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国后,医生劝毛主席少吃红烧肉,主席火了:非要打乱我的平衡?

人活着都是要吃饭的,任何人也绕不开这个话题。那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最喜欢吃什么呢?这毫无疑问是红烧肉和辣椒了,今天帝哥就来说说毛泽东与红烧肉和辣椒的故事。

红烧肉

毛泽东爱吃红烧肉,可以追溯到1914年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该校免学杂费,还供伙食,每周打一次牙祭,时间是星期六中餐,通常是红烧肉,猪肉用带皮的五花三层,烧法是用冰糖、料酒、大茴(八角)慢火煨成,8人一桌,足有4斤肉,让大家都能饱餐一顿。据说就是从这时开始,毛泽东爱上了红烧肉,而且他坚定地认为这个菜可以补脑。

第一师范

据卫士封耀松回忆,自己在毛泽东身边的十来年里,没见到他吃任何补品,当他脑子消耗过度、饥饿感强烈时,就会说:“来碗红烧肉吧!肥点的,补补脑子。”

1947年8月,毛泽东在指挥陕北沙家店战役时,三天两夜足不出户。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对卫士长李银桥说:“银桥,你想想办法,帮我搞碗红烧肉来,好不好?要肥一点的。这段时间用脑子太多,给我吃点肥肉对我脑子有好处。”

毛泽东和李银桥

李银桥走出屋子后,遇到了周恩来,他向周恩来说了此事,两人一起来到了厨房,周恩来对厨师高经文说:“高经文同志,这碗红烧肉一定要做好,以后只要有条件,就要给主席做些肉吃,即使没条件,也要想想办法,要千方百计的想办法。”

高经文很快将红烧肉烧好了,周恩来闻了一下说:“不错嘛,快给主席送去,别忘了再炒些辣椒。”

当李银桥把红烧肉端上桌时,毛泽东先深深地吸了一口香气,两眼一眯:“好香哦!”然后抓起筷子,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底朝天,还意犹未尽地说:“有点馋了……我的要求不过分吧?”

红烧肉

李银桥的眼圈红了,他连声说:“不过分,不过分……”

在指挥三大战役时,毛泽东又对李银桥说:“你只要隔3天给我吃一顿红烧肉,我肯定能打败蒋介石。”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非常辛苦,每天需要工作18个小时。李银桥曾感慨说:“毛主席精力超人,与他独到的'肥肉补脑术’不无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毛泽东的饮食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顿顿红烧肉”那么邪乎,只有每当他做出一个重大决策,成功地开完一次大会,才会提出要吃顿红烧肉,他常说:“吃一顿红烧肉就是打了一次大胜仗。”

有一次中央全会结束以后,毛泽东高兴地对周恩来说:“恩来,今天吃一顿红烧肉不过分吧?”周恩来立即通知李银桥,给毛泽东加了一碗红烧肉。

建国后,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徐涛考虑到他年事已高,肥肉、鸡蛋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对他来说不合适,于是给他制订的菜谱中就很少出现红烧肉。但毛泽东每隔一段时间就对李银桥说:“我不要他的菜谱,你去给我搞一碗红烧肉来!”

徐涛曾多次就食谱的事找毛泽东“理论”,但每次都被驳得哑口无言,毛泽东总是说:“人们要求生活更美好,可是你们医生对饮食又搞了那么多限制,什么胆固醇又高了,油又多了,鸡蛋又限制了,这不是矛盾吗?胆固醇是人体内存在的,必定也有用处,把它降得太低,就不会有别的问题吗?”

有一次,徐涛给毛泽东讲营养平衡,毛泽东听得厌烦起来,他很生气地说:“我已经习惯了。凡事都讲一个平衡,我有我的平衡,你有你的平衡,你非要打乱我的平衡不可,不是想搞破坏吗?”

毛泽东还常常对保健人员说:“你讲我吃得没道理,实践检验真理,我身体不好吗?你搞的那一套也许有你的道理,但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未必就有我这个身体。”

毛泽东的说法并非没有科学依据,肥肉确实有一定的补脑作用。在人体细胞中,60%为蛋白质,30%为脂肪,而脑细胞脂肪多达60-65%。所以说,脑浆是非常油润的,因此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经常食用一些肥瘦兼有的猪肉,不仅有补脑的作用,而且有恢复体力、补充能量、快速解除疲劳的效果。

有一次,毛泽东已经两三天没有好好吃饭了,李银桥便对他说:“徐医生早已定好了食谱,就是没机会做……”

毛泽东直接打断李银桥说:“我不要他的食谱,你给我搞一碗红烧肉来!”

