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这座古村落中的地坑一点也不坑!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黄河被称为华夏的母亲河,孕育了悠久的中华文明,而在黄河流域,留存着一种已有传承了数千年的民居建筑,那就是地坑院,当地人也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等,是古代人类穴居方式的遗留,妥妥的建筑活化石。

    地坑院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庆阳及陕西三原等地区,其中尤以河南陕县最为集中和保存完好,因此陕县也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可惜我还没有机会走进陕县地坑院,先来到了陕西三原县柏社村,看看这种古老和独特的民居建筑。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始建于晋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相比河南三门峡的陕州地坑院,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鲜为人知,也无需门票。

柏社村其实也分为旧村和新村,绝大多数人住在新村的房屋里,所以当你导航来到柏社村,不要以为走错了地方,这个外表普通的关中村落中,藏着中国最奇特的民居建筑类型。

柏社村旧村中目前保存有完好的地窑有148院,大多数已经处于荒废状态,经常有人居住的地窑有25院。“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是对地坑院村落的最真实写照。

其实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的住所就是这种圆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这大概就是地坑院的雏形,当然,远古先民们的窝棚没有这么大,只能容纳几个人。

地坑院历史由来已久,历代皆有记载,在1950-1980年代期间,地坑院还经历了一次建设兴盛期,那时经济比较落后,但社会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急剧攀升,住所需求压力大。

人多住不下,又没钱盖房子,怎么办,好在那时人少地多,黄河流域独特的黄土地带便于挖掘,在荒地上凭力气挖个坑院就可以居住,虽然费力气,耗时长,但却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程材料,更不需要花什么钱。像陕县庙上村的张巷丁老人一辈子住在地坑院,院子就是他在1970年亲手挖的,十孔窑共花销120元,祖孙三代住在一起。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房檐上砌高30-50 厘米的拦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此外也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更加美观协调。

地坑院怎么进出呢,其实每一户地坑院都有一条长长的巷道,人们从这个斜坡进出。

走进地坑院,里面大多有种植树木瓜果,绿意盎然,俨然是“隐居式”的田园生活。

地坑院四周都是窑洞,这个和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过据说因为位于地面以下,受外界气候影响小,窑洞也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反正是没看见城里人离不开的空调这样东西。

很多人会关注地坑院的排水问题,确实居住在地坑院内,排水和防渗是最要紧的事情。地坑院的基本附属设施几乎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窑洞除开窗户外,均以泥抹壁,基座一般以青砖加固。院内陆面四周砌一圈青砖。地坑院偏角挖一眼4—6米,直径1米左右的水坑,坑底下垫炉渣,上面用青石板盖上,主要用来积蓄雨水及污水排渗之用,有些地方,这些雨水沉淀后还要供人畜饮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一带雨水少,黄土地渗水能力也强,所以不会出现城市中的那种内涝,院落中也不会出现积水,真是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这独特的民居建筑。

此外,我们可以在地坑院附近看到这样的建筑,这应该是厨房的烟囱,别人家的烟囱在屋顶,这里的烟囱在地面上。

与其他地坑院村落不同,柏社村还有一处红色遗迹,那就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习仲勋曾在柏社村组建地下交通站。

习仲勋是附近的陕西富平县人,但曾在三原县留下了很多革命足迹,曾任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委员等职务。

柏社村虽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但知名度相比河南的陕州地坑院要低得多,游客很少,只有部分地坑院是接待游客的,提供农家餐饮。

    据说地坑院早在4000多年前就存在了,在中国的黄土地带,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由于这些下沉式的窑洞结构合理,经久耐用,一个地坑院可居住100-150年左右,较早的院子甚至有200多年的历史,住了六代人。

    地坑院,古老而独特,由厚实坚硬的黄土造就,坚固耐用、挡风隔音、防震抗震,还冬暖夏凉,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无愧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古人的智慧,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让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个坑真的一点也不坑。

温馨提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有个村子藏在地下,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神奇的很!
阳光照进地下的古朴栖居——河南三门峡陕县庙上村地坑院自助游攻略(2014年修订版)
研学地理 |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探访地下的村庄
【AT】见树不见屋,闻声不见人一一中国最神奇的千年地下古村
陕县地坑院——有别于平陆地窨院的地下村落
世界“建筑奇迹”奇迹:地平线下的河南“穴居”村落探秘,地坑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