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海战役后粟裕沉睡三天,醒来第一句话:有鸡汤吗?陈毅听完哽咽

很多人称呼粟裕为常胜将军,就连毛主席也多次在电文中这么夸赞粟裕,那么从什么时期开始粟裕常胜将军的名号开始响彻军中呢?我翻查了很多资料发现,第一个称呼粟裕将军为常胜将军的人正是陈毅元帅。

粟裕将军

豫东战役取得大捷之后,陈毅感叹粟裕用兵越来越精妙,所使用的战术也越来越神奇,他便在战役总结大会上说道:“粟裕副司令员始终保持着常胜的记录,指挥的仗越打越精妙,真乃常胜将军!”

正因为陈毅的这句话,粟裕常胜将军的名号很快就在军中传开了。纵观粟裕将军整个军事生涯,毛主席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粟裕的军事天赋,粟裕作为红军师长时打得第一个大胜仗,毛主席就特意写诗夸赞过。

粟裕刚担任红64师师长不久后就参加了井冈山第一次“反围剿”战役,此战中粟裕已经展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他率部长途奔袭,堵住了敌人张辉瓒所部的退路,最终全歼敌人主力,还活捉了张辉瓒。

此战的捷报传来后毛主席十分高兴,他当即写了一首诗赞扬红军战士的英勇表现,这首诗叫《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漫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但是粟裕似乎并不喜欢常胜将军这个称呼,在粟裕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时候,宋时轮是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有一次粟裕前往老部下那里视察工作,并未提前通知宋时轮。粟裕穿着朴素的军装走进军事科学院,恰巧碰到宋时轮在主席台上讲话,当时宋时轮说道:“我们在研究经典战役的时候,大家不妨多研究粟裕总长的战例,他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听到这句话的粟裕不禁皱起眉头,但是他并未打断宋时轮的讲话,粟裕只是默默走向了宋时轮的办公室。

提到粟裕,所有人都习惯称呼他为常胜将军,粟裕却一直对这个称呼感到反感。等到宋时轮结束了演讲回到办公室,他才发现自己的老首长粟裕的到来,粟裕笑着对宋时轮说道:“知道你忙,就没和你提前说,我也就是来看看你,好久没见到你了,有点想念老战友了。”

两人简单寒暄之后,粟裕突然说道:“老宋!我和你说件事,以后介绍我的时候能不能别称呼我是常胜将军?”

宋时轮愣了一下,然后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拿这个称呼借题发挥了?”

粟裕摇摇头,然后他叹气说道:“这世上哪有什么常胜将军啊?何况我也不是什么常胜将军,别人不知道,你宋时轮还不知道吗?我们征战多年,多少战士牺牲了啊!多少白发苍苍的父母永远失去了孩子,我们却在宣传战争,谁想要打仗啊?没人想要打仗的,我们的胜利都是千千万万战士拿命拼出来的,要说真正的英雄,这些战士才是英雄啊!”

粟裕的一番话说出了自己多年的心声,宋时轮一时间热泪盈眶,他重重点头说道:“我明白老首长的意思了,以后我不再这么说了!”

粟裕就是这么一个性格,他爱兵如子,心里装着的永远是战友,他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常胜将军的原因有很多,没有人比粟裕更明白战争的残酷,没人比他更明白看着战友们牺牲后的心情。

粟裕将军

根据楚青夫人的回忆,粟裕不止一次说过不准称呼自己为常胜将军。在苏中战役结束后,粟裕的大名已经响彻整个苏中地区,当时苏中的老百姓们还创作了一首民歌赞扬粟裕,这首民歌叫作《歌唱粟司令》,里面有一句是这么唱的:“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这首民歌后来广为流传,建国后还有很多人时常唱起这首歌,有一次几名华野的连长聚在一起聊天,突然来了兴致唱起这首歌,碰巧被粟裕听到,粟裕上前说道:“你们以后不要唱这首歌了,我早就说过,这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

几名连长听到粟裕的话都感觉很诧异,粟裕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只是毛主席的学生而已,如果说我能打那些胜仗,全是因为我学习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毛主席说过,战争有其规律,我们要根据自己饿敌人的实际情况去判断,去寻找战争内部的规律,我永远记得毛主席教导我们的这句话。”

