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手法

     1992年春节后,我在北京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平房里开始写作《活着》,秋天的时候在上海华东师大招待所的一个房间里修改定稿。最初的时候我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作福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我的写作难以为继;有一天我突然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让福贵出来讲述自己的生活,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的构思,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我十分顺利地写完了《活着》。

——余华《麦田新版自序》

       1.主人公视角---主人公视角的好处在于,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袒露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即使他的话语有所夸张或自谦,读者也许把这当作他性格的外现,而不会像对待“全知”视角那样百般挑剔质疑。另外,它多少吸收了全知视角全方位描述人物的优点,特别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例:《鲁宾逊漂流记》和《阿甘正传》。

       2.见证人视点---见证人视点即由次要人物(一般是线索人物)叙述的视点,它的优越性要大于主人公视点。首先作为目击者、见证人,他的叙述对于塑造主要人物的完整形象更客观更有效,这是很明显的。其次,必要时叙述者可以对所叙人物和事件做出感情反映和道德评价,这不仅为作者间接介入提供了方便,而且给作品带来一定的政论色彩和抒情气息。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有代表性的见证人叙事。 第三,通过叙述者倾听别人的转述,灵活地暂时改变叙事角度,以突破他本人在见闻方面的限制。

【记叙(叙述)人称(视角)】

       1、第一人称:

    (1)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2)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3)使情景显得更为真切;(4)便于抒发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5)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6)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2、第二人称:

    (1)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

     (2)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

     (3)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

     (4)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

    3、第三人称:

     (1)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灵活自由;

     (2)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3)拉开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第三人称属于全能视角,不受时空的限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叙文要注意选好角度
小说写作:怎样为小说选择合适的视点
内聚焦外聚焦零聚焦叙述是什么意思
高考小说叙事特征专题必备知识
都说叙述视角重要,许多人其实并不明白,三个故事让你茅塞顿开
第一讲:对联的表达方式(叙述)(胡有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