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8年粟裕被批,三个重量级人物为其保驾护航,毛主席一句话定调

1958年,军中掀起了“反教条主义”运动,影响非常深远。其中开国元帅刘伯承、开国大将粟裕、开国上将萧克都受冲击比较严重。

三人在结果上有所不同,刘帅敏感性最高,听到风声就辞去了南京军事学院院长的职务,然后抱病进京做检讨,他的态度让大家都不忍心,所以没怎么被批,冷处理了一段时间后,次年调到中央军委战略小组担任组长,但在军委他基本上没什么话语权;

粟裕也愿意承认自己非原则性错误,但上级不满意,他前后做了8次检讨才总算过关,过关没多久调任为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至少在军事科学院内他还有点实权;

萧克最惨,他坚持不认错,导致被批了四个月,批得吐血,即便过了关,他也离开了军队调到农垦部担任副部长,原先在职的训练总监部也被撤销。

相比较起来,粟裕还是三人中结局最好的。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粟裕有三人在保护,还有毛主席最重要的一句话定了调!

1958年的那场军委扩大会议,本来是为总结建国后的一些军事问题,以期得到及时调整,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也准备好了一些发言材料。

但是,会议进行没多久,主题就在彭老总、聂帅的主导下转变为了“批粟”,这让粟裕有些措手不及。

当一顶顶帽子扣过来时,他也试过申辩,然而迎来的却是更猛烈的批判,所以他不再多言,一些子虚乌有、不涉及到原则的“错误”他愿意认,也愿意检讨,可还是没能过关。

心情万分沮丧之下,粟裕被迫闭门思“过”,他看着那些指责,心情起伏非常大,血压一度飙升到了240。因而他整个人脑子都是昏昏的,根本无从下笔,也不愿下笔。

这些情况,他的妻子楚青并不知道,当时两人工作上的事都很多,时间上也不固定,为了不打扰对方休息,他们都是分开睡的。

一天楚青拿着工作文件正准备出门,粟裕突然从另一个屋子出来,把材料递给她:你今天能不能请个假来帮我,我出了事,头疼得厉害,实在写不下去。你看看这些材料,帮我写一份检讨吧,只要能通过就可以。

楚青接过来一看,瞬间也心如刀绞,她此时才知道丈夫这段日子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她是个坚强的女人,收拾好情绪后立马想的就是如何帮助丈夫。把所有材料看完后,楚青从上面的一些涂改记录中就知道先前已经开过多次批判会,还没能过关,肯定是上面认为还不够“深刻”。

楚青想到,如果继续扛下去,那只怕会议也要一直开下去,还可能因“不思悔改”而导致矛盾升级,所以她一咬牙就都认了下来,上级指责什么问题她都认,所有“罪责”都揽,只有这样才能最快度过风波。

当粟裕拿到这份检讨看了一遍后,立马就哭了出来,口中说:你怎么能这样写我、看我啊,很多事情我都没有做过。

楚青也抱着他哭,跟他解释要过关就只能这样做,粟裕几度想要把“检讨”撕了,可最终还是在楚青的劝导下接受了。

其实会议开过这么多轮后,很多高级干部也都特别关心粟裕的事,有三个人一直都是支持粟裕的,最活跃的就是叶剑英元帅。

在开国的十大元帅中,批粟的有三人,保持沉默及没参加会议的有六人,而帮粟裕说话的只有叶帅一人。会议开始时批判还不算强烈,叶帅也就全程在听没有发表意见,但愈演愈烈后,叶帅就开始想办法给场面降温了。

有一次几位将领发言特别激动,还不顾会场秩序互相插话,导致整个局面都是乱糟糟的。叶帅看出其他人对此很不满,连忙适时站了出来让大家冷静,然后他对争吵的几位将领说:

你们有几个在华东工作过,解放战争时你们没跟粟裕接触过吗?你们不了解他吗?有没有听从过他的命令?粟裕的贡献很大,就算有一点自满也是正常的,让他改掉就行了,没必要扯出这么多问题来嘛。

叶帅的地位摆在那里,其他人自然不敢顶撞,这场会议也就很快结束了。叶帅是军委副主席,军委要召开“批粟”会议都需通知他,往后但凡有他参与的相关讨论,粟裕的境遇就会好得多。

虽然有叶帅保护,但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人是力主批粟的彭老总,所以粟裕想要过关也非易事,这个时候另一位关键人物萧劲光发挥了作用。

毛主席非常欣赏粟裕,一直在关注事情的进展,在会议的间隙,主席让萧劲光过去汇报一下情况。

这里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点,萧劲光和粟裕是非常好的朋友,1931年两人同在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中任职,1933年红11军成立时,萧劲光是政委,粟裕是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在总参分管过兵种建设,萧劲光这个司令员对他多有称赞。

两人感情如此深厚,毛主席却点名要萧劲光来汇报,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

一见到毛主席,萧劲光就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并且愿意为粟裕来做这个担保。毛主席听后点点头说:粟裕是很好的人,人品端正。随后主席又表态: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

当时扣在粟裕头上其中一顶大帽子就是“极端个人主义”,主席的话就是在肯定粟裕是有公心的,侧面反驳了“极端个人主义”的说法。

萧劲光是聪明人,当即大喜过望,在随后的会议中他又把毛主席的话说了出来。这就让批判之风刮得没那么猛了,粟裕后来又把楚青所写的那份“检讨”一念。

见他态度那么诚恳,也就没人再继续深究,他也算是过关了。

关是过了,但接下来该如何安排工作成了大难题,毕竟先前也有那么多人直接批判,总参谋长肯定是难以当下去了。粟裕也很有压力,新的任职到来之前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他担心还会再生事端。

这时周总理来开导他了,告诉他不要有思想包袱,要继续为人民服务。这次谈话的最后,周总理坚定地说:你不要有过多的顾虑,无论谁要把你调出北京,我都不会签字同意。

总理的话也就是中央的意思,这就代表着不会再恶性发展下去,粟裕也就放轻松了。后来粟裕接到新的任命要去国防部担任副部长,他心里不太愿意。

就是因为工作上的问题,他与彭老总产生了矛盾,此时再调去给彭老总当副手,那只怕会有更多的争吵。

幸好,重视粟裕的叶帅又伸出了援手。叶帅当时还兼任着军事科学院院长,他找到毛主席说军事科学院才刚成立,急缺军事人才,不如把粟裕调过来当副院长,这样能更好配合工作。毛主席同意了。

粟裕去军事科学院报到时,叶帅专门为他开了一个欢迎会,并且叶帅还郑重做了发言:粟总战功巨大,他是为了加强了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力量而来的,大家欢迎。说完就带头鼓掌。

这个总即总参谋长,叶帅这也是在告诉大家,自己都很尊敬粟裕,大家千万不要动别的小心思。正是有叶帅的这番保护,粟裕后来的日子过得都很不错,就安心地研究打仗。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粟裕这种不谙政治的纯正军人,1958年早早离开一线也并非坏事,没有了权力就不会引人关注,也避免后面卷入更大的风波。就像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国大将粟裕被批判降职,一元帅对他讲:将来,你还要带兵打大仗
粟裕和叶剑英:一个大将之首一个开国元帅第十位,地位有何差距
珍宝岛战役打响后,林彪立即致电李德生:快去请粟裕
第一个公开评价粟总“战功巨大”的元帅是谁?建国后多次给予保护
开国十大将,为何只有陈赓一人参加抗美援朝,其他九位在干什么?
77年一开国少将逝世,遗言事关毛主席,叶帅得知后立即下命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