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高考语文信息性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讲与练(3篇)
考语文信息性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讲与练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的答题技巧:精准提取信息,表述清晰准确
本文聚焦于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的答题技巧,通过对试题的详尽分析,使考生在沉浸文本阅读的同时能够更快更好地提取关键信息,提升梳理细节和清晰明确表述关键信息的能力,以期提升应试水平。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 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 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 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解析】本题的难度较低,考生可以通过细节定位,推断出正确选项,难度为B。
A. 无中生有,乱加揣测
材料一第一段第一句“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这句话正面阐述《拉奥孔》的历史地位。文中只是描述“《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拉奥孔》的作者莱辛究竟是不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这个后文并没有明确表示,属于无中生有,乱加揣测。
B. 活用原文,符合文意
选项B定位在材料一的第4段,一二句为“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关键词为“恬静和肃穆”,史诗中的拉奥孔放声号叫,表情应是狰狞而痛苦的,但雕像中他的面孔只有轻微的叹息,正好应了后文中“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因为希腊艺术看重恬静和肃穆。
C. 细节梳理,符合文意
选项C在原文中比较容易找出,难度较小。考生可以在原文中分三处定位不同之处:
①第四段第一句话:“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此为第一处不同:表情不同。
②第五段第一句话:“其次,據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此为第二处不同:大蛇缠身的部位不同。
③第五段最后一句:“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此为第三处不同:人物是否穿衣。
D. 概括总结,符合文意
选项D为第一题中较为难排除的选项,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能力,有一定的难度。本题的难度在于两点:①“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与“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②如何从后文的叙述中顺利归纳出诗和画有各自擅长的题材范围。
第六段第一句“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对于媒介和符号的认知与D选项中的前半部分“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保持一致,重点在于后半部分“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从第七段的举例论证可以推断出诗和画有各自擅长的题材范围,第九段的结论“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可以推断出“诗和画因为媒介和符号不同,故所擅长的题材不同,”因果关系成立,故D选项正确。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 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 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题干定位和细节比对的同时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难度等级为D。
A. 过于绝对,乱加比较
选项A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考生重视:
①选项中出现“由于”二字,考生需要注意句子前后是否有因果关系。
②选项中的“不如”提示考生要注意二者的比较是否得当。
材料一第九段描述“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与选项中的“诗歌是时间的艺术”相吻合,但和后半句并无因果关系。“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不如”二字更是乱加比较,违背文意。
B. 乱加因果,无中生有
选项B中前半句“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与材料二第二段第一句中的“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相符,材料一中的第九段“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明确表示图画在叙述动作时,可以通过一个静面推想出动作的全过程,由此推断选项B的后半句“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与原文不符。
C. 阐述合理,符合文意
选项C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以及“两山排闼送青来”的“送”字,都是吟唱千年的诗词炼字的典范,化静为动,以精巧的动词来描绘景色,给人以“如状眼前”的视觉美感和言有尽意无穷的美感,与文意相符。
D. 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选项D较好排除,说法过于绝对。苏轼有关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断得到历代很多文人的赞同,程度较好的考生可以通过平时积累更快排除此选项。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 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 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 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解析】本题的难度略高,除了考查考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还侧重考查平时积累以及推理能力,难度等级为E。
解答此题较为理想的办法是排除法,可以分两步走:
①扣住关键词一:“诗画异质”,既然重点强调“异”,A选项谈“入画之诗”,侧重论证诗画的相融。C选项主要在谈诗和画的圆满结合,题干中重点强调的却是“诗画异质”。A、B不适合作为“异”的论据,故排除。
②扣住关键词二:“最”,题干中明确表明选出“最能支持观点”的论据。B选项的“诗画二者异迹而同趣”虽然谈了“异迹”但落脚点在于“同趣”,故相对而言,D选项最合适。D选项的前半句“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与文中材料二第二段第一句中的“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相吻合;后半句“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与材料一第九段的“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有异曲同工之妙,重在说明“诗画异质”。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梳理概括能力,难度等级为D。解答本题要仔细审题,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不同,论证思路要分开来答。
材料一论证思路:
①通过每段的首句或中心句,概括每段的侧重点。
材料一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诗画异质”,二、三段通过特洛伊之战引出拉奥孔的雕像,以此来解释为何提出“诗画异质”,四、五段则详细描述了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继而做出推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在第八、九段水到渠成地作出结论:“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②以逻辑为轴,纵向展开。
材料一论证严密,按照逻辑顺序层层推进,论据充足,故结论让人信服。
通过分析,可以推出材料一的第一个得分点: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1分)。
③找出材料中所用论证技巧,合理阐释。
材料一在第一段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叙述,即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三处不同,巧妙阐述中心论点“诗画异质”;第二段特洛伊之战转引自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运用了引证技巧。
由此推出材料一的第二个得分点: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0.5分)、引证(0.5分)的方法加以阐释。
材料二论证思路:
