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融合借鉴】2022届上海市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文学类阅读

2022届上海市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文学类阅读

202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人间烟火 朱长伟

烟火是立在生命里的一道风景,是飘在岁月里的一种味道,是活在记忆中的一抹乡愁。从呱呱坠地起,熊熊之火,缕缕炊烟,便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而最先让我认识烟火的便是母亲。儿时,或伏背上,或拥怀中,或立一旁,看着母亲擦燃火柴,火光一闪,瞬间升腾起一股刺鼻的硫磺味,母亲迅速点燃手中的柴禾放入灶中。一把米面,几个煎饼,一锅炖菜,在烟火熬煮中“咕嘟嘟”吟唱,飘溢出人间幸福的味道。

记忆中,灶屋低矮窄小,靠墙垒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灶台,上蹲一口大铁锅,锅上扣有一个用玉米苞叶编织的锅盖,左边配有烧火用的风箱,锅头前杂乱堆积着烧火用的柴禾、炭盆和炭铲等。不大的壁龛内放置着一个小小的煤油灯,灯芯如豆,发出昏暗的光,映照出主人忙碌的身影。黑乎乎的墙壁上张贴着灶王爷像,灶王爷慈眉善目,心存仁爱,护佑着朴实善良的凡俗人家。

在凡尘行走的日子,总是充满烟火气。印象最深的是在春节“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下饺子时的情景。母亲一只手托举着上面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排列着饺子的盖垫,另一只手则灵巧、麻利地往热气腾腾的大锅里下着白白胖胖的水饺。只见它们在母亲的“催促”下,一个个奋不顾身地“跳入”热锅里。母亲边下着饺子,边不停地轻轻吹拂着扑面而来的热气,以防遮挡住视线。当饺子完全下到锅里,一时间便热闹起来了,饺子们在沸腾的大锅里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翻滚着、嬉闹着、追逐着。母亲不敢怠慢,迅速抓起笊篱,用背部沿着锅的边缘顺一个方向轻轻推动一下拥挤的饺子,然后盖上锅盖,任凭饺子们在锅里再“调皮”上一阵。

母亲手拿笊篱站在锅灶旁认真候着,等饺子在锅里煮三个滚才能熟。姐姐也没闲着,她与母亲密切配合,左手卖力地拉着“咕哒、咕哒”的风箱,右手不时地往火塘里填充着柴禾,努力把炉火烧旺,让鼓煽起的烈火起劲地烘烤着锅底。干柴燃烧得很彻底,也很壮烈。呼呼响的火苗扭着身子,跳着舞蹈,郑重地完成了它在人间的最后一个仪式后,便化为了灰烬和青烟。青烟最需要安抚和疏导,烟道则是其告别人间的最佳路径。它们多数都能顺从乖巧、井然有序地滚滚涌出,排向天空。但也有少部分青烟自由散漫,随机开了“小差”,从灶口“偷偷溜出”,先是顽皮地钻入烧火人的眼鼻里,然后再在灶屋里四散开来,一边“捣乱”,一边乘机和锅里冒出的热气搅和在一起,分不清你我。烟雾弥漫,能见度低,咳嗽流泪,环境“恶劣”,但我们心中有期盼,嘴上便无怨言。

每天的炊烟都是在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啼鸣声中醒来,伸伸懒腰,然后从烟囱里袅袅升起,去迎接初升的太阳,在母亲蒸、煮、熬、炒的忙碌中演奏着锅碗瓢盆的“交响乐”。至深至纯的烟火气里,弥漫着饭菜的甜香,充满着家庭的温馨,满载着心底的快乐。当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回想起那些特殊年份,粮食绝产或减产,家里粮囤羞涩,听着肚子里咕咕叫的“抗议”声,禁不住心慌。偌大的村庄上空死气沉沉,没有多少炊烟能够飘散出来,而仅有的几缕也仿佛含着泪,飘得短而低,显得没有力气,很容易抖搂出一个个不殷实的家庭。大人孩子忍饥挨饿,家里甚至几天都没有烟火气。那时,孩子们心中最期盼的便是母亲生起红彤彤的一炉火,做出香喷喷的一锅饭。

后来粮囤鼓起来了,日子也好过些了,但脸上还不能挂着从容,因为人们还要为生火用的柴禾而忙碌。生产队时,麦收季节,仅有的一台脱粒机白加黑日夜不歇,慢腾腾地吐出一堆堆麦穰,在场院里堆积如山。麦穰是烧火做饭离不开的“主打”柴禾,我们用拖拉机把麦穰运到场院外,在生产队长的分配下,把麦穰打捆系好,过磅背走。一个麦收季节下来,每家都能堆成两个左右的麦垛,成为储备的柴禾。秋收更是储备柴禾的最好时节。玉米秸、玉米皮、玉米芯、秸秆茬都是上好的燃料,任你敞开胸怀拥抱。等家家把柴禾规规整整地码放好,那颗坦然过冬春的心才总算安稳下来。

每次摊煎饼,母亲都要用到麦穰或玉米皮,它们比较软,容易燃烧。母亲用砖块把鏊子支好,点火续柴,等鏊子烧热了,用黑乎乎的油布在上面擦抹一遍,泛出油光,以防粘连。然后母亲从一旁的盆里舀出一勺玉米糊倒在鏊子中间,赶紧用煎饼耙子转着圈均匀地摊满鏊子,轻盈飘逸的动作就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更像是在用心描绘着美好生活的蓝图。随着“呲呲啦啦”的声响,热气蒸腾起来,飘浮在母亲的脸上。其间要适时续柴,掌好火候,瞬间煎饼的边沿翘起,一张泛着豆香玉米香的酥脆煎饼便从母亲灵巧的手上揭了下来。母亲要把满满的一盆磨糊变成一摞厚厚的煎饼,非个把小时不可。有时遇上逆风,排烟不畅,灶屋内浓烟滚滚,常传出母亲被烟熏的咳嗽声。其间,母亲不时地扯过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擦汗涔涔的脸。此时她不能怨也不能歇,为了全家人一天三顿的干粮,她得坚持着完成。整个过程下来,她常常是累弯了腰、熏疼了眼。

母亲每次摊完煎饼,便能攒出一个冒着轻烟的大火堆,余烬闪闪烁烁,热度持续良久。母亲把早已准备好的地瓜埋入火堆中进行焖烤,熟时取出,皮焦瓤甜,香气扑鼻,口味胜于煮地瓜,常吃不厌。

家里喂着十几只鸡,它们常常溜达到柴垛旁,时不时地从垛上扒拉下些柴禾来,无聊地啄来啄去,大风一吹,刮满院落。母亲每次摊完剪饼,都把掉下来的碎煎饼渣扔给它们吃。鸡们扑扇着翅膀一窝蜂地围过来抢食,狗也撒开腿窜了过来,吓得鸡们扑棱棱惊叫着飞出去老远,狗则伸出红红的长舌头贪婪地独吞着。小时候看母鸡趴窝下蛋是一件乐事,眼瞅着鸡蛋从鸡屁股里亮晃晃地滚落出来,落在身下软和和的麦穰上,我第一时间抓在手里,热乎乎的。几只鸭子也不闲着,当姐姐从水井里打上水来,担着两只水桶颤颤悠悠地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将水倒进水瓮,几只鸭子便一拥而上,争先把头扎进了水桶里。

11 有一年遇到了近半个月的阴雨天气。铆足了劲的雨在任性的季节里“叮叮当当”地下个没完,家里的部分院墙禁不住雨淋水泡倒塌了。垛在院子里的柴禾更禁不住缠绵雨水的细浇慢洇,变得湿漉漉的。柴禾点不着,饭怎么做?母亲一时犯了愁,真是巧妇难为无“柴”之炊!冷锅冷灶难见烟火的日子,真是一种煎熬!

12 每当黄昏时,炊烟便迎着余晖在村庄的上空依次袅袅升起,飘出一股股幸福的味道。这时,母亲便开始在锅台旁忙碌了。我时常和小伙伴们在外边疯玩,常常忘记了吃饭。天一擦黑,大街上便想起了母亲们吆喝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多少年过去了,母亲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仍然清晰如昨,亲切依旧。

13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每看到烟火,便会想到母亲,想到老家,想到温馨,想到生命里的点点滴滴。人生不过一蔬一饭、柴米油盐,但在缭绕心间的烟火气里,那才是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是人间最绵长的滋味。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8.本文第③段描写母亲“下饺子”的场景很有特色,选择一个角度,对此加以赏析。(3分)

9.请分析本文第⑥段和第11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本文题为“人间烟火”,请分析文章在构思上是如何与之相扣的。(4分)

11. 请结合本文及《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探究文学作品中“饮食”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5分)

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选自《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8.(3分)答案示例一:母亲下饺子的动作刻画很有特色。如使用托举抓起推动动词(1分)描写了饺子下锅推动饺子的整个过程(1分),表现了母亲下饺子动作的娴熟、麻利(1分)

答案示例二对于下锅的饺子的描写很有特色。整个段落运用拟人手法1分)饺子“白白胖胖”,“奋不顾身”下锅,在沸水里翻滚、嬉闹、追逐”,“调皮”1分)极具面感,生动有趣1分)

评分说明:对场景某一角度的具体分析2分,效果1分。

9.(3分)

答案示例:

⑥段写的是困难时期,村人们忍饥挨饿,孩子们对于一顿热饭的极度渴望1分);第11段写的是阴雨时节,柴禾淋湿,无法做饭的煎熬(1分)。与其它段落母亲忙碌做饭的场景形成对比,突显人间烟火气的可贵1分)

评分说明:内容概括2分,作用分析1分。

10.(4分)

答案示例:

全文以“烟火”为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烟火”在文中被赋予多层内涵。首先是真实的烟火:灶台的柴火与蒸汽,烟囱里的炊烟(1分);其次是农村日常生活:下饺子、摊煎饼、烤地瓜等(1分);最后是作者内心的“烟火气”,对于家乡和母亲的幸福回忆(1分)。

评分标准:线索1分,三个层次的构思3分。

11.(5分)

答案示例通过对准备餐食或就餐时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如本文描写母亲“扯过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擦汗涔涔的脸”的神态表现母亲操持全家生活的辛苦勤劳;而《红楼梦》中林黛玉落座前的“十分推让”和“也照样漱了口”等动作则表现出初来乍到、投靠亲人的谨小慎微。

答案示例二通过对准备餐食或就餐时的氛围描写表现人物的生活状况,如本文母亲摊煎饼时遇逆风被浓烟呛得咳嗽等细节写出了平凡人家生活侧面表现了母亲的艰辛和坚韧。而贾家就餐落座规矩和就餐时的“寂然”展现了封建大家庭礼制的森严及黛玉所处环境的压抑

评分说明1.围绕着“饮食”描写作用来分析1分);有文本引述作为例证,包括本文(1分)及《红楼梦》相关内容1分)。2.引述之后指出手法,并且评价其效果(1分)3.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层次清晰语言准确1分)。

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一户人的村庄(节选)

熊莺

①这是一座只有一户人家的空村。

②华蓥山脉中段、四川渠县龙潭乡老龙村十组,四十四岁的村民傅华强家的一天,很寻常地,开始了。

③天地一隅,这空谷,当地人称野鸭子沟。

④忙完家禽牲口们的那点活儿,上午九点,差不多是农家人早餐的时间。

⑤“吃饭了……吃饭了……”泥墙老屋前的坝子上,华强娘陈加碧的一双手在围裙上摩挲。

⑥沟里再无别家,唤人回家,无须再道个姓甚名谁。

⑦老太太陈加碧家住沟头,沟腹里,每一处曾经的老屋都锁着门,闭着户。所不同的是,有的家出走时,一双绣花的鞋垫忘在了门外的窗棂上,有的人家,一面塑料的水蓝小镜落在了一扇老木门的门环上。有的衣柜的门还半开着,如人,半张着嘴

⑧再有走得急的老人家,老料(做棺材的木材)不舍得弃,儿女拗不过他们,他们将老料,一张张用木楔子隔着,竖在避雨的檐下。儿女非要带他们去渠县,去大竹、去成都、去广州、福州、北京、上海,多年前就已经打好的上好的棺材,只能放弃,弃在墙边。听天由命。祖祖辈辈留下的这山峦里山岗上,快落幕时分,却又要血脉分离。

这个曾经有着二十户、共一百一十多口人、上百亩丰腴土地的小山村,空了

⑩而加碧这样的人,当年却是冲着这一沟田,才嫁上山来的。

⑪那年,媒人上门说亲,临巴街上长大的她死活不肯。1963年,才从“三年自然灾害”走过来的她的娘流泪了:“三四月间,他家还有半柜子苕片,饿不到你的!”

⑫十八岁的女子,一身朴素衣衫就上山了。这一来,少女已白发。

⑬山里没有时间概念,起床,吃饭,睡觉,身体便是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午九点、下午两点,晚上七点,一日三餐,雷打不动。

⑭早饭后,华强每天这时要做的事,是放牛。

⑮两头大牛,两头小牛犊,他拉着四头牛的绳子在前面走,往这村庄上山必经的那段林阴道上走。那里有一片柏树林,树下草叶葱茏。牛铃声空空响起的这小路,从前是能走摩托车的乡间大路,也是村庄里的人们走出大山的必经之路。

⑯十八岁的华强当年,也是从这里下山的。

⑰那年,腼腆的华强站在母亲面前,母亲塞给他一百元钱,“走正道。”她跟他说。

⑱队里的长辈承包下湖北一处度假村的活儿,挖钓鱼的鱼塘。乡里乡亲的,老老少少一行六人出发了。一行人中,数华强年少。

⑲他们之前,老龙村另一个组的村民王旭,已下山去了渠县。王旭家有着整个老龙村少见的茅屋,传说,王旭下山之后一只随身的簸箕于县城繁华的街角一支,便开始买卖。簸箕里摊开时装,是去重庆解放碑进的货。这个传奇人物,至此无归。

⑳湖北那年奇冷。

㉑大年刚过,这一夜,少年睁着眼。

㉒彩条布搭起的塑料工棚下,六个人挤了一地。身下一层稻草。人字形狭窄的工棚里少年看见,白天那鼓着风的塑料布一动不动,使手一碰,他听见了棚外有冰层碎裂垮下来的簌簌声。

㉓太冷,少年不敢合眼。

㉔多少钱一天的工,没人告诉少年,这是少年第一次出门,“包工头”也是第一次开张。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冬水田里的水抽干,淤泥担上坎,筑成堤。他们在缔造,一座城里人周末娱乐垂钓的休闲世界。

㉕度假村方不管吃住,工程结束后,论“质量”结账。

㉖华强是第十天后开始哭的。

㉗抽水机的水泵坏了,他与工友穿着雨鞋在冰封的秧田挖泥。十八岁的少年第一次知道,冷可以让一个人失去尊严和意志,锐痛,他大哭。

㉘那样的泥水里,后来的狂风暴雨里,他一站数月。

㉙作别工地回家时,少年家里的稻谷已黄了,玉米挂了一房梁,坡下地里种下的萝卜冒着片片新色。那日他将人生的第一笔收入,一共二百多元一分不少地递给母亲,母亲加碧不看那钱,儿子瘦得皮包骨,她一双手,不住地在儿子长满虱子的头上疾风似乱拨。

㉚中午的菜可口,土豆炒肉丝,胡萝卜炒肉片。菜是地里的,肉,是逢场时华强去山下买回冻冰箱里的。

㉛村庄像一沟天然牧场,山里人华强家顺应天时地利,一年多前已不再养猪。他家开始喂羊。每天午饭后牧羊是华强的事,午后山上的露水才干,羊不宜吃带露水的草。

㉜那日,不知怎么一群驴友出现在了他家门前。驴友自重庆来。站在华强家的院坝,来人大呼小叫,华强家斑驳土墙露出的发黄蔑条,每一间昏暗小屋撑起的老式蚊帐,门前一张破烂的矮凳,一节引水的竹枝,一应田地里的农具,鸡舍羊圈,就连他家采来备用的常见药材,都让那些城里人惊喜交集。

㉝他们去问华强,鸡能卖吗?地里的菜可售吗?大米拜托能不能邮寄?最好的空气、最好的食物、最好的水,没有考勤,没有上下班,没有竞争,没有领导管你,你们一天怎么过的?

