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文言文备考精品资料:2022四套全国卷高考真题挖空训练,带翻译

2022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齐助楚攻秦,取(攻占、攻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主谓间助词,取独)交善(交好、友好),惠王患(担心)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正当、正在)(交好、友好),子为(替、给)寡人虑之,奈何(怎么办)张仪曰:王其(还是,表委婉商量语气)为臣约车(准备车马)(和)(金钱),臣请试之。张仪南n作状,到南方)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于敝邑(古代对本国的谦称,犹言偏僻的地方)之王甚厚[现在对秦王来说齐王的罪恶是最严重的],敝邑欲伐之,而大国(尊称,指楚国)与之欢。大王苟(如果)能闭关(断绝邦交)齐,臣请使(让)秦王献商于之地,方(方圆)六百里。若此(如果这样),则是北n作状,在北面)(使动,使…削弱)齐,西德n作v,施加恩惠)于秦[状语后置句,在西面对秦国施加恩惠],而(并且,表递进)(动词,私人占有)商于之地以为(作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通“悦”),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之于(介词,在)朝廷曰:不榖(也作“不谷”,古代诸侯自称之谦辞)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全、都)贺,陈轸后(最后、后来)见,独(唯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表转折,反而)(祸患)必至也。王曰:何也(为什么)对曰:夫秦所以…的原因)(重视)王者,以(因为)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却,表转折)齐先绝,是楚孤(宾语前置,使楚国孤立)也,秦又何(怎么会)(重视)孤国?且(况且,何况)先绝齐,后责(索取)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停止)口无言,以待吾事[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楚王使(派遣)人绝齐。张仪反(返回),秦使人使(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暗中合盟)。楚因(于是)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纵横)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发动军队)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趁机)赂之一名都(大点的城池),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因此)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过分,过于)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参考译文】

齐国帮助楚国进攻秦国,攻下了(秦地)曲沃。后来秦想要进攻齐国,由于齐、楚友好,秦惠王为此忧虑,对张仪说:“我想要发兵攻齐,无奈齐、楚两国关系正密切,请你为我考虑一下,怎么办呢?”张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车马和金钱,让我试试看。”于是张仪去南方楚国见到楚怀王,说:“现在对秦王来说齐王的罪恶是最严重的,秦国准备征讨齐国,然而楚国跟齐国交好。如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交邦,让我劝说秦王献上商于的土地,方圆六百里。如果这样,楚国就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且获得了商于六百里土地,这就是一举三得的上策。”楚怀王非常高兴,在朝堂上宣布说:“我已经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听见这话的群臣都向怀王道贺,陈轸最后晋见,唯独不向怀王道贺。怀王说:“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会招来祸患。”怀王问:“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王之所以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如今还没有得到秦国的割地却先和齐国断绝邦交,是让楚国陷于孤立状态啊,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楚国如果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切断了齐国的后援,这样秦齐两国的兵都一定会进攻楚国。”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怀王派使者跟齐国断绝邦交。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秦齐的盟约暗中缔结成功。楚国派遣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是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准备发兵去攻打秦国。陈轸说:“攻打秦国,不是一个好办法。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将一个大都市送给秦国,跟秦连兵伐齐,这样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楚怀王没有采纳,于是发兵北去攻打秦国。秦、齐两国合兵,楚军在杜陵惨败。可见,楚国的土地并非不大,人民和诸侯也并非软弱,之所以会陷入几乎亡国的惨境,是怀王没有采纳陈轸的忠告,而过于听信张仪的缘故。