材料二第一句开门见山点出中心观点“《拉奥孔》的主要论点在于'诗画异质”,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材料二列举了三个事例作为论据:
①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
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唐代小说中有关王维和《按乐图》的论述,認为是无稽之谈。
③徐凝在《观钓台画困》中感慨,即使挖空心思,仍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
材料二苦心费力举此三例,正是为了呼应莱辛的观点。
由此推出材料二的得分点:
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0.5分),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1分),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0.5分)。
5.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解析】
第5题进一步深入考查考生对“诗画异质”的理解,除了考查理解能力,也在考查考生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难度等级为E。提取关键信息后要求表述清晰,方能拿到高分,可以分为三步层层深入全面作答。
①把题干中的嵇康诗和材料中心论点有机结合。
文章的中心观点为莱辛的“诗画异质”,诗画各有其擅长的题材空间,可以抽取出得分点“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1分);根据材料一第六段第三句的描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做'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以及第七段第一句的叙述“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和题干中的诗句结合,可以提取第二个得分点:“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1分),完成做题的第一步,解读嵇康诗。
②扣住“诗画异质”,点出很多诗难以转化为画。
根据文章第七段的事例描述,可以清晰论证“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以此为基础,进而在材料二第二段的第一句提取关键信息“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2分)。
③提取关键信息,比对“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的时间承续。
根据材料一第九段的描述:“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通过文本细读,考生不难发现,“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哪个动作更难转化为画面,主要看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显然,“手挥五弦”较为容易呈现,因为琴作为静物,弹琴时无法随时移动,弹琴的动作可以通过抓住手指某一个瞬间的挥动进行描绘,较为容易切换为画面。相对而言,一个成熟的画家可以轻易描绘出人眺望鸿雁的画面,却无法表达出更深广的时间延续和空间绵延,正切合材料二第二段第一句中的“绘画更是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由此推出本题最后一个得分点:与“手挥五弦”相比(1分),“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1分)。
今年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为了让考生对新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答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笔者拟把八省联考(2021年1月)、广东省二模(2021年4月)和2021年新高考Ⅰ卷进行比较阅读,以期在实战演练时给予考生思路的引导。
论述类文本主观题一:
问题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八省联考)
问题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广东省二模)
问题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新高考一卷)
解答此类问题时,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审题意识,读懂题目要求
1月份的八省联考问题4重点考查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①对比论证②比喻论证③举例论证④引用论证,一般的论述类文本基本会涉及到一到两种论证方法,解答此种类型题难度不大,考前注重技巧积累即可迎刃而解。
4月份的广东省二模和6月份的新高考Ⅰ卷则跳出窠臼,重在考查论证行文脉络和论证思路,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审题,不可想当然,注意区分“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二)注重行文逻辑,归纳整合要点
1. 注重关联词的使用
①首先指出《乡土中国》一书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并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②进而论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
③接下来陈述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方向,并辨析学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④随后就再一次文艺复兴的可能性,以及中国的机遇和需要做出的贡献进行论述;
⑤最后总结《乡土中国》一书的重要价值。
上述5点为广东省二模第4题答案要点,通过对答案的分析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要想答题时逻辑通顺,诸如“首先”“进而”“接下来”“随后”以及“最后”等关联词必不可少。答此类题时借助关键词可以快速有效的理清思路,给阅卷老师以脉络清晰之感。
2. 有机融合,全面思考
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
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上述两点为新高考Ⅰ卷的问题4的答案,通过比照,此类题型新高考Ⅰ卷的难度明显加大,其答案是八省联考和广东省二模的融合:既包含行文脉络,亦考查论证方法。答题时要将行文脉络和论证方法有机融合,回看新高考Ⅰ卷的问题4答案,行文脉络的得分点在于:①提出缘由②推论③结论④照应,论证方法的得分点体现在:①举例论证②引用论证。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不能机械应考,应灵活变通全面思考,答题时有机融合,力求表述清晰准确。
论文类文本主观题二:
问题5.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新高考Ⅰ卷)
新高考Ⅰ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是谈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形成了各自擅长的题材范围。材料一(摘编自朱光潜《诗论》)和材料二(摘编自钱钟书《读〈拉奥孔〉》)相辅相成,故问题5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改换成其他问法:
问题5.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哪些观点可以论证顾恺之对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的看法?(6分)(新高考Ⅰ卷)
问题5. 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八省联考)
问题5. 你认为材料一中费孝通的哪一观点和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并请简述理由。(6 分)(广东省二模)
附:各题答案
(新高考Ⅰ卷)
①根据材料一中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1分),“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1分);②材料二则进一步强调“作为空间藝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2分);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1分),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1分)。
(八省联考)
不认同(1分)。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人工智能的利与弊(1分),都鼓励人类去探索人工智能所引发的问题的更深层面(1分)。呼吁人类提高警惕(1分),不要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要有自己的思考(1分)。并且认为人工智能无法真正地完全取代人类(1分)。
(广东省二模)