㉞那个午后,华强站在一处的山弯里往远处眺,咩——咩——咩,他唤着他的羊。

㉟野鸭子沟山下的不远处新建的“风景区”内,坚硬的崖壁,有一山大大小小的洞穴,景区因这一山洞穴而斥资打造。那是上千年前,《尚书》里曾经记载过的一彪人。

㊱这一彪人,他们手持竹枝,吟竹枝词,踏木牙,跳自己部族的舞蹈。当年助武王伐纣时,他们“歌舞以凌”。那时,千人唱,万人和,整个山林为之震动。

㊲何年何月,这一彪人,神秘消失,他们的后人去了哪里,也无从知晓。他们当年一路迁徙至此,会不会,也因了这一片丰饶而富足的土地?

㊳景区,因追溯他们而建。

㊴那些人,史书上称“賨人”。

8.第⑦段画线句很有表现力,请对此加以赏析。(3分)

9.删去第⑨段画线句中的逗号,表达效果是否更好?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10.请分析第⑲-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1.如果你是一位驴友,在作者的公众号里读到这篇文章,文章引发了你对乡村文化价值的思考。请选择两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留言。(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8.细节描写,选取最普通、寻常的物件,绣花鞋垫、水蓝镜子、半开的门,让读者联想到当年村民的生活气息,离开时的匆忙,以及离开后村庄的荒凉。使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人去楼空的凄凉具体可感。(3分)

鉴赏角度1分:细节描写;【学生写出了具体物体,具体意象亦可、描写入微】

内容1分:离开时的匆忙,以及离开后村庄的荒凉

艺术效果1分:人去楼空的凄凉具体可感。

9.保留逗号表达效果更好。逗号将句子分成两个分句,前一分句写清户数、人数、亩数,一连串的数据充分体现小山村曾经的热闹与富足,后一分句只用空了两字作结,简洁有力,使前后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乡村前后变化巨大,出人意料。(3分)

逗号前内容的概述1分:小山村曾经的热闹与富足;强调“空白”作用。1分

逗号分割前后产生的效果:强烈对比1分(内容上);简洁有力(长短形式上)1分;

10.插叙,十八岁华强下山打工作为插叙,将乡村生活与打工生活形成对比,突出山村生活的宁静安详,交代了华强一家留在乡村的原因,自然引出华强回到家乡后的生活情景。

插叙部分也写出了山里人为了生存进入农民工队伍所忍受的极差的生活条件和失去尊严的痛苦,更为丰富地表现出华强的内心世界。(4分)

插叙1分

内容1分:华强痛苦的打工生活。

与前后文的关系1分:引出华强回到家乡后的宁静的生活或和山村生活的宁静安详对比与全文关键要素(情节、主旨、人物)联系1分:交代了华强一家留在乡村的原因;或者引发读者对于城乡生活的思考;或者更为丰富地表现出华强的内心世界。

11.示例:华强一家的质朴,生活的宁静祥和、景区呈现的古老文明都让我看到了乡村与城市的繁忙焦虑工业化互补的文化价值。

也看到乡村人的离乡失根的无奈,乡村的文化价值在未来社会不应消失,也不能仅以变为景区的形式保留,而是应该以真实、生动的生活样貌出现。(5分)

两点,一点3分,两点5分。

对乡村文化价值的思考必须要建立在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由文章主旨引发。如果脱离主旨,只谈对乡村文化价值的思考,一点最多给一分。

(老师们讲评时可以强调对话性质,但基于留言的形式多样,本次对此不赋分)

2022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二)(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卡哇掌的冬牧场

刘梅花

①大雪路过人间。雪落在马牙雪山,落在卡哇掌,落在乌鞘岭。

②羊群怕冷,不会在风雪里乱跑,只愿意呆在圈窝里,咀嚼黄草。青稞草,麦草,披碱草,青燕麦,各种杂七杂八的干草。而老牦牛性子野,才不想回到圈窝。白牦牛,黑牦牛,花牦牛,一个比一个凶悍,顶着风雪找草吃。

③极冷的三九寒天,大风卷雪,毛藏深山的老牦牛从卡哇掌山顶往下撤,一路狂奔到山脚,找个避风的地方蹴着。老牦牛不回圈窝,天大地大,浪逛着,逍遥着。饿了,几蹄子刨开被雪埋住的马莲草。枯黄的马莲草柔韧,草窠蓬松,大雪里也能找到。如果把老牦牛圈养起来,没准会把它给愁死——它不想让人类喂草,只想在大自然里撒开蹄子狂奔。

④天大地大,老牦牛活得透彻。它们在山谷里生长,像风一样自由奔跑,喜欢冒险,喜欢体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它们谢绝任何束缚,就算温暖的圈窝,也别想召唤它,这些唐突的家伙就喜欢顶着一头大雪闲逛。

⑤牧人只操心懦弱的羊群,不用管老牦牛。老牦牛是一种昵称,不是岁数大的牦牛,是说牦牛皮实,老练,所向披靡。说起来羊的毛也不是薄薄一层,但是羊怕冷,动不动会冻死。它们害怕荒凉寂寞,害怕狼,不肯去很远的地方觅食。牧民们早在秋天就开始晒干草,给羊群储藏深冬的口粮。木头架子上搭着半干的青草,一捆一捆,斜斜披垂着,渐渐变枯。如果把干草一根一根接起来,估计能爬到月亮上去。

⑥草籽多极了,秋天的牧草比人还要忙。所有的野草都晃动草梢子,等待风,等待路过的小兽。漫山遍野,一场巨大的草籽迁徙正在拔剑出鞘。菟丝子伸出带刺的触手,把草籽粘在胡跑的野兔子身上。羊群路过一大片披碱草,草籽抓紧羊毛,离开草甸。老牦牛撒开蹄子狂奔,蓼莪草籽们齐齐呼喊,快一点,缠住牛蹄腕里的毛,看看外面的世界。赶在一场大雪到来之前,草籽最原始的迁徙已经完成。

⑦海拔三千多米的毛藏深山,曾经是西夏人养马的地方,朋友是牧人,正在冬窝子照看他的牛羊。旷野里没有人,他是个独孤的思考者。天地很静,雪白草枯,他坐在石头屋子里抽烟读书。这个老牧人,不会比一场雪更孤独。如果大雪封山,我猜他有一个地窖,储存着苹果白菜和土豆。在毛藏山深处度过一辈子,陪伴草木牛羊,清风明月,他比谁都单纯自然。深山给人包容,给人豁达,让人忘却贪婪。

⑧寒风呼号,老牧人戴着棉帽,屋子里生了火,煮一壶砖茶。羊在窗外叫,老牦牛在卡哇掌山脚下奔跑,牧羊犬披着一身雪打外边回来,世界多么澄澈干净。牧场的日子淳朴真诚,带有古典哲学的意味。

⑨如果你觉得山野空旷寂静,啥也没有,那简直就是错觉。各种动物都在挖空心思捕食。草窠后面可能躲着狐狸,岩石后面可能躲着野狼,石洞里免不了藏着黑鹰。老树上一群乌鸦窃贼,像拿自己的东西一样,大咧咧把啄木鸟深藏的坚果偷光。一群灰雀子揪头拔毛打架,用爪子按住彼此的脑袋,狠啄。而深深的土层里,藏着冬眠的蛇,旱獭,瞎老鼠。数不清的嗜睡者打鼾,沉沉入梦,多大风雪都惊不醒。

⑩大雪稍微一停,尤其是深夜,整个山谷全是声音。冰冻的岩石发出断裂声,大河里冰块膨胀破碎,树木冻折,露出白生生的茬口。老鸹鬼叫,野狐狸奔窜,狼嚎叫,牧羊犬几声尖利地吠声。山猫一忽儿吱吱叫,一忽儿不见踪影。深山藏着各种未知,也藏着各种怜悯

⑪这样的深夜,大群的马鹿从森林里钻出来,悄悄跑到牧人的冬窝子,找草吃。马鹿和牧人是老熟人,根本不怕他,大模大样吃他牧场里的草,用无辜的眼神瞅他。如果牧人耍滑,做个麦草人吓唬马鹿,也不行。马鹿认得牧人的衣裳,嘴巴伸进衣裳底下,把干草吃掉。

⑫天一亮,马鹿撤回森林。一群狼埋伏在半途,偷袭马鹿。然而马鹿相当厉害,战斗力比老牦牛都强大。狼只有扑到马鹿身边,才能下口撕咬。马鹿深谙此理,弹跳极高,蹄子像匕首,哪一匹倒霉的狼躲闪不及,被马鹿挖一蹄子,非死即伤。狼和马鹿都不恋战,速战速决,大多数时候,狼溃败,马鹿胜。

⑬雪豹也会拦截马鹿,然而你想不到的是,马鹿跑得和雪豹一样快,但它跳得比雪豹高,飞似的逃走。沮丧的狼和雪豹只好合伙打劫狍鹿。狍鹿个小体弱,打不过大兽,只好被吃掉。

⑭牧人洞悉山谷里的一切,太阳升起又落下,万物周而复始。古代的西夏人曾经在这样的天空下牧马,在某个山洞里,翻开碎石,还有西夏的灰烬,石头上还有他们留下的字符——那些曾经的勇猛或者怯懦。一群牦牛走进山洞避风雪,哞哞叫着。千年时空,在深山野林里,也不过是几声牛叫——老牦牛的吼叫是和天地说话,山谷听得懂。

⑮若是没有老牦牛,牧场算不得真正的牧场。若是没有飞禽和野兽,山谷就没有灵魂。所有的草木和动物,土生土长,繁衍生息,山谷才成为山谷,才成为有尊严的地方。

(有删节)

8. 第③⑥两段在刻画“老牦牛”“草籽”方面有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9. 有评论称:“刘梅花的散文善于对世间细微的事物张开敏锐的毛孔,传达丰富的内蕴。”请结合这一评论,立足全文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10. “大雪”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分析其在构思上的作用。

11. 小明阅读完《人应该有所敬畏》一文后,为班级阅读平台拟出“敬畏”专题,并准备选用本文。对此,你是否同意,请拟写一条留言表达你的观点。

【答案】8. 两段均把刻画对象放诸特定环境中刻画,如以“大风卷雪”凸显老牦牛的野性。以大雪之前的紧迫环境凸显草籽们争先恐后地迁徙特征;均以拟人方式,赋予对象人格,如刻画老牦牛向往大自然的心理。刻画草籽们等待以及希望小动物带自己迁徙的心理等;均以典型的动作描写刻画对象,如老牦牛的“撤”“狂奔”“蹴”“浪逛”“逍遥”“刨”“撒”张扬了个性;如草籽们的“伸出”“粘”“抓紧”“缠等”展示了生机盎然状态。    

9. 深山中藏着生物们不可知的命运、它们将遭遇严寒饥饿等严酷的考验,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同时,对于人们而言,习以为常的大自然背后包含着诸如冬牧场的自然规律、动物的自然习性、单纯自然的生活、淳朴真诚品质等未知。而作者敏锐地感知到这些;对大自然中生存的万物作者充满怜悯,同时深切地感知在生物之间、甚至深山与生物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怜悯。由此,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规律的喟叹,对严酷环境中的生物们的悲悯之情。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10. “大雪”贯穿全文,构成了冬牧场的特定环境,由此串联起山野里的一切生物;“大雪”之下更能凸显描写对象的特征,如老牦牛的野性与自由、草籽迁徙的智慧、牧人的孤独单纯、各种小动物的值得怜悯、雪夜经历生死挑战的马鹿的机智灵活等;“大雪”之下展示出的冬牧场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过程,展示出的万物自然自在的状态,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深沉思考。    

11. 本文通过对在恶劣大自然中生物们生存状态的刻画,突出对自由、自然、野性生活的认可与礼赞;通过对牧人孤独之下单纯自然生活的刻画,突出大自然对人的美好塑造;通过对西夏人的联想,突出大自然规律的永恒。这一系列内容都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认识到自我在大自然面前的有限性,展示了深处现代文明中的个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所以,我认为合适。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刻画形象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极冷的三九寒天,大风卷雪”“所有的野草都晃动草梢子,等待风,等待路过的小兽。漫山遍野,一场巨大的草籽迁徙正在拔剑出鞘”,两段均把刻画对象放诸特定环境中刻画。

“天大地大,浪逛着,逍遥着”“如果把老牦牛圈养起来,没准会把它给愁死”,“浪逛”“逍遥”“愁”等词赋予了老牦牛人的情态;“菟丝子伸出带刺的触手,把草籽粘在胡跑的野兔子身上。羊群路过一大片披碱草,草籽抓紧羊毛,离开草甸。老牦牛撒开蹄子狂奔,蓼莪草籽们齐齐呼喊,快一点,缠住牛蹄腕里的毛,看看外面的世界”,“伸出带刺的触手”“草籽抓紧羊毛”“齐齐呼喊”同样赋予了草籽人的情态。由此可见,两段均以拟人方式,赋予对象人格。

“撤”“狂奔”“蹴”“浪逛”“逍遥”“刨”“撒”等动词的使用凸显了老牦牛张扬不羁的个性,而“伸出”“粘”“抓紧”“缠”“呼喊”等词更是写出了草籽的生机。可见两段均以典型的动作描写刻画对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理解“未知”“悲悯”的含义。

“未知”包含两层含义:1.“冰冻的岩石发出断裂声,大河里冰块膨胀破碎,树木冻折,露出白生生的茬口。老鸹鬼叫,野狐狸奔窜,狼嚎叫,牧羊犬几声尖利地吠声。山猫一忽儿吱吱叫,一忽儿不见踪影”,这是遭遇严寒饥饿等严酷考验后的深山中藏着生物们的命运是未知的;2.结合全文可知,“未知”还指多数人对大自然的不了解,即习以为常的大自然背后包含着诸如冬牧场的自然规律、动物的自然习性、单纯自然的生活、淳朴真诚品质等未知。

