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念鸿雁传书时
在我书桌抽屉的深处,有一束最值得珍藏的纪念,那是一摞厚厚的信件。因存放年代已久,信笺早已泛黄。但每当看到它,仿佛仍能闻到撕开信口时从里面飘逸而出的那一纸墨水的淡香;每次阅读它,都会拾起那一串串远逝的足迹……

  在那个通讯尚不便捷的年代,远在异地他乡当兵的我,书信无疑就是最好的精神寄托。尤其是在刚离开家乡的那些日子,陌生的环境,紧张的部队生活,都让我很不适应,特别地想家。除了偶尔给父母通个电话外,一腔浓浓的思念都凝结在了那一封封的家信里。那个时候,我以为自己读懂了余光中的《乡愁》,还悄悄地改了两个字:思念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父母”在那头。

  家书皆为
父亲写来,每封篇幅都不长,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女儿浓浓的牵挂和深深的关怀,还有谆谆教诲与殷切的期望。我贪婪地、反复地阅读着每一封来信,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被我嚼碎咽下,藏在了内心深处。

  与同学通信则是另一番感受。我有一个同窗好友,晚我半年当兵。被特招在八一跳伞队。相同的年龄、共同的志向,让我们在信中有说不完的话题:有对部队生活的体会、有对未来理想的憧憬,还有那个年龄段每个
少女都会有的对自己心中白马王子的想,都毫无保留地相互倾诉。每次收到她的来信,便是我最为惬意的时候。

  我还保存着一位老师的来信,那是我中学时期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信是用毛笔写的,工工整整,一丝不苟,就像他的授课一样严谨。每当看到他的信,就会想起他的培养和教导。我刚上中学时比较偏科数学和物理,正是他的循循善诱,使我逐渐喜欢上了语文;也是他的严格要求,让我的
文字水平不断提高。至今,还记得他上语文课念我的作文时的情景呢。

  写信最多的日子还是在恋
的季节。那时候,我和他分别在两地当兵,一个在长江之滨,另一个在南海之畔,长长的思念全靠着鸿雁传书。为了早一天收到对方的来信,我们之间的邮件,全是航空,用的就是那种浅蓝色的印有飞机图案的信封。而且都是两封信同时发出、相对穿行。即使那样,因为距离遥远、交通不便,一封信也要走上五、六天,若是遇上台风,更需十天半月左右。那种等信时的煎熬、收信时的喜悦、读信时的甜蜜,至今回味起来,依然是感慨万千,意犹未尽。

  如今,与信有缘的人或在
天涯,或在咫尺,情义或许还在,却没有了窃窃私语的书信往来。在通讯工具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话、手机短信、E-mail早已代替了亲笔信件。然而无论通讯如何方便,在我的心里,依然怀念那个鸿雁传书的年代,怀念书信曾经带来的那份心灵悸动。

  怀念书信流淌的
岁月,其实就是怀念亲情,怀念友情,怀念爱情。在怀念之余,我突然期待——如果能收到一封信,一封亲笔书写的、泛着淡淡墨香的、通过邮局寄来的传统意义上的信件,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爱玲重视自己书信 公开前要求影印一份先看看
久违的书信
书信结“砚”缘
【阅读悦读丨记忆】杨芳《只是,没有,如果——用笔书写的年代渐行渐远》
刘慎勇|从书信到微信
在书信往来的年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