粟裕永远自称是毛主席的学生,这一点他一直谨记,并以此为骄傲,直到粟裕晚年他还经常以毛主席的学生的身份自居,这对粟裕来说是一种荣耀。

很多读者对粟裕将军平生的功绩了如指掌,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不妨聊一聊粟裕将军身上的一些小事,这些小事也可以凸显粟裕将军的宝贵品质。

粟裕将军一生都谦虚谨慎,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就像大家熟悉的粟裕三次请辞元帅的事情,就可以证明粟裕将军的谦虚品质。

晚年时期的粟裕曾主持过军事科学研究的工作,也因此他经常去叶剑英元帅的住处汇报情况,有一次粟裕像往常一样去汇报情况,汇报结束后粟裕向叶剑英元帅告别,叶剑英元帅起身相送,粟裕却说道:“怎么能劳烦老帅送我呢!不敢当!”

叶剑英笑着说道:“百战老将,我怎么能不相送呢?”

粟裕又很谦虚地说道:“沧海一粟而已,那点功劳不足挂齿啊!”叶剑英看着也已年迈的粟裕的背影,他一时感慨莫名,叶剑英叹气说道:“战功这么大的一个人一点都不居功,古今名将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粟裕真是不简单啊!”

粟裕就是这样一个耿直的人,他的心思从来不复杂,他在任何一件事的时候,总能做到心无旁骛。上海解放后,粟裕的夫人楚青前来和他团聚,楚青许久没有见到粟裕,心里充满思念之情,激动的楚青向粟裕提出一个请求:“你能陪我去上海的街头逛逛吗?”

粟裕满口答应了楚青,夫妻二人走上上海的街头,一路上楚青一直滔滔不绝和丈夫说话,性格内向的粟裕却四处张望,显得很不专心。

粟裕和夫人楚青的合照

两人慢慢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在路口的转角处有一家咖啡厅,楚青开心地说道:“粟裕你看,那里有一家咖啡厅!”

粟裕看到咖啡厅后也显得很开心,粟裕立刻说道:“楚青!你看这个咖啡厅的位置多好,如果我在二楼架上两架重机枪,就可以封锁整个街道,正是个绝佳的防御要点啊!”

楚青呆呆地看着自己的丈夫,然后她噗嗤一口就笑了出来,楚青笑着说了粟裕一句:“呆子!一点不懂浪漫,满脑子都想着打仗!”

很明显,楚青看到咖啡厅是想和粟裕一起喝杯咖啡,而粟裕想的是这个咖啡厅的战略位置很重要,可以充分发挥防御作用。

粟裕不明白妻子为何说他是呆子,但是楚青此刻很是敬佩自己的丈夫,在楚青看来,粟裕的话是另外一种浪漫,是粟裕最为精通的事情。

毛主席曾经精准评价过粟裕的指挥风格,毛主席说道:“粟裕用兵善于示形,虚虚实实让敌人眼花缭乱,最终出现在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位置给予敌人迎头痛击。”

毛主席的话切中要害,那么何谓示形呢?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作战目的,在战场上以多种行军形势迷惑敌人,可以声东击西,可以变防守为反攻,可以远距离迂回作战,同时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根据战场的形势的变化去更新自己的战术,这是很难的事情,也是很冒险的事情,不过这样的打法在粟裕这里从来都是得心应手。

就像莱芜战役,粟裕故布疑阵,示形于敌人,让国民党的一众高级将领都判断错误。当时国民党大多主力集中在鲁南地区,其阵型密集,我军难以找到战机,如此一来粟裕立刻调整战术,既然鲁南地区不好破敌,不妨将主战场放到敌人兵力空虚的鲁中地区。

粟裕下令在鲁南摆出一副增兵的假象,并故意放弃山东解放区的首府临沂,让陈诚、薛岳等人以为我军已经没有实力决战,只能与之周旋。陈诚果断调集主力在鲁南地区步步紧逼。

其实粟裕早就率领华野主力北上,翻过沂蒙山后直击李仙洲兵团,这个操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在粟裕这里发挥到了极致。

在很多人看来粟裕打这些胜仗是很轻松的事情,因为所有人都觉得粟裕是战神,是不世出的天才。粟裕将军是战神和天才这是肯定的事情,但是根据粟裕将军的回忆录可以看出,打这些仗并非轻松的事情。