“怜悯”同样包含两层意思:1.“大雪稍微一停,尤其是深夜,整个山谷全是声音”,说明作者能够敏锐地感知自然,而他对自然、对生物们的关注、关心体现了他对大自然中生存的万物的怜悯;2.结合后文“这样的深夜,大群的马鹿从森林里钻出来,悄悄跑到牧人的冬窝子,找草吃。马鹿和牧人是老熟人,根本不怕他,大模大样吃他牧场里的草,用无辜的眼神瞅他”“牧人洞悉山谷里的一切,太阳升起又落下,万物周而复始。古代的西夏人曾经在这样的天空下牧马,在某个山洞里,翻开碎石,还有西夏的灰烬,石头上还有他们留下的字符——那些曾经的勇猛或者怯懦……老牦牛的吼叫是和天地说话,山谷听得懂”可知,生物之间、甚至深山与生物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怜悯。

此外从表达效果上,“深山藏着各种未知,也藏着各种怜悯”,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大雪路过人间。雪落在马牙雪山,落在卡哇掌,落在乌鞘岭”“羊群怕冷,不会在风雪里乱跑,只愿意呆在圈窝里,咀嚼黄草”“极冷的三九寒天,大风卷雪,毛藏深山的老牦牛从卡哇掌山顶往下撤……”“赶在一场大雪到来之前,草籽最原始的迁徙已经完成”“天地很静,雪白草枯,他坐在石头屋子里抽烟读书。这个老牧人,不会比一场雪更孤独。如果大雪封山,我猜他……”“深深的土层里,藏着冬眠的蛇,旱獭,瞎老鼠。数不清的嗜睡者打鼾,沉沉入梦,多大风雪都惊不醒”“大雪稍微一停,尤其是深夜,整个山谷全是声音……”,“大雪”贯穿全文,构成了冬牧场的特定环境,由此串联起山野里的一切生物。

“羊群怕冷,不会在风雪里乱跑”“极冷的三九寒天,大风卷雪,毛藏深山的老牦牛从卡哇掌山顶往下撤……饿了,几蹄子刨开被雪埋住的马莲草。枯黄的马莲草柔韧,草窠蓬松,大雪里也能找到。如果把老牦牛圈养起来,没准会把它给愁死”“草籽最原始的迁徙已经完成”“这个老牧人,不会比一场雪更孤独。如果大雪封山,我猜他有一个地窖,储存着苹果白菜和土豆。在毛藏山深处度过一辈子,陪伴草木牛羊,清风明月,他比谁都单纯自然”“天一亮,马鹿撤回森林。一群狼埋伏在半途,偷袭马鹿。然而马鹿相当厉害,战斗力比老牦牛都强大”,通过大雪,作者写出了老牦牛的野性与自由、草籽迁徙的智慧、牧人的孤独单纯、各种小动物的值得怜悯、雪夜经历生死挑战的马鹿的机智灵活等,可见,“大雪”之下更能凸显描写对象的特征。

“牧人洞悉山谷里的一切,太阳升起又落下,万物周而复始”,雪来,雪去,“大雪”之下展示出的冬牧场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过程,也展示出的万物自然自在的状态,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深沉思考。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主题,并对其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首先考生应明确观点——同意。然后从文中找到本文中体现人应该敬畏自然的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比如本文以“雪”贯穿全文,写出了大自然的“严寒”,以及在“严寒”“饥饿”的环境中,万物经历生死挑战的顽强。可见人应该敬畏自然。

比如“旷野里没有人,他是个独孤的思考者……他比谁都单纯自然”“寒风呼号,老牧人戴着棉帽,屋子里生了火,煮一壶砖茶……牧场的日子淳朴真诚,带有古典哲学的意味”,通过对牧人孤独之下单纯自然生活的刻画,突出大自然对人的美好塑造。可见人应该敬畏自然。

比如“古代的西夏人曾经在这样的天空下牧马,在某个山洞里,翻开碎石,还有西夏的灰烬,石头上还有他们留下的字符——那些曾经的勇猛或者怯懦”,通过对西夏人的联想,突出大自然规律的永恒。可见人应该敬畏自然。

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二)(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行走在岸上的鱼

蔡楠

①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②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曾几何时,那里是她的家园呀!那荷、 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③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④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而且它们再也忍受不了近期污水中毒的折磨,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

⑤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⑥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红鲤的美丽,并渴望用她作为诱饵捕猎更多的美味。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并将其放在洞口旁边,在周围安排了多个看守和猎手。红鲤不肯“出卖”无辜的生灵,身上便满布刽子手的啮痕和血粼粼的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坚强地忍受着严酷的身心折磨,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⑦中午是老黑们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的捕杀,它们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绕开看守,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斗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面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划了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⑧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⑨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托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慢慢复苏了。

⑩荷花淀里多了两个生死相依的朋友。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徊。白鲢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挨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

⑪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只又一只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汊间。这时一只哒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 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⑫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

⑬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⑭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⑮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

8. 第⑦段中画线句比喻新奇,请加以赏析。

9. 分析小说设置“老黑”“白鲢”“渔人”等形象的作用。

10. 小说首尾两段都提到了鱼在“行走”,试分析小说这样构思的巧妙之处。

11. 阅读本文的第①段划线句和《变形记》(节选)第1自然段,探究两篇小说中“异化”的异同。

当格里高尔·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部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原来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

(选自《变形记》)

【答案】8. 划线句连用三个比喻,用“水”来比喻天空、用“鱼”来比喻鸟儿、用“树叶”来比喻渔船。 这些比喻基于红鲤的视角和生活经验,新奇巧妙。从高处到远处,写出了唯美诗意的画面:如水般的宽阔而明净的天空中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远处的渔船小如树叶,失去了对“鱼”的生存压迫感。让读者感受到了刚刚逃出黑鱼洞的红鲤重见天日时刹那间的自由喜悦之感。    

9. “白鲢”是红鲤的伙伴,给予其温暖和救助,“老黑”是红鲤鱼类中的敌人,“渔人”是比“老黑”更可怕的存在。红鲤逃离老黑遇到白鲢,白鲢被渔人捕获,三者在张弛之间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使情节一波三折。红鲤可以从老黑手里逃生,却被人类逼得行走在岸上,唯一的温暖依恋白鲢也被人类捕获,可见人类破坏鱼类生存空间的残暴。三者最终促使了红鲤下决心到陆地上行走,从困境中挣脱。    

10. 倒叙式的开头提及一条红鲤“鱼”在岸上行走这一颠覆违背常理的行为,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激发人们对原因的探寻,凸显了离经叛道、勇于与命运抗争的红鲤形象;结尾处再次提及一群“鱼”在岸上行走,揭示鱼类生存空间遭到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表现了在绝境中开拓和创新的红鲤行动引发了广泛的响应。首尾两段重复,构思上形成呼应,意味深重,既是对现代文明中人类无节制的欲望对大自然的挤压的批判,也是对红鲤精神的赞美,更给予人们以思考和启示:处于困境时我们当如何面对。    

11. 相同点:都是受到生存环境的催逼下的变形:红鲤受到人类捕捞威胁“鱼”的特征“尾巴”退化,逃到岸上,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是在生活的压力下变成了背负硬壳、长着许多细腿脚的巨大甲壳虫。

不同点:本文中红鲤的异化是由“鱼”到“人”,以“鱼”的视角批判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是由“人”而“虫”,揭示了人的生存状态的困境。红鲤的异化是绝境中的拼搏,寻找出路,是积极的姿态,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是困境中的被动接受,预示着小说的悲剧结果,异化为“虫”也终将死去的命运。

8题详解】题考查学生体会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这是一处描写性语句,三个“望见了”强化刚刚逃出黑鱼洞的红鲤所见,而“水一样的天空”“鱼一样的鸟儿”“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则描写红鲤真切的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着重获自由的喜悦之情。

“水一样的天空”把“天空”比作“水”,形容天空的宽阔而明净;“鱼一样的鸟儿”把“鸟儿”比作“鱼”,形容鸟儿的自由自在;“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把“渔船”比作“树叶”,形容远处渔船在水面飘浮的自由。这里连用三个比喻,呈现了红鲤逃出黑鱼洞重获自由时的感受。“天空”“鸟儿”“渔船”视角变化由高到低、由近及远,画面诗意而唯美,引发读者展开联想与想象,去感受红鲤的自由与快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和作用的能力。

从形象上看,结合“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中午是老黑们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的捕杀,它们不敢出洞”“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托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徊”“这时一只哒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可知,“白鲢”是红鲤的伙伴,给予其温暖和救助,“老黑”是红鲤鱼类中的敌人,“渔人”是比“老黑”更可怕的存在。

分析形象的作用,情节结构上,红鲤造黑鱼袭击,被黑鱼俘获,逃离途中被白鲢救助相依为命,而后“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 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白鲢又被渔人捕获丧命,三个形象之间环环相扣,推动了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有了波澜起伏,更加吸引人。

表现主题上,“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正是红鲤逃离老黑遇到白鲢,白鲢被渔人捕获,才最终促使了红鲤下决心到陆地上行走,开始了从困境中挣脱的艰难历程,可见人类破坏鱼类生存空间的残暴。三个形象的出现揭示并深化了小说主题。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行走”小说开头先描写一条红鲤在岸上行走,“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然后回过头来写红鲤的遭遇,这是典型的倒叙手法;从艺术效果看,本来应该在水中生存的鱼儿上岸行走,激发人们对原因的探寻,引发读者对鱼儿命运的关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尾处“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再次写鱼在岸上“行走”,首尾呼应,借助红鲤的遭遇和命运,引发人们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批判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掠夺和破坏;同时,“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赞美红鲤在困境中的开拓和创新精神,启示人类思考自己如何面对生存的困境。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本文“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红鲤受到人类捕捞威胁“鱼”的特征“尾巴”退化,最终决定逃到岸上;《变形记》中“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那许多与原来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格里高尔是在生活的压力下变成了背负硬壳、长着许多细腿脚的巨大甲壳虫。

可见,二者相同点,都是受到生存环境的催逼下的变形。

不同点:二者借助“异化”表现的主题不同。

本文在岸上“行走”“化为了四足”“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由“鱼”到“人”的异化。小说写红鲤逃离老黑遇到白鲢,白鲢被渔人捕获,才最终促使了红鲤下决心到陆地上行走,开始了从困境中挣脱的艰难历程,小说以红鲤的视角,再现人类破坏鱼类生存空间的残暴,批判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红鲤的异化是绝境中的拼搏,寻找出路,是积极的姿态,赞美红鲤在困境中的开拓和创新精神。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最后变成甲壳虫,是由“人”而“虫”异化。小说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这种异化也预示着小说的悲剧结果,异化为“虫”也终将死去的命运。

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二)(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节选)

费孝通

1936年的初夏,在一座介于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小镇上,一间丝厂开张了。大运河从这座新建工厂前面流过,河上航船满载茧袋。工人们在码头卸下茧袋,将其存放在仓库里。茧袋不断流进工厂,好似自己在运动。

②突然,茧袋平顺的流动中断了。张婶的闯入,扰乱了茧袋的运输秩序。张婶不知所措,她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扰乱工厂的运转。她忘了自己此时并不在村里,平常在自己的村子里,和劳作中的邻里打招呼是常事。她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茧袋越堆越高,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躲开。转过头去,这才看到有名年轻男子正盯着她,张婶越加困窘。她知道可能是出了什么事,而年轻人正等着她解释。但她舌头打结,不知怎么称呼他。在老家,她可以叫他小叔子,可她意识到,此时此地这么称呼他是不妥的。她突然想到可以叫他先生先生,她说,我来找我的儿媳的,她在哪儿呢?

儿媳”是个多么令人愉悦的鲜活词语啊,工人们听见了张婶说的,笑着,起哄着。去那里问问,这儿可没人知道你儿媳在哪儿。张婶不太相信自己问错了地方。这不就是工厂吗,不就是儿媳来上班的地方吗。没错啊。她之前已经问过好几个人,他们都说镇上没有其他工厂。但是,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阻碍她进厂子,可她说不清。她站着,笑话起自己:我个戆度,宝珠在这个洋工厂里上班,肯定忙得很,不像乡下的女人,缫丝的时候随时都能停下来搭话。自责了一番,她冷静了下来。

————,航船驶入了村庄,宝珠站在船头。这是她第一次从工厂回家。她离开村子时还是初夏,那时荷花开得正盛,而现在却已是隆冬。对宝珠而言,在她的新世界里,时光飞逝,以至于她几乎快忘记了曾经的乡村生活。

⑤张婶已等了宝珠许久。宝珠下了船,提着行李,跃向张婶。张婶想帮她提行李,被宝珠拽住了,她只好叨叨:好,好,你可回来了。随后她们一起往家的方向走去。

⑥宝珠走进屋里,妈,您猜我挣了多少钱?宝珠从她的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在婆婆面前打开,这是她六个月的工作所得。张婶四周张望了下,门如往常一样开着,但没人在那里。她转身背对着门。嘘嘘——,小声点。别让人看到——这么一大沓崭新的钞票,张婶都看花了眼。妈,我还给您做了一件新的棉毛线外套。您正月就穿上它吧。宝珠音调很高,就像长辈从集市回来给孩子们发糖果一般。

⑦宝珠让婆婆坐在凳子上,拿出衣服来,妈,这料子人家叫羊毛,又结实又舒服。这是宝珠第一次能够送礼物给婆婆。以前,她能做的就是取悦婆婆,而现在可以议论好坏了。她变了,这变化使张婶感到害怕。这时,她注意到宝珠还穿着旧裙子,这令她感动,哦不,不要给我这么好的料子,会浪费的,拿去给自己做件裙子吧。”“妈,我不需要新裙子,我们穿制服。”“——看,我给妈织了一条围巾,您戴上,让我看看怎么样。她拿出围巾,给张婶围上。您觉得暖和不?您再也不会害神经痛了。我还给三福织了件毛衣。

⑧宝珠折好衣服,做了个鬼脸。妈,我还当选了自治会的主席呢。您晓得的,主席的意思是头儿,自治意思是我们自己管理自己。张婶吃了一惊。什么?主席,头儿——我这么信任你,是因为你少言少语,只管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要当头儿?宝珠,不要干那事,枪打出头鸟。还有,自己管理自己是什么意思?你还年轻,从人家那里挣钱,一定要顺人家的意。我不明白女孩子怎么管理自己。不要开玩笑了。她换了副声调,因为她发现宝珠有些失望。宝珠,好孩子,你也不想我担心你吧。跟我保证,回厂子后就辞了。当头儿什么好处都没有,就只有惹麻烦。这是千真万确的,老话就是这么说的。宝珠完全没料到婆婆会有这种反应,她原以为婆婆得知此事会为她骄傲。婆婆却又唠叨说:做个好姑娘,不要出头。年末回来和我待在家里。

⑨宝珠还记得自己如何走向讲台、当选主席的情景,千百双眼睛追随着她。这是一种荣耀。当选那刻,她为自己的丈夫三福和婆婆不在现场而遗憾。若是他们在,那就更是意义非凡了。她真心热爱这一切,爱她的家,但此刻似乎有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正在将她往外推。她的短发,她麻利的动作,充满活力的清亮嗓音,都与周遭格格不入。在她和这个家之间有什么正暗自滋长。别工作,别说话,顺从,接受一切,做命运的奴隶,重演婆婆的人生轨迹——她做不到。一切已无法逆转。她记得李义浦的声音,他说:你有你的责任,通过你,村里人将会实现现代化。

⑩桑蚕吐丝作茧,蚕蛹破茧成蝶。蚕茧本身有何用呢?

