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材料)《资治通鉴·周纪一·智伯》、《左传·智伯》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国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附,以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国都城),绛水可以灌平阳(韩国都城)也。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遗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提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船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有删减)
材料二:
悼之四年,晋荀瑶(智伯)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智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智伯入南里,门于桔秩之门。郑人俘酅魁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将门,智伯谓赵孟(赵襄子):“入之。”对曰:“主在此。”智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庶无害赵宗乎!”智伯不悛,赵襄子由是基(憎恨)智伯,遂丧之。智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节选自《左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ABCDEFGHIJKLMNOPQRSTUV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挟,指怀有,与《赤壁赋》中挟飞仙以遗游字意思不相同。
B.严,指敬重、尊敬,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虽董之以严刑字意思不相同。
C.审,指清楚,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字意思不相同。
D.耻,指耻辱,与《师说》中而耻学于师字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恰当一项是(       
A.赵襄子派张孟谈去离间韩、魏和智氏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使这两家很快就和赵氏联合了起来,结果三家袭击并灭掉了智氏。
B.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韩、魏攻其两翼,赵襄子正面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杀死智伯。
C.司马光认为,才胜德是智伯失败的根本原因。贪得无厌、刚腹自用、估恶不俊是《左传》中智伯失败的原因。
D.《左传》中这一段记叙了智伯在与赵襄子联合伐郑时,侮辱赵襄子貌丑而胆怯,于是二人交恶,此事导致韩、赵、魏三家灭智伯。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2)郑人俘酅魁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

14.司马光的取人之术认为: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请简述其理由。





10ELP

11C

12D

13.(1)喜欢的人容易亲近,敬重的人容易疏远,因此那些考察选拔人才的多被人的才能所蒙蔽,而对人的德行有所疏忽。

2)郑国人俘虏了酅魁垒,用卿的地位来引诱他投降,不答应就把他的嘴塞住而杀死。

14.(1)君子借助才来做好事,小人借助才来做坏事。

2)借助才做好事的人,做好事无处不到;借助才做坏事的人,做坏事也无处不到。

3)愚人虽然想做坏事,可是智力不够力未能超过,人能够制服它。小人的才智足够用来实现他的邪恶,勇足够用来决定他的凶暴,危害更大。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才与德不同,然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一概而论为贤明,这就是世人看错人的原因。

才与德异是主谓结构,意思是才与德不同,后应断开,因此选E

莫之能辨是主谓宾结构,且为宾语前置句,莫能辨之的倒装,应在后断开,故选L

通谓之贤意思是一概而论为贤明,句意完整;此其所以失人也是判断句,以……为标志,应在”“之间断开,故选P

故选ELP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正确。挟,怀有,凭借;/携带,偕同。句意:君子借助才来做好事;/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

B. 正确。严,敬重,尊敬;/严酷。句意:有德的人们敬重他;/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

C. “'字意思不相同错。审,都是清楚,明白的意思。句意:如果能明白才与德的区别;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D.正确。耻,耻辱;/……为耻。句意:因为我能够忍受耻辱;//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此事导致韩、赵、魏三家灭智伯错。原文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意思是知伯贪婪而刚慎自用,所以韩、魏反过来与赵氏合谋灭亡了他,意思与原文相悖。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喜欢;,敬重;,被蒙蔽;,疏忽。

2赂之以知政,状语后置句,即以知政赂之,用卿的地位来引诱他投降;,塞住;,使……死,杀死。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的理由:

根据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可知,君子借助才来做好事,小人借助才来做坏事。

根据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可知,借助才做好事的人,做好事无处不到;借助才做坏事的人,做坏事也无处不到。

根据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可知,愚人虽然想做坏事,可是智力不够力未能超过,人能够制服它。小人的才智足够用来实现他的邪恶,勇足够用来决定他的凶暴,危害更大。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也交给智瑶一个有万户的封地。智瑶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拒绝不给。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赵襄子跑到晋阳,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只有六尺高没被淹没。智瑶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瑶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脚。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

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去见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国、魏国攻打赵国。赵国灭亡,那么接着就是韩国和魏国了。”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们心里都知道这种情况,只是担心事情没有成功而计谋泄露,那么灾祸马上就来临了。”张孟谈说:“计谋从你们二位口中说出,只传入我的耳中,有什么损害呢。”两人于是秘密与张孟谈订立盟约,为进攻智伯约定好日期。

赵襄子派兵在夜里杀了守堤官员,放水淹智伯的军队。智伯军队为逃水淹而一片混乱,韩、魏军队从两侧攻打,赵襄子带兵从正面攻打,大败智伯军队,尽灭智伯部族。只有辅果还在。

臣光(司马光)说:智伯灭亡,是才能超过了德行。才与德不同,然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一概而论为贤明,这就是世人看错人的原因。天资聪慧、头脑清晰、能力很强、性格刚毅称为才,为人正大、直道而行、信守中庸、仁爱和平称为德。才是德的凭借,德是才的统帅。云梦的竹子,是天下最强劲的,可如果不使它弯曲揉和,不做成弓箭,就不能射入坚硬的东西。棠溪的剑,是天下最锋利的,但未经熔铸和磨砺,就不能用来击刺坚硬的器物。所以才德全部达到顶点就是“圣人”,才智全无就是“愚人”;德超过才叫作“君子”,才超过德就叫作“小人”。凡用人之道,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而要交往他人的话,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为什么呢?君子借助才来做好事,小人借助才来做坏事。借助才做好事的人,做好事无处不到;借助才做坏事的人,做坏事也无处不到。愚人虽然想做坏事,可是智力不够力未能超过,犹如小狗扑人,人能够制服它。小人的才智足够用来实现他的邪恶,勇足够用来决定他的凶暴,这犹如老虎添上了翅膀,危害岂不更大吗!有德的人们敬重他,有才的人们喜欢他,喜欢的人容易亲近,敬重的人容易疏远,因此那些考察选拔人才的多被人的才能所蒙蔽,而对人的德行有所疏忽。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家中的败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导致家国灭亡的很多呀,难道只有智伯吗!所以治国治家的人,如果能明察才与德的区别,并懂得它们的先后主次,又担心什么在用人的问题上对人失察呢!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材料二:

悼公四年,晋国的智伯领兵包围郑国,还没有到达,郑国的驷弘说:“知伯刚愎而好胜,我们及早向他表示软弱无能,他就可以退走了。”于是就先守在南里以等候晋军。智伯攻进南里,又攻打桔秩之门。郑国人俘虏了酅魁垒,用卿的地位来引诱他投降,不答应,就把他的嘴塞住而杀死了。晋军将要攻打城门,智伯对赵孟说:“攻进去。”赵孟说:“主人在这里。” 智伯说:“你貌丑而缺乏勇气,为什么成了太子?”赵孟回答说:“因为我能够忍受耻辱,也许对赵氏宗族没有害处吧!” 智伯不肯改悔,赵孟因此而憎恨知伯,知伯就想要灭亡赵襄子。知伯贪婪而刚慎自用,所以韩、魏反过来与赵氏合谋灭亡了他。

(节选自《左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①,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
《资治通鉴·周纪一》《左传》
20 从《资治通鉴》看企业经营--【管理篇】管理者识人、辨人的四个判断标准
职场用人,看看司马光老先生的《资治通鉴》是怎样说的,深度
弘禾1分钟:《资治通鉴》中的用人方法是什么?
以直报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