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对农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调查与建议
对农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调查与建议
张  平  张唯卿
所谓整村推进,就是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村为单元,以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依据,利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支持,集中进行综合治理、整体推进,通过2-3年的努力,使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整村推进规划的设计目标基本实现,为重点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和打下坚实基础。
自2002年以来我省和全国一样实行了以整村推进为切入点,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生产化为龙头企业带动为切入点,努力调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农村扶贫方式,这个方式被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形象的比喻为一体两翼,即类似于鸟的一个身子和两个翅膀,整村推进为鸟的身体,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为鸟的两翼。据资料表明全国有70.5万个行政村,根据有关扶贫标准国家确定了14.8万个村占行政村总数的21%。目前全国已实施9万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云南有4万多个需要扶持的贫困自然村,近几年累计已实施了3万多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占75%左右。如2008年完成9248个,2009年完成12513个。那么这个整村推进效果怎么如何?群众有何反应?我们对此选择了禄劝县(属于革命老区县和国家重点扶持县)翠华乡红岩村普山三组、四组两个村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经过
一是准备阶段:首先确定选题,确定什么样的选题调查呢?我们一共拟定了5个选题,最后通过反复比较后,选择了《对农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调查与建议》这个题目。在上网查阅和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全省革命老区县之一的昆明市禄劝县作为调查的主要地区,并制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提纲同时设计制作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基本数据调查表》和调查问卷表。
二是深入调查阶段: 2009年8月21日,我们一行4人驱车前往距昆明72km的禄劝县进行实地调查并与当地干部一起确定调查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村(组)。22日前往目的地禄劝县翠华乡,在与乡长及几位干部认真交流后,我们步行到红石岩村,一路上与村民边走边聊,并实地踏看已实施的普山四组和未实施的普山三组的村容村貌。在村民小组长吕祖文家了解两个村(组)的基本情况,并填写已实施和未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基本数据调查表》。随后我们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前往当年红军住过的革命老区—介牌村,参观了“毛主席居住旧址”和“铁索桥红军烈士纪念碑”。同时召开了乡村干部和农户座谈会对已实施整村推进的村和未实施整村推进的村进行了详细了解。在座谈过程中对已实施的整村推进村村民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通过测评村民满意度优秀为55%、良好为45%。
三是分析总结阶段:通过调查和问卷调查后我们对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形成了调查报告。
二、被调查地的基本情况
(一)禄劝县的基本情况: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的郊区县。地处滇中北部,位于东经102°14′~102°56′、北纬25°25′~26°22′之间,是昆明市远郊县, 禄劝地势险要,有“固滇省西北之屏蔽”之称,从元代起即为昆明通往川、康至成都的滇北干道要冲。皎平公路跨越
金沙江通往四川会理,国道108线经过县境。禄劝地处南北向切割的横断山脉中段及滇池断陷带上,地形较为复杂。绵亘耸立的群山与深邃的江河溪涧相间,地表被纵横交错的溪河切割,南部较完整,中部和北部较破碎。最为明显的是自南向北而流的普渡河与自北向南而流的掌鸠河,把县境切割为三大块,形成很多断裂带。东部和东北部的翠华、中屏、九龙、转龙、乌蒙、雪山、则黑、马鹿塘等地区,地壳运动剧烈,地震和滑坡频繁。
 禄劝版图状如梨叶,东西窄、南北长。东西最大横距6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05公里。总面积424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4182.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4%;坝区66.93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1.6%。境内居住着彝、苗、汉、傈僳、傣、壮、哈尼、回等24个民族共46193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9.3%,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46元。
(二)翠华乡的基本情况:
