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最新试题汇编一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有美堂①暴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激池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②,倒倾鲛室③泻琼瑰。

【注】①有美堂:在杭州吴山上。熙宁六年初秋,时在杭州通判的苏轼和几位诗友设宴小饮于此,忽遇暴雨,即兴写下此作。②泉洒面: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醒后,即时写了多篇。③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起句突兀,诗人不说雷声从空中来,却说从“脚底”出,说明了雷声离人之近,衬托出有美堂位置之高。

B.颈联运用比喻,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气势充沛,从视觉上渲染了暴雨中的西湖湖水几乎满溢而出的神奇景象。

C.尾联用典,以洒泉水唤醒诗仙李白和倾倒鲛屋里满室的珠玉诱人遐想,暗喻奇妙景物可以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

D.这首即景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前赋后比,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15 请简要赏析诗歌颔联是如何表现“暴雨”的。

答案】14B (15)①通感,风是看不见的,苏轼却给它着色,说是黑风,以视觉代替触觉,形象地表现了暴雨来时疾风挟着尘灰乌云的情况。

②夸张,“吹海立”用夸张手法极言暴雨前的风之迅疾。

③巧用动词,连用三个动作延续性较长的动词“飞”“过”“来”,极为生动地展示出大雨自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奇景。

详解:14从视觉上渲染了……”分析不全面,颈联二句具体写暴雨,把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绘声又状形。

二、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②后,擘钗破镜分飞③。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②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答案】(1)“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饱含着诗人十三年来,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无限辛酸。新的一年,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仍是那样沉重,宣告了主人公所遭受的又一次打击。(2分)一个“还”字,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1分)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中,亦暗含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不满与控诉。(1分)

(2)词的上阕叙述了金兵攻占汴京后诗人抛妻别子,流落江南的痛苦,下片则写对重逢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2分)此词所写夫妻离散的个人愁绪之深、之重,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悲剧;(1分)所抒怀念亲人的一己之情,亦包涵了怀念故土的爱国意义。(1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夏初雨后寻愚溪

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注]。

[注]炎燠,天气极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来到清澈的小溪旁,顺着弯弯曲曲的溪岸行走。

B.“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运用了动作描写,刻画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感受。

C.“寂寞固所欲”一句写诗人被贬官至偏远之地后内心的孤独无助与痛苦。

D.“幸”字有“有幸、幸运”之意,写诗人对到这里来休养生息感到“有幸”。

15.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和所抒发的感情。(6分)

【答案】14.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写诗人被贬官至偏远之地后内心的孤独无助与痛苦”说法不当。“寂寞固所欲”的意思是孤独与寂寞本来就是我的追求。

15.①前四句借景抒情。前四句借助“清溪”“荒泉”“新竹”等景物营造了“愚溪”宁静、空旷的氛围,描写了诗人利用手杖去试探清泉的“深浅”,把那些倒伏的嫩竹捆扶起来的情状,表明诗人内心的平和、恬静。

②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再也不愿为了功名利禄之类的事情而沉吟不已,来到这里再也没有了蝇营狗苟,表达了内心的豁达、乐观,不再为眼前的处境而忧虑。(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抒情方式和情感的能力。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寓理等。答题时先明确抒情方式,然后再结合诗句分析情感。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①(节选)

李白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②。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③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④。

【注】①赵炎,李白友人。少府,县尉的别称。粉图,即在粉墙上所画的图。②芊绵:草木茂密繁盛。③隐几:伏在几案上。④南昌仙:《水经注》: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任南昌县尉,相传某一日得道成仙。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景,虚实结合地描绘了从“西峰”到“东崖”多姿善变的景致。

B. 第六句中的“隐几寂听”,细腻传神地写出山水如真,引人遐想的情状。

C. 梅福成仙时任县尉,赵炎此时也任县尉,长松下的“南昌仙”暗指赵炎。

D. 这首题画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展现出画工技艺的高超。

16. 本诗是如何表现山中寂静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A  16. ①景物烘托:这座仙山,山势峥嵘,横石蹙泉,轻雾笼罩群峰和茂密的树林,人迹罕至,暗写山之寂静。②作者的感受:在冥昧、幽暗的山林间,隐几寂听,一蝉不鸣,表现出空山的清幽静寂。③人物的动作神态:列于长松之下的仙人们,静坐不语,默然心会,与山林形成和谐的整体。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A.“虚实结合”理解错误。前四句是对山水图景具体的描述,展示出画面一些主要的细节部分,没有进行虚写。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

