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乾隆至爱狮子林,品苏州名菜松鼠鱼

        乾隆皇帝活了89岁,在位60年,从41岁到74岁六次下江南,主要目的都是在苏杭一带游山玩水,品美食赏美女,留下了很多传闻轶事。其中有一座园林成为了乾隆皇帝一生的至爱,这就是苏州名园狮子林;有一道菜肴因为乾隆皇帝而成为了苏帮菜的代表之作,这就是苏州松鹤楼的松鼠鳜鱼。

        从47岁第二次下江南开始,乾隆游了六次苏州狮子林,其中第四次下江南时,还连续去了两次狮子林,乾隆游狮子林不仅不厌倦,还又写诗又作画,更恨不得把狮子林搬到皇宫去,先是拨款13万两银子在圆明园长春园内仿建一座狮子林,后又花7万两银子在避暑山庄再仿建一座狮子林,乾隆皇帝一生对狮子林这座园林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乾隆皇帝一生素爱游山玩水,写诗作画,据说他一辈子写了4万首诗,平均每天写一首多,写诗就像今天发微信一样,而且还是个典型的微信控,一天不发个两三条浑身不自在。他游山玩水前必须要由地方官员进呈当地方舆图说与古迹清单,介绍前人题咏,以便对照游鉴,要是不当皇帝,估计游记写得比徐霞客还好。公元1757年他第二次下江南时,也是他第一次去狮子林时,就是这么干的,随身带着元末大书法家倪瓒的《狮子林图》,一一对照观赏狮子林,又赐匾,又题诗,回来还临摹了好几副《狮子林图》,这要是当时有数码相机,一定还会狂拍几千张,要是当时有微信,朋友圈都得给他刷爆。

        苏州园林甲天下,狮子林便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汉族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73年的历史。狮子林里没有狮子,又有很多狮子,狮子林得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因为像狮子的怪石多,所以叫做狮子林;二是最初的园主是高僧天如禅师,他的弟子们买地置屋为他建禅林,因为天如禅师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为了纪念就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叫做狮子林。狮子林与拙政园、苏州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都在一起,可以同游。


 苏州园林多,虽都是堆山理水,大同小异,但又各有各的特点,狮子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假山多,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复杂的。

 苏州狮子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公园,苏州现存69座古典园林中的四大名园之一。

 狮子林不大,开放面积约0.88公顷,旺季门票40元,淡季30元,只是看看热闹的话,半小时可以看完。

 看过《水浒传》的应该都记得花石纲,北宋徽宗对奇石异木的痴迷已经到了病态,以举国之力大搞花石纲,十艘船为一“纲”,专门运送各地搜集来的奇花异石,以满足这位亡国皇帝的喜好。

 可这花石纲又与狮子林有什么关系呢?没错,正是宋徽宗最喜欢的太湖石,造就了狮子林中的假山,元末明初建园时,大量北宋花石纲遗物被搜集来,堆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最著名的假山。

 公元1341年,元末名僧天如禅师惟则来到苏州,他的弟子们“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1342年,弟子们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

 最早让狮子林出名的元末明初大书法家倪瓒,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倪瓒途经苏州,在狮子林题诗作画,画了一幅著名的《狮子林图》,狮子林也随之声名远扬,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

 公元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狮子林,赐额“狮林寺”,私家园林狮子林第一次受到了皇帝的“视察”,也正是康熙的这次游玩,牵引出了后来乾隆对狮子林的一生钟爱。

 狮子林中的假山石多,像狮子的也特别多,你看这块太湖石像不像狮子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是狮子林的真实写照,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就是狮子林的精华所在,有的在陆地,有的在水中。

 话说当年乾隆皇帝看到这堆石山,非常开心,决定自己进去看看,谁知道在里面钻来钻去两个多时辰都出不来,只能高声呼救,才由太监给带了出来。

 我估计这应该是传闻轶事,两个时辰等于4个小时啊,我们钻进去10分钟都不用就出来了,乾隆皇帝也不会路痴到如此程度吧。

无论实情是怎样吧,总之他出来后,觉得很好玩,御笔一挥,题下了“真有趣”三个字,写完后马上后悔了,堂堂诗人皇帝,写出这么有失水准的题词,流传到后世得多难看啊,可御笔落下又岂能说改就改呢?

 好在陪同在身旁的苏州状元黄轩非常醒目,灵机一动后马屁拍得恰到好处:皇帝这“有”字写的实在太好了,能否赐予微臣。乾隆也是聪明人,一点即悟,当下顺水推舟,留下“真趣”二字,于是便有了这座真趣亭。这故事一直被狮子林的导游口口相传,版本也有好几个,不管怎样,也是乾隆与狮子林的一段轶事。

 难以想象乾隆皇帝会对狮子林如此钟爱,理一理他六游狮子林的经历吧。第一次,公元1757年,他第二次下江南时,揣着倪瓒的《狮子林图》,按图游园,游完之后还赋诗《游狮子林》;第二次,公元1762年,第三次下江南时,临摹《狮子林图》,还写了两首诗。

 第三次,第四次,公元1765年,第四次下江南时,首站便去了狮子林,写了两首诗,在江南转了一圈后,感觉还不过瘾,经过苏州又去了一趟狮子林,写了一首《再游狮子林》。

 第五次,公元1780年,第五次下江南时,在这之前十年间,乾隆皇帝还干了两件跟狮子林有关的大事,一是1771年拨款13万两银子在京城圆明园的长春园内仿建一座狮子林,二是1778年拨款7万两银子在避暑山庄再仿建一座狮子林,还把自己临摹的两幅《狮子林图》放在这两处仿建狮子林中,又写了一堆狮子林的诗文。