江青听说此事以后,生气地对厨师说:“不要弄,吃什么东西不比红烧肉好?又不是没有东西吃。弄些鸡肉或者鱼都是可以的嘛,都比那个红烧肉强嘛!”

毛泽东和江青

对于江青的言论,毛泽东十分反对,他对李银桥说:“我就是农民出身,新中国有千千万万万个我这样的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当然得有农民的习惯,江青她是洋包子,我们吃饭吃不到一起,以后就别在一块吃,她走她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我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以后统统不让她管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从此以后,毛泽东开始和江青分开吃饭了。

毛泽东吃红烧肉也是有讲究的。1954年,著名大厨程汝明被调到毛泽东身边做厨师长,李银桥对程汝明说:“程师傅,毛主席吃的饭菜,不用太讲究,平常人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您就照这个来,还有,毛主席最喜欢吃红烧肉。”

毛泽东和程汝明

程汝明记在了心里,没过多久,由程汝明掌勺的红烧肉就端上了毛泽东的餐桌。

但程汝明第一次做的这道红烧肉,毛泽东却一口也没吃。程汝明有些不明白,按理说红烧肉是自己的拿手菜,主席不应该不吃啊!他于是去问李银桥,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来自己在做红烧肉时放了酱油,而毛泽东是不吃酱油的。

毛泽东之所以不吃酱油,是因为早年他家里开过酱油坊,当时由于条件有限,都是自然发酵,有一次他在酱油缸里看到了浮动的蛆,所以以后就再也不吃酱油了。

这让程汝明犯难了,红烧肉不放酱油哪里有味道?经过琢磨,他决定将糖在油里炒成红色,用来替代酱油,这样不仅保持了原有的颜色,而且甜、咸兼备,毛泽东非常喜欢吃。

后来程汝明将这道不放酱油的红烧肉发扬光大,就成了现在著名的“毛氏红烧肉”。

毛氏红烧肉

辣椒

辣椒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食物,但毛泽东却对它情有独钟。毛泽东是湖南人,几乎从学走路开始,就学会了吃辣椒,并终身保持着这一习惯。毛泽东尤其偏爱家乡的红辣椒,他有独特的吃法,即不要切碎,不用油炒,整根地干炸一下,一口一个,比嚼水果糖还香,可以说是无辣不成饭,乃至有人传说他曾“就着辣椒吃西瓜”。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到陕北以后,毛泽东请他吃晚饭,菜单是一盘辣椒、一盘青菜,主食是小米加馒头。斯诺觉得,这样的生活对毛泽东来说实在是太过于简朴。

斯诺

但毛泽东却不以为然,他说:“我们湖南出辣椒,爱吃辣椒的人也多,所以'出产’的革命者也不少,如黄兴、陈天华,以及红军中的彭德怀、罗荣桓、王震、贺龙等人。而在世界上爱吃辣椒的国家,往往'盛产’革命者,如法国、西班牙、墨西哥、俄国等等。”

说到这里,毛泽东情不自禁地唱了一首《辣椒歌》:

远方的客人,你请坐,

听我唱个辣椒歌。

远方的客人你莫见笑,

湖南人待客爱用辣椒,

虽说是乡里的土产货,

天天可不能少。

要问辣椒有哪些好,

随便都能说出好几条:

去湿气,安心跳,

健脾胃,醒头脑,

油煎爆炒用火烧,

样样味道好。

没得辣子不算菜呀,

一辣胜佳肴。

但毛泽东的这一结论受到了斯诺的有力挑战,斯诺说:“意大利也是爱吃红辣椒和大蒜的民族,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革命者,还出了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毛泽东和斯诺

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表示认输。

1949年1月31日,以米高扬为首的苏联代表团秘密来西柏坡访问,毛泽东设宴招待。米高扬非常能喝酒,他用玻璃杯子喝汾酒就像喝凉水一样,还频频向毛泽东敬酒。

毛泽东的酒量自然不是米高扬的对手,他于是说:“米高扬先生,我们中国人讲究吃香的喝辣的,这个红烧肉,就是香的,辣就是指辣椒就酒,我们湖南人喝酒,讲究的是一口酒一口辣椒,这样才显得出男子气概,今天咱们也来辣椒就酒,谁不行就认输,你看怎么样?”

