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残缺与完美,司马迁的功名观(中国民族博览)(周子经)
2021-12-21 22:21周子经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教训经验

【摘要】司马迁是积极倡导入世的,但《史记》中又描写了很多入世的悲剧英雄。他也通过反思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及那些人生相对完美的人物的经历传达他的功名观,给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训;经验;功名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9-178-03

【本文著录格式】周子经.残缺与完美,司马迁的功名观[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19):178-18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史记》中的民族精神对当代中学生思想引领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20]GHB3594。主持人:周子经。

如同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一个评价:“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红楼梦》繁华的外表之下,凝结着一个重重的“悲”字。其实,《史记》在作为信史的叙述中,在优美的文字之中,也隐藏着一个“悲”字,这种悲突出地表现为人物命运上的悲剧,人物精神上的悲壮。正如韩兆琦先生在《司马迁的审美观》一文中所说,司马迁的审美观最主要的就是他分外喜爱悲剧英雄,喜爱那些对当时社会、权势者、严重的恶劣环境敢于批判、敢于抗争的特立独行的人物。

司马迁的《史记》固然是信史,不隐恶,不虚美。从这个角度说,它是一种历史的实录。但在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该有多少风流倜傥的人物,然《史记》作传,也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什么是这样的一小部分?这与司马迁的功名观是有很大关系的。如同他在《太史公自序》中所说:“忠信行道,以奉主上”而作世家;“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而作列传。只有具备上述条件的人,方具备进入《史记》“世家”“列传”的资格。从这个角度看,《史记》中那些被司马迁重点描写的人物又无不经过了司马迁严格地遴选,所以《史记》又不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实录,其间融入了司马迁太多的人生感悟与历史追问。

如果说“忠信行道”“立功名于天下”是《史记》中众多人物所共同的追求的话,那么,为了这样一个追求,他们的人生又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立功名”的同时,又遭遇了太多的困苦,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让生命呈现出“残缺”的一面。面对这一幕幕的残缺,司马迁又会适时地借文中的他人之口或以“太史公曰”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慨,点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当然了,《史记》中的人物也不全是悲剧性的,这其中也有一些人,他们在立功名于天下的同时,又很好地保全了自身,使他们的人生呈现出一种相对完美的状态。面对这样的一种完美,司马迁也同样适时地借文中人物之口或以“太史公曰”的方式,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悟,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

司马迁以毕生之精力撰成这样一部信史,藏之名山,副在京师,昭示历史的规律是主要的方面。然书中人物的成败之迹,为后世之圣人君子、普通读者提供人生的借鉴,更是作者的用心所在。“残缺”中的教训,“完美”中的经验,作者或是以这样一种“醒目”的方式,向千百年来的一代代读者倾诉着关于人生的追问,关于功名的思考。

一、悲剧中的教训

司马迁太偏爱悲剧英雄了。《史记》中的很多英雄人物,就“立功名于天下”方面,无人可与争锋,但就其人生结局来说,却又以“悲剧”收场,令千百年来的读者无不扼腕叹惜。

文种是突出的一位。他作为一位杰出的谋略家,全力辅佐勾践韬光养晦22年,实现灭吴夙愿。然在功成名就之际,勾践赏赐给他的并不是高官厚禄,却是一柄要取他性命的宝剑。之所以是这样的一种悲剧结局,司马迁借范蠡之口,道出了真相所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不知历史规律;“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文种不听劝;“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文种不知人。身为谋略家而有此三不知,不可保全性命于盛名之下、猜暴之朝也是必然矣,错在自身啊。

