上女性的真实地位。

她们是女兵,也是女人

阿列克谢耶维奇出生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尚在襁褓中的她,就得以亲眼看见流离失所的村民,和支离破碎的家园。

残酷的战争让她的家庭变得四分五裂,直面亲人的死亡,让阿列克谢耶维奇变得格外坚毅,也让她不由得常常想一个问题:我能记录些什么?

成年以后,阿列克谢耶维奇决定,自己要成为一名作家。

为了创作出真实的故事,阿列克谢耶维奇走遍了苏联各地,她找到当年幸存的苏联女兵,在她们的口中,得到了与真实有关的故事。

可以说,这一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的著作,是无数女性的血泪史,该书是由500多次的采访、数百盘录音带组合而成。

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回忆战争,但如果她们不为自己发声,就容易遭到别人的误解,甚至否定了女兵们在战场上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战争爆发的前几天,苏联女孩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谢尔盖耶娃还在和闺蜜手牵手去电影院看电影,彼时的她们觉得,苏联和德国是“好朋友”,怎么可能会爆发战争呢?

可是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德国军队已经兵临城下,一路打到了莫斯科。

娜塔莉亚家中有八个孩子,前四个都是女孩子,而娜塔莉亚是老大,有一日,她们的父亲泪流满面的回来,一边抚摸着娜塔莉亚的头发一边说:“我老了,要上前线,人家不要我......儿子们还太小,只剩你们几个小丫头片子......”

没过几天,父亲得知有地方举行护士训练班,亲手把娜塔莉亚和另一个妹妹送走,当时姐妹两的年纪,一个只有十五岁,一个只有十四岁。

经过一年的训练,娜塔莉亚和妹妹上了前线,但她活下来了,自己的妹妹却没有。

还有安东尼娜·马克西莫福娜·科尼亚杰娃,在战争开始之前,她是一个心怀音乐梦的年轻女孩儿,她梦想着要考一所音乐学院,毕业后当一名女歌唱家。

但是战争全面爆发后,她们一家五口人,包括自己的母亲,全部上了前线。

她们害怕吗?她们当然害怕,但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比个人性命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安危,安娜·尼古拉耶夫娜·何罗洛维奇的所有朋友都上了前线,没过多久,她也接到了要上前线的命令。

她还记得离开家乘上火车的夜晚,在一节又一节的列车车厢里,全部都是年轻的姑娘。

安娜忽然明白,前线的男人不够了,现在,她们要顶替男人们上战场。

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正是最爱美的年纪,但是当战争爆发,她们勇敢地选择参与其中,从未拿过枪的柔软双手端起了机枪,面对死亡和炮火,她们没有一刻喘息的机会。

姑娘们会在夜里偷偷给自己卷头发,因为没有卷发筒,她们就用松枝或者草果将头发卷出波浪,不止一个女兵很担心自己死的样子难看。

有一回,一个女兵倒在了泥泞里,她的姐妹流下了哀恸的泪水:“她那么美丽,她就像一个睡着的新娘子一样。”

四年的行军生涯,让她们褪去了外表的青涩,眼神变得坚毅和严厉,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作战服,只能修改男兵的衣服穿;没有合适的生理用品,只能让鲜血染红裤腿......

战争结束后,不少男性士兵获得了功勋,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她们却很难从当初战火连天的场景中走出来,记得有一次,阿列克谢耶维奇不远万里去采访一位女狙击手的时候,她意外听到了两个男人的对话。

其中一个男人说:“为什么您要采访这些女人呢?难道是男人不够了吗?”

另一个男人则是说:“那些都是女人们的幻觉。”

事实上,战争不分男女,或许在外表和性别上,女性总让人联想到“脆弱”或“柔弱”,但是她们在战地时,与男性一样打扮,甚至当这些穿着类似男性的女兵去澡堂洗澡时,会被惊慌失措的其他妇女赶出来。

“大兵来啦......大兵来啦!”她们这样叫唤着。

姑娘们只能无助地解释:“我也是女人啊!”

知道吗?苏联女兵的工兵排长,平均寿命只有两个月,面对随时有可能逼近的死亡,扫雷排女排长阿波琳娜从没有退缩过。

当阿波琳娜的上级把她带到工兵排时,她看见的是一群懒洋洋的士兵,有人坐着、有人躺着,甚至还有人在抽烟,一边吐烟圈一边嘲讽的看着阿波琳娜。

要让这帮久经沙场的男侦察兵听从一个二十岁女孩子的命令,显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在往后的共同工作时,阿波琳娜以她敏锐的直觉和细心,多次让部队化险为夷。

有一次,阿波琳娜受到邀请去吃饭,在饭局上,军官和士兵有说有笑,阿波琳娜也被气氛感染,但就在这时,她猛然发觉有一根不易察觉的细线藏在烤炉中。

那一瞬间,阿波琳娜瞬间明白过来,她连忙大喊:“这里有雷!大家快离开!”

