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8年沈醉到天安门观礼,望见毛主席身侧的女人顿觉恐慌,她是谁

前言

1958年国庆那天清晨,一辆黑色的轿车来到了西城区的功德林一号。

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多时,汽车一停下,立刻走上前去把门打开,推着一个穿着灰色棉服的犯人坐进了车里。

逆着往来的车流,犯人被送到了天安门。今天,这里将举行国庆大典,毛主席将亲自登上城楼观礼。

犯人被押送到了城楼下,周总理竟然等在这里。他亲自上前解开了犯人的手铐,笑着说道:“沈醉啊,马上就能面见主席,你要不要完成老蒋的任务啊?”

沈醉苦笑着说:“总裁自己都败退台湾,我们还尽什么忠啊。”

二人来到城楼上,沈醉一眼见到主席身后站着的女人,顿时变了脸色:“怎么是她!”

这个女人是谁呢?

少年特务

沈醉也是湖南人,还和毛主席是老乡,同为湘潭人。

他出生于1914年,当时辛亥革命的热潮已经褪去,军阀混战已然进行多年。世人都认识到革命的旗帜下隐藏着朝代更替的真相。

革命的真谛被军阀的枪炮掩盖,纵使换了一个政体,实质上仍旧是封建官僚的那一套。

这种理想的破灭,让人们更加绝望地投身现实。既然伟大的理想社会永远无法到来,那么不如专心营营世务,过好自己的日子。

沈醉就在这种思潮的混乱中出生了。他一边面对着纷乱的现实世界,另一边又时刻能感受到伟大的理想主义闪烁着人性的辉光。

18岁那年,他的姐夫余乐醒介绍他去复兴社的特务处上班。

余乐醒就是典型的理想破灭之后,沉迷于个人享受的人物。他是第五批留法勤工学生,和我党领导人李富春等人同一批前往法国。

当时的余乐醒仍然是个对革命未来充满信心的有志青年,他积极地在巴黎工业大学中学习化工技术,并且踊跃参加了中共旅欧支部。

年轻的余乐醒靠他的热情感染了同志们,他通过了考验,被送往莫斯科学习政治保卫,也就是特务工作。

回国之后,正赶上黄埔成立,孙中山带领下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处于蜜月期当中。余乐醒也就前往黄埔当老师。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和沈家大小姐结婚了。

直至北伐战争时,他还是叶挺的总支书记。可是战争的血腥残酷与国民党人的奢侈享乐,在孙中山去世之后,使余乐醒的革命信念轰然倒塌。

当身边的人都积极参加革命时,余乐醒就表现出狂热的信仰。当身边充斥着一心享乐的小人,他又很快地同流合污。

1932年,蒋介石让戴笠去组建复兴社特务处,余乐醒就肩负起上海站长的重任。

刚巧此时沈醉年满十八,在湖南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前来上海投奔姐夫。

如果是五年前的余乐醒,也许会把青春热血的沈醉吸纳进党组织。但此时的余乐醒已经被权力和金钱腐蚀了,他把沈醉招进了特务站。

军统小阁老

从此沈醉就成了一名少年特务。余乐醒在苏联时就是政治保卫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如今成了军统有名的训练专家。

特务处刚刚成立时急缺人手,戴笠组建了杭州特务训练班,亲自当班主任,余乐醒做副主任。沈醉就是第一批学员。

凭着这层关系,沈醉与戴笠的关系极为亲近。他虽然年纪小,但在特务处中资历可非常老。

1933年,沈醉接到了一项任务,暗杀杨杏佛。

杨杏佛不是共产党员,甚至还是同盟会的早期元老。但是在孙中山逝世之后,他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渐行渐远。

对于蒋介石孜孜不倦地迫害政敌的行为,杨杏佛甚为痛恨。他联合郭沫若、张闻天等人组建了中国济难会,专门救助那些被冤屈的政治犯。

1932年,他更是出面抗议蒋介石处决邓演达,这让他直接站到了蒋介石的对立面。

杨杏佛并没有军方背景,全靠一个元老身份在国民党内有些薄面,蒋介石根本不在意。他暗中命令戴笠,派几个人去解决杨杏佛。

这个任务就转到了沈醉头上。他心中并不想执行这个任务,因为和别的特务不同,在沈醉的心里仍然有些许革命热情残存。

但是他的姐夫劝他说:“你不杀杨杏佛,别人也要杀他。但你不杀他,往后就有人要杀你。”