比如孟良崮战役,大家都知道我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全歼了张灵甫的整编74师,将国民党头号主力部队打得灰飞烟灭。然而整个战役的过程其实是惊心动魄的,当时张灵甫的主力被我军包围在孟良崮地区,张灵甫凭借其装备优势固守顽抗,我军的强攻一直进展不顺。

为此粟裕三天三夜没有休息,一直坐镇指挥,不断分析敌情的变化,而且张灵甫还制定了一个反攻计划,张灵甫致电顾祝同、薛岳等人,要求附近援军快速进入孟良崮,集合优势兵力突破包围圈的外围,一旦得手张灵甫就率领74师主力从内线发起反攻,企图来个反包围。

如果真的让张灵甫的作战计划成功,后果不堪设想。粟裕的战场洞察力很厉害,他从敌人部队的调动情况判断出这一点,立刻增加了打援的兵力,并让许世友的九纵也参与到围攻张灵甫的战斗中,最终有惊无险地赢下了最终的胜利。

粟裕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一生中在指挥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时最为紧张,孟良崮战役险象环生,一着不慎恐怕就要满盘皆输。而淮海战役则事关整个解放战争大局,是我军和国民党军队真正意义上的决战,此战不能有一丝懈怠,我军能赢得淮海战役就意味着奠定整个战争的最终胜局。”

粟裕将军

淮海战役期间,粟裕将军更是七天七夜没怎么合眼,前方各部队的战报堆积成了一个小山,粟裕在阅读这些战报的时候,不但要从大局上考虑整个形势,也要从细节处着手,把握很多关键战斗的指挥,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战报信息量之大也难以想象。

1949年的一月十日,华野的副参谋长张震将军推开粟裕指挥室的门,张震高兴地向粟裕汇报说道:“司令员!我军已经攻下了敌人最后一个阵地,全线已经大捷!”

粟裕这时才微微闭上眼睛说道:“好啊!好啊!总算没有让毛主席失望啊!!”

张震再走上前准备说话的时候,他发现粟裕已经睡着了,粟裕从说话到睡着顶多20秒的时间,粟裕将军当时的疲惫程度可想而知。

这一觉粟裕将军整整睡了三天,陈毅等人不放心,让多个警卫员守护在粟裕身边,粟裕醒来后看到一帮华野的将领站在面前,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道:“有鸡汤吗?”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陈毅立刻下令让人去熬鸡汤,后来陈毅想想后突然落泪,粟裕可是堂堂的淮海战役敌前总指挥,打了这么一场青史留名的胜仗,要的奖励竟然只是一碗鸡汤。

毛主席在淮海战役结束后也问过粟裕:“这场关键战役你是大功臣啊!在古代是要封王封侯的,应当给予你奖励啊!”

粟裕却笑着对毛主席说道:“主席!我已经奖励过自己了,我喝了几大碗鸡汤呢!”

毛主席哈哈大笑说道:“你和我要的奖励都是吃的,我奖励了自己一碗红烧肉!”

老一辈的革命家朴素真挚的情感让人动容不已,一碗红烧肉和一碗鸡汤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奖励了,放眼古今中外,又有谁能有这样的赤子之心呢?

粟裕将军的爱好颇多,他喜爱音乐,更喜爱开车,对于驾驶军用吉普这件事,粟裕一直乐此不疲,陈毅总是担心粟裕的安全,有时会劝阻粟裕驾驶军用吉普。有一次粟裕将军带着警卫员驾驶军用吉普去开会,80公里的距离几乎全由粟裕将军自己开车,在快要抵达地点的时候,粟裕将军不慎撞到了一个草堆,陈毅赶紧过来查看情况,见到粟裕安然无恙后,陈毅严肃说道:“你是华野的主心骨,如果你的安全出问题,这几十万人的部队我找谁指挥!”