材料一中,费孝通在《乡土重建》中提出来的“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这一观点(2分),与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因为材料二所谈便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重建思想(1分),而其主旨便在于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1分),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2分)。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注重以下三点:
(一)比对两则材料的立意,表明态度
通过三则答案的比对,不难发现规律所在:材料一和材料二即使侧重点不同,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这就提示我们答题时①首先要明确表明态度,认同或者不认同。②找出两则材料是否有观点互通之处,清晰明确的表述。
(二)注意选文出处,找准观点
如广东省二模材料一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材料二摘编自《“新农村建设”与费孝通乡土重建思想》,可以明显看出两则材料都在谈乡土重建,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再看八省联考的试题,材料一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材料二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可以从材料标题推断出材料二是对材料一的拓展解读,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两则材料立意一致。试卷上每则材料后面都清晰地标注摘编自哪篇文章,细读选文的标题,可以较好地把握作者的核心观点,摸清作者的立意。
(三)筛选信息,根据题干关键词精准定位
以新高考Ⅰ卷的答案为例,题干关键词在于“挥”和“送”以及“易”和“难”,“挥”和“送”都是动词,而材料一提倡“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材料二中的“绘画之表达空间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都在印证题干中的“难”字,不难推出二则材料依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做题方能表述准确。
综观2021年广东省的三次重要大考的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热点问题涉及人工智能,文本选择涉及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朱光潜的《诗论》以及钱钟书的《读〈拉奥孔〉》。这些都是比较“磨脑子”的深阅读,题型的设计更是精心细致,层层推进,深入地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备考中要逐步认真磨炼提取信息能力,切实提升表达能力,才能在难度逐步加大的深阅读中保持流畅的思路,取得理想的成绩。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讲策略
信息类文本阅读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考查的重要板块,主要体现为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在2021年全国甲卷、乙卷中分值均为21分,全卷总分占比14%。新高考Ⅰ卷涉及分值19分,全卷总分占比约13%。由此可见,信息类文本阅读是高三语文备考的重点。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如何有效讲评,是高三语文专题突破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洞悉考向,把握试题特征、考查内容及考查要求
“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掌握”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学科素养指标体系的重要方面。“信息类文本阅读能力”是高考语文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就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甲、乙卷试题来看,主要存在以下特征: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信息类阅读多维量表
通过对高考真题试题特征的分析,明确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文本所呈现的价值,分析试题的考查情境,试题所涉及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等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这是对该类试题考查方向、命题趋势,学生所需具备的知识点与能力点的精准定位。
下面以信息类文本阅读中的论述类文本为例,结合试题,谈谈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精讲策略。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讲策略
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讲,就是通过对试题的考查点、知识点、能力点和学生存在的易错点、薄弱点、易混淆点精确判定,并通过程序化的模式,定点突破,以实现查漏补缺,提高这一专题复习效率的一种讲评方式。
(一)试题分析
下面以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监测试题为例,对讲评试题的文本思路与结构层次、试题考查情境、考查内容及考查要求进行分析。
1.试题文本:
本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社会,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乐观主义者认为科技与审美是同一的,科技的发展完全有利于审美的发展;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科技具有反人性和反审美的性质,因而对高科技社会的前景表示忧虑。其实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既有排斥审美乃至反审美的一面,又有促进、深化审美的一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审美的消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当代技术统治下的工业文明,引起了更为细密的社会分工,有种把人标准化的趋势,而审美需要并力求塑造的是有个性和丰富人格的主体。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有人开始尝试运用计算机事先编排一定的程序来创作各种乐曲。显然,作曲家的个性和创造力在这里减弱了。二是技术统治的强制性在本质上与审美的自由活动是对立的。以电视为例,电视可以把它传播对象的各方面的特征和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屏幕上,电视的画面处理和解释,既有权威诱导性,又有一定的专断性,它不允许观众有自由选择,滋长了审美惰性,钝化审美感兴力。三是大众媒介的广泛运用,复制手段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艺术品的商品化。例如东京的大亨可以通过卫星通讯手段抢购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的艺术品。从根本上说,艺术的商品化与审美的本性是相对立的,因为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同其审美价值并不等值,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科学技术反审美性质首先引起了席勒的注意和思考。“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席勒的预感在本世纪成了现实。海德格尔指出,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机器和技术的统治,人与世界的原初同一被破坏了,审美文化濒临危境。马尔库塞对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进行批判,他指出这种技术统治的文明压抑感性,主张通过审美实现“感性解放”。
面对科学技术反审美性质这一事实,反对科学进步、要求“返回自然”的浪漫主义逃避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艺术门类中找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第一个方面体现在为审美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摄影、电影、电视等完全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可以通过电视来欣赏。第二个方面是扩大了审美的视野,开拓了新的领域。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正逐渐进入人类的审美视野。嫦娥奔月的神话如今已成了审美的现实。第三个方面是促进了审美的民主化,促使艺术从贵族化走向大众化。典雅的芭蕾舞不再是宫廷贵族才能观赏,通过电视转播,亿万人都可观赏;随着电影和电视的发明,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被搬上银幕,使无力阅读的大众也可以“阅读”了。
法国学者多夫尔说得好:“艺术丧失神话的、仪式的和诗的特征是一个必经阶段,它使艺术得到了一个我们文明所特有的新的技术维度。”技术统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必经阶段,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然后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努力减少这些消极影响,使科技发展对审美的消极影响尽可能地向积极方面转化。这将促使我们更快地超越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的这个“特殊阶段”。
