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刚新解王宗岳《太极拳论》5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

由着熟、懂劲以后才能阶级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就是说你慢慢地熟了以后,才会真正地懂得在动手当中阳不离阴、阴不离阳的道理。体悟到这种概念以后就叫懂劲。懂劲以后,会越来越熟,会觉得和人家动手越来越神妙,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你如果不是苦苦地去练,还是很难豁然贯通。

我们说的王宗岳拳论的主要理论,到这里就讲结束了。下面的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等等只是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了。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下面我们谈的是拳术的一些基本要领。第一句话是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对这句话,很多人的领会是有很大偏差的。偏差在哪里呢?是把虚灵顶劲和气沉丹田拆开来理解了,这是非常大的错误。

什么叫虚灵顶劲?就是人是拎着的,微微地拎着,从上自下有条中线在拎着全身,炁放松了,宗气自然会沉入丹田。这样的松才能让身体保持一种能快速按需要而快速变化的状态。而现在很多推手和练拳的人都不是这样。和人家一推手,先蹲下去,或者是这个肚子朝下面一挺。为什么呢?他们认为这个叫气沉丹田,可以让自己的重心稳固。实际上你去想想,这个气不是沉入丹田,它是注在丹田,浑身僵硬无法变化应敌,一字之差面目全非,这个时候绝对没有虚灵顶劲。而拳术恰恰是要虚灵顶劲和气沉丹田同时存在。丹田是自然沉实的,不是说让三个人推不动就叫气沉丹田,那叫气注丹田。

展开剩余69%

下面的一句话 “不偏不倚”,这个时候身体可以动,力气可以化解,可以运动,可以打人,如果不能做到虚灵顶劲和气沉丹田同时存在,就不存在放劲。

我们很多练武术的人都以马步为基础,但是有几个人练对呢?大家扎马步,人插在那里,坐得很低,但这是马步吗?我觉得跟蹲坑的状态是差不多的,和马没有关系啊!为什么叫马步呢?马步是古人在战场上驾驭着马匹作战时的状态。你想想看,你在马上能够这样蹲下去坐吗?马跑一圈你就蹾死了,肠子都出来了。所以人坐在马上是夹裆的,人的腰要拎着两条腿,夹着那匹马,那么当他手里拿了一把大刀或长枪的时候,就能合着这把刀枪以及马的运动的势能一起去打人了,这才有很大的冲击力和力量。所以先要练腰,就是要用腰拎着你的脚。

有人说练太极拳伤膝盖,那太极拳是不好吗?不是,因为他们练的不是太极拳。因为太极拳首先要做到什么呢?它要练你的腰,它不是让你用重心去压在自己的膝盖和脚上。中国人的武术不是这样,它是用腰拎着全身,两个脚挂在腰上运动的,而不是用两个脚支撑在腰下。

现在大多数人嘴上说,腰为主宰,我看都不是!脚跑到哪里,腰跟到哪里,哪能叫主宰?主宰是我腰指挥到哪里,全身都会去配合,脚只是腰的辅助品而已。而且错的练法也做不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杳是空的意思)。为什么呢?你如果不能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立如秤准的那个东西就没有了。你想你一撑,哪还有秤准,你这杆秤还会准吗?这肯定不对的。

你一定要拎着身体,气沉丹田,炁为轮,腰为轴,那个时候人像轮一样。这个气不是身体里面的氣,这个气还是元炁之“炁”。所以这个神,就像车轮一样,这腰就像一个轴一样。如果你说是身体里面的气,那就不存在“炁成轮”的话了,它不是轮嘛。但是这个轮是非常灵敏的,因为你做到了气沉丹田和虚灵顶劲。

所以我们太极拳的“十要”,很多是后来加的,也没有错。但是都是从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这两句话里面衍生出来的,并没有深入的内容。比如说垂肩沉肘,也不能是自己身体有意这样垂下来的。过去老师常说练拳时两个手腋下要像放两个烫馒头一样。我们再看古人的人物画,特别是唐以前的人物画像都是飘飘然,甚至人是腾挪而起,一尊佛像你见了会产生恭敬心。为什么呢?他们是拎着的。

当初对“炁”的学问,是每个读书人士大夫都要研究实践的,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有些功夫,他们知道这个状态人是舒服的。但是宋以后,一下子就让人觉得瘪了。为什么唐以前中国这么旺盛?你看青铜器,特別是商周的时候,那些青铜器真好。你看到这些青铜器就能知道什么是气势,什么是拎腰。你看到青铜器你就会想到那个时候外国人肯定打不过我们。但是你一看到宋明那些儒雅的东西,炁不够了,就觉得可以欺负了,是整个社会的文化都慢慢地从那个炁的文化当中远离了。

这个事情,我觉得也是大家要多留意的。我们腰拎起的时候,这个脚负担是很轻的,脚很活是腰有力量才脚活。你看人家练摔跤的人脚活,人家练摔跤的人怎么样练他腰力的?他们有很多练习腰力的方法,脚当然活了。而你死马桩一样坐在这里,你怎么弄得过人家呢?所以真正练对了太极拳,绝对不会伤到你的膝盖。通过你脚和腰的运动,一定会对你的膝盖更有好处,对你的腿脚更有好处。

撰文授权:任刚,著名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乐奂之弟子董斌之爱徒;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海派文化研究社副社长;湖畔大学特邀中国武术智慧的客座教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桩功
太极拳入门阶段的练法
太极拳基本功(基本动作规格、步法、拳式、腿部等练习)
如何注意八极拳练习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初学太极拳的一些原则
蹲马步的正确姿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