2022全国乙卷

(适用地区: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圣人之(主谓间助词,取独)(对,对于)天下百姓也,其(大概,表估计)犹赤子(刚生的婴儿)乎!饥者则食n作v,拿食物给人吃)之,寒者则衣n作v,拿衣服给人穿)之,将之养之(将养:侍奉赡养),育之长之(培育…成长),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漂流)西河而下,中流(泛指河流的中游),顾谓(回头)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险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指施行德政)不在险。昔三苗氏(部族名称,苗人之始)左洞庭而(表并列)右彭蠡(彭蠡湖,鄱阳湖古称),德义不修(宾语前置,“不修德义”,不讲仁义道德),而禹灭(使…灭亡)之。夏桀之居,左河、济(黄河、济水)而右太华,伊阙(山名)在其南,羊肠(羊肠阪,地名)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放逐)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都)敌国也。武侯曰:武王克(攻克,打败)殷,召太公而(表顺承)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奈…何:拿…怎么办;士众:士人和百姓)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连同)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厌恶)其余胥(墙壁)。咸(全、都)(割,这指杀死)(其,他的、他们的)敌,靡(没有)使(让)有余,何如(怎么样)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怎么处理这事)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使…活下)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n作v,耕种)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只亲近那些有道德的人)百姓有过在予(我)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主谓倒置,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凡所以…的原因)(认为…贵,,尊重)士君子者以(因为)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adj作n,老人)负薪(背着柴火)而有饥色,公悲(悲悯)之,喟然(叹气的样子)叹曰:令吏养(赡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不幸),守国之本也。今君爱(怜惜)老而恩无不逮(达到),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而,表顺承)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评定、判定)而供秩(供养、安置)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犹言乐善好施),缓刑辟(刑法,刑律)而趋民时(犹农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用来…的)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

(节选自《说苑·贵德》)

参考译文:

圣人对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饥饿就给他食物吃,寒冷就给他衣服穿,抚养他们,培育他们,唯恐他们不能发展壮大。

魏武侯乘船顺黄河而下,在中游的时候回头对吴起说:“多么美丽而险要的山河啊,这是魏国的无价之宝呀!”吴起回答:“(一国之宝)在于国君的德政而不在于山河的险要。当初的三苗氏,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由于他不讲仁义道德,被夏禹消灭了。夏桀所居住的地方,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南边,羊肠阪在北边;由于他治国不施仁政,被商汤放逐了。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王不施德政,恐怕船上这些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啊。”魏武侯说:“你说得对。”武王打败了商,召见姜太公,问他:“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他所住地方的墙壁都厌恶。把他们全部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家里,耕种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只)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啊!” 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面有饥色。齐景公就很同情他,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守住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达不到的了,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笑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神色。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找来老弱而没有人养活、丧妻丧夫却没有房屋的人,评定之后安置他们。”齐景公说:“很好!”于是,老弱的人有人养活,丧妻丧夫的人也有了居住的屋子。

晋平公想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叔向进言说:“不可以。古代圣明的君王崇尚道德,乐善好施,宽缓刑律,抓紧农时;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这是耽误百姓的农时啊。怎么能靠这些来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称为国君呢!”晋平公说:“好!”于是放弃了建造游观之台的工程。

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n作状,在夜里,连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将要)攻魏,子为(替、给)寡人谋,奈何(怎么办)?”孟尝君曰:“有诸侯之(结构助词,的)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希望)子之行也!(重视、郑重)为之约车百乘(指兵车一百辆)。孟尝君之(去、到)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表目的,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冒昧,斗胆)借兵者,以(表因果,是为了)(效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军队、兵力)非能强于(比)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每年,一年一年)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为什么)也?以(因为)其西为赵蔽(作为赵国的屏障)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歃血为盟)于秦是(这、这样)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将、将要)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孟尝君)又北n作状,向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收成不好)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表目的,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国都的城门,也指边境)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献上好的计策)(向)(状语后置句),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主谓间助词,取独)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屈节)割地,以(把)国之半与秦,秦必去(撤兵)。秦已去魏,魏王悉(作V,倾其全部)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凭借、依靠)赵之众,以(用)四国攻燕,王且何利n作v,得到好处)?利n,好处)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道路与乡里)近而输(这里指粮草的供给)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悦)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而且)(快)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讲和、求和)于魏。因(于是)(归还)燕、赵之兵,而(并且)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参考译文】