(摘编自叶朗《现代科技与审美活动》)
2.试题文本内容分析:
以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围绕“现代科技与审美活动”这一话题,提出现代社会中科技既有排斥审美乃至反审美的一面,又有促进、深化审美的一面,并阐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审美的消极影响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积极影响。
3.文章结构思路分析:
引论:第1自然段,作者针对当前两种关于科学技术对审美影响的不同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
本论(并列):第2自然段,从三个方面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审美的消极影响。第3自然段,科学技术反审美性质引起的注意与思考。第4自然段,现代科学技术对审美活动的积极影响。(分析问题)
结论:第5自然段,针对科技发展对审美活动消极影响应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解决问题)
4.文本核心价值分析:
在阐述科学技术对审美活动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影响的同时,引导学生梳理和提取关键信息,批判质疑与理性地看待问题。
5.试题情境分析:
以文本内容为微情境,考查学生获取文本关键信息的能力;对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分析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以及文本相关内容的逻辑推断能力。通过这样的分析,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厘清文本论证思路与结构层次,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洞悉试题考查情境,积累论述类文本阅读经验。
(二)对学生在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中的易错点、薄弱点、易混淆点的诊断与分析
讲评前必须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准确归纳学生答题失分原因,并针对错误原因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答题反馈,学生第1题得分率较低,错误答案集中在C、D两项。通过回看试题,首先分析第1题试题情境、所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再由学生讲述答题思路及选择答案的理由,师生共同诊断并纠错纠偏,最后学生进行同类练习,攻克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
1.原题呈现: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乐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对科技与审美的关系的看法,结论都是片面的,与文章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B.电视的直观性使审美的接受困难减少了,但助长了观众的接受惰性,久而久之观众审美水平就会下降。
C.科技新发明是艺术商品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卫星通讯手段抢购艺术品,其结果很可能会扼杀艺术审美价值。
D.不反对科学发展,同时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排斥审美乃至反审美的一面,就能减少科技对审美产生的消极影响。
2.分析试题情境:
本题是以文本内容为情境,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能与选项比对、甄别、判断的能力。
3.分析涉及的必备知识:
文本出处、文中的关键句、文本段落层次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观点态度。
4.分析涉及的关键能力:
能准确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判定作者对“科技发展对审美活动影响”的看法,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5.分析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
对文中关键信息的整合以及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6.解题示例:
梳理选项,在文本中定位,通过分析比对,判断正误。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选择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粗心大意导致失误;对核心概念理解不当;对选项内部逻辑层次识别不清;比对原文时,不能准确定位差异区间;阅读信息不准确,找不到原文对应的信息;筛选信息不全面,缺少对信息的整合和概括等。
针对学生的解题误区,教师应进行个性化的指导。针对粗心大意的学生制定文本阅读策略,如圈点批注重要词、关键句,提醒关注文本细节,积累设题误区相关知识。对概念不清、理解不当的学生定点训练对文本核心概念的宏观把控,同时积累一些常用术语。
(三)学生及时总结、迁移训练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精讲的必要手段
在教师讲评后,学生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所涉及的文本知识、命题角度、设题误区、干扰项的类型等方面要进行总结。通过以上题型解答示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类题型的答题步骤和解答方法。比如:选择题的解答步骤为:审读题目—对应原文—比对信息—判断正误。
掌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策略,总结选项转述规律,学会以命题者的思维审题,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相关要求解题。同时,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及时训练巩固,以达到提升阅读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总之,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有效讲评策略,能引导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考向、考点,同时也能精准定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短板,并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解决信息类文本阅读复习低效的问题。
高考论述文三种类型主观题解析与提升性专练
【材料主题】
1.费孝通《乡土中国(节选)》
2.程庸《文物的心智审美(节选)》
3.杜克鲁《文艺载道》
4.沈从文《时间》
【考点研究】
1.概括理解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要求。
要特别注意题干中限定范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词句,以明确筛选整合哪方面的信息。
第二步,读文,巧筛选。
依试题要求,回读原文,圈点勾画相关内容,尤其要注意勾画关键词句,以此筛选出重要信息。
第三步,整合,求规范。
在筛选相关信息后,要组织出规范的答案,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要注意合并同类项;
②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并且角度、方式一致;
③答案在表述时尽量使用文中关键词句,但不可直接摘抄作为答案,要注意提炼转换;
④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组织作答,比如两问赋分为6分,一般答案要点有3+1个或2+1个。
2.原因分析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表原因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修改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3.比较材料异同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事件、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相同”或“不相同”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考题对接】
一、费孝通《乡土中国(节选)》
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民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民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民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为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1.在“西洋家庭团体”和“中国乡土家庭团体”中,各分子的关系有何不同?
