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之前与他从未谋面,开口就借2500元,他直接送去5000元

都说钱是万能的,实际上,还有钱无法解决的事,不过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钱,确实能解决很多事。

毛主席一生都不关心钱,甚至可以说,他对钱,可谓是很“讨厌”,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他没有因为钱而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向人借钱。

早在“五四运动”前,毛主席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建了“留法俭学会”,但是要维持学会的运转,需要一大笔钱,大家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尽管有人工作有工资,那也是微不足道。

关键时刻,毛主席找到了自己的恩师杨昌济,寻求他的帮助。

杨昌济是杨开慧的父亲,他比杨开慧要先认识毛主席,而对于毛主席,他了解很深,因此,杨昌济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写了一封信,将毛主席介绍给了当时在社会上影响更大的章士钊。

毛主席拿到信,见到了章士钊,看完信,章士钊表明自己一定鼎力相助,后来,章士钊确实是说到做到,发动社会力量,募捐到了2万大洋,交给了毛主席。

章士钊如此的义举,对于当时的毛主席,帮助很大,毛主席也将此事一直记在了心里。

后来,由于条件有限,他一直无法还清这笔借款,直到建国后的60年代,国家情况好转,毛主席才开始偿还这笔借款。

1964年,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当上了毛主席的英文老师,一次散步,毛主席忽然问她:“行老(章士钊)有没有告诉你,我欠了他一笔债还没还呢?”

章含之以为毛主席是开玩笑,就说:“父亲没有讲过,不过我想,要是主席您欠债,父亲必定是不会催债的。”

毛主席认真道:“也许行老忘了,但是,我早该还了。”

后来,毛主席让章含之告诉章士钊,自己从1964年开始还钱,每一年还2000元,分为10年还完。

章士钊拿到钱后很是推辞:“这笔钱当初是募捐的,不是我一个人拿的,我不能接受。”

章含之将这句话转述给毛主席后,毛主席笑笑:“你也不懂,这是我用稿费给行老一点生活补助啊,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能用钱来偿还啊?你也知道,这位老人家一生无钱,又爱管闲事,散出钱去帮助许多人,我要说直接给他补助,他肯定不会接受,所以我说是还债。”

毛主席的良苦用心,让章含之很是感动,后来的每年春节初二这天,毛主席都会派人送2000元给章士钊,到1971年,这两万元已经提前还清,

这年春节,毛主席得知没有再送钱,就笑着对章含之说:“怪我没说清,这个钱是给那位老人家的补助,哪能真的10年就停?我告诉他们马上补送,你回去告诉行老,从今年开始还利息,利息我也算不清,就这样还下去,行老还在,利息就一直还。”

1973年章士钊去世后,这笔钱才停了。

毛主席这个人,深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他一直铭记在心,当年向章士钊借钱,是为了革命事业,用在了很多人的身上,可是最后,毛主席却是独自“还债”数十年,终于还清。

而对革命有大贡献的人,除了章士钊外,还有党内人士徐海东。

对于徐海东,毛主席进行的回报,则是更加的“丰厚”

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以来,一直都在行军和打仗中,不仅人数锐减,而且后勤保障工作也很迟滞,甚至做不到每位红军战士能有一件棉衣穿。

中央红军抵达陕北时,陕北的冬天已经来临,由于补给不足,要想所有中央红军战士们都安然度过在陕北的第一个冬天,还需要2000到3000元。

时任中央红军后勤负责人的杨至成对此事就愁眉苦脸,毛主席,周恩来得知后,也很纠结。

思来想去,毛主席想到了先行长征到陕北的徐海东部队。

徐海东作为红二十五军的军长,自他们从河南确山进行长征以来,部队的战士们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了几百人,不仅如此,他们的后勤保障力量也更加雄厚。

毛主席就对杨至成与周恩来说:“我看徐海东他们比我们的日子好过,咱们就向他来个“穷汉向富汉借钱”,以解燃眉之急吧。”

说着,毛主席大笔一挥,写下了一张2500元的借条,交给了杨至成,要杨至成去找徐海东。

说实在的,毛主席做出向徐海东借钱这个决定,其实是有些忐忑的。

徐海东率领的部队,隶属于红四方面军指挥,而在此之前,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率领下,已经和中央红军产生了分歧,毛主席第一个担心徐海东会不会听中央的命令。

第二,在此之前,毛主席与徐海东并未谋面,只是听过徐海东的名字,所以,他也不敢保证,徐海东一定会借给自己钱。

而事实证明,毛主席没有看错人,而徐海东,也有着很强的党性原则。

徐海东拿到借条,内心非常愧疚,直接去找了后勤部长查国桢,询问还有多少钱,当得知还有7000元时,徐海东直接开口:“拿出5000元给中央送去。”

查国桢是个老红军,他也有着很强的党性,当即表示同意。

第二天,徐海东骑马直奔中央驻地,将5000元交到了毛主席的手里。

在这样关键的历史时刻,徐海东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毛主席尤其记忆深刻,后来,毛主席多次公开的说:“徐海东同志对革命有大功,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周恩来也很感激徐海东,建国后,徐海东前来拜访,周恩来理了一半的发就停止,赶忙出门迎接,可见徐海东在中央领导人心里的地位,是很重的。

抗战时期,徐海东由于病情,于1940年长期休养,再未上过前线,但是毛主席有感于徐海东对革命做出的大功,因而特批在1955年授衔时,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并名列第二。

1969年特殊时期,徐海东虽然靠边站,但是毛主席心里一直是在惦念着他,同年九大召开,毛主席看到代表名单没有徐海东,眉头一皱,开口道:“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

周恩来心领神会,当天夜里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将徐海东列为九大代表,并入席主席团。

毛主席做这一切,其实都是有感于徐海东当年的“慷慨大方”

第二天,当徐海东出现在九大会场时,毛主席很是高兴,笑着向徐海东挥手致意,全场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正是伟大领袖与将领之间30多年亲密友谊的见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泽东三次“借钱”:债主章士钊、宋庆龄、徐海东,都是何态度?
徐海东未当选九大代表,毛主席脸色一沉: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
徐海东雪中送炭,毛主席记了30年,九大开会,毛主席:海东来了吗
毛主席三次“借钱”:债主章士钊、宋庆龄、徐海东,都是何态度?
1969年九大会议,毛主席环顾一周,疑惑问总理:海东同志来了吗?
1935年,毛泽东找徐海东借钱,多年后毛泽东回忆:多亏了那5000元|彭德怀|杨至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