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伯特·弗罗斯特 ——未选择的路(诗歌赏析)

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译文: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话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

在诗中,诗人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布满荆棘的道路,正如诗人在现实生话中选择了不会带来丰富物质的写诗生活。

诗人在作出抉择后,同时又遗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选择一条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只有在多年以后的回忆中轻叹遗憾。这首诗朴实无华而清新隽永、寓意深刻。

▍诗人简介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在二十世纪美国诗坛上的地位堪比Walt Whitman在十九世纪美国诗坛上的地位,有美国二十世纪'无冕桂冠诗人'(unofficial poet laureate)的美誉,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

1961年,Frost受邀在约翰·肯尼迪的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朗读其专门为此次盛典创作的诗歌'Dedication', 但是由于阳光太强,86岁高龄的Frost无法看清稿子,只好改为背诵另一首诗'The Gift Outright'。

▍诗歌寓意

1. 人生道路上总会有需要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有些选择可能无关紧要,而有些则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在选择面前,我们往往只能二选一,或者多选一,什么都不想放弃是不可能的。

2. 重要的选择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出的,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尽可能地把目光放长远。

3. 无法轻而易举做出选择的原因:

① 未来会怎样不是现在就能完全看清楚、完全想清楚的。我们只能看到其中一段,并无法看到尽头。

② 当供选择的东西差别不大时,做选择就要困难得多。

4. 尽管选择之前要认真思考,但最后让你做出选择的那个理由未必总是很明确的,做出的选择也未必总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5. 选择一旦做出之后就很难改变,也难以反悔,只能坚持下去。

6. 许多人在做选择时往往会被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所裹挟。这首诗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去试试多数人不选的那个选项,不必亦步亦趋随大流。

7. 选择很难说好与坏,也很难说正确与否,因此事后也不必太计较得失和利弊。

▍比喻 metaphor

1. 比喻的构成

比喻由喻体(vehicle)和本体(tenor)两部分构成,用来做比喻的部分是喻体,被比喻的部分是本体,本体和喻体通常同时出现在比喻中。

例:

在本诗中,“林间道路”是喻体,而“人生道路”是本体;

在Robert Burns的'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中,既有本体love,又有喻体red, red rose;

在Shakespeare的'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中,life是本体,而walking shadow是喻体。

2. 隐含的比喻(implied metaphor)

在本诗中,并没有出现“人生道路”的字样,是一个本体不出现的比喻,称作“隐含的比喻”。

3. 具象比喻(concrete metaphor)

具象比喻指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比喻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本诗中,诗人用有形的、具体的“林间小道”来比喻“人生道路”。

4. 扩展的比喻(extended metaphor)

把“人生道路“比作“林间道路”的比喻贯穿了整首诗歌,是一个“扩展的比喻”。使用这种比喻的好处在于:用同一个喻体不断拓展寓意,使其一步步深入,愈来愈丰富。

最后,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作者用The road not taken,他明明选择了一条路,诗的题目却叫未选择的路?而不用The road taken?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译文比较与赏析
一条未走的路│弗罗斯特〔美国〕第425期
分享 罗伯特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未选择的路|罗伯特·弗罗斯特
未选择的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