2.下列关于中国乡土社会“家的性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作为一种事业社群,具有绵续性,而西方的家庭无需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一般具有临时性。
B.氏族作为事业组织,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这种长期性同样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所具备的。
C.家庭关系的主轴在纵向的父子、婆媳之间,而不是在横向的夫妇之间,这一显著特点是由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决定的。
D.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注重绵续性,求效率,讲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只有夫妻间的相敬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依据人类学上的说法,部落是由氏族扩大形成的。部落和氏族都具备事业组织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相同的。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根据事业的大小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事业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方面。
C.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发生变化,跟该社群担负的功能有关。西洋家庭担负生育功能,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
D.作者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形容夫妻的两性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在生活上安慰夫妻双方。
一、费孝通《乡土中国(节选)》【答案】
1.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妻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中国乡土家庭中,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2.D【解析】D项,“只有夫妻间的相敬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表述过于绝对。
3.C【解析】C项,“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表述不严密,根据第一段可知中国家庭同样包括生育功能。
二、程庸《文物的心智审美(节选)》
任何一种审美,都分为物象审美与心智审美,欣赏古代艺术品,更是如此。物象审美,是一个初级的阶段,只停留在皮相的欣赏,如釉色、造型、图案等。而深入到物象之里的心智审美,是一个高级的阶段,能进入器物的核心价值,了解其产生的根本动因。也就是说,理解了皮相的特征,还要求得其所以然,那就需要研究其时代风尚、时代审美以及工艺技术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才能与古物气息相通,领会器物的象征作用,深入堂奥。
比如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瓷器、也是世界器物史上最有名的品种——汝窑瓷器,汝窑瓷器表面看来并不惊人,只见全身素雅的青釉装饰,或瓶或盆或笔洗等。但如果叩问,为何用简约的素雅之釉装饰?首先,汝窑瓷器有着特殊的年代限定,据考证是宋徽宗时代二十年里生产的神品,是宫廷烧造,数量有限,流传不足百件的神奇传说,以及世界各大博物馆以拥有一件汝窑为荣,这些特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难出其右。其次,宋代是一个众多优质瓷器林立的时代,而汝窑之釉饰以及埋伏着特有的文化信息,才使其木秀于林,鹤立鸡群。
汝窑产品施天青釉,内为香灰胎,其意指天地。青色,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首要的颜色。青色是天,天的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核心的部分。如此看汝窑瓷器,就不会停留在汝窑瓷器曾打破拍卖的天价这个层面上,而会视其为一种象征,一个寓言,任何装饰手段在她面前皆是浮云,其至圣境界,就是“王”,陶瓷界定汝窑器为王,即是此理。如要进一步推究,还可继续,经过大唐盛世,文化辉煌够了,精彩够了,堂皇够了,到了宋,文化应该休闲一下,回归一下,不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搞得那么紧张,而是顺其自然,因势而为。宋人达到了这个境界,是历史的必然,宋代的很多器物,都体现了这个特征,感性之后归于理性,灿烂之后趋于平淡,器物之理,乃人性之变也。宋人各类文化充满玄机,此言不谬。还说汝窑瓷器,还有一个特征,因表面气泡的缘故,造成了“寥若晨星”,这是古人的评语,多么美妙,四个字足以构成一首诗,一篇散文,足以打动后世每一个人:浩瀚天宇间有星光闪烁,星星与天空的对应关系,是不是能涵盖一切?在你的心中是否会有一刻晨星寥寥的夜景?