欢声笑语被打断,众人不解地看着阿波琳娜,阿波琳娜不顾众人的惊讶,强行清空房间后,带着自己的排雷兵开始工作,她卸下烤炉厚重的门,发现小小的一扇门后面,竟然埋藏着超过20公斤的炸药。

如果这20公斤的炸药爆炸,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可阿波琳娜的细心,却使大家逃过一劫。

机枪连卫生院阿尼西莫娃为了拯救受伤的男性大兵,花了整整8个小时的时间,才将这位比她本身大出二三倍的男性伤员拖回营地。

还有体重不到100斤的卫生指导员米尔诺娃,一共在枪林炮火中救出了481名伤员,后来谈及这件事时,米尔诺娃自己都没有想到,当时的她是如何把体重是自己两倍多的男人扛在肩上,她的脑海里唯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活下去。

这些年轻的女孩子,还没有很好地体验过人生情爱,就要面对生离死别。

在日渐残酷的战场里,爱情成为抚慰平凡个体的一剂良药,狙击手克里盖尔说:“如果我没有与他坠入爱河,那我根本活不下来......爱情能拯救一个人,我就是被爱情拯救的人。”

与克里盖尔同样陷入爱情的人还有卫生指导员格罗兹比,她爱上了自己的战友,但是没有机会表明心意,格罗兹比原本想等到战争结束后,再对自己的心上人诉说爱意,可是战争还没有结束,她喜欢的人却永远地倒在了敌军的炮火下。

直到埋葬他的那一天,大家自发地让格罗兹比站到队伍的最前头,让她得以再见他最后一面。

直到这个时候,格罗兹比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以为隐藏得很好的爱情,早已被大家看破不说破。

“难道他也知道我喜欢他吗?虽然这一切已经太晚了......他已经永远地长眠于地下,但我一想到他或许也像我喜欢他那样喜欢着我,我就不禁高兴了起来。”

在众目睽睽中,格罗兹比走上前,勇敢地亲吻了她的爱人,这是她的初吻。

上百万的女兵,难道都是自愿上的战场吗?对于大部分来说,她们都是。

当她们看见来自德国的侵略者屠杀她们的家人朋友,烧毁她们的村庄土地,这些姑娘做梦都想着如何报仇。

有些家庭一家六口,女儿连带母亲全上了战场,甚至还有整个学校的女孩自愿报名参军,当她们一上前线,就要收起自己作为“女性”的那一面,她们知道,每一个静悄悄的黎明,都有可能是她们人生中的最后一天。

残酷无情的战争不会因为她们的性别是女人就对她们格外开恩,从参军的那一天开始,她们换上便于行动的男装,像男人一样挤在大通铺里睡觉,一起洗澡,对于其他男兵,姑娘和他们称兄道弟,早已摆脱性别对她们的束缚。

漫长的苏联卫国战争在1945年时即将迎来落幕,同年的4月,苏联集结了自己最强大的兵力,准备向德国的柏林发起最后总攻。

在此之前,苏联和德国已经交手多次,苏联早已熟悉了德国的战术,所以他们这一次的进攻,是打着必胜的旗帜。

纵然强大如德国,在之前四年多的攻坚战里,同样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被仇恨填满的苏联,势必要让德军“血债血偿”。

可是当苏联士兵进入德国柏林后,却被这里其乐融融的气氛给伤害到了。

叶芙罗西尼亚是军队的医生,当年她和自己的丈夫一起报名上前线,可是她的丈夫却死于一场流弹,得知丈夫的死讯,叶芙罗西尼亚悲痛不已,她和丈夫没有留下一张合照,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她就这么永失所爱。

当她进入柏林,看见这里的某些地方散发着平和安宁的气息,仿佛没有发生过战争一样,她不禁想起了自己满目疮痍的家乡,顿时泪如雨下。

贝拉·伊萨科夫纳·爱泼斯坦是一名出色的狙击手,她还记得自己抵达柏林的一晚,她们被安排在一个城堡里过夜,城堡里有一个美丽精致的大厅,大厅里挂满了漂亮的连衣裙,贝拉觉得,这种裙子只有在普希金的诗歌中才会出现。

她挑选了一件鹅黄色的连衣裙,当夜,她抱着这条连衣裙,进入了美美的梦乡。

步兵连的卫生指导员索菲娅从没想到自己会有打到柏林的一天,当她彻底站在这一片孕育了侵略者的土地时,她在德国国会大厦上留下铿锵有力的一行字:

“我是索菲娅,我之所以来到这里,是为了消灭战争!”

战争是结束了,可是对于这部分真切参与过战争的女性来说,属于她们的战争,远远没有结束,仍有很多人会彻夜难眠,甚至整宿整宿地做着噩梦,那些幸存下来的女兵,至今还能回想起滚烫的炮火是如何吞噬她们的家园和战友。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七十周年,这一年,同时也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七十周年。

同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选择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诺贝尔评委的肯定,让更多的人得知了女性在战争中的贡献与付出,也肯定了她们作为战士时为国家所付出的一切。

在整本《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的书中,有一句话令人振聋发聩,一个苏联姑娘说:“我们通常会给自己留下两颗子弹,为什么是两颗呢,这是防止我们被德军抓住的时候,第一颗子弹是哑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时,此国打造了80万美女部队,战场上却神秘失踪,下场凄惨!
这个国家,要求女人打仗,却不能穿裤子!
二战时期,苏联女兵进入女厕所,是德国女人最害怕的事情
二战中苏联女兵被俘虏后会被如何对待?德军手段连日本都望尘莫及|士兵|二战|女兵|德军|俘虏
苏联女兵为复仇进入柏林,在上厕所时,为何德国妇女看到连连尖叫!
苏联女兵为复仇进入柏林,在上厕所时,为何会让德国妇女连连尖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