翠华乡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立体气候明显,有干热河谷、山区和坝区三种气候类型。全乡国土面积310.7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15个自然村,2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920人,其中:农业人口9280户36215人,占总人口数的98.09%,少数民族人口11919人,占总人口数的32.24%,以汤朗箐、松元2个行政村为主,含盖全乡7个行政村有苗族人口4392人,是滇中地区苗族人口最聚居、保存传统文化最为完整的地区。全乡有耕地面积1810公顷,其中:水田747公顷,旱地1063公顷;全乡有林业用地28683公顷,其中集体林地占56%。该乡是以农业为主体产业的山区乡,200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3293万元,粮食总产1600万公斤,财政收入37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8元。
翠华乡是禄劝县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域。1935年、1936年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和红二、六方面军长征两次经过翠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长征时曾居住在介牌村汪姓老乡家中,红军在田心村召开了“渡金沙江筹粮动员大会”,红二方面军在铁索桥、英翁山村一带与国民党中央军进行过激烈的交战。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毛主席长征时在此睡过的床保存完好,它见证了74年前的光辉历程。1997年,“毛主席居住旧址”和“铁索桥红军烈士纪念碑”被列为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省级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图为毛泽东红军长征时睡过的床
(三)红石岩村的基本情况:
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5公里。东邻翠华村委会,南邻屏山镇,西邻屏山,北邻茂山乡。辖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87户,有乡村人口3563人,其中农业人口3563 人,劳动力197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52人。全村国土面积16.98平方公里,海拔174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96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200亩,人均耕地0.6亩,林地21293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3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四)普山三组和普山四组的基本情况:
 2008年普山三、四组总人口566人,其中劳动力330人,有耕地面积364亩,人均耕地0.64亩,人均有粮320公斤,生猪出栏数810头人均1.4头,人均纯收入1375元,家禽出栏数920只人均1.6只,文盲人数27人。
三、两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比较:
贫困的表象是社会问题,根子是经济问题,衡量贫困对象的重要标志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新标准),两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如下表:表一  ☆未实施整村推进 ★已实施整村推进
地区
农民人均纯收入
所占比率(倍)
与三组比较 ☆
与普山四组比较★
☆与★比较
全国
4761元
3.66
3.28
0.38
云南省
3103元
2.39
2.14
0.25
昆明市
4610元
3.55
3.18
0.37
禄劝县
2346元
1.80
1.62
0.18
翠华乡
1698元
1.31
1.17
0.14
红石岩村
1540元
1.18
1.06
0.12
普山
三组
全组
1300元
1.00
0.90
0.10
困难户(11户48人)
630元
0.48
0.43
0
普山
四组
全组
1450元
1.12
1
0.12
困难户(7户32人)
750元
0.58
0.52
0.19
四、收获与建议
(一)   收获
在调查中通过对农户和乡村干部的座谈和查阅资料表明,整村推进有五大好处:
1、认知度高。在调查中了解到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讨,整村推进已被理论工作者、扶贫决策层、扶贫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及基层群众普遍接受、共同称好,无论是老年人、成年人、儿童都对整村推进比较满意。因为它有利于重点贫困村优先得到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有利于整合各种扶贫资源,有利于被扶持村的综合开发。实施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重要载体,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工作平台。
2、群众满意度高。我们对已实施整村推进的翠华乡红石岩村委会普山四组进行了整村推进满意度测评,参与测评人员乡村干部和本村农户共100名。优秀为55%,良好为45%,
3、整体推进快,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例如石岩村委会普山四组通过整村推进后在同等条件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5%,困难农户的收入与未实施的困难农户相比增长19%;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厕改厩改造建设基本农田建设沼气池等五通三改两建50%以上的目标;未实施的在30%以下;村间道路,村主要道路达到了水泥路的标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未实施的还仍然是扬灰土路,很难通行,村内脏乱差严重。