米高扬欣然同意,但他没嚼上几口辣椒,便辣得张大了嘴直呵气,连眼里都冒出泪水来了,但毛泽东却津津有味地吃,他一边吃一边打趣说:“在我们这里,不吃辣椒就是不革命嘛!你们能喝酒,比不上我们能吃辣椒,辣椒比酒味更浓哩!”

米高扬听后连声说:“我们领教了毛主席的厉害了!”

毛泽东宴请米高扬剧照

米高扬回国前,毛泽东托他给斯大林带了一串自己种的红辣椒。据说斯大林对着毛泽东的红辣椒猜测半天,才明白毛泽东是向他表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坚强决心,他十分敬佩地说:“这真是东方人的幽默。”

1954年初,周恩来在苏联访问时,受到了赫鲁晓夫的热情款待,却不慎在宴会上喝醉了,回国以后,他主动向毛泽东进行了检讨。

毛泽东并没有批评周恩来,而是笑着说:“喝酒的人喝醉了,这是常有的事,算不得丢丑。要是换成我,我不跟他们对酒,我跟他们比吃辣子,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60年代时,秘鲁哲学家门德斯来华访问,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两人聊得非常高兴,很快到了饭点,毛泽东便留他吃晚饭。

桌上共有8个菜:炒虾仁、素炒干贝、鱼香肉丝、醋溜鱼片、红烧狮子头、鱼头豆腐汤、冬菇白菜、红烧肉,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盘凉拌辣椒。

凉拌辣椒

毛泽东首先夹了一筷子的红辣椒送到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湖南有钱人家和贫穷人家都喜欢吃辣椒,不吃点辣椒,仿佛什么菜也没有味道。”

门德斯见毛泽东不断夹辣椒往嘴里送,钦佩地说:“主席先生真能吃辣椒,就我所接触过的各国领导人当中,您是最能吃辣椒的,一点也不怕辣!”

毛泽东笑着说:“一般地说,寒带和热带的人喜欢吃辣椒,但我要补充一句,凡是喜欢吃辣椒的人,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革命的,就我们共产党和红军来说,当然也包括八路军在内,四川人、湖南人、江西人最多,现在的高级干部也大半是这三个省的人。所以我说,喜欢吃辣椒的人大半是革命的。”

门德斯于是问道:“那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喜欢吃辣椒吧?”

马克思

毛泽东说:“我没有做过调查,没有发言权。听说,德国人也有喜欢吃辣椒的,他们两人可能也吃辣椒,喜欢吃辣椒,或者喜欢吃类似辣椒的东西,如芥末一类。”

门德斯也夹了一些红辣椒送到嘴里,然后说:“这辣椒很辣,但是味道很好,里面是不是放了什么佐料?”

毛泽东说:“没有,只是用盐腌了一下。”

门德斯说:“好吃。”他又夹了一筷子辣椒吃。

毛泽东高兴地说:“可以说,我们志同道合,不仅在哲学观点上接近,在饮食习惯方面也在靠拢。秘鲁和中国虽然距离万里之遥,正像唐朝诗人王勃所说的那样: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吃完饭后,毛泽东又和门德斯聊起了哲学,一直聊到晚上12点才让他回去。

从毛主席的饮食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也有和平凡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也正是在这样的喜怒哀乐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位伟大领袖的伟大人格。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你开开眼,这就是最鲜为人知的国宴菜
58年毛主席专列开到山东,路过一乡野突然叫停:我找老乡吃红烧肉
“不过分,主席您太辛苦了,日子过的太苦了...
烧红烧肉要先放酱油?怪不得你做的和饭店差这么多,原来是这步错了
他为毛主席做了22年的饭,从未加过一滴酱油,饭后还要销毁菜单
特别详细!生于毛时代的作者立志要把毛主席出访苏联的始末告诉人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