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陈亮《水龙吟·春恨》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龙吟·春恨
陈亮
闹花深处楼台,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注】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注】罗绶分香:临别以香罗带贻赠留念。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用“闹”字烘托花的精神情态,同时总揽春的景象,与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相比,毫不逊色。
B.春归大地带来的春景、春色是如此的多样美好,本可引人入胜,可游人未曾赏玩这芳菲世界,只能付与啼莺语燕。
C.词人因孤寂而无心赏春,他登高怀远,向南楼问一声归雁。昔年赏心乐事已风消云散,离别带给人数不清的幽怨。
D.本词以摹景发端,又以写景收束,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相同,使全词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上下阕有岭断云连之妙。
16.刘熙载的《艺概》评价这首《水龙吟》“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大呼渡河之意”,请结合词的下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 D    16. 此词看起来是一首伤春之作,实际抒发的是爱国之情。转向南楼,听归雁凄切,体现出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回忆昔年赏心乐事此时已烟消云散,难禁粉泪幽怨,亦抒发出作者亡国之痛,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也可),把别恨乡愁国破家亡之痛寄寓在凄清悲凉的景物描写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相同”错误,开头是以乐景衬哀情,给后面的春恨增添气势,进而表达孤独无助的心情;末尾为以景结情,把别恨乡愁国破家亡之痛寄寓在凄清悲凉景物描写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过片两句,因寂寞而凭高念远,向南楼听见一声归雁凄切。从上片看,姹紫嫣红,百花竞放,世界是一片喧闹的,可是这样喧闹的芳菲世界而懒得去游赏,足见主人公的处境是孤立无助的,心情是压抑的。金钗三句,谓昔年赏心乐事,而此时已如风消云散。罗绶三句,谓难忘别时的恋情,难禁别后的粉泪,难遣别久的幽怨。几多幽怨,数不清的牢愁暗恨。正销魂三句,因为一结要突出“又是”之意,用“又是”领下面两句,由于又看到了与昔年离别之时一般的疏烟淡月、子规声断,触发她的愁绪而黯然销魂。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动人们别恨乡愁。
陈亮是南宋爱国词人,下片的闺怨是假托的,使用这类表现手法在诗词中并不鲜见,大率以柔婉的笔调,抒愤激或怨悱的感情。此种愤激之情是作者平素郁积的,而且与反偏安、复故土的抗金思想相表里,芳菲世界都付莺燕,实际的意思则是大好河山尽沦于敌手。为此可知,此词看起来是一首伤春之作,实际抒发的是爱国之情。转向南楼,听归雁凄切,体现出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回忆昔年赏心乐事此时已烟消云散,难禁粉泪幽怨,亦抒发出作者亡国之痛,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也可),把别恨乡愁国破家亡之痛寄寓在凄清悲凉的景物描写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赏析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南宋 陈亮《水龙吟·春恨》
一天一首古诗词: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陈亮【水龙吟*春恨】赏析
念奴娇·登多景楼原文
陈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