可见,欣赏古代陶瓷艺术,既要重视其外相的元素构成,更要探寻其精神密码的埋伏,久而久之,就可以避免单向度视角,避免狭隘的商业心理。古物给予我们更高远的境界,滋养我们疲惫又贫乏的心灵,让我们健康、审美地活下去,这才是收藏古物最终的真谛。
(摘编自程庸《文物的心智审美》)
1.在勾画圈点、筛选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全文结构导图(在方框内写出层次要点,也可以在文中圈出)。
提出论点:  ―→ 分析问题: ―→ 得出结论:
提出论点:        。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瓷器的物象审美指的是对瓷器的釉色、造型、图案等表象外在元素的品味与欣赏。
B.作为审美的初级阶段,物象审美只停留在皮相的层面,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并不重要。
C.意指天地、顺其自然、因势而为等是汝窑瓷器全身素雅青釉装饰中包含的精神密码。
D.没有心智审美,收藏家就无法与文物气息相通,领会其象征作用,心灵就难以得到滋养。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以汝窑瓷器为例,重点阐述了文物的心智审美及其重要意义。
B.文章指出任何一种审美都包括初级阶段的物象审美和高级阶段的心智审美。
C.文章第三段从并列角度把汝窑瓷器的釉饰及其所埋伏的特有文化信息揭示出来。
D.文章以文物审美为话题,按照总分总结构行文,篇末揭示了收藏古物最终的真谛。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汝窑瓷器能打破拍卖的天价,跟它不但是宋代优质瓷器的翘楚而且还是陶瓷之冠有关。
B.汝窑瓷器因为在宫廷烧造,存世数量又极其有限,所以有瓷器中的“神品”之誉。
C.宋徽宗时代虽然文化已经逐渐衰颓,但其休闲的文化氛围却孕育了瓷器的巅峰之作。
D.物象审美与心智审美互为表里,两者结合,就能获得多向度视角和开阔的商业心理。
二、程庸《文物的心智审美(节选)》【答案】
1.提出论点:文物审美,既重物象,更重心智。
分析问题:以汝窑瓷器为例,重点阐述如何进行心智审美。
得出结论:文物双层审美的意义。
2.B【解析】物象审美虽然是审美的初级阶段,但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原文中有“既要重视其外相的元素构成”的文字表述。
3.C【解析】“并列角度”错,青色象征天是前提和关键。
4.A【解析】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C项“已经逐渐衰颓”错,平淡与理性不等于衰颓。D项“就能……”说法绝对,原文中是“久而久之”,后面的结果,还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才能实现;“避免”不等于“获得”。
三、杜克鲁《文艺载道》
文艺载道
杜克鲁
黄宾虹在《致治以文说》中指出:“士大夫之蓄道德,能文章者,如韩昌黎、杜少陵、苏东坡诸公,无不晓画。”又在《论中国艺术之将来》一文中说:“如韩昌黎、杜少陵、苏东坡等诗文集,皆能以词章发扬艺事。”他认为,艺术与韩柳欧王有功古文辞,无多差异,且能载道。他的《致治以文说》,也是文道兼顾的典范。
纵观黄宾虹漫长而传奇的人生,他从事维新变法,著书立说,传道授业解惑,习画写生创作,始终以文艺来改良社会,治理国家,遵守道德。正如他要求的:“游艺之事,必志道据德依仁,一代之中名作如林,其望重当时而传誉后世者,恒不数人,要惟道德文章,卓然有以自立,千古而下,方为不磨。”黄宾虹反复阐述道德文章,把道德看得如此之重,令人景仰。画品之高,根于人品,画以人重,艺由道崇。黄宾虹深究《周易》,对古圣贤的嘉言大义,必定心领神会,了然于胸。他觉得道德文章要先行,读书写作之暇,才寄情书画。“人品的高下,最能影响书画的技能,讲书画不能不讲品格。有了为人之道,才可讲书画之道,直走向上,以至于至善。”黄宾虹追求的就是儒家的思想理念,儒家思想对黄宾虹的画学思想影响最为深刻。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爱国志士要求变法图强。黄宾虹及时致函康梁,结交谭嗣同,走上了反清、追求共和的革命道路。谭嗣同遇难,黄宾虹作挽诗:“千年蒿里颂,不愧道中人。”民族危机之际,敢担社会责任,情操何等之高!在家乡歙县期间,黄宾虹董理农事兴修水利之余,骑马击剑,关心国事。并大力搜集乡邦文献,尤其注重道德文章。教学之外,组织黄社,“遵梨洲之旨,取新学以明理,忧国家而为文”。
在上海30年间,黄宾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身济天下,以学术唤醒民众。他与邓实、黄节订交,加入国学保存会。深入研究国学,大力弘扬国故,以期兴起人人爱国之风尚。并任《国粹学报》编辑,发扬国学,保护国粹,保存民族文化,爱国救世。又任《神州国光集》美术编辑,提倡美术,用艺术救国。随后数次参加南社雅集,群策群力,监印《南社丛刻》。与邓实合编《美术丛书》,主编《美术周刊》《艺观画刊》《神州大观》,先后撰文千余篇,涉及古文字、训诂、金石、书画等国学的许多方面。在保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先后组织加入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中国书画保存会、艺苑绘画研究所、黄山琴棋书画社等。创办上海留美预备学堂,任国文教习兼教务;被徐悲鸿推荐,任中国画史教授。黄宾虹在艺坛如此活跃,实属罕见。他是希望人们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北平沦陷期间,黄宾虹切身体会亡国之痛,他谢绝应酬,惟有在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他敬佩明末清初高僧画家弘仁的高风亮节,发表了《渐江大师事迹佚闻》。当时,北平艺专日本主持人伊东哲帮助黄宾虹举办画展和80岁祝寿仪式,都被他拒绝。甲申年春,黄宾虹在东单目睹日军在新华门前结队,十分愤慨,创作了《黍离图》,题诗:“太虚蠓蠛几经过,瞥眼桑田海又波。玉黍离离旧宫阙,不堪斜照伴铜驼。”11年的北平蛰居,黄宾虹奋发著书立说,写了上百篇文章,坚信艺术能够救国。在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院、北平艺专讲学,宣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在故宫审画,对书画源流进行系统梳理,为衰年画法思变奠定了深厚的功底。
黄宾虹经历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谓阅尽人间沧桑。在世界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爆发了,真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巨变,封建社会的覆灭,民国创立,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正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美术史上也从来没有像黄宾虹这样大公无私的艺术家,把上万件书画图书印章等文物捐献给国家。这笔无法估价的艺术财富,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因为黄宾虹生前就预见了:将来的世界,一定无所谓中西画之别,各人作品尽有不同,精神都是一致的。他更希望艺术不但是养我中华民族,且能养成全人类的福祉寿考。西学东渐,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艺术交流日益频繁。黄宾虹以开放的姿态,热烈拥抱外来文化艺术的到来,让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两相辉映,彼此取长补短。他借鉴印象派油画的色彩笔触为我所用,进行衰年变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不全面西化,也不泥古不化。他不仅是一个像苏东坡、赵孟、董其昌式的传统集大成者,而且也是一个具备世界眼光的现代大师,更是一个优秀的“人民艺术家”。