4、群众的参与意识强。通过了解对已实施的整村推进的群众参与意识特别强,除老弱病残外都参与了本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全村共投入资金3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4万元占41%。
5、干部作风深入,密切了干群关系。我们和乡村干部一道深入红石岩村,看到村民喜笑颜开,十分欢迎,既倒茶又递烟看得出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十分融洽。我在昆明城里出生,在城里长大一直很害怕狗,到村子里一看有很多的狗,可它不咬人也不叫唤,但是我被吓得不停的躲闪,随同调查的父亲告诉我当地的干部很辛苦,每月要到村里指导工作多次不但熟悉村民,就连狗都对他们摇尾巴表示欢迎和友好。据村民赵忠海接着介绍说,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尤其是扶贫干部经常深入村子里和他家嘘寒问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干部群众关系亲如一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收入来源单一。从两个村的情况看没有达到人均1亩经济林,没有特色产业,也没有工业,只有种养业猪的人均出栏率低,2008年两个村出栏数为810头,人均1.5头,人均家禽1.3只,平均两户人家才有一头牛。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2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据村民吕祖文介绍,他家养了2头猪、1头驴,种了0.6亩水稻和6棵板栗树。
2、饮水困难。两个村都饮水困难,在干旱季节有四个月缺水,为解决饮水问题大量劳动力要到五公里外挑水背水,有时还闹得邻里不团结矛盾重重,饮水不仅不安全而且严重缺乏。
3、人均收入低。已实施整村推进的村,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未实施的1300元,困难户690元;分别占全国的30.4%  27.3% 14.5%;分别占全省的46.7%  41.9% 22%。与昆明市比较分别占31.4%  28.2% 15%;与禄劝县比较分别占61.8% 55.4% 29.4%;与翠华乡比较分别占85.4%  76.6%  40.6%;已实施和未实施的小组相比减少10.3%。此组数据表明收入差距从村到乡到县、省以及全国逐步加大,尤其是全国农民人均平均收入是两小组贫困人口平均收入的6.9倍。
4、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卫生条件差。翠华乡红石岩村有一个卫生所,并且十分简陋。整个村委会才有一个卫生员,两个村没有乡村医生,我们去时,卫生所紧闭大门。可以想象,如有遇到急救事件,
这里山高路远,等县城的急救车赶来,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了。没有实施整村推进的村村内脏乱差严重。
(三)建议
1、加大整村推进扶贫的投入力度和推进力度。从普山四组的情况和其它外地的情况看每个村投入20万元(省级15万市级5万)群众投工投劳折合14万,是满足不了整村推进所要达到的目的的,20~30万元只能改善村内道路,农民增收的产业难以发展甚至饮水困难的问题都很难解决。在与村民座谈中根据算账比较每个自然村至少50万元,每个行政村在400万元左右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村推进。目前整村推进占的比重较小,以禄劝县为例全县有2300多个贫困村需要整村推进,而目前只完成400个村占17%,所以建议加大整村推进力度。
2、进一步瞄准扶贫对象。从两个村的情况看有18户80人占14.1%困难户平均收入在690元,致贫原因主要是智残和肢残,还有长年生病。虽然有4户10人持有低保,但每年才480元,很难维持生活。还有14户困难户没有享受低保。收入在690元—1196元之间的贫困人口还有160人占总人口的28.3%,整个村贫困人口占42.4%。因此在确定扶贫开发措施时要进一步瞄准扶贫对象,对智残和肢残导致贫困的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帮助他们解决缺生产垫本和生活垫本的问题,如可以由村统一帮助建盖畜圈并购买母猪和仔猪送他们饲养增加收入。对具有一定劳力的贫困人口要给予必要的扶持,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对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的人通过培训引导他们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3、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从两个村的实际看目前村子里只有板栗树600多株,人均不足0.1亩。所以要扶持加大经济林果的发展和生猪羊等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以红色旅游为载体加大旅游业的发展。
4、提高劳动者素质引导外出务工。以2008年为例两组文盲合计27人,初中文化以上程度的劳力75人,有专业技能的人员13人占3.9%,受过培训的4人。外出务工人员少两组合计外出务工人员65人占总劳力的11.4%,外出务工比例太低,与一些发达地区的比较相差20多个百分点,所以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培训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五、结论与体会
(一)结论
实践证明整村推进的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措施是扶贫开发的好方式,应该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改进,在加大投入瞄准对象注重产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强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注重民生。
(二)体会