【注】①《茧》是费孝通的中篇小说,主要叙写了20世纪30年代苏南乡村一家新兴丝织工厂的故事。童养媳宝珠为帮助当学徒的丈夫三福凑齐出师费,征得婆婆张婶同意后到丝厂工作。

②李义浦:丝厂经理,城市来的知识青年。

8. 文中详写宝珠送婆婆礼物,请分析详写的作用。

9. 请联系《乡土中国》中有关家族、乡土社会特性的说法,阐释⑧段张婶的心理成因。

10. 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意蕴。

11. 本文中张婶进丝厂与《红楼梦》中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情节刻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此加以探究。

【答案】8. 更好的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宝珠的礼物既有婆婆需要的外套,还有为缓解神经痛而亲手织的毛衣。数量多表现了宝珠的孝顺和关心(种类多表现了宝珠心思细腻灵巧,不同的礼物包含着不同的心意)。同时,送礼物的行为也意味着宝珠在家庭中地位变化,令她感到愉悦而骄傲。    

9. 答案示例一:《乡土中国》认为乡土社会是稳定保守的状态。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因此张婶并不因为宝珠当选主席而感到高兴,反而感到害怕,认为出头的事情会招来麻烦。

答案示例二:《乡土中国》认为乡土社会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前人所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因此张婶对“老话”坚信不疑、奉为权威,并以此来劝诫宝珠。

答案示例三:《乡土中国》认为乡土社会中的家族是事业社群,主轴在父子和婆媳之间。事业的需要排斥普通的感情,讲求效率和纪律,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因此张婶可以约束宝珠辞去丝厂的工作,让她回来婆媳二人待在家里。    

10. 最后一段呼应了小说的题目和主旨。蚕茧又象征了束缚宝珠的家庭,甚至是整个乡土社会和保守传统的隐喻,蚕蛹破茧好比宝珠的蜕变。但是“蚕茧本身有何用呢?”觉醒的个体最终是不是要彻底离开乡村?这是故事中宝珠此时的犹疑和茫然,也是作者费孝通关于乡土中国应该如何转变的发问。    

11. 张婶进丝厂是传统乡土人物进入了新兴的现代化环境,刘姥姥进荣国府是平凡百姓进入了繁华奢靡的钟鸣鼎食之家。作者都借助局外人视角,表现人物对新世界的特殊感知,使人感到格外新奇。人物在新环境下的认知冲突,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性。在环境与人物的反差中,更好地展开对人物性格心态与性格的深层表现。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情节作用的能力。

文中详写宝珠送婆婆礼物,更好的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妈,我还给您做了一件新的棉毛线外套。您正月就穿上它吧。’宝珠音调很高,就像长辈从集市回来给孩子们发糖果一般”,体现宝珠对婆婆的孝顺,其中“就像长辈从集市回来给孩子们发糖果一般”更体现了宝珠在家庭中地位变化令她感到愉悦而骄傲的心理。

“'——看,我给妈织了一条围巾,您戴上,让我看看怎么样。她拿出围巾,给张婶围上。'您觉得暖和不?您再也不会害神经痛了。我还给三福织了件毛衣。’”,除了体现宝珠对婆婆的孝顺,“您再也不会害神经痛了。我还给三福织了件毛衣”更是凸显了宝珠细腻的心思和对婆婆由衷的关心。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名著的内容主旨,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乡土中国》认为: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头儿——我这么信任你,是因为你少言少语,只管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要当头儿?宝珠,不要干那事,枪打出头鸟”,张婶并不因为宝珠当选主席而感到高兴,反而感到害怕,认为出头的事情会招来麻烦。

《乡土中国》认为: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你还年轻,从人家那里挣钱,一定要顺人家的意……当头儿什么好处都没有,就只有惹麻烦。这是千真万确的,老话就是这么说的”,张婶对“老话”坚信不疑、奉为权威,并以此来劝诫宝珠。

《乡土中国》认为: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我们的家既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并不是表面上的“顺从、跟从”之意,而是“辅佐、辅助”之意。这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是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方面进行的规范要求。“宝珠,好孩子,你也不想我担心你吧。跟我保证,回厂子后就辞了”“做个好姑娘,不要出头。年末回来和我待在家里”,张婶可以约束宝珠辞去丝厂的工作,让她回来婆媳二人待在家里。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段落作用的能力。

小说的标题是“茧”,最后一段呼应了小说的题目。

“茧”具有比喻含义,象征了束缚宝珠的家庭,甚至是整个乡土社会和保守传统的隐喻。“蚕蛹破茧成蝶”则象征宝珠冲破保守传统的蜕变。所以结尾呼应了小说的主题。

“蚕茧本身有何用呢?”,这是宝珠的犹疑和茫然,也是作者费孝通关于乡土中国应该如何转变的发问?作者以问句的形式结尾,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的能力。

刘姥姥进荣国府是平凡百姓进入了繁华奢靡的钟鸣鼎食之家,本文中,张婶是传统乡土人物,一直生活在“村里”。所以作者都借助局外人视角,表现人物对新世界的特殊感知,使人感到格外新奇。

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后一系列的出丑、出错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性,同时体现了刘姥姥朴实又风趣幽默、憨厚又不是聪明睿智等性格。比如“第一次来大观园时,刘姥姥显而易见是很窘迫的,连向门房问话都毕恭毕敬、畏畏缩缩,好容易进了门,见了王熙凤,却是还没开口就先羞红了老脸,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开口,还被贾蓉打断了,最后急得只想让外孙板儿说几句讨巧的话” “醉卧怡红院”“刘姥姥吃相难看,食量很大,暴饮暴食后就去解手”等等,在环境与人物的反差中,更好地展开对人物性格心态与性格的深层表现。而本文中“张婶不知所措……平常在自己的村子里,和劳作中的邻里打招呼是常事。她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茧袋越堆越高,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躲开。转过头去,这才看到有名年轻男子正盯着她,张婶越加困窘……不知怎么称呼他……”同样是写出了张婶在新环境下的认知冲突,展示了张婶窘迫、不知所措的心态。

202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二)(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布底鞋

郭文斌

①月光从淡蓝色的纱窗里照进来,小屋子便如一个缥缈的梦。梦中,这声音便有一种邈远而又古旷的味道,似乎它并不出自母亲的双手,而是来自遥遥上古、茫茫天外。

②儿子和妻已睡熟了。我翻完了一本杂志的最后一页,拉了灯,准备休息,却听见母亲还在外屋刺儿刺儿地纳鞋底,仿佛被什么击了一下似的,我呆坐在凳上……

③这声音太熟悉了,熟悉得有点陌生。

④当我还在母腹中时,我就听到了这种声音。那时,母亲给我纳着第一双鞋底。之后,便有了第二双,第三双……

鞋底一年比一年宽肥,声音一双比一双浊重,母亲手上磨起的老茧也一年比一年粗厚。母亲就那样不停地纳着,纳了一双又一双,纳进她的期冀,纳进她的慈爱。我也就在这亲切的声音里拔节。多少次,当我惊醒时,那摇篮似的刺儿刺儿的声音仍在响着。母亲还在穿针引线,或借一盏荧荧油灯,或借一月脉脉清辉。

⑥以后,我上学了,每晚,母亲在操劳完家务后,就坐在或读书或写字的我的身边纳起来。不时看看我,将满心的希冀纳成慈祥而又温暖的歌,纳成一条清凉而又温柔的溪流,浮载着我,鼓励着我,给我意志,给我力量,洗去不时向我袭来的倦意,抚平不时向我挑衅的浮躁。

⑦那时,我才懂得,真正的监督和鼓励是无声的。

⑧有一年,母亲上山打柴时,摔了一跤,右手被镰刀割伤了。看着连筷子都拿不成的母亲,我的心里很难过。这倒不单单是因为疼母亲,还意味着我将要光着脚板上学了。当时,我脚上的鞋已经藏不住大拇指了,母亲正在给我赶做一双新的布底鞋。

⑨庄户人的活计是一天也不能停的。放学后,我必须接替母亲上山打柴,而脚上的鞋是再也不敢穿了。因为它已经经不起上一次山了。明天,我还要穿着它去上学。小的时候,穷得做不起鞋,光着脚板上学没什么,而眼下我已经是四年级了,四年级了还光着脚板同学们会笑的。

⑩于是,我只好光着脚板上山打柴,于是,恶毒的刺就故意和我作对似的一根接一根扎进我的脚板。我疼得哇哇直叫,回到家里,母亲流着泪给我用针挑刺。

第二天,我醒来时,眼前放着一双新鞋。可以穿新鞋上学了!我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拿起来就要试穿,却怔住了,那白色的鞋底上沾满鲜血,触目惊心。

泪就来了。

那一天上课时,我第一次改掉了做小动作的坏毛病,听得格外认真。

我是穿着母亲做的布鞋走完人生第一程的。

那年,我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穿着母亲新做的布底鞋踏进师范的大门,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和布底鞋告别了。

当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脱下那双母亲熬了几个通宵赶出来,料最好、工最细的毛边布底鞋,换上一双新买的运动鞋时,我的脑海里冒出一个词:叛变

夜,很深了。月光从窗外照进来,小屋子便如一个缥缈的梦。如同当年在月下入迷地倾听母亲娓娓地讲述远古的传说似的,我静听着这亲切的刺儿刺儿的声音,带着母亲的乳香,溪流般在深夜里流淌。流淌出一段甜蜜而又苦涩的记忆,冲刷着我被岁月尘封了的心。

人往往最容易忽视别人。

当年母亲点灯熬夜,用心用血纳鞋是为了生存,想不到今天也是为了生存。

下了班,匆匆吃饭后,妻子争分夺秒地给儿子教识字,而我纯粹用小说打发时光,母亲一人坐在外屋里,孤单单地,多寂寞呀!

不纳鞋底再干什么呢?纳鞋底成了母亲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我知道,只要这刺儿刺儿的声音响起,她老人家就会看见她的儿女们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歪歪斜斜的故事。她的心里也就充满了儿女们跌跌打打的欢声笑语,就不再寂寞,不再孤独。

我开门出去,走近在灯下弯成一张弓的母亲身边,问,妈,给谁纳呢?

纳成了再说。母亲一边用牙咬住穿在鞋底中的大针,使劲往外拽,一边说。

我能穿吗?

母亲抬起头来,非常意外地看着我。

8. 分析第一段和第十七段画线句在构思上的作用。

9. 赏析第五段画线部分在语言运用上的表达效果。

10. 第十六段中“叛变”一词蕴含的情感很复杂,请加以分析。

11. 费孝通《乡土中国》将“欲望”到“需要”看成是社会变迁中的里程碑。

材料一

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两者所以合,那是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我说它是文化事实,意思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的。譬如说,北方人有吃大蒜的欲望,并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

材料二

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于是人开始注意到生存条件的本身了——在社会学里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功能。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 而是分析的结果,是营养而不是味觉。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用以别于欲望。现代社会里的人开始为了营养选择他们的食料,这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乡土中国·从欲望到需要》

结合上述材料,评析文章第二十一到二十五段母亲纳鞋底的行为。

【答案】8. 两次写“月光”从窗子照进屋子里触发作者回忆与思考;第1段作者由月光入户,回忆母亲在灯下为我纳鞋的往事,从“现实生活”过渡到作者的“精神世界”;第17段同样的“月光”又将作者带回现实的小屋,经由往事再过渡到眼前的母亲和妻儿,从而进一步拷问人的生存境遇。文中两次出现相同的句子既起到虚实转换的作用,同时“月光”的意象、以及将小屋比作“缥缈的梦”也营造出朦胧诗意的氛围。    

9. 答案示例一:用凝练简朴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可感的画面,真实而亲切。用排比句式使句子富有节奏感,岁月在文字有序的节奏中变得真切可感。“纳”鞋的动作也被作者赋予情感,从纳“鞋”到纳入“期望”和“慈爱”,语浅情深。答案示例二:用诗化的语言回忆母亲为全家人纳鞋底的场景,体现出母亲的朴实并感受到她对儿女爱的深沉。作者交替使用“一年一年”“一双一双”,读来自然流畅,体现出叙事内部的情感节奏,表现出我在母亲一针一线的关爱下一天天地成长的过程。    

10. 答案示例:布底鞋是母亲亲手缝制,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是母亲能给出的最贵重的礼物,我另换新运动鞋内心有愧疚;布鞋陪伴我一路成长,蕴藏着作者过往的经历与生命体验,给予他精神安慰;我将穿“运动鞋”的感受形容为“叛变”,是因为我觉察到不仅是“鞋”,而是自己所热爱的家乡事物和生活方式在当今正不可避免的消失,从而感到无奈;理性告诉我选择运动鞋是合理的,情感上却无法坦然接受,这就造成我内心的挣扎。    

11. 答案示例:第21-25段母亲跟随我在城市生活,从功能上看,布鞋已不实用;当年我踏进师范大门不久后就选择新运动鞋,这是作者“自觉”的选择;文末母亲在儿女已经不需要布底鞋的情况下,依然不停纳鞋的行为实质是“欲望”;在乡土社会里,给孩子纳布鞋是母亲的责任,同时也是合于生存条件的;而母亲晚年纳鞋的行为则与“需要”无关,只是排遣寂寞,让自己获得满足和安慰的方式;在作者的叙述中母亲一直都是“母亲”的身份,关爱孩子,为家庭付出都是乡土社会中一个女性的“天职”,然而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则是被遮蔽和忽略的,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行文思路并分析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①“月光从淡蓝色的纱窗里照进来,小屋子便如一个缥缈的梦”,⑰“夜,很深了。月光从窗外照进来,小屋子便如一个缥缈的梦”,可见作者使用间隔反复法两次写“月光”从窗子照进屋子里,并把小屋子和梦联系起来,梦的特点均为“缥缈”,结构上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触发作者回忆与思考。

①段作者由月光入户,回忆母亲在灯下为我纳鞋的往事,“梦中,这声音便有一种邈远而又古旷的味道,似乎它并不出自母亲的双手,而是来自遥遥上古、茫茫天外”,从月光、小屋到梦,由具体到抽象,自“现实生活”过渡到作者的“精神世界”;第⑰段同样的“月光”又将作者带回现实的小屋,经由往事再过渡到眼前的母亲和妻儿,“如同当年在月下入迷地倾听母亲娓娓地讲述远古的传说似的,我静听着这亲切的刺儿刺儿的声音,带着母亲的乳香,溪流般在深夜里流淌。流淌出一段甜蜜而又苦涩的记忆,冲刷着我被岁月尘封了的心”,从而进一步拷问人的生存境遇。