黄宾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对社会终极关怀,就像《九十自寿》诗云:“和合乾坤人不老,平分昼夜日初长。写将浑厚华滋意,民物欣欣见阜康。”其画学思想不是简单以画史目之,而是儒家士大夫的济世思想。也就是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
1.文章为什么称黄宾虹是“人民艺术家”?请结合文章加以概括。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黄宾虹把道德看得极其重要,是因为他一直致力于追求儒家的思想理念,并受到了韩愈、苏轼、欧阳修等人的影响。
B.在保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黄宾虹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广泛涉及古文字、训诂、金石、书画等国学的许多方面。
C.日本人作为占领者,仍然尽力笼络上层人士,黄宾虹八十岁寿辰时,日本人要为其举行祝寿仪式,他坚决拒绝,从此惹上祸端。
D.历尽三个朝代、阅尽人间沧桑的黄宾虹在九十寿辰之际,在画作上题《九十自寿》诗,表达了一个年长艺术家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赞美、热爱。
3.下列对人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宾虹是文道兼顾的典范,在论述中,多次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必然联系,提出“画品之高,根于人品”,这与古人提到的“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不谋而合。
B.黄宾虹不但是杰出艺术大师,还是一位坚强的爱国主义战士,具体表现在他在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院、北平艺专讲学,对书画进行系统梳理。
C.黄宾虹曾经多次担任美术编辑,先后组织加入画社,担任教授等职,他在艺坛活跃是为了发扬国学,希望人们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D.黄宾虹的北平11年的蛰居是一段艰难而又寂寞的过程,不具备坚韧非凡的品质,定然会在种种阻力和诱惑之下,偏离正道,成不了    正果。
三、杜克鲁《文艺载道》【答案】
1. (1)民族危机之际,关心国事,敢担社会责任,走上了反清、追求共和的革命道路。(2)兼济天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以学术唤醒民众,深入研究国学,大力弘扬国故,宣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以期兴起人人爱国之风尚。(3)大公无私,把上万件书画图书印章等文物捐献给国家,这是一笔无法估价的艺术财富。(4)对社会终极关怀,始终以文艺来改良社会,用儒家士大夫的济世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C【解析】C项,“从此惹上祸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为“当时,北平艺专日本主持人伊东哲帮助黄宾虹举办画展和80岁祝寿仪式,都被他拒绝”。
3.B【解析】B项,“具体表现在他在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院、北平艺专讲学,对书画进行系统梳理”错误。结合“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爱国志士要求变法图强。黄宾虹及时致函康梁,结交谭嗣同,走上了反清、追求共和的革命道路”“在上海30年间,黄宾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身济天下,以学术唤醒民众。他与邓实、黄节订交,加入国学保存会”等分析,作为爱国主义战士的表现是“走上了反清、追求共和的革命道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四、   沈从文《时间》
时间
沈从文
①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改变一切,证实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对时间的敏感往往和自己的生命感受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又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大约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
②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正仿佛不少人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是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③生命的意义解释得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如果人的生命都只能浓缩成“生、老、病、死”这四个字,那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呢?因此一些聪明人同一些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他们虽都肯定了生活是由“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所构成,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也就有了分歧。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思考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呼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了愚蠢家伙。)