1、进一步受到了教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在翠华乡参观了1935年、1936年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和红二、六方面军长征两次经过翠华,毛主席曾居住过的介牌村汪姓老乡家,红军在田心村召开了“渡金沙江筹粮动员大会”,红二方面军在铁索桥、英翁山村一带与国民党中央军进行过激烈的交战,牺牲革命战士91人。通过参观“毛主席居住旧址”和“铁索桥红军烈士纪念碑”林园,看到毛主席当年睡过的木板床和用过的煤油灯,聆听当地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讲解,我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体会到在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征程上,革命先驱们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更加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发扬老一辈革命精神,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
2、进一步了解了农村。通过去农村实地走访,做社会调查工作,我清楚地看到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375元,饮水困难户120户。缩小城乡差距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是一个有利于民生的重大工程。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了解了国情、省情、县情,充分认识到让广大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扶贫开发任重道远;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让我受益匪浅,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学习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辅导老师:毕老师  张平
参与调查人员:张唯卿  张平
盛祖琼 盛艺婕
协助调查人员:
禄劝县扶贫办主任张德福
副主任 李应贵
翠华乡乡长 郭成荣
红石岩村村委会主任 袁加义
副主任 李加义
访问村民:吕祖建彭开成 寸家七等42人
调查经费:1000元
革命老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基本数据调查表
禄劝县翠华乡红石岩村                      2009年8月21 日
类别
资料内容名称
单位
2008年基本数据
合计
普山三组
普山四组
一、基本情况
1.组
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1
1
2
2.人口
总户数
68
72
140
总人口
277
289
566
总劳动力
155
185
340
其中:女劳力
74
88
162
外出务工人员
30
35
65
其中:女性
9
10
19
耕地面积
202
162
364
其中:有林地
1988
1587
3575
园地面积
22
18
40
水面面积
60
50
110
其中:可利用水面
20
15
35
3.区位
距县城或乡镇距离
公里
22
22
44
距集市最近距离
公里
4
4
8
二、经济状况
0
1.农业
农业总收入
元/年
333753
300951
634704
粮食播种面积
452
343
795
粮食总产量
公斤/年
172570
130955
303525
粮食销售量
公斤/年
12000
10000
22000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18
14
32
油料产量
公斤/年
2800
2075
4875
猪年末存栏
280
400
680
猪年内出栏
440
370
810
牛年末存栏
36
39
75
牛年内出栏
27
22
49
家禽年末存栏
380
350
730
家禽年内出栏
470
450
920
人均纯收入
元/年
1300
1450
2750
2.支出
生产性支出
元/户、年
600
600
1200
消费性支出
元/户、年
4000
3800
7800
三、基础设施
0
1.饮水
饮水困难户数
65
65
130
2.通电
已通电的(自然村)数
1
1
2
已用上网电的农户
68
72
140
3.公路
已通公路的组(自然村)
公里/个
1
1
2
村级水泥路硬化里程
公里
1.3
0.65
1.95
类别
资料内容名称
单位
2008年基本数据
合计
普山三组
普山四组
4.通讯
家用座机
14
15
29
手机拥有量
65
70
135
5.灌溉
兴建渠堰
0
需灌溉面积
202
162
364
有效灌溉面积
150
80
230
四、社会发展
0
1.教育
全村小学适龄儿童数
19
21
40
其中:女童
8
8
16
小学在校生
17
20
37
其中:女童
7
8
15
全村初中适龄人数
3
11
14
其中:女生
1
5
6
女性长期患病人数
2
1
3
2.卫生
新法接生率
%
100%
100%
2
疫苗接种适龄儿童数
14
7
21
已接种疫苗儿童数
14
7
21
新型合作医疗人数
274
289
563
3.文化
电视机拥有量
57
70
127
4.劳动力素质
文盲人数
12
15
27
其中:女性
5
9
14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力
50
25
75
有外出经历的劳动力
25
8
33
有专门技能的劳动力
9
4
13
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人数
4
4
五、其他
0
1.财产
住砖木结构房屋户数
1
5
6
住茅草房/土坯房户数
2
2
2.营养
年粮食消费低于150公斤的人数
4
1
5
年肉类消费低于20斤的人数
4
2
6
3.扶持
5年内多方面扶持资金量
34
3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疆10年扶贫投入150多亿元
精准扶贫对象是哪些人?精准扶贫对象识别原则、标准、方法简介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出东瓜村(傣族)
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程序
扶贫政策解读① 如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乡镇精准扶贫真相与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