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井冈山被“开除党籍”的毛泽东

文/偏分

一、

毛泽东之所以选择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就是因为这里是两省五县交汇之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群众基础较好。

但是,来到井冈山的毛泽东,碰到了和当年林冲上梁山一样的问题。

林冲不受梁山泊的首任寨主王伦待见,井冈山的“山大王”袁文才、王佐,虽然表示愿意支持毛泽东的队伍一些补给,但也希望毛泽东能另谋它路。

毕竟,对于“山大王”来说,肯定不愿意一支比自己强大的部队,天天在自己家里晃悠,指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给火并了也说不定。

不得不说,袁、王二人对于心理这块的拿捏,还是很准的。

因为毛泽东部队中就有一部分好战分子提议,直接把袁、王二人武力给围剿了,简单又省事。

但毛泽东坚决不同意,他表示:“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政策,三山五岳的朋友还多着呢,历史上有哪个能把三山五岳全部消灭掉的?”

为了说服袁、王二人一起成为真正的革命伙伴,毛泽东在只带了几个随行人员的情况下去会见袁文才,并且当场宣布,从部队中为数不多的武器中,拿出一百支枪送给对方,并且肯定对方“劫富济贫”的革命性。

这使袁文才大受感动。

所以,在后来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上,袁、王二人又给钱、又给粮,还帮忙照顾后方的伤病员,立了很大的功劳。

二、

搞定了根据地的问题之后,毛泽东立刻开始了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在军队和地方发展党组织。

虽然在来井冈山之前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但是政策要落地,执行才是关键。

在毛泽东的亲自主持下,井冈山附近的各个党组织开始有序恢复,湘赣边界成立了包括遂川、永新、宁冈、茶陵等地的县委。

袁、王二人也在深入了解这支工农革命军之后,坚定地选择加入,他们的部队被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团。

队伍壮大的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在江西遂川县打了一个大胜仗,并在当地建立了县委和工农兵政府,毛泽东也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的口号:

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换;六、损坏东西要赔。

当地老百姓受惯了旧军队的欺压,当见到这样一支为人民着想的军队后,内心欢喜,自发编了一首歌送给他们:“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

很快,当地蓬勃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江西当局的注意,并发动了针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针对这次围剿,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军事作战原则(后来又增加了“敌疲我扰”)。

最终,工农革命军以全歼敌军一个营、俘虏近三百人的战绩,打败了国民党的正规军。

之后,毛泽东便在井冈山开始了土地改革的试点工作。但好景不长,省军委特派员周鲁来到井冈山,传达中共中央的会议精神。

总体来说,指责毛泽东没有贯彻执行“使小资产阶级变为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并把开除毛泽东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决定,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说成“开除党籍”。

这个决定对毛泽东的打击极大,使他不能继续从事党的建设工作,只能指挥军事战斗,并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

但好在中央的文件随后到达,解除了毛泽东被“开除党籍”的误会。

更令毛泽东兴奋的是,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正在向井冈山方向前进。

三、

为了掩护朱德的部队能够顺利到达井冈山,毛泽东亲率部队在桂东、汝城方向以及酃县阻击国民党的部队。

最终,在江西宁冈县的砻市,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担任军长,毛泽东担任党代表。

这次会师,极其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力量。并且在之后面对国民党赣军的“第二次围剿”、“第三次围剿”、“第四次围剿”中,都大胜敌军。

也正是这三次重要的胜利,让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快速发展期,人数达到五十多万人。

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毛泽东也加快了土地改革的工作。他从红四军中抽到了大批的干部去指导县、区、乡的群众们分田。

毛泽东把《土地纲领》草案中的以“工作能力”和“消费量”分配土地,修改为“按人口”平均分配。

如果地主的土地被分配掉了,也给安排生活出路。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在井冈山展开,这一政策彻底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让贫苦的老百姓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毛泽东更是以井冈山的实际斗争经验为基础,写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重要的著作。

除此以外,毛泽东还多次把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写成报告汇报给中央,并由中央发表在《红旗》、《政治通讯》等刊物上,这也提升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在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下,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所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点燃了全国共产党员和广大革命者的希望。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边界旗子始终不倒,不但代表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自此,井冈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正式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概况
“井冈山会师”究竟是天意使然,还是人为促成?
红四军的创建与发展
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回顾:永远的井冈山精神
一起读红军军史(2)井岗山会师
毛泽东二进汝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