文中两次出现相同的句子既起到前后照应、间隔反复、虚实转换的作用,同时“月光”的意象、以及将小屋比作“缥缈的梦”也营造出朦胧诗意的氛围,烘托了作者思绪飘飞的情感世界。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特点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⑤鞋底一年比一年宽肥,声音一双比一双浊重,母亲手上磨起的老茧也一年比一年粗厚。母亲就那样不停地纳着,纳了一双又一双,纳进她的期冀,纳进她的慈爱。我也就在这亲切的声音里拔节。

“母亲就那样不停地纳着,纳了一双又一双”,内容上回忆母亲为全家人纳鞋底的场景,“鞋底一年比一年宽肥”“母亲手上磨起的老茧也一年比一年粗厚”“不停地”“纳进她的期冀,纳进她的慈爱”主旨情感上体现出母亲的朴实并感受到她对儿女爱的深沉。

“鞋底一年比一年宽肥,声音一双比一双浊重”“老茧也一年比一年粗厚”“纳了一双又一双”,大量使用数量词、间隔反复、对比、排比,突出强调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儿女操劳,不厌其烦、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纳进她的期冀,纳进她的慈爱。我也就在这亲切的声音里拔节”运用了比拟、比喻等修辞,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亲切可感,岁月在文字有序的节奏中变得真切可感。“纳”鞋的动作也被作者赋予情感,从纳“鞋”到纳入“期望”和“慈爱”,语浅情深,表现出我在母亲一针一线的关爱下一天天地成长的过程。

“纳进她的期冀,纳进她的慈爱。我也就在这亲切的声音里拔节”,整散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语言流畅自然,富有韵律美,富有诗情画意,让人身临其境,感染力强,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词语含义的能力。

首先理“叛变”一词的本义,对自己的阶级、集团采取敌对行动,或投到原来敌人的一方去。

然后结合上下文理解引申义或具体义、语境义。

“那双母亲熬了几个通宵赶出来,料最好、工最细的毛边布底鞋”,可见布底鞋是母亲亲手缝制,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是母亲能给出的最贵重的礼物,“脱下”“换上一双新买的运动鞋时”内心有愧疚,“怀着复杂的心情”“我的脑海里冒出一个词:叛变”;

再结合后文“如同当年在月下入迷地倾听母亲娓娓地讲述远古的传说似的,我静听着这亲切的刺儿刺儿的声音,带着母亲的乳香,溪流般在深夜里流淌。流淌出一段甜蜜而又苦涩的记忆,冲刷着我被岁月尘封了的心”分析,“脱”“换”这两个动作行为中,“我”情感复杂,难忘母亲纳鞋的镜头、画面,更难忘母亲的慈爱和培养教育,布鞋陪伴我一路成长,蕴藏着作者过往的经历与生命体验,给予他精神安慰;

“人往往最容易忽视别人”“当年母亲点灯熬夜,用心用血纳鞋是为了生存,想不到今天也是为了生存”“下了班,匆匆吃饭后,妻子争分夺秒地给儿子教识字,而我纯粹用小说打发时光,母亲一人坐在外屋里,孤单单地,多寂寞呀!”我将穿“运动鞋”的感受形容为“叛变”,是因为我觉察到不仅是“鞋”,而是自己所热爱的家乡事物和生活方式在当今正不可避免的消失,从而感到无奈;

“我开门出去,走近在灯下弯成一张弓的母亲身边,问,妈,给谁纳呢?”理性告诉我选择运动鞋是合理的,“母亲抬起头来,非常意外地看着我”“我能穿吗?”情感上却无法坦然接受,这就造成我内心的挣扎。

可见“叛变”里有“我”的愧疚、无奈、矛盾、纠结、挣扎、谴责等复杂情绪。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能力。

21-25段“不纳鞋底再干什么呢?纳鞋底成了母亲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给谁纳呢?”“纳成了再说”,母亲跟随我在城市生活,从功能上看,布鞋已不实用;

“那年,我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穿着母亲新做的布底鞋踏进师范的大门,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和布底鞋告别了”“当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脱下那双母亲熬了几个通宵赶出来,料最好、工最细的毛边布底鞋,换上一双新买的运动鞋时”,当年我踏进师范大门不久后就选择新运动鞋,这是作者“自觉”的选择;

“纳鞋底成了母亲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我知道,只要这刺儿刺儿的声音响起,她老人家就会看见她的儿女们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歪歪斜斜的故事”“母亲一边用牙咬住穿在鞋底中的大针,使劲往外拽,一边说”,文末母亲在儿女已经不需要布底鞋的情况下,依然不停纳鞋的行为实质是“欲望”;

“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两者所以合,那是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在乡土社会里,给孩子纳布鞋是母亲的责任,同时也是合于生存条件的;而母亲晚年纳鞋的行为则与“需要”无关,“她的心里也就充满了儿女们跌跌打打的欢声笑语,就不再寂寞,不再孤独”只是排遣寂寞,让自己获得满足和安慰的方式;

“以后,我上学了,每晚,母亲在操劳完家务后,就坐在或读书或写字的我的身边纳起来”“下了班,匆匆吃饭后,妻子争分夺秒地给儿子教识字”在作者的叙述中母亲一直都是“母亲”的身份,关爱孩子,为家庭付出都是乡土社会中一个女性的“天职”,“鞋底一年比一年宽肥,声音一双比一双浊重,母亲手上磨起的老茧也一年比一年粗厚。母亲就那样不停地纳着,纳了一双又一双,纳进她的期冀,纳进她的慈爱。我也就在这亲切的声音里拔节”,然而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则是被遮蔽和忽略的,“人往往最容易忽视别人”,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202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岑燮钧

我们小的时候,住在县剧团里,父亲是团里的琴师。

有一阵,父亲总是晚回来,母亲知道他是给团里一个小姑娘马玉娘拉琴后,就时不时跟父亲吵架。

有一回,她拍着巴掌骂道:你以为你是好人,好人会被撵到乡下来?父亲似乎恼羞成怒,一个反手巴掌甩了过去,母亲摸着脸,张牙舞爪地扑了上来。

从此,但凡要吃饭了,我就跑去叫父亲,我怕母亲去闹。

父亲对马玉娘很耐心,我经常听到他说道:对,对,就这样唱,唱高音时,可以用气息托着,若断若续……云派唱腔就是这样的特点,像云一样,飘若游丝……

那时,剧团青黄不接。老演员经过文革的耽搁,有的荒废了,有的形象不行了,正需要年轻演员顶上去。

终于,马玉娘成了剧团的主角,可她的神态总是幽幽的。母亲是团里烧饭的。她不喜欢马玉娘,她喜欢李铁梅一样的,人精精神神,嗓子脆亮脆亮的。父亲不屑地说:你知道什么。

果然。马玉娘渐渐地红了起来。

有一天,大家都知道了,马玉娘要调到省里去,她被省团的云老师看中了。

那天,父亲倒了酒慢慢地喝着,直到我们都吃完了,他还在喝。母亲催了几次,父亲喝道:你有完没完!

大概是半年后,有一晚,我们听到敲门声,母亲走出去,一会儿转身向里喊道:马玉娘来了!

父亲既没激动,也没热情,只是淡淡说,坐。马玉娘说了些省团的事,父亲只是“嗯”“噢”“啊”地应着,有时点点头。临到马玉娘要走时,他说:东西拿走!马玉娘说,只是一点点意思!父亲说:以后,你拿东西,就别来了。人家说这话是客气话,可是父亲却是一本正经的,弄得马玉娘很下不来台。父亲把东西硬是拿了出去,然后关了门。门敲了几下,然后听到马玉娘走了。

母亲看看父亲,白了他一眼。

本来,剧团刚刚有点生气。可是,马玉娘一走,又黯淡下去了。一个好演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后来,马玉娘托团里的一个老同事,给父亲捎来一把新的胡琴。父亲试了一下,收下了。

马玉娘越来越红,新戏一个接着一个。可是,父亲越来越落寞,因为剧团解散了。

父亲的最后两年是在省城度过的。母亲殁了,他也老得很快。他的心脏不行,把他一个人放在乡下,不放心,于是,我叫他来。起先,他不肯,我哭着“骂”了他,他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肯跟我了。来的时候,他把那把胡琴带上了。

我给他打开了戏曲频道。那时,乡下没有数字电视,戏曲频道是收不到的。我给他说,戏曲频道里经常有马玉娘的戏。她现在是省团的当家花旦了,还得了梅花奖。

第二晚,果然看上了马玉娘的大戏。父亲一边看,一边给她打拍子。我问父亲,她唱得好吗?父亲点点头,说好,比原来更好了。她原来的嗓音里有一层翳,现在这一层翳散了,但又没完全散,就有了一种幽咽的美。这种嗓音,比起单纯的声音来,更有回味。戏曲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味。这一晚,父亲的话特别多,我从来没见他讲过这么多话,还讲得很有兴致。

他以前是一个多么寡淡的人啊,一天说不了几句话。父亲说,当初,她因为是新招的,高音上不去。差点被刷掉。是他,力排众议,帮她另选流派,练唱三年,终于练出了一条像云致秋那样的幽咽婉转别具一格的嗓子……

我告诉他,你知道吗,玉娘姐家就在我们前面的一个小区。我指着前面的灯光说,喏,就是那边高楼上亮灯的地方。

父亲顿了顿。说,这么近啊……

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每次我提及让玉娘姐来看看他,可他总是摇摇头。他不愿麻烦人家。

父亲平平静静地走了。

父亲去世后第三天,马玉娘摸到我家来,捧着两束花。她是从朋友圈里看到这消息的,说真不知道老师就住在离她家这么近的地方——真是太过意不去了。

我说,父亲临终前,一直看着你的小区,可是,他就是不让我告诉你。

她的眼圈红了,说,我知道,我知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走到父亲的遗像前,献上两束花,深深地鞠了一躬。

她说,另一束花是云老师的。然后,她转发给我一张照片,说你看看。

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文革前的照片:他在给云致秋操琴……

(选自《四川文学》,2017年第12期)

8. 小说第段画线句子叙写父亲接待马玉娘到访的情景。其语言表达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9. 分析第“看戏、评戏”的情景对塑造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10. 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请赏析其妙处。

11. 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最感人小说”栏目将刊发本作品,并配发一段推荐语。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答案】8. 参考示例:将父亲接待马玉娘的话语融合到叙述语言中,省去衔接性的叙述语言,使得行文更加简洁。同时,父亲的话多用短句或“独词句”,凸显沉默寡谈、为人低调的特点。三言两语,凸显人物的个性。    

9. 参考示例:本段描写父亲“看戏、评戏”的情景,与前文弟子调走,剧团解散后落寞的父亲形象形成对比,既刻画出父亲的慧眼识才和专注艺术(或艺术造诣高),又突出父亲甘为人梯的高贵品质(或美德)。    

10. 参考示例:(1)悬念落实,心情释然——揭示了前文让马玉娘代为“父亲遗像”献花、父亲按照云派唱腔指导马玉娘练唱的原因。(2)展现“我”明白缘由后的激动、敬佩、怀念等复杂情感。(3)丰富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品质——(文革前曾为云致秋操琴)烘托父亲琴艺精湛,侧面衬托甘为人梯、提携后进的优秀品质。(4)和开头呼应。(5)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11. 参考示例:即使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乡里且不被妻子理解,却依然对新秀耐心指导;只要有利于后辈成长,即使剧团处境艰难,也不阻止新秀被高一级剧团挖走;即使后来与弟子相隔很近,也不去打扰……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专注艺术,隐忍低调的美德,深深感动着我们。现将该小说推荐给大家,希望也能感动大家。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

“坐”“'嗯’'噢’'啊’”“临到马玉娘要走时,他说:东西拿走!马玉娘说,只是一点点意思!父亲说:以后,你拿东西,就别来了”,小说将“父亲”接待马玉娘的话语融合到叙述语言中,自然流畅,行文简洁。

“坐”“'嗯’'噢’'啊’”“东西拿走”“以后,你拿东西,就别来了”,父亲的语言极其简短,有利于突出他沉默寡谈、为人低调的特点。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情节或段落作用的能力。

前文写“马玉娘越来越红,新戏一个接着一个。可是,父亲越来越落寞,因为剧团解散了”,而现在“父亲一边看,一边给她打拍子”“父亲的话特别多,我从来没见他讲过这么多话,还讲得很有兴致”,描写父亲“看戏、评戏”的情景与剧团解散后落寞的父亲形象形成对比,体现了父亲对艺术的专注与热爱。

结合后文“父亲说,当初,她因为是新招的,高音上不去。差点被刷掉。是他,力排众议,帮她另选流派,练唱三年,终于练出了一条像云致秋那样的幽咽婉转别具一格的嗓子”可知,此时马玉娘的“好嗓音”侧面衬托了父亲的慧眼识才的形象特点,和甘为人梯的高贵品质。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段落艺术效果的能力。

文章开头写“我们小的时候,住在县剧团里,父亲是团里的琴师”,结尾写“他在给云致秋操琴……”,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父亲对马玉娘很耐心……云派唱腔就是这样的特点,像云一样,飘若游丝……”“她走到父亲的遗像前,献上两束花,深深地鞠了一躬”“她说,另一束花是云老师的”,“云老师”“云派”等内容设置了悬念,而最后一段悬念落实,揭示了前文让马玉娘代为“父亲遗像”献花、父亲按照云派唱腔指导马玉娘练唱的原因。

“他在给云致秋操琴”,文革前曾为云派当家云致秋操琴,说明父亲的琴艺精湛,而琴艺精湛的父亲会耐心地教授马玉娘唱戏,并亲自为其操琴,侧面衬托甘为人梯、提携后进的优秀品质。

“第一次”及最后的“……”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既包含“我”明白缘由后的激动、敬佩、怀念等复杂情感,又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推荐语的能力。

栏目为“最感人小说”,那么考生作答时首先要找到小说的感人之处,比如虽然多次遭到妻子的反对,但是“父亲”依然坚持教授马玉娘;比如“父亲”棋艺精湛,但却甘愿为晚辈操琴;比如能够力排众议,慧眼识才;比如即使剧团处境艰难,也不阻止新秀被高一级剧团挖走;比如即使后来与弟子相隔很近,也不去打扰等体现“父亲”甘为人梯、专注艺术、隐忍低调的美德的情节。

此外,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连贯,富有感召力。

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红棉袄

孙犁

①风把山坡上的荒草,吹得俯到地面上,沙石上。云并不厚,可沉重得怕人,树叶因昨夜初霜的侵凌而焦枯了,正一片片坠落。

②我同小战士顾林从滚龙沟的大山顶上爬下来,在强登那峻峭的山顶时,身上发了暖,但一到山顶,被逆风一吹,就觉得难以支持了。顾林在我眼前,连打了三个寒噤。

风还是吹着,云,凌人地往下垂,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天突然的暗了。

④远远的在前面的高坡上出现一片白色的墙壁,我尽可能加快了脚步,顾林也勉强跟着。这时远处山坡上已经有牧羊人的吆喝声,我知道天气该不早了,应是拦羊下山入圈的时分。

⑤爬上那个小山庄的高坡,白墙壁上的一个小方窗就透出了灯火。我叫顾林坐在门前的一块方石上休息,自己上前打门。门很快地开了,一个姑娘走了出来。我对她说明来意。问她这里有没有村长,她用很流利的地方话回答说,这里只是一个小庄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过往的军人有事都是找她家的,因为她的哥哥是自卫队的一个班长。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家了,哥哥还没回来。

⑥她转眼看了下顾林,对我说:“他病得很严重吗?”