题干问“如何表现山中寂静”,可以看出考查的是表现手法。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四句描写山中的环境,西峰山势峥嵘,树林茂密,云遮雾绕,人迹罕至,通过景物的幽静烘托山的寂静。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描写诗人身处山中的独特感受,山林幽暗,听不到一声蝉的鸣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表现山里的寂静。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描写山林中的神仙在松树下相互对坐,默默无言,与山林形成和谐的整体。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①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②远,题红片叶③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④。

【注】①杜若,一种香草。②缄素,古人用帛写信,因称书信为缄素;双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用双鱼指代书信。③题红片叶,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偶得一片红叶,上有诗云:“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娶得一宫女,恰是当年题红叶之人。此以“题红叶”表示书信。④“欲寄”二句见白居易“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下阕分别从男、女主人公的角度起笔,两阕遥相呼应,如叹如诉,抒发离情别绪。

B.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二句描摹男主人公遥望远方的情态,表现了他的惆怅之情。

C. 下阕前两句中“远”“秋”二字点出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音讯断绝的愁绪,平添悲凉意味。

D. 全词未用“思”字,却充满思念之情,既凸显了离愁主旨,又保持了词作朴实自然的特点。

16.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15. D  16. ①多处运用典故、化用名句,如“双鱼”“题红叶”的典故。最后两句化用白居易的诗句,表现了女主人公无奈的心情。②想象,想象之中描写女主人公盼望与情人通信,把思念寄托于江水,但江水却往东流,表达了女主人公思念到近乎绝望的心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D.“朴实自然的特点”错误,从创作风格看,此词抒写游子思归的相思之情,虽未用“思”字,却道出了思念的真切,情韵悠长,具有清远空灵的特点。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双鱼”“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平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平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化用白居易诗句“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写焦虑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伴着情人远行的江水,但愿它能带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头的流水和着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终使这段爱情以悲剧作结。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为想象,作者想象女主人公想用缄帛写信,想借助江水寄托离愁别绪,但是江水却往东流,表现了女主人公无奈、绝望的心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小溪

李纲

脉脉寒溪彻底明,临流聊复濯吾缨②。

风微静爱琉璃色,竹密遥闻环佩声。

漾月下摇金潋滟,涵虚不动镜澄泓。

自怜逐客难淹泊,不为溪山景太清。

①李纲:两宋之际抗金名臣,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被起用为相,力图革新内政,但为投降派排斥,多次遭罢免。②濯吾缨:取自屈原《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脉脉”句描写小溪清澈见底,又以“寒”形容小溪,给人冷寂之感。

B.“临流”句用典,既侧面写出小溪的清澈,又暗示自己对节操的坚守。

C.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生动形象表现了小溪的“色”和“声”。

D.颈联中“涵虚不动”一句以镜做比,以溪面的平静映衬诗人内心的宁静。

16.柳宗元被贬柳州所写《小石潭记》中所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留,乃记之而去”。本诗结尾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赏析。(6分)

答案】15.(3分)D.“以溪面的平静映衬诗人内心的宁静”理解有误,结合尾联的“自怜逐客难淹泊”和注释的内容可知,诗人因被罢免,内心是不平静的。

16.(6分)①柳宗元说自己离开是因为“其境过清”,而李纲说自己离开不是因为“景太清”。②本诗尾联以“逐客”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写自己不能长久停留与眼前的景色无关,实则表达了诗人被贬后身不由己的哀叹和漂泊他乡的凄凉的心情。③二者都是直抒胸臆,以对景色的态度来映射诗人心境,触景生情,强调自己离开与自身际遇有关(每点 2 分)解析诗歌前三联描写小溪,最后一联抒发感情。首联上句描绘小溪的清澈,“脉脉”描写小溪流淌的样子,“彻底明”写出小溪清澈见底的特点。下句“濯吾缨”运用典故,暗示诗人坚持操守的品格。颔联描写小溪的“色”与“声”,分别以“琉璃”与“环佩”来比喻,视听结合,生动形象。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描写小溪在月下波光潋滟与小溪倒映天空更显水清而深的特点。尾联上句直接点明诗人的“逐客”身份,突出诗人被贬官后的失意,下句诗人说自己难以在此处停留不是因为溪山的景色清冷,言下之意是怕自己触景生情,内心更加不平静。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南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杨柳”“东风”“乘船游湖”作铺垫。

B.“又”字既有对时光流逝、对历经坎坷的感慨,又有对再次来此的欣喜。

C.三、四句写“东风”“杨柳”注情于物,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D.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贯世事,彻底解脱,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