商鞅和秦孝公精诚合作,推行变法,终使原本不怎么强大的秦国强大起来,奠定了秦统一天下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商鞅可谓居功至伟。商鞅变法也是华夏文明史上的千秋佳话。然而在秦孝公死后,秦国旧贵族势力重新抬头,商鞅先是被逼造反,之后被施以“车裂”的极刑。一个亲手将秦国推向强大的重臣,最终却被秦国的统治者车裂,这种悲剧真正悲得荡气回肠,悲得无以复加。商鞅和秦孝公的变法,触犯了秦旧贵族的利益,这是招致商鞅被忌恨的一个方面。然而他自身的不足恐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得势后,他给公子虔施以劓刑,见其为人之残忍;秦魏交兵,他以欺骗手段,阵前抓获公子卬,见其为人之刻薄;出事之前,赵良对他曾有一番情真意切的劝谏,可他连一句也听不进去,见其本性中“寡恩”的特点。一方面是功高天下,另一方面是刻薄寡恩、得罪重臣,一旦失去庇护,便迅速遭遇危亡也就在所难免了。正如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如果不是发生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相持局面恐不易被打破。长平之战,赵卒被斩杀45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武安君白起对这场战役的成功指挥是他对秦国的杰出贡献。面对秦昭王继续攻打邯郸的主张,白起却在深思熟虑后投了反对票。后来,大将王龁以一场重大失败来证明了白起判断的正确性。按理说,白起关键时刻投出的反对票是对秦国的又一贡献。在王龁失败后,白起应得到封赏才是。而恼羞成怒的秦昭王在应侯范睢的唆使下,先是将白起免为士伍,之后又将他赶出咸阳。还不解恨,直至在杜邮这个地方,赐白起一柄剑使之自裁,方才快意。一代战神竟是此般结局,算得上让风云含悲,山河变色了。尽管如此,他的悲剧人生还是与自身有密切的关系。首先是长平之战中,他用欺骗手段坑杀降卒,是过错之一。古人认为“杀降,至为不祥者也”。他自己也忏悔:“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其次是對应侯范睢与自己争功的阴谋处置不当,将自己和范睢的矛盾无形中转化成了自己和秦昭王的恩怨,上了范睢的当,铸下大错。连司马迁也无不惋惜地感叹:“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诚然哉!千军万马的敌人易应付,身后的一个敌人难防范啊!

刘邦是很钦佩韩信的,他曾宣称:“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在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韩信在消灭赵、齐等割据势力方面立下汗马功劳。并且,面对齐人蒯通的反刘劝说,他坚定地表达了对刘邦的忠心,谢绝了蒯通的一番好意。然而却也没有避开刘邦对他的猜忌,以至被逼谋反,之后又被吕后和萧何合谋,斩之长乐钟室,被灭三族。面对这样一种悲惨结局,读者都觉得刘邦刻薄,而司马迁却尖锐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韩信自身:“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冤吗?自矜功伐且动不以时,夷族之祸,实则自取。

《史记》中的这四个人物太有相同点了,一方面他们都功高盖世,而另一方面,却又都不得善终。从这种强烈的反差看,似乎就是“六月飞雪”的千古奇冤,是他们的国君太对不起他们了,但司马迁却毫不留情地将批判的锋芒对准了他们各自的缺点。给逝者以公正的评判,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以一种极其醒目的方式开示后人:江湖险恶,必须牢记血的教训;人生复杂,必须深思要建立怎样的功名观。

二、完美中的经验

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还是塑造了一批相对完美的人物形象。所谓的完美,指一方面他们“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们能够在波谲云诡的斗争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逆境来临时,能够机智地应对。要么化解风险,要么以另一种方式成就人生的精彩。这样的人生经验、人生智慧,同样给千百年来的有志之士以深刻的启迪。

“居官则至卿相,居家则至千金”的范蠡,应该是司马迁至为欣赏的完美人物之一。范蠡“至卿相”与“致千金”的两段精彩人生,在《史记》中都有相对完整的记述。

范蠡是勾践能谋善断的上将军。范蠡参与了勾践亡国与复国的全过程。范蠡对政治、对自己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与判断。起初,勾践主动进攻夫椒时,范蠡就说不可。勾践不听,结果大败。卧薪尝胆后的勾践欲使范蠡处理政务,范蠡婉拒:“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勾践灭吴后,他写信给文种:“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不听,最终被逼自杀。正是这种超群的智慧,让他既成就灭吴之功,又免却被害之患。

范蠡还是为历代商人所景仰的陶朱公。范蠡经商,19年之中三致千金,取得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的获得,从某种程度上来源于他的好学。勾践在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之际,重用计然来发展越国的经济。计然向勾践提出了七条策略,勾践将其中的五条推行了十年,终使越国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灭吴创造了至关重要的物质条件。范蠡师事计然,目睹并参与了计然的经济改革,对其中的奥秘心领神会。范蠡之所以毅然决然地离开勾践,除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剧外,他己向计然学到了发展经济的方法也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他曾慨叹:“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己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之后,他无论是去齐地,还是在陶地,都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令人羡慕。敢于逃开险象环生的朝堂,勇于投身吉凶难卜的商场,他用所学到的知识开创了在商业领域的辉煌,不也同样是一种巨大的成功吗?