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保存下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马车。孟尝君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从赵国借些军队去救魏国。”赵王说:“寡人不能借。”盂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赵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盂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非比魏国的军队战斗力强,魏国的军队也并非比赵国的军队战斗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魏国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胁,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为什么?因为魏国在西面为赵国作了遮蔽。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歃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现。”赵王答应了,为魏国发兵十万,战车三百辆。盂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从前家父经常为燕、魏两王的交往约会,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芏救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会怎么样呢?”盂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盂尝君说:“题下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恐'陷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燕国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叉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禹,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自己会跋涉几千里寒帮助人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那么对于四国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您走吧,寡人听从您的了。”于是为盂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魏王大喜,说:“您借燕国、赵国的军队多而且快。”秦王很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

2022新高考卷Ⅱ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巡视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判断句式,可与省略之计事。吴汉为人质厚(朴实、厚道)缺少造次仓促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举荐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已经攻破邯郸,诛诛杀王郎,召召见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省略之语,其人勇鸷勇敢凶猛有智谋智慧谋略,诸将鲜能及比得上者。上于是以汉为担任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了解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者字结构,后到的人斩。”遂于是名动击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攻打蜀,分营于水南水北状语后置,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坠落水,缘抓着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忠诚醇厚),笃忠于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征战,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修缮矫正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激励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宾语前置,干什么,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比较令人满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曾经出征,妻子(妻子儿女们)在后买田业。汉还,让责备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于是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恭敬节俭)如此。疾笃病重,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甍,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南阳郡宛县人。韩鸿做使者,(光武帝)让他拿着旌节,巡视河北地界。有人对韩鸿说:“吴子颜,是位奇异之人,可和他商议大事。”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有文采,仓促间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多次举荐吴汉,多次被皇上召见,这以后吴汉工作辛勤努力不离开衙署,光武帝也因为他是南阳人,逐渐与他亲近。光武帝已经攻下了邯郸,诛杀了王朗,召见邓禹同宿,夜里跟他交谈说:“我想要向北派遣攻打幽州的骑兵,各位将领谁能够胜任?”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各将领中少有能比得上的。”光武帝于是让吴汉担任大将军。吴汉于是斩杀了幽州牧苗曾。光武帝于是认为邓禹能了解人。吴汉与苏茂、周建交战,亲自披上铠甲拿着戟,命令诸将说:“听到鼓声全部大呼前进,后退的斩。”于是击鼓进军,贼兵打败。向北进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的敌军,全部平定了他们。

吴汉攻打蜀地,在水南水分开扎营,北营作战不利,于是让士兵衔枚前往汇合水南营,大败公孙述。吴汉带兵驻守成都,公孙述率领延岑留下的奇兵出现在吴汉军队后面,袭击并大败了吴汉,吴汉坠落水中,拽着马尾巴才得出上来。吴汉性格忠诚醇厚,做事忠实,自从当初跟随光武帝征战以来,常常陪伴在光武帝左右,光武帝没有安睡,吴汉就侧立一旁屏息侍奉,光武帝睡得踏实了他才后退去休息。交战出现不利,军营武器不完备,吴汉常常独自修缮矫正弓弩,检阅那些兵马,激励将士。光武帝有时派人看吴公在做什么,派出的人回来说正在准备作战进攻的装备。刘秀于是叹息说:“吴汉比较令人满意,他隐然就是一个对国家有举足轻足影响的人。”封吴汉为广平侯。吴汉曾经有一次出征,妻子儿女们在后方购置田产。吴汉回来后,就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于是尽数分给了兄弟和母亲、妻子的娘家人。吴汉爵位奉赐尊贵显要,然而只修宅院,不起巷第。他的夫人先去世,只是简单下葬,修了一座小坟,没有盖祠堂,他就像这样恭敬节俭。病重,皇帝亲自看视,问他还有什么话想说。吴汉回答说:“为臣愚昧而没有什么见识,只希望陛下千万不要动辄大赦天下。”逝世后,有关部门上奏谥号说:“有司商议应该用'武’。”光武帝下诏赐谥号为忠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秦
大秦帝国之以横破纵:苏秦的那张嘴巴,真是不得了!
第六期 春秋战国史(五)
读通鉴(17)都是假联盟
战国人物略记
七十列传之苏秦列传第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