⑦我说:“是。”

⑧她把我让到她家里,一盏高座的油灯放在窗台上。浮在黑色油脂里的灯芯,挑着一个不停跳动的灯花,细碎地爆炸着。

⑨姑娘有十六岁,穿一件红色的棉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我想,屋里要是没有那灯光和灶下的柴火的光,机灵的两只大眼也会把这间屋子照亮的吧?她挽起两只袖子,正在烧她一个人的晚饭。

⑩我一时觉得我们休息在这里,有些不适当。但顾林躺在那只铺了一张破席子的炕上了,显然他已是精疲力尽了。我摸摸他的额头,又热到灼手的程度。

⑪“你的病不会又犯了吧?”

⑫顾林没有说话,我只听到他的牙齿的“得得”声,他又发起冷来。我有些发慌,我们没有一件盖的东西。炕的一角好像有一条棉被,我问那正在低头烧火的姑娘,是不是可以拿来盖一下,她低着头没听完我的话,便跳起来,爬到炕上,把它拉过来替顾林盖上去,嘴里一边说,她家是有两条棉被的,哥哥今天背一条出操去了。把被紧紧的盖住了顾林的蜷曲的身体,她才跳下来,临离开,把手按住顾林的头,对我蹙眉说:

⑬“一定是打摆子!”

⑭她回去吹那因为潮湿而熄灭的木柴了,我坐在顾林的旁边,从门口向外望着那昏暗的天。我听见风还在刮,隔壁有一只驴子在叫。我想起顾林明天是不是能走,有些愁闷起来。

⑮姑娘慢慢地对我讲起话来。炉膛里的火旺了,火光照得她脸发红,那件深红的棉袄,便像蔓延着的火焰一般。

⑯她对我讲,今年打摆子的人很多,并问我顾林的病用什么法子治过。她说有一个好方法,用白纸剪一个打秋千的小人形,晚上睡觉放在身下,第二天用黄表纸卷起来,向东南走出三十六步,用火焚化便好了。她小时便害过这样的病,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治好的,说完便笑起来:“这样是不是迷信呢?”

⑰夜晚静得很,顾林有时发出呻吟声,身体缩拢起来,我知道他冷,我摸摸那条棉被,不只破烂,简直像纸一样薄。我已经恢复了温暖,就脱下我的军服的上身,只留下里面的一件衬衫,把军服盖在顾林的头上。

⑱这时锅里的饭已煮好。姑娘盛了一碗米汤放在炕沿上,她看见我把军服盖上去,就沉吟着说:

⑲“那不抵事。”她又机灵地盯视着我。我只是干笑了一下,表示:这不抵事怎么办呢?我看见她右手触着自己棉袄的偏在左边的纽扣,最下的一个,已经应手而开了。她后退一步,对我说:

⑳“盖上我这件棉袄好不好?”

没等我回答,她便转身去断然地脱下来,我看见她的脸飞红了一下,但马上平复了。她把棉袄递给了我,自己退到角落里把内衣整理了一下,便又坐到灶前了,末了还笑着讲:

 “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穿上的。”

她身上只留了一件皱折的花条布的小衫。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自己幼年病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

我凝视着那暗红的棉袄,姑娘凝视着那炉膛里一燃一燃的余烬,一时,她又讲话了。她问我从哪里来,走过什么地方,哪里的妇女自卫队好,又问我什么时候妇女自卫队再一次检阅。一会儿我才知道,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她是第三名。

节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

8. 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9. 分析第⑨段细节描写作用。

10. 赏析本文叙述视角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11. 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联系思考其中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00字以内)

片段一:

孙犁谈创作体会:至于那些青年妇女(例如《荷花淀》里写的乡村媳妇水生嫂,本篇所写的乡村姑娘等),我已经屡次声言,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文学必须取信于当时,才能传信于后世。

片段二:

费孝通在《差序格局》中写道: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

你的看法:

【答案】8. “凌”表现云的力度,给人以威逼感。用问句写出心理感受,先判断雨又转而想到雪,表明寒冷扑面而来,突出内心的焦虑与担忧。总之,作者的描述重在表现内心之“忧”与天气之“劣”。    

9. 写头发“平”,表现姑娘爱美,干净利落。写眼睛“盯住人”,表现姑娘机警、聪慧、善观察。一个问句,更加突出了姑娘眼睛的明亮,展现了姑娘美好形象。    

10. 本文主要运用了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同时在叙述重点人物时,又用第三人称“她”,两种人称交替使用,极富叙述艺术趣味。用“我”叙述,写“我”的经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亲历感,由于“我”身处故事过程,因此作者可以自由描述,随机表达自我内心感受或直接抒情,如写对天气的感受;对姑娘为顾林盖上红棉袄的感受等。增强了真切感人的效果。

叙述中,用第三人称“她”,可以表现人物的一切:内容广泛,自由叙述,时空广阔,无所限制。如小说开头表现“她”开始“踌躇”的心理,继之描写“她”烧饭时的动作、语言、形象,特别是“她”脱下红棉袄,让我给顾林盖上的特写镜头,以及最后交代“她”的先进事迹,总之,时时处处把“她”作为重要核心人物来写,在“我”的眼里,“她”的形象丰富多彩,突出鲜活。需要注意的是,“她”是在“我”的视角里展开形象的。在第一人称为主的叙述视角里,变换为“她”称的叙述,使叙述方式富有变化。    

11. 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联系原作看作者论述目的和重点的不同,费孝通是分析差序格局的历史原因,突出“私”讨论;孙犁身在军队之中,真切的感受到乡民抗敌的英勇,其作品旨在赞颂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无畏的精神。二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随着时代发展,乡民观念也在变化。旧的乡村习惯在新的时代里得以扬弃和改变,孙犁所写的,就是抗日战争对中国乡村的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乡民爱国爱乡,小说里的青年女性就是典型代表。三是用辩证的方法作分析。虽然中国乡村(包括城市市民)在旧时代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但同样也有着可贵的民族精神。国难当头,乡村人民包括青年女性义无反顾,敢于牺牲、奋起抗敌。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特点的能力。

首先明确划线句所写的内容,一是写天气环境,二是写“我”的心理。

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和手法进行分析。

如写天起环境的时候,作者使用“凌”形容“云”,“凌”意为“逼近”,“云,凌人地往下垂”体现出云下垂给人带来的威逼感;如写“我”的心理,“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我”根据云的凌人气势判断要下雨,之后又想到雪,说明天起的寒冷一步步逼近,体现内心的担忧和天气的恶劣。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细节描写作用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找出第九段的细节描写,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效果。

第九段描写的对象是姑娘,重点描写姑娘的衣着、头发、动作以及眼神。

“头发梳得很平”,这是写姑娘的头发,“平”是对姑娘头发的描写,可见头发整齐,表现出姑娘的干净利落;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盯”体现出姑娘的专注以及眼睛的明亮有神,她通过“盯住人”来观察别人的反应,体现出姑娘的聪慧机敏,善于观察。

这些细节除了表现出姑娘这些特点之外,还能展现姑娘外形的美好。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视角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叙述视角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叙述视角主要分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有限视角主要是指第一人称,全知视角主要是第三人称。

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这些视角的效果。

如文中写“我”同顾林在老乡家借宿,遇到红棉袄姑娘,通过“我”的叙述展现故事的进程,如为何到老乡家借宿,如顾林的病况,如红棉袄姑娘如何帮助我们,因使用第一人称,好似是作者的亲历,所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如通过“我”的心理展现天气的变化,如“一到山顶,被逆风一吹,就觉得难以支持了”“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如红棉袄姑娘给顾林盖上红棉袄时“我”的感受“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自己幼年病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使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表达情感,增强故事的感人力量。

如文中在塑造红棉袄姑娘的时候又使用第三人称“她”,第三人称是全知视角,这一视角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自由叙述。如一开始面对“我”和顾林的借宿,“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家了,哥哥还没回来”,展现了“她”一开始的犹疑踌躇;如描写“她”烧饭时的表现,“她挽起两只袖子,正在烧她一个人的晚饭”“一定是打摆子”;如写“她”给顾林盖上红棉袄的表现,“她便转身去断然地脱下来”“她身上只留了一件皱折的花条布的小衫”;如写她的事迹,“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她是第三名”。因为使用第三人称,所以可以自由展现人物的这些特点。

综合可知,文章主要使用第一人称,而在第一人称之中又夹杂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错使用让叙述的方式有了变化。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们在。……文学必须取信于当时,才能传信于后世

谁也不敢否认这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明确两个文本中对于国人的评价,然后分析作者这样评价的原因。

如片段一中,孙犁认为这些青年女性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而片段二中费孝通认为国人最大的特点是“私”。

从论述的目的和重点来看,片段一和片段二的论述目的以及重点不同:由“至于那些青年妇女(例如《荷花淀》里写的乡村媳妇水生嫂,本篇所写的乡村姑娘等),我已经屡次声言,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可知,孙犁的作品重点在于赞颂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英勇抗日的精神,所以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是人物的乐观以及献身精神;由“费孝通在《差序格局》中写道: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可知,费孝通的作品重点在于分析差序格局的历史原因,重点在于“私”的讨论。

从时代发展对观念影响的角度来看:《差序格局》中体现的是乡土社会中乡民的特点,而孙犁作品中展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乡民在外来入侵面前的爱国爱乡的情怀,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化。

从辩证看待人性的角度来看:费孝通《差序格局》中乡民的自私自利不可否认的,但在这些乡民的身上同样有民族的精神,所以当面对日本入侵的时候,国人身上的勇敢无畏、奋起抗争等民族精神就凸显出来。

202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红薯,红薯

许心龙

①一棵秧一嘟噜果。秋高气爽的田地里,奶奶拎着一根粗壮的红薯秧,连根拔出了一嘟噜大大小小的红薯块,还有毛茸茸数不清的因突然面世而羞赧的根须。那老秧根的威力,二孙子现场在红薯地里看到过,还用食指插入沟里费力地掏出了一块不规则的大红薯。这裂沟跟路边的大树根把地皮撑裂了一样醒目,令人遐想。

②奶奶的兴奋总与十月有关。每到深秋十月,迫不及待这个词用在村里的田地。上,更为贴切,更为令人欣慰。十月的红薯地,被霜打的红薯叶,脱去绿衣,露出了黑色,一副脱胎换骨的模样。一地茂绿时,没有立足之地,一只虫子也难逮。半夜里下的一场一场的苦霜,把土地下了出来,同时,它还惊奇地袒露出了裂开的痕迹。那是地下迫不及待的大块红薯,要抛头露面了。这时,奶奶,还有黑压压的村里人,都充满了欢欣,充满了鼓舞,弯腰刨开红薯垄。

③奶奶到底是有能耐的人,在红薯地翻红薯秧时,竟把五叔活生生地给生了下来。奶奶后来描述说,正翻着红薯秧,突然感到肚子一阵坠疼,直疼得弯腰蹲在了地上,腿发软了,一会儿上气不接下气了,就顺手插入垄上的裂沟里,抠出了一块红薯,嚼了一口,口生甘津,又有了力气。多亏吴大奶奶,她正巧赶来……所以,红薯对于奶奶来说就无比神圣了。那感情是融入了奶奶周身血液里的。

④五叔身上的元气都是红薯之气。奶奶给了他非一般的体能,无论田里干活,还是后来当兵拉练,都是一把好手,力道得很。这红薯块,是多好的东西啊,养出了人的精气神,又发展了人的德智体。五叔十分敬爱奶奶就不言而喻了。五叔给奶奶买了台洗衣机。奶奶不太相信洗衣机能洗干净衣服,说那还要手干啥?奶奶的手伸进洗衣机滚筒里,忙又抽了出来,问:那不搅烂了衣服?奶奶关切地问这自动的洗衣机要花多少钱。五叔却笑了,举着手机,说:不需要花钱,只需扫码就行了,钱都存在这里呢。奶奶一愣:咋?钱都存里面了?奶奶摇摇头,叹息一声,又说,那时我们的口粮可是都存在红薯窖里啊。

⑤就在老鼠饿得也到处乱窜的年景里,奶奶用大半袋红薯为二伯铺了一条路。奶奶把二伯送去了学校,当了教书匠——只不过是个临时工。可没有这临时,也就没有长远,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正式。政策来了,二伯转正了,二伯成了名正言顺的人民教师。那半袋红薯,改变了二伯的命运,却让一家子人忍饥挨饿了好几天。那几天里,大人小孩都在找红薯皮红薯头吃,问题是连红薯皮红薯头也很难在地里觅到了。地上一干二净,地下也一干二净。

⑥二孙子是一大群晚辈中最聪慧的。奶奶执拗地认为二孙子的聪慧跟那块大红薯脱不了干系。有一年红薯地里长了一块巨大的红薯,足有八九斤重,奇石一样壮观。二孙子不知天高地厚地用镢头给砍了个稀巴烂。二孙子稀罕啊,这块红薯咋长那么大的块头呢?里面会藏有啥宝贝吗?二孙子在一群人的鼓动下,亢奋地拿起镢头劈了个痛快淋漓。细碎的红薯渣溅了二孙子一腿一裤子,也溅了围观的众人一身。二孙子惹了祸,奶奶被罚了一百斤红薯。奶奶当时就哭了,恨不得要剐了二孙子。现在奶奶再回忆起这段情形时,也不过多地指责谁了,光说二孙子淘气,又说淘气鬼有出息。二孙子读大学,又在城里上了班。二孙子光宗耀祖了呢!你说是不是那块大红薯助了二孙子一臂之力?敢劈大红薯的人,这样的人会简单吗?奶奶不无自豪地说。

⑦在我们镇被授授予长寿之乡的典礼上,坐拥最大两位数年龄的奶奶和吴大奶奶应邀出席。一名镇干部笑着给奶奶和吴大奶奶一人戴上一朵大红花。奶奶还接受了黑色话筒的采访。奶奶说:啥秘方?也没啥秘方,大鱼大肉那时候吃不上,现在也不咋吃。我觉得还得感谢那红薯,这一把年纪真是吃红薯吃出来的。吴大奶奶指着奶奶说:她能吃着红薯,就把儿子给生了下来,嘻嘻。奶奶和吴大奶奶说着,都笑了,笑得没露出一颗牙,倒把红薯颜色的牙床全露了出来。