15.本词的结尾两句写得精妙,请结合词句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14.D[解析]“彻底解脱”表述不当,“此心到处悠然”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

论到哪里总是悠闲安适,更饱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

安、自寻解脱的意味。

15.①动静结合——水天一色为静景,沙鸥自由翱翔为动景,一动一静,动静

结合,描绘出一幅充满蓬勃生气的画面②以景结情一结尾两句用水天一色、沙鸥飞

起的和谐之景表达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之情。

如果学生答案为用典,也可得满分——“鸥鸟忘机”的典故,典出《列子?黄

帝》,比喻教人勿萌机心,以诚相见,相互亲善:或指隐遁自适,不以世俗之事萦

怀。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不绝

杜甫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②,行云莫自湿仙衣③。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注】①此诗当作于公元766年,当时杜甫55岁,住在夔州。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②舞石句:语出《水经注》,“湘水东南流经燕山东,其山有石一,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③行云句: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序有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由雷雨写到绵绵细雨再到风雨交加,表现了诗人为雨所苦的心情。

B.第二句使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再现了暮春时节满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景象。

C.颔联根据不同空间的特点,准确使用形容词来表达感情,读来含蓄蕴藉。

D.诗人最后写江舸逆浪而行,有对江舸的担忧,也隐隐透露自己思归之意。

15.颈联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4. A 15. 用典和情景交融。颈联上联用传说中石燕群飞景象写眼前景象,形象而具体。下联用巫山神女的典故表示,希望不要再下雨,弄湿了仙女的衣服,暗含回家之意,内容丰富而有意味。颈联是在描绘景象,一“将”一“莫”,用语传神,表示自己将挈家归去,不要因雨误了归程。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表现了诗人为雨所苦的心情”错误。体味“摇飏如丝飞”和颔联,也有诗人对细雨绵绵景色的欣赏。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及效果的能力。

颈联“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意思是“舞石应立即带着乳子起飞,且不要因播撒云层濡湿自己的仙衣”。其中“舞石”句用典,见注释②,舞石将乳子,这句是用传说中石燕来形容风中的雨点,用石燕群飞景象写眼前景象,形象而具体。下句“行云”句也是用典,见注释③,劝神女莫久行雨,而自湿其衣也。用巫山神女的典故

表示希望不要再下雨,暗含回家之意,内容丰富而有意味。

石燕携乳子起飞,暗喻诗人将要挈家归去,“将”字意蕴深厚;神女行云中一个“莫”字似是劝说神女不要沾湿了自己的仙衣,实际上担心下雨阻隔行程,一个“莫”字含蓄隽永。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了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第五、六句写诗人高兴的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

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18.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

答案】17.C

18.这一联,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

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表达诗人对成都人们的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写诗人高兴的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错误。第五、六句写诗人安心离去及对田翁的嘱托与祝福,并让田翁们不要挂念他。

故选C。

1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听那渠水汤汤,发出的阵阵声响正回荡在原野里,想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在祭祀时一定能摆上鸡猪等祭品,祭祀结束后你们可以好好享用一番了。

“流渠汤汤声满野”是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今年醉饱鸡豚社”是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情景。这诗人的想象,对田野情景和未来丰收景象的想象,表达诗人的美好祝愿。

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①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注】①金鞍玉勒:指富贵公子。

15.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写诗人和书本的亲密关系。“多情”“相亲”用拟人手法,体现诗人对书本的喜爱。

B. 颔联用夸张手法写书的吸引力之大和读书速度之快,也表现了诗人读书难免疲惫的心情。

C. 诗中把“寻芳”的贵公子与痴爱读书的“我”作对比,表明闭门读书之乐胜于四处游玩。

D. 这首诗结合诗人的亲身体会,极写读书的好处和乐趣,体现了诗人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

16. 请赏析诗歌颈联的妙处。(6分)

答案】15.B (“表现了诗人读书难免疲惫的心情。”错误,“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眼前的书,一读即是无数字,读书之多之快,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直下三千字”,写为书所吸引;“全无一点尘”,写书本知识荡涤心胸,心无杂念。并没有说读书难免疲惫的意思。)

16. ①用典。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句,说理形象,表明坚持读书,可以不断得到新的知识,丰富自我;②比喻。“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读书的乐趣,令人心旷神怡。③结构上承上启下。“活水源头”承接上文“眼前直下三千字”;“东风花柳”引出下文“别有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模拟题汇编
2018年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课内)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杜甫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看这一篇就够了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炼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