沈醉并不想死,于是他去了中央研究院,杨杏佛当晚会出现在这。

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刚走出大门,就被暗中蹲守的特务们连开数枪,当场身死。

自此以后,沈醉也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了,他只能在特务这条路上走到黑。

后来沈醉才知道,之所以要杀杨杏佛,并不仅是因为他反对处决邓演达。这种事情他往年做多了,蒋介石并不放在心上。

真正的关键是1933年宋庆龄组建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而杨杏佛同意担任执行委员兼秘书长。

这引起蒋介石心中的警惕。他担心宋庆龄是想要把国民党内反对他的元老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反蒋同盟。

于是他先下手为强,率先暗杀杨杏佛,给宋庆龄一个警告。

浪子回头

但宋庆龄乃是一代英豪,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志,岂会被蒋介石这点阴私伎俩给吓住。

她依然坚持从事革命工作,利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了大批我党的同志。这让蒋介石更是恨得牙痒痒。

他巴不得把宋庆龄除之而后快,但宋庆龄是孙中山的遗孀,在国民党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不是能够在明面上伤害的。

因此这件事又被交到了军统手中。

戴笠也棘手啊,对宋庆龄下手要是没能成功,那在党内可是人人喊打了。

于是这件任务又往下传递,落到了沈醉手里。沈醉也是聪明人,不可能听了戴笠的话就直接莽上去暗杀宋庆龄。

亲自抛头露面是最愚蠢的,他想了个法子,派人去接触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刺探情报。

这样他既有内容可以应付上级,又不至于真的伤害到宋庆龄,让自己陷入危局之中。

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宋庆龄心细如发,对身边人的动向格外关注。沈醉接连试探了两次,都被宋庆龄给识破了。

这时宋庆龄也察觉到情况不对,很明显有组织正在针对她。而且不用多想,必然是蒋介石。她也提高了自己的安保力量。

沈醉那边,上峰催逼又急。蒋介石隔三差五的就逼问戴笠,怎么还没除掉宋庆龄。戴笠也只能来催沈醉。

最后沈醉被逼急了,派了个杀手开车去撞宋庆龄,想要伪造成车祸现场。如此粗劣的计划当然是被宋庆龄加强了的安保力量给化解了。

这桩暗杀反倒是让蒋介石收了手,再也不敢进行尝试了。

而沈醉则是在1949年的时候,配合云南省主席卢汉通电全国,要求特务停止破坏工作,向我党投诚。

因此我党对于一直有所优待,1960年更是将他列入第二批特赦名单,成为首位被特赦的军统干部。

1958年国庆时,毛主席还点名让沈醉陪同上天安门观礼。只是没想到沈醉一上城楼看见站在毛主席身后的宋庆龄,却是被吓了一跳。

他担心宋庆龄会因当年的暗杀行动打击报复,却错料了宋庆龄的度量,根本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反而欢迎他弃暗投明,改邪归正。

结语

时代会塑造人,裹挟在时代浪潮中的个人往往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走向。

但人有主观能动性,虽然无法决定往哪儿走,但能决定不往哪儿走。

沈醉在人生的岔路中迷失了自己,幸运的是他最终找回了正轨,晚年获得了心灵的安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8年,功德林战犯到天安门观礼,沈醉看到台上的宋庆龄一阵恐慌
1958年国庆观礼,一位功德林战犯看到台上的宋庆龄,内心一阵恐慌
沈醉回忆录《我这三十年》(8)
1975年周养浩获特赦,出狱后就要求去台湾:监狱里的积极都是装的
他是天生“福将”,一生吃喝玩乐,却躺赢成共和国开国功臣
他是杀人如麻的大特务,他死后蒋介石亲自为他选了墓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