⑧冬日里,气吞山河的引江济淮工程对村里大块麦田动了剖腹手术。一条宽大的深沟匍匐前行。置于沟内的粗大的圆柱形水泥管道,足能跑辆小四轮车。这时,奶奶说:让我去看一眼吧,这稀罕不见见,死了也不值。众人一愣,一惊,只得点头,遂了奶奶的心愿。奶奶坐在轮椅上望着一地麦田,望着那宽大的深沟和水泥管道铺成的水泥路,几根白发随风摇曳。许久,奶奶咕哝道:这多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啊!还真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我们咋没想起来呢?众人望着奶奶,感觉奶奶就是块红薯变的活人。奶奶与红薯,须臾也不能分割。众人感叹,世事变迁,沟里已不是一嘟噜一嘟噜鲜活的红薯了,沟里躺着的是一个一个紧密相连的水泥筒子。筒子是水的通道,能把滚滚长江之水引到淮河里来,供周边人饮用。

⑨奶奶昏迷了,植物人一样。期间又苏醒了一次,像回光返照。奶奶咕咕哝哝半天说,她梦见自己被埋进了院子那口红薯窖里,尖尖的土堆上一夜之间长出了一根秧苗,红薯苗,这根独苗很快变粗变大,枝繁叶茂,土堆上很快裂出了几条沟纹。

⑩一旁的二姑闻听后,把头俯在奶奶的胸口,抽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

(选自《金山》2021年第7期)

8. 第①段画线句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9. 小说花了不少笔墨写五叔、二伯、二孙子,请分析其对刻画奶奶形象的作用。

10. 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红薯,红薯”不能改成“红薯”,请对此作评析。

11. 奶奶与红薯的关系和《乡土中国》中所述的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下面材料加以探究。

(农业)是直接取资于土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中国》

【答案】8. “粗壮”“一嘟噜”等词形象地写出红薯外在特点,暗示丰收;“毛茸茸”准确地描绘出红薯根须细小、柔软,搭配“羞赧”一词,以拟人手法增添情趣(表达对红薯的喜爱);秋高气爽的大背景映衬出拎着红薯的奶奶以及红薯,很有画面感。    

9. 这三个人的成长都和奶奶有关,通过这三个人物侧面写奶奶的坚韧(能忍)、对知识的追求、对子孙(孩子们)的无私之爱。    

10. 这个观点有道理。红薯是本文的主要事物,贯穿全文,红薯是奶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凝聚物,“红薯”一词的重复,表达出一种深沉、丰富的情感,改成“红薯”不能体现这种情感。    

11. 红薯养活了奶奶和奶奶的子孙们,影响了奶奶的思想和行为,奶奶对红薯是深入骨子里的依赖,甚至执念,《乡土中国》里所述的农民对土地也是这种紧密的依存关系。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特点的能力。

首先把握划线句描写的对象,从第一段可知,描写的对象是奶奶手中拎着的“红薯秧”。

然后分析是如何描写的以及这样描写的效果。

如作者用“粗壮”形容“红薯秧”,用“一嘟噜”形容红薯秧上带出的红薯块,这些词语说明今秋红薯的丰收;作者又以“毛茸茸”来形容“根须”,突出根须的细小和柔软,用“羞赧”这一本是形容人的词语来形容根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结合语境“秋高气爽的田地里”可知,作者将拎着红薯秧的奶奶放置在秋高气爽的田地这一背景之中,凸显画面感。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出写五叔、二伯、二孙子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些内容和奶奶之间的关系。

如第三段写奶奶在红薯地里生下五叔,“奶奶到底是有能耐的人,在红薯地翻红薯秧时,竟把五叔活生生地给生了下来。奶奶后来描述说,正翻着红薯秧,突然感到肚子一阵坠疼,直疼得弯腰蹲在了地上,腿发软了,一会儿上气不接下气了,就顺手插入垄上的裂沟里,抠出了一块红薯,嚼了一口,口生甘津,又有了力气”,第四段写“五叔身上的元气都是红薯之气。奶奶给了他非一般的体能,无论田里干活,还是后来当兵拉练,都是一把好手,力道得”,写五叔实则是写奶奶,展现奶奶的坚韧;

如第五段写奶奶改变二伯的命运,“就在老鼠饿得也到处乱窜的年景里,奶奶用大半袋红薯为二伯铺了一条路。奶奶把二伯送去了学校,当了教书匠——只不过是个临时工。可没有这'临时’,也就没有'长远’,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正式。政策来了,二伯转正了,二伯成了名正言顺的人民教师。那半袋红薯,改变了二伯的命运”,通过写二伯体现奶奶对知识的追求;

如第六段写二孙子惹祸,“二孙子是一大群晚辈中最聪慧的。奶奶执拗地认为二孙子的聪慧跟那块大红薯脱不了干系……二孙子惹了祸,奶奶被罚了一百斤红薯。奶奶当时就哭了,恨不得要剐了二孙子。现在奶奶再回忆起这段情形时,也不过多地指责谁了,光说二孙子淘气,又说淘气鬼有出息。二孙子读大学,又在城里上了班。二孙子光宗耀祖了呢”,通过写二孙子体现奶奶对孙辈的疼爱。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明确观点态度,一般认可文章现有的标题,然后分析这一标题的意义,与小说情节之间、人物形象以及主旨之间的关联。

小说标题是“红薯,红薯”,这是以物象为题,物象为题,一般是文章的线索,而从文中可知,小说选取与红薯相关的事件,如在红薯地生下五叔,如用红薯为二伯铺路,等等,由此可知,“红薯”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结合“红薯对于奶奶来说就无比神圣了。那感情是融入了奶奶周身血液里的”“那时我们的口粮可是都存在红薯窖里啊”“你说是不是那块大红薯助了二孙子一臂之力?敢劈大红薯的人,这样的人会简单吗”“我觉得还得感谢那红薯,这一把年纪真是吃红薯吃出来的”可知,这“红薯”凝聚了奶奶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的方式;“红薯,红薯”重复“红薯”一词,突出强调深沉丰富的情感。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把握《乡土中国》中所述的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结合“(农业)是直接取资于土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可知,农民要生存,必须依存土地,泥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土地近乎神,可以掌管一切闲事,邻里乡亲的柴米油盐、生老病死,完全围着“土地”作文章。

然后分析本文中奶奶与红薯的关系。结合“都充满了欢欣,充满了鼓舞,弯腰刨开红薯垄”“抠出了一块红薯,嚼了一口,口生甘津,又有了力气”“那时我们的口粮可是都存在红薯窖里啊”“那半袋红薯,改变了二伯的命运,却让一家子人忍饥挨饿了好几天”“我觉得还得感谢那红薯,这一把年纪真是吃红薯吃出来的”可知,红薯养活了奶奶和奶奶的子孙后代,对奶奶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奶奶深信红薯助了二孙子,让自己长寿,可以说奶奶对红薯的依赖是深入骨髓的,这和《乡土中国》中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是相同的。

202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好学生

余静如

①他裹着一床旧羊毛毯,顶着三天没洗的乱糟糟的头发,盘腿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他打算就这样迎接那位不速之客——母亲离开前,曾叮嘱他客客气气地说话。

②离约定时间还有十分钟左右,他听见一阵很轻的敲门声,迟疑,微弱。他静静听了一阵,站起来,趿拉着鞋打开了门

③门外是一个约莫六十岁上下的妇女,身材消瘦,穿着一袭黑色套装。脑后一丝不苟的发髻让她显出一种独立女性的干练,瘦削的脸庞和深陷的眼窝又使她看上去像很有思想深度的知识分子模样,而他——头发蓬乱、睡眼惺忪。他裹紧毛毯,转身踱回沙发,再一次坐进尚且温暖的凹陷处。

④她双腿并拢,在靠近他的那一张小沙发上坐下。她先是用寥寥数语对他取得的成就表达了赞许、欣慰和钦佩,说他的作品被改编成了时下一部挺火的电视剧,说他是当地出名的作家。然后便把话题转回到自己身上。她自我介绍说,她是某小学的教师,她在那里工作了数十年。而据她了解,他曾就读于那所小学。后来,她在一次偶然的活动中结识了他的母亲,她高兴地从他母亲那里获得了他的联系方式。只是,当他母亲向他转达这一消息时,他并不记得这样的一位教师。

⑤她从自己的幼年说起,说自己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童年和青春期恰好处在一段混乱的历史时期,父亲被打倒了,自己也没有受到良好教育。

⑥ “可是我是多么热爱知识,热爱文学。”她充满深情地说,眼睛注视着前方,深陷回忆。“我怀揣着半本字典,一有空就拿出来翻几页,正是这样才不至于变成一个文盲。”她一边感叹自己的命运,一边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她的眼睛里闪着光,他不清楚那是不是眼泪。他渐渐被她的表情和激动的语调吸引住了,开始有些同情她。他联想到了自己,他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顺利。他从幼年开始,遭遇过无数次被否定的经历。后来命运之神眷顾了他,一家影视公司找到他,买下他为了发泄情绪而胡乱编造的一部长篇小说。几年以后,他出人意料地火了一把。

⑦她由衷赞美着,惊叹着,说不敢相信,在所任教的学校里,竟然出了一位他这样的好学生。她想知道,他是如何对文学开始感兴趣的,一定受到了某位老师的启发吧?他笑着摇摇头。她沉默片刻之后,继续对他描绘那些年的美好——在那所校园里,她度过的青年时期,以及他的童年。她打开了手机,翻出相册里的照片,送到他面前。他逐渐被她手里滑动着的一张张照片吸引。他的记忆碎片在遥远的某一处蠢蠢欲动,他不由得抬起头看了看身边这个苍老的女人。他能看出,她的确就是老照片里的那个年轻女人。

⑧“我知道我教过你”,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或许你真的不记得我,但没关系。我曾把我写的诗歌和文章交给你母亲,托她转交给你……你看了吗?”她突然换了一种态度,充满期待地问道。

⑨“我……”他的语气变得犹疑不定,他看过她写的那些东西。她写了赞美祖国河山的诗歌,她写了讲述日常游玩和养花种草的散文,语言里充满了抒情式的表达。他不知道该如何对她做出评价。但他知道,那不是当下的市场想要的文字。

⑩“你还没看吗?”她又换了一种语气问道。她的眼睛熠熠发光,一种渴望成功的光芒。

⑪他从她复杂而热切的表情中,突然想到了自己。他总是为写作而焦躁不安。就在一个月前,他因无法忍受他的长期失眠、注意力涣散和肢体疼痛,才回到母亲这里来休养。

⑫他裹紧自己的毛毯,他再次焦躁不安,身上冒出了冷汗。

⑬就在此刻,他的记忆之门訇然打开,童年的一幕场景突然清晰地涌现出来。他完全记起了她,甚至记起她那天穿着一条淡黄色的长裙。

⑭他是那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放学了,学生们都已离开教室,他被留在教室里。她情绪激动地责问他:“你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嘲笑我的努力?你怎么可以这样?”那时还年轻的她,红着眼睛,大声嚷着。因为在她讲课时,他在座位学她的表情和动作。孩子们为他的模仿而不是她上课时的真情演绎所打动。

⑮他记得在最后一刻,教导主任闻讯赶来,说了许多劝导的话,最后让她平复心情的那句话是:“方老师,你相信我,你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老师。”

⑯他仿佛从记忆中寻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那句话。

⑰“方老师,你相信我,你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老师。”他轻声说。

⑱她像突然怔住了。她重新看向他,他看见她的眼睛里发生着的奇妙的变化。

⑲“你记起我了,对吗?”她微微笑着。她原本僵直的脊背松弛下来——她看起来舒适多了。他也轻松下来,他想,这大概才是她平日里真实的样子。

⑳“我真的很高兴。”她说,又一次把手按在了胸口,诚挚地看着他。

(有删改)

8. 第②段画线句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9. “毛毯”在文中多次出现,请分析其在构思上的作用。

10. 本文作者曾说:“在我的小说中,我想要塑造的,就是这样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遭遇什么大的不幸,但他们却遭受着一种他们自己也不能明白的苦恼”。请结合作者的话,评析本文“方老师”的形象。

11. 请赏析本文以《好学生》为题的妙处。

【答案】8. 运用“听”、“站”、“趿拉”、“打开”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他迎接来客时开门动作的迟缓,勾画出“他”的慵懒(萎靡、散漫、邋遢等)、漫不经心的形象,含蓄地表现出他对来客的排斥。    

9. ①段开篇即以他裹着“一床旧羊毛毯”的形象出场,装束突兀而独特(随意邋遢),表现出他对来客的抵触,引起读者的注意;第③段再次写“他裹紧毛毯”,与开头呼应,更凸显了他对外来客的抵触(淡漠等);第段再次写“他裹紧自己的毛毯”,因为老师渴望成功的眼神勾起了他在写作中无数次被否定的痛苦回忆,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因而焦躁不安。此处的“毛毯”也成为了情节的转折点,由此引出“他”的记忆之门被打开。“毛毯”前后照应,反复出现,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0. 本文的“方老师”正是一位普通而又有些苦恼的人物。她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某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她早年因历史动荡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然而热爱文学,渴望成功,渴望在退休之后也能像自认为成功的学生那样通过写作得到社会的肯定。但她又苦于受时代机遇和个人能力所限,为找不到追求成功的出路而苦恼。无论是多年前还是现在,她都寄希望于外部评价来实现自我确认,陷入自己也不能明白的苦恼。[她是一个对自我(包括对他人和社会)存在一定认知偏差的苦恼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若能从这个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这一人物形象启示我们如何定位和创造自我的人生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 “好学生”指的是本文的“他”,一位作家。在他的老师看来,是一个成功的名人,是可以为之骄傲的“好学生”。( “好学生”表层,也是老师的视角)然而,他却认为自己是一个曾经犯过错的学生,也遭遇过无数次被否定的经历,而他的“成功”也只是偶然。(“好学生”的深层,也是“他”的视角)用“好学生”为题,颇有反讽意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与实际情况有落差,这揭示出人们在认知和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错位。这个题目还引发读者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好”,人的价值究竟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实现。题目看似平淡实则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他静静听了一阵,站起来,趿拉着鞋打开了门”这是一处人物动作描写,由一连串的动词构成,“听”、“站”、“趿拉”、“打开”描写他迎接来客时开门的动作,我们不难看出他动作迟缓,再结合前文“他裹着一床旧羊毛毯,顶着三天没洗的乱糟糟的头发,盘腿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进而联想到他的慵懒形象;

再结合“他打算就这样迎接那位不速之客——母亲离开前,曾叮嘱他客客气气地说话”可知,他不太情愿迎接来客,由此可看出这些动作透露出他的漫不经心或心不在焉,他对访客有排斥心理。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物象的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描写在第“他裹着一床旧羊毛毯,顶着三天没洗的乱糟糟的头发,盘腿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这是小说开篇的外貌描写,写他出场的方式,裹着“一床旧羊毛毯”应接来客,可见他的形象随意邋遢,表现出他对来客的抵触;

第二次描写在第③段“他裹紧毛毯,转身踱回沙发,再一次坐进尚且温暖的凹陷处”,这时他已经见到来客,“他裹紧毛毯”,此处的描写一方面呼应开头,另一方面,进一步表现他对来客的排斥;