随后陈毅特意颁布一条禁令:“禁止粟裕副司令员驾驶汽车!”粟裕将军看到禁令后哭笑不得,但是粟裕知道自己的老搭档这是为自己安全着想。

粟裕将军除了酷爱驾驶以外,他还喜欢吹口琴。新四军时期,粟裕将军率领部队转战南北,某天傍晚部队行军到一处村庄,当地百姓不知道新四军是人民的部队,纷纷躲避,并紧闭大门不出来,粟裕将部队带到当地一处小学门外,学校老师也是紧锁大门。

这种情况下,粟裕将军拿出口琴吹起歌曲《苏武牧羊》,学校老师听到后立刻打开大门让新四军进去休息。

粟裕将军办公时的照片

《苏武牧羊》这首歌的寓意是无论身处多么艰苦的环境,我们都不会忘记使命,不会忘记报效国家。学校老师听懂含义后这才愿意开门。

粟裕将军每逢大战都心静如水,黄桥决战前夕,粟裕依旧穿着一身旧军装帮着老乡干农活,期间粟裕和老乡们聊得不亦乐乎,此时一名通讯兵急匆匆跑来汇报:“首长!陈毅军长让我来叫你,说是大战在即,要保证你的安全。”

粟裕笑着说道:“慌什么!按照我的部署打就行了!”说完这句话后粟裕依旧投身农活,脸上表情极其平静,等到韩德勤的主力逼近黄桥,粟裕这才慢慢回到前线指挥,此战最终大胜,陈毅评价说道:“粟裕的冷静非常人可比!”

粟裕闲来无事喜欢视察基层部队,有一次他来到一个连队观看几名战士练习射击,粟裕走上前去,将一枚铜钱放在战士的枪的准星上面,然后下令说道:“射击!”

战士扣动扳机,铜钱掉落在地上,粟裕拿过战士手里的枪,又将铜钱放在准星之上,然后半蹲着射击,连开数枪,每一枪都命中靶心,再看铜钱却是纹丝不动。战士们都惊讶不已,粟裕说道:“练习射击,要达到这个水平才行,不要心疼子弹,子弹用完来找我批!”

粟裕性格较为内向,平时话不多。有一次粟裕将军视察某个部队,来到门外却被哨兵拦住,哨兵是一名新战士,他不认识粟裕,粟裕说道:“小同志!我找你们首长有事,让我进去吧!”

小战士严肃回答说:“不行!部队有规定,不能随便进出!等我去通报!”

粟裕将军微笑着坐到不远处的台阶上等待,样子像极了憨厚的农夫,一直等到小战士回来回复,他这才进去。部队领导一看竟然是粟裕将军到访,大家倍感惊讶,粟裕反而说道:“门口的小战士很好,恪尽职守,这才是好哨兵的榜样!”

又有一次,楚青生病住院,当时北京的医院都刚刚规定探视时间,粟裕将军并不知情,早早前去探望妻子,到了病房门口却被护士拦下,护士告诉粟裕将军现在非探视时间,不能进入病房,粟裕微笑着点头,然后拎着一袋苹果坐在病房外的台阶上等候。

医院领导正好路过,认出了粟裕将军,医院领导惊呼:“粟将军怎么坐在这里!”护士们闻讯立马解释,领导说道:“这是粟裕将军!以后你们不能阻拦!”

粟裕却说道:“不能搞特殊化哦!既然医院有规定,每个人都应该遵守!”随后粟裕将军一直等到探视时间到了才进入病房。

粟裕将军爱兵如子,对每一位部下都能推心置腹,所以像叶飞、王必成等战将对粟裕十分尊敬。金门一战失利,叶飞和萧锋两位将军苦恼不已,粟裕第一个站出来为他们说话,粟裕说道:“此战不能责怪叶飞和萧锋,我军只是缺乏了些海战经验,经验都是从失败中慢慢总结而来。二十八军的两个团死守不退,这是何等坚强的意志,如果有作战任务,我一定还让二十八军作为主力参战。”

纪念粟裕将军的雕像

此话很快传到了叶飞和萧锋的耳中,两人对视后都抱头痛哭,萧锋将军更是感动不已。后来粟裕将自己的意见上报给毛主席,毛主席也同意粟裕的观点。

关于粟裕将军的事迹有很多,一篇文章是讲不完的,我每每读粟裕将军的很多事迹时都会眼含热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缺席淮海战役,客串抗美援朝,他回国后却分到华东最大的红利
三野名将不听粟司令调遣,出言不逊后甩手离去,主席:立即撤职
粟裕将军一生传奇,逝世后所用讣告通知在军中绝无仅有
谁才是淮海战役的真正指挥者?是陈邓统一指挥,还是粟裕掌控全局
1955年为粟裕定军衔引发争议,毛主席亲自拍板:他必须是第一大将
1961年,蒙哥马利赞美毛主席指挥如神,毛主席:我的战友中,有1个最会打仗的,他是湖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