 第六次,公元1784年,也是他最后一次下江南时,这时候他已经74岁了,感觉到自己年事已高,对随行大臣们说,我已经老了,以后就不下江南了,但游完狮子林又自问:“真山古树有如此,胜日芳春可弗寻?”对狮子林还是恋恋不舍。

 可能有人会奇怪,怎么第一次下江南的时候,乾隆没去狮子林呢?这确实是个问题,比较靠谱的答案是乾隆虽然一早就得到了《狮子林图》,可一直误以为那是倪瓒的私家园林,不知道是在苏州,还有一种说法是,乾隆第二次在江南东游西逛的时候,突然想到老爷子康熙的游记里还有个狮子林,于是临时决定去看下,谁知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不管怎样吧,乾隆与狮子林的缘分已经成为一段历史,到了1917年,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公,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从当时的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了80万银元,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爆发而未能如愿,这石舫就是当时所建。

 游完乾隆一生至爱狮子林,如果你还想跟随着乾隆的脚步游苏州,观前街也是个非常不错的去处。

 去观前街是为了去松鹤楼,“观”是指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的苏州玄妙观,是江南一带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天可以去看看。

 而观前街上的松鹤楼是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由徐氏在苏州玄妙观创建,经营面点带卖饭菜,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最有历史的老字号之一。

 松鹤楼也是目前苏州地区历史最为悠久、饮誉海内外的正宗苏帮菜馆,更是苏帮菜厨师的摇篮,在某种意义上松鹤楼也代表着苏州美食。

 松鹤楼的招牌菜就是松鼠鳜(音桂)鱼,其实这道菜基本上也是苏菜的代表作之一,为何名气如此之大,还是跟那位喜欢微服私访下江南的乾隆皇帝脱不了关系。

  乾隆下江南的传说很多,关于松鹤楼的松鼠鳜鱼大概是这样的,传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时,化名高天赐,随身带二名保镖,青衣小帽,信步走进了松鹤楼,见神台上欢蹦乱跳的“元宝鱼”(祭品鲤鱼)煞是好看,便要求食用。此鱼属敬神“祭品”,却又慑于“圣命”难却,厨师商量便心生一计,取鱼头似鼠,松鹤楼首字有“松”之意,将鱼烹制成松鼠形(后改鳜鱼),以避宰杀“神鱼”之罪。这故事的软肋在既然是微服私访,厨师怎么又“圣命”难却呢?。

 不管怎么说吧,总之乾隆来松鹤楼吃松鼠鳜鱼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作为本地人也许会嫌弃松鹤楼不实惠,口味不够好等等,但作为游客这里就是正宗苏帮菜的代表地。我们一桌大男人到松鹤楼品尝了一顿苏菜名肴餐,AA后人均消费120元左右。

  除了品尝最正宗的苏帮菜之外,那顿饭也是一节文化课,吃顿饭认识了好几个字,比如这道著名的镇江名菜叫做“水晶肴肉”,可“肴”读成“硝”,我百思不得其解,肴明明只有一个“yao”的读音。后来回去问度娘,原来是古时镇江酒海街酒店的小二,误把硝当盐腌猪蹄膀,烧煮后,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香味浓郁,后来,人们嫌“硝肉”一名不雅,改为“水晶肴肉”,不过当地人仍读“硝肉”。

 而这道菜叫做“鲞(音响)鱼”,鲞鱼号称海中最鲜的鱼,古语中也有腌鱼的意思,我想这里应该是指腌鱼。到松鹤楼吃顿饭,没有点文化都不好意思点菜。

 总算找到一道字都认识的菜“响油鳝糊”,说来这也是一道非常传统的苏帮菜,当鳝鱼炒好起锅时,加点葱花、蒜泥、火腿,再浇少许滚烫的热油,上桌时盘中还在吱吱作响。

 连这碗面都是很有名气的,原谅我只记得吃起来味道不错,名字实在忘掉了,因为吃这顿饭信息量太大了,又是传说故事,又是学认字,还喝了几杯绍兴黄酒,所以有知道的可以告诉我。

        说来乾隆皇帝也是个性情中人,一生如此喜爱下江南,一生如此中意狮子林,不仅给“人间天堂”留下了诸多人文佳话,也让苏州的美景佳肴锦上添花。明清正是苏州园林鼎盛时期,那个时候,苏州少说也有上百座各式园林,但没有哪座园林能在乾隆心目中有如同狮子林般的地位。乾隆如此钟情狮子林,也成就了当时狮子林的主人古林黄氏,园主长子黄腾达是古林黄氏第一位进士,在乾隆第二次游狮子林后一举中魁,进士及第,园主次子黄轩,自皇帝游幸之后,发愤读书,高中状元,到了黄氏第三代,家道中落,到了清光绪中叶,“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好在这园林在乱世中尽管经历了多次变迁,但这引以为傲的假山却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假山还在,狮子林的灵魂就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皇帝最爱的苏州园林,不是名气最大的拙政园而是这一座
松鹤楼--苏帮菜的心灵景观
这里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乾隆皇帝下江南,这个地方非到不可
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假山迷宫设计精巧绝伦!
狮子林(九上九下游未全)
无锡唯一的明代园林 风光不输苏州名园 乾隆题诗169首却少有人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