第三处描写在第⑫段“他裹紧自己的毛毯,他再次焦躁不安,身上冒出了冷汗”,结合前文“她的眼睛熠熠发光,一种渴望成功的光芒”“他从她复杂而热切的表情中,突然想到了自己。他总是为写作而焦躁不安”可知,来访的是一位老师,是一位渴望受到肯定和得到成功的老师,而老师的表现引发他自己痛苦的回忆,裹紧毛毯的动作展现他内心的焦躁不安;从结构看,“就在此刻,他的记忆之门訇然打开,童年的一幕场景突然清晰地涌现出来”引出下文他的回忆。

“毛毯”在文中出现三次,除了展现人物外在形象之外,更多地展现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毛毯”的出现推动了情节进一步发展。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她是某小学的教师,她在那里工作了数十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童年和青春期恰好处在一段混乱的历史时期,父亲被打倒了,自己也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可知,方老师是一位知识分子,在历史动荡年代里苦于没有受到良好教育;

结合“可是我是多么热爱知识,热爱文学”“她由衷赞美着,惊叹着,说不敢相信,在所任教的学校里,竟然出了一位他这样的好学生”“我曾把我写的诗歌和文章交给你母亲,托她转交给你……你看了吗?”“她的眼睛熠熠发光,一种渴望成功的光芒”可知,方老师渴望成功,渴望通过写作被认可;

结合“她情绪激动地责问他:'你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嘲笑我的努力?你怎么可以这样?’那时还年轻的她,红着眼睛,大声嚷着。因为在她讲课时,他在座位学她的表情和动作。孩子们为他的模仿而不是她上课时的真情演绎所打动”“'我曾把我写的诗歌和文章交给你母亲,托她转交给你……你看了吗’?她突然换了一种态度,充满期待地问道”“'你还没看吗?’她又换了一种语气问道。她的眼睛熠熠发光,一种渴望成功的光芒”可知,无论是多年前还是现在,她都寄希望于外部评价来实现自我确认,陷入自己也不能明白的苦恼;

结合“她高兴地从他母亲那里获得了他的联系方式”“她想知道,他是如何对文学开始感兴趣的,一定受到了某位老师的启发吧?”“我曾把我写的诗歌和文章交给你母亲,托她转交给你……你看了吗?”“方老师,你相信我,你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老师”“她像突然怔住了。她重新看向他,他看见她的眼睛里发生着的奇妙的变化”可知,方老师总是寄希望于外部评价来实现自我确认,别人的言不由衷的肯定也会让她欣喜,所以她永远活在苦恼中。这一人物形象启示我们如何定位和创造自我的人生价值。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好学生”是本文标题,从表层看,结合“她由衷赞美着,惊叹着,说不敢相信,在所任教的学校里,竟然出了一位他这样的好学生”可知,在老师看来,“他”是一位好学生,一位成名的作家;

从深层看,结合“他是那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放学了,学生们都已离开教室,他被留在教室里”“他从幼年开始,遭遇过无数次被否定的经历。后来命运之神眷顾了他,一家影视公司找到他,买下他为了发泄情绪而胡乱编造的一部长篇小说。几年以后,他出人意料地火了一把”可知,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曾经犯过错的学生,也遭遇过无数次被否定的经历,而他的“成功”也只是偶然。

从两个不同视角看待一个人,在老师眼中成功人士,实际上是一个无数次被否定、只不过偶然获得所谓“成功”的人而已,这是一种认知和评判的错位和偏差。以“好学生”为题具有反讽意味,引发读者关于“好与怀”“成功与否”“人的价值如何评价”等多方面的思考。

202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二)(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文】 锦书谁寄来

向迅

①父亲曾给我写过许多信。

②那些信寄自乌鲁木齐,贵州某县,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我据此知道父亲正在哪里谋生。每每有他的信被邮差送来,我都会怀着隐秘的喜悦,躲到无人打扰的角落,逐字逐句地读。

③父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陌生的一面。这个父亲,就像是换了一副嗓子,换了一副面孔,和颜悦色地说了许多平日里听不到的话,甚至还有点啰唆——在他嘘寒问暖的时候。而且每封信的开头,他总是模仿古人的笔调:吾儿向迅,近来可好?读着这样的句子,总觉得怪怪的,令我忍俊不禁。

④实际上,父亲识字不多,信中因此时不时地蹦出一个错字、别字,乃至他自己造出来的字。但我都会毫无障碍地认出它们,并准确领会他要表达的意思。只是,我那时从未设身处地地想过一个问题:他提笔给远方的儿子写信之前,是否有过片刻的犹疑?

⑤我想象父亲给我写信时的样子:夏日无聊的午后,或是春雨霏霏的凉夜,父亲在外省临时的寄居之所左顾右盼,确定房间再无他人,于是鼓起勇气,快速地从枕头下翻找出页面边缘卷曲的笔记簿和圆珠笔,然后正襟危坐于床沿,把笔记簿摊开在沾着泥浆的双膝上,深吸一口气,开始捉笔写信。

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对父亲而言,要把那些散落于记忆深处、已经爬满青苔的汉字搬到信纸上,就跟在老家没有门窗的羊圈里摸黑逮羊一样困难。他需要凭借顽强的毅力,才能把那些奔跑跳跃在无尽黑暗中的汉字一个个捕捉到,再使用一根无形的绳子把它们穿连在一起,费力地赶上坑坑洼洼的道路。

⑦终于写完了,父亲抬起头舒了一口气,再俯下身子,把信从头至尾默读一遍,最后庄重落款——“父亲某年某月某日”。

⑧搁下笔,他在信纸里侧折出一道痕迹,把它们小心翼翼地从笔记簿上裁下,举到胸前,拢起嘴唇吹了吹,然后把它们工整地对折好,揣进上衣衣兜,并用手轻轻地压了压。

⑨当天下午或次日早晨,父亲搭乘摩托车或卡车从喧嚣的工地出发,翻越一座座山冈和绵延不绝的山丘、庄稼地,最终到达镇上的邮局,购买信封和邮票,装好信,写下收件地址,郑重地投进邮筒。——收到信时,我仿佛还能触摸到父亲的双手留在信封上的余温,他落在信纸上的目光,还有他火焰般明亮的寂寞。

⑩我自然也会给父亲回信。但很多时候,他都会特地在信末嘱咐,不必回信。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流动性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收件地址。“你寄给我了,我也收不到。”父亲说。但不管怎样,几年下来,我攒下了一摞父亲写给我的信。

⑪我所熟悉的那位父亲,是一个出了名的暴脾气,不如意的生活让他极少表现出父亲应该具备的耐心。而在信中,父亲真的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在他朴实无华的措辞中,我不仅充分感受到了他发自肺腑的关心与爱意,还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父亲的无奈与悲哀,我甚至还隐约感受到了他为试图敞开心扉与我沟通而做出的巨大努力。

⑫信中的父亲与现实生活中的父亲,恰如地球的南北两极,也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父亲、立体的父亲。这个父亲,有幸被我看见了,读到了,感受到了。

⑬我曾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一摞信件视为珍稀之物。                             

⑭正是在湘江之滨,我开始书写父亲,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男人。同时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某一日,我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些信件和其他一些比较私密的信件,悉数销毁,把它们撕成碎片,扔进了垃圾桶。冷静下来,我才后悔莫及。

⑮一年之后,那摞信件的重要性显示出来。那年夏天,父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任我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父亲写给我的只言片语。如果那些信件还被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阅读每一封信的时候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父亲。否则,就只能通过回忆了。

⑯而这,也是我这几年不停书写父亲的原因。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父亲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我要通过书写的方式,让父亲活着,让他逐渐模糊的形象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⑰这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

【乙文】 《与父亲书》后记

向迅

①五年前,收到上一本散文集样书之时,我们还幸运地拥有父亲。

②如今,他的墓地早已褪尽颜色,春夏芳草萋萋,秋冬一派萧索。物是人非之感,不是一声叹息就能安抚。

③“与父亲书”,顾名思义,写给父亲的书,献给父亲的书。父亲是那个特定的读者。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一封写给父亲的长信。在这封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的长信中,我试图与父亲进行一番马拉松式的长谈。像亲密无间的父子那样。像有过命之交而又惺惺相惜的兄弟那样。

④这,便是推动我创作《与父亲书》的力量。

(有删改)

8. 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请加以赏析。

9. 以下是第段画横线部分的原文和对照版,请辨析它们在表达效果上的同异。

原文: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它们陪着我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我把它们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

对照版: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

10. 回忆性散文常借“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对往事的不同视角,表现出认识和情感的变化,请以第③④段两处画线句为例加以分析。

11. 甲文《锦书谁寄来》是散文集《与父亲书》的序言;该书作者打算补充乙文作为后记,要在“为父亲而写作”“家书寄远人”中选择其一作为后记的标题。假如你是这本书的编辑,会推荐他选用哪个?请说明理由。

【答案】8. 画线句是对写信如摸黑逮羊这一比喻展开的进一步想象,“奔跑跳跃”“用绳子穿”“赶上坑洼道路”等描写,将父亲绞尽脑汁组织语言写信的情景与费力逮羊的过程一一对应,将难以描摹的无形感受变得具象可感,符合父亲农民工的身份和质朴而顽强生活的形象,写信过程的艰辛更体现出父亲对我的关爱。    

9. 相同:都用整齐的句式突出“我”带着书信辗转各地,一直形影不离,更表现出对信件的珍视。

不同:对照版以“我”为主语,一句到底,突出“我”奔波搬家的行为过程。原文中书信人格化地“陪着我”,主语“我”“它们”交错回环地出现,使情感从单向注入变为双向互动,突出“我”与书信的相依相伴;断句的处理使节奏更加舒缓,更能体现“我”反复品味书信传递的父爱而获取的深沉情感慰藉。    

10. 前者从多年前的“我”的视角,记录读信时的直观感受,关注父亲与日常不同的语言表达,既体现对信件背后陌生慈父形象的诧异,也表现出当年的自己感受到出人意表的父爱时隐秘的喜悦。后者从多年后的“我”的视角,审视、反思过往父子间的隔膜,体悟到父亲试图与我沟通做出的巨大努力,表达对当年未曾设身处地理解父亲的后悔和愧疚。    

11. 答案示例一:推荐“家书寄远人”。作者在后记中交代了这本书可以看成是写给父亲的长信,并想以此和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他进行超越一般父子关系的长谈,该标题能贴切地传达其中复杂的情思;相比“为父亲而写作”的直白,该标题更加含蓄委婉,更富有诗意,也和后记的语言风格更协调;还能和序言标题“锦书谁寄来”形成巧妙的呼应,既增添了形式上的美感,又暗含着父子双方远隔时空互寄遥思的深沉情感,奠定整本书的抒情基调,更能打动读者。

答案示例二:推荐“为父亲而写作”。序言和后记中,作者清晰直白地向读者介绍了写书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和怀念父亲,以此为题,契合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写给父亲的信,“家书寄远人”主题内容不够显豁,本标题更容易被理解,朴素的标题和父亲的形象更匹配; 这一标题还和书名《与父亲书》在语言形式上保持风格的一致,简单而庄重,增添了追忆的厚重感。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前文“对父亲而言,要把那些散落于记忆深处、已经爬满青苔的汉字搬到信纸上,就跟在老家没有门窗的羊圈里摸黑逮羊一样困难”把父亲写信比作摸黑逮羊。

说那些汉字是“奔跑跳跃在无尽黑暗中”,父亲写信就如同“使用一根无形的绳子把它们穿连在一起”,最后“费力地赶上坑坑洼洼的道路”,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识字不多的父亲写信的过程,其绞尽脑汁组织语言的情景如同摸黑逮羊一样。

这种比喻句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语言风格淳朴自然,父亲的形象也真实可感,蕴含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首先找到相同之处,两段文字中,“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表达相同,都是用整句表达,结构整齐一致,“我”带着书信辗转各地,有利于表达“我”对父亲来信的珍视。

不同之处,对照版中,“我……”以“我”为主语,后句承前省略主语“我”,这样“我”就一贯到底,突出“我”奔波搬家的行为过程。

原文中,“我把它们……”“它们陪着我……”“我把它们……”,可见“我”“它们”这样的主语是交错出现、变换使用的,主语的变化,带来情感的双向互动,更能突显父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从标点使用看,原文中有两处使用“句号”,对比一逗到底的标点,语气更显舒缓,也更能让读者品味书信传达的父爱,以及“我”从中得到的情感慰藉。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读着这样的句子,总觉得怪怪的,令我忍俊不禁”,这是从多年前的“我”的视角,写“我”读信时的感受,结合前文“父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陌生的一面。这个父亲,就像是换了一副嗓子,换了一副面孔,和颜悦色地说了许多平日里听不到的话,甚至还有点啰唆——在他嘘寒问暖的时候。而且每封信的开头,他总是模仿古人的笔调:吾儿向迅,近来可好?”可知,表现“我”阅读父亲书信时的陌生感、诧异,在这些感受背后更有一种隐隐的喜悦感。

“只是,我那时从未设身处地地想过一个问题:他提笔给远方的儿子写信之前,是否有过片刻的犹疑?”这是从多年后的“我”的视角,在审视、反思过往父子间的隔膜,结合前文“实际上,父亲识字不多,信中因此时不时地蹦出一个错字、别字,乃至他自己造出来的字。但我都会毫无障碍地认出它们,并准确领会他要表达的意思”可知,这是作为儿子的“我”体悟到父亲试图与我沟通做出的巨大努力,表达对当年未曾设身处地理解父亲的后悔和愧疚。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这是一种探究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首先从“为父亲而写作”“家书寄远人”中明确推荐选用的标题,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说明理由。

思考角度:(1)文本角度:与文本内容、形式的匹配度,语言特点的表现力,内涵意蕴的丰厚度等;(2)情境角度:整本书的统一定位,序言和后记的关联,读者审美预期等。

如果推荐“家书寄远人”,从内容和情感看,结合《与父亲书》后记中“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一封写给父亲的长信。在这封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的长信中,我试图与父亲进行一番马拉松式的长谈”可知,该标题能贴切地传达其中复杂的情思;从语言风格看,“家书寄远人”更具有文学性,诗意而含蓄,后记的语言风格更协调;从结构看,序言标题是“锦书谁寄来”,以“家书寄远人”为题与序言标题形成呼应,使情感表达更深沉。

如果推荐“为父亲而写作”,从内容和风格看,“这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与父亲书’,顾名思义,写给父亲的书,献给父亲的书”序言和后记表达主题语言直白、朴实,以“为父亲而写作”为题在写作内容和风格上更吻合;从塑造形象看,本文写作对象是父亲,是一位朴素的形象,“为父亲而写作”这一标题与父亲的形象更匹配;书名是《与父亲书》简单而庄重,“为父亲而写作”这一标题与书名语言风格一致,增添了追忆性散文的厚重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省盐城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3中考语文作文押题:父母亲情类作文范文5篇+解析
乡村纪事:终生未婚的舅老爷
品人忆事 思念无尽头
我的幸福,我的家(一)
重阳忆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