张良的人生,似与范蠡有点相似。一方面是雄韬伟略,功盖天下;另一方面,又勇于去就,激流勇退。在对进退适时的把握中,成就了堪称完美的人生。他是志士,早年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为韩报仇,是何等的气魄!他是谋臣,是帝王师。纵观他与刘邦的合作,在攻占咸阳、还军霸上、鸿门脱险、稳住韩信、封赏雍齿、定都关中、保护太子等一系列紧要关头连出奇谋,使刘邦转危为安,且进一步向前发展。但就在他的人生步入巅峰时,他却以寻仙访道的由头,避开尔虞我诈的朝堂,看清高官厚禄的繁华,保全悠然自得的身心,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而这一切的玄机,是不是早就隐藏在与圮上老人的那场交往中呢?圮上老人授于他的《太公兵法》,他常习诵之,这固然是成就帝王之师的一个方面。而那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授书过程,种种刁难,何尝又不是一种不言之教?有宏大的器量,高远的识见,而会被人世的浮华所迷惑恐亦殊为不易。

建立功名又巧避祸患,也不一定非要亲取“退隐”这条路,立足“本职岗位”巧妙与他们的“上司”周旋,也同样可以保全一种相对完美的人生,在这个方面,一文一武,司马迁同样呈现了他的智慧方案。

西汉开国诸臣,司马迁给予较高评价的当属萧何。他说萧何“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纵观萧何与刘邦的合作,他镇守后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可謂居功至伟,其才能也得到了刘邦的充分肯定。但细究起来,萧何与刘邦的相处,也并非是那么的完美无缺,萧何的政治生涯也曾多次遭遇风险,只不过他是用自己的智慧巧妙的防患于未然了。每次危机来临时,萧何都能听信良言,识破玄机,“火来水挡,水来土挡”,睹祸于未萌,消祸于无形。相国哪里是好做的,真所谓伴君如伴虎,和刘邦一路走来,那真是一面合作,一面暗斗。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预防“兔死狗烹”的局面。在高官厚禄的境遇里,却也战战兢兢,临深履薄。

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在这个过程中,老将王翦立下了汗马功劳。纵观王翦与秦始皇的相处,同样也殊为不易。王翦一方面要带领将士们攻城掠地取得战斗的胜利,另一方面,还要多留个心眼,打量君上的容色,以免引起他的猜忌。在王翦硬是要了60万军队击荆时,他就反复派遣使臣向秦始皇索要田宅园池。秦始皇以为他贪婪,无大野心,不料这却正中王翦下怀。王翦不仅了解战场形势,也了解秦王之为人;不仅懂得如何在前线调兵遣将,更懂得如何在后方预防祸患。能成为最终扫灭群雄的不二能臣,名不虚就矣。

三、深刻的人生启迪

斐松之在《三国志》的注释中说“智周则万理自宾,鉴远则物无遗照。”认为兴衰福祸与人的智识关系密切,《读通鉴论》中针对崔浩之死,王夫之则直言:“君子所贵于智者,自知也、知人也、知天也。”认为崔浩之死,错在自身的“不智”。不难看出,这些史学家的思想和司马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司马迁笔下的那些悲剧人物,他们所遭遇的那些不幸,也并非完全由别人无缘无故的给他们加上去,之所以如此,必与他们自身某个方面的不足相关联。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相对完美的人物,他们的人生际遇也并非顺风顺水,波平浪静,同样也暗潮涌动,险象环生。他们之所以能避开这些祸患也并非全靠幸运,而是他们在斗争的过程中,具备了斗争所需要的智慧,以高超的手段一一化解了种种风险,保障了自身的安全,成就了相对完美的人生。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新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明确地指出“修身者,智之符也。”他的功名观在《范睢蔡泽列传》中是有明确表述的:“夫待死而后可以立忠成名,是微子不足仁,孔子不足圣,管仲不足大也。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在今天投身民族复兴的洪流中,每一个有智之士,亦当能自觉做到“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在投身建设事业的热潮中的同时,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避免可以避开的麻烦、不必要的牺牲,在献身伟大的建设事业的同时,享受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1.

[2]安平秋.史记论丛[A].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7.

[3]韩兆琦.谈《史记》中的范蠡形象[J].同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

[4]王夫之.读通鉴论[A].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20:1.

作者简介:周子经(1978-),男,甘肃武威人,中学一级教师,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负重,让生命更精彩
中国国学网-- 《史记》的风格特征分析
计然七策
浅析《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的性格特征与形象
饶恒久:范蠡生平考论
细说越王勾践:从没“卧薪尝胆”,也没有“兔死狗烹”的政治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