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修下册情景式默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高考回顾】

2020·山东卷)(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全国卷I)(2)《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

【高考预测】

1)《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这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4)《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5)《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谏逐客书

【高考预测】

(1)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的,如果国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不良印象。

谏太宗十思疏

【高考预测】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概括的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手法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说,要做合格的领导人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必须努力加强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_______”。

(6)魏征善于设喻劝谏,他用水与船的关系来比喻君民关系,从而劝谏唐太宗要保持高度谨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司马谏议书

【高考预测】

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强调自己虽想解释,但对方终究不会考虑自己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应了司马光在来信中关于“征利”的指责。

4)在王安石看来,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他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算不上拒谏。

5)《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王安石借盘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

6)《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名实”为论证的立足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阿房宫赋

【高考回顾】

2020·新课标Ⅲ)(1)《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 

(2019·新课标Ⅱ卷)(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2017·新课标Ⅰ卷)(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新课标Ⅱ卷)(4)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高考预测】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质问秦挥霍无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对偶句表现秦朝统治者对掠夺来的财富毫不珍惜、大肆挥霍。

4)《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爱繁华奢侈,连梁柱上突出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运用比喻来表现阿房宫楼阁院落稠密层叠、不计其数的景象。

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复道横越空中,曲折绵延,极言其构筑精巧。

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楼阁众多、不计其数的情形,其中展示出“走廊”和“屋檐”的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

【高考回顾】

(2022·新高考Ⅱ)1)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高考预测】

1)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频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假设论证的方法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朝廷继续采取割地求和的政策,那么恐怕也会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其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言秦之侵夺一刻也不停息,诸侯赂秦却不能换来喘息之安,在叙事中抒情寓理。

 必修下册情景式默写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高考回顾】

答案:(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2)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高考预测】

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2)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3)夫子哂之4)吾与点也5)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6)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谏逐客书

【高考预测】

答案:(1)臣闻吏议逐客 窃以为过矣(2)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3)是使国无富利之实 而秦无强大之名也(4)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谏太宗十思疏

【高考预测】

答案:(1)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2)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5)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6)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答司马谏议书

【高考预测】

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4)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5)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6)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7)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8)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阿房宫赋

【高考回顾】

答案:(1)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2)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4)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高考预测】

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4)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5)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6)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7)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8)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六国论

【高考回顾】

答案:(1)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高考预测】

答案:(1)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2)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一必修下册背诵篇目及测评
【一轮复习】《阿房宫赋》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理解性默写
2021届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二)
高中语文必修下名篇名句默写专练
高一下学期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