④这两种人虽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便有时择业相同,他们的成就却不相同。就如同面对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子做出来的菜肴味道却会截然不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起点不同,终点也就不同,聪明人和愚蠢人的区别大约也就在这里,至于世人如何评说,自然又当别论。
⑤世上还有一种人,他们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具有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屈原、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历史上这种人并不多,可是每一时代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由此来看,最初所谓的“聪明”或“愚蠢”的评价,便都有了不一样的味道。而且,在人类的时间轴上,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⑥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中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当我们说及“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我们所关注的其实并不是时间本身,而是生命的历程以及这历程中人们心中的所思所感。所以我们被提问到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能说“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所以他才会“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⑧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时间对于他们而言,看似很短,短到令人叹惋,却又很长,长到万古流芳。
一九三五年十月
1.解释文章第七段中的画横线句“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的含义,并举例加以说明(文内人物除外)。
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题,文章由浅入深,由一般到典型,阐释时间对人的重要意义,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前后行文多有照应,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B.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追求非凡的人生价值,就像活在人类记忆中几千年的释迦、孔子等人一样。文章的主要表现对象及怀古的主题亦由此得到展现。
C.文章倒数第二段引用了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著名诗句,表现了怀抱理想者的伟大人格,同时也流露出他们的孤独与悲壮,富于感染力。
D.本文的语言较为朴素、清新,又不乏诗的味道,特别是多次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不仅论述透彻,而且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很好地激发了读者的感情。
3.下列对文章第三、四段中“聪明人”与“愚蠢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考虑生命如何度过的问题。
B.聪明人因不安现状、追求理想而被人嘲笑和非议。
C.愚蠢人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体现出一种惰性和奴性。
D.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才智不同,能力差距比较大。
四、沈从文《时间》【答案】
1.这句话的含义是这类人关注的是社会现实,敢于为天下苍生鸣不平,同时他们也心甘情愿地为理想而奋斗,乃至献身。像孙中山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了中国的民主共和大业,甘愿放弃优渥的生活,不断地奔走呼告,奋力前行,并为此付出了自己一生的时间和心血。他就是文中所写到的为人类事业而奋斗,死后也能万古流芳的人。
【解析】第一问理解句意。结合“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分析可知,这是沈从文关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思考中所谈到的第三类人,比如释迦、孔子、屈原、耶稣等就是这种人。这些人,“事实皱眉”,这“事实”就是社会现实,“皱眉”意思是他们对现实有思考,有见解,敢于为天下苍生鸣不平,同时他们也心甘情愿地为理想而奋斗,乃至献身。
第二问要求举例加以说明(文内人物除外),这类人在人类的文明史、发展史上很多,抓住“现实有思考,有见解,敢于为天下苍生鸣不平,同时他们也心甘情愿地为理想而奋斗,乃至献身”的特点即可。
2.B【解析】B.“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追求非凡的人生价值,就像活在人类记忆中几千年的释迦、孔子等人一样。文章的主要表现对象及怀古的主题亦由此得到展现”说法错误。“在作者看来”说法错误,结合“世上还有一种人,他们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具有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屈原、耶稣,就是这种人”分析可知,作者是以“释迦、孔子”为例,说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第三种观点,并不是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要表现对象及怀古的主题亦由此得到展现”说法错误,全文探讨的是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同价值。
3.D【解析】D.“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才智不同,能力差距比较大”说法错误。结合“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起点不同,终点也就不同,聪明人和愚蠢人的区别大约也就在这里,至于世人如何评说,自然又当别论”分析可知,聪明人和愚蠢人的区别是“起点不同”,选项于文无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坏了无数珍品的乾隆皇帝,艺术品位究竟有多糟糕?
20230312高考复习:新高考卷第3题——信息类文本解读(中)
【董董教学随笔232】探索整体设计 渗透核心素养——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
2018年深圳二模语文试卷简析(尹芳)
梦中大美宋瓷,失落了一千年的优雅
第八百一十篇?汝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