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不朽柳宗元(飞天)(孔书贤)
2021-05-23 12:17孔书贤
飞天 2021年5期
关键词:柳州柳宗元

孔书贤

唐代柳宗元,为官清正,敢言直谏,政绩突出。他深刻揭露中唐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反映民间疾苦,呼吁改革现实政治,作品内容酷似杜甫,在“唐宋八大家”中风格鲜明。尤其是他协助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开创了文道合一、务真求实的新风,创作出许多传世名篇。

公元773年,柳宗元生在京都长安,山西永济人氏,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曾任北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父柳爽官居中书令,因得罪武则天被迫害至死。父亲柳镇任郭子仪帐下参军,后升任殿中侍御史,儒学根底深厚。母亲卢氏出身士族,文化素养极高,口授辞赋14篇,对柳宗元影响很大。少年时,柳宗元即学识出众,负有盛名。21岁考中进士,授官校书郎,很快升任正六品蓝田尉。两年后调任监察御史里行,步入宫廷。

当时,唐王朝经“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员贪腐十分严重。柳宗元在各地检查时发现,地方官员扰民、伤民的问题非常突出,及时写出了一篇政论色彩浓厚的传记散文《种树郭囊驼传》,揭露了一些地方官员压榨、迫害百姓的事实真相,提出了顺民意、整顿吏治的思想。同时,柳宗元大声疾呼,维护国家统一,革除政治弊端,消除社会危机,受到翰林大学士、主张改革朝政的王叔文集团的重视,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积极参与永贞改革,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谁知仅仅半年,永贞改革正在大力推进之时,中风失语的唐顺宗病重去世。保守迷信的唐宪宗即位后,在宦官和旧官僚势力支持下,废止革新,杀了王叔文。柳宗元受到牵连,被贬为永州司马,受到保守派的围攻和迫害。

在永州,柳宗元连住处都没有,在一位高僧帮助下,暂住寺院栖身。水土不服,加上生活困苦,柳宗元67岁的老母因病去世,使他经受了人生又一次重大打击。柳宗元对皇帝的昏庸、保守派的狠毒,以及自己的艰难处境满腔悲愤,深感无奈与失望。在赴汩罗江吊唁屈原时,他以楚词的形式,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邪恶势力的强烈愤慨,热情歌颂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文章借古喻今,对保守势力进行了猛烈抨击,对自己的遭遇表示了不满。他撰写的五言绝句《江雪》,极其逼真地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说,千重山峦中,看不到一只飞鸟;万条道路上,不见一个行人。一位戴着斗笠的老人,独坐在孤舟中,冒雪在江面上钓鱼。画面凄清、冷峭、孤寂,既表现了大自然的萧杀、严酷,又隐含着人为的恐怖、祸患,把诗人不满、愤懑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绪刻画的淋漓尽致。诗中独钓老人的形象,又把柳宗元高洁、孤傲、不屈的品格表现的恰如其分。全诗意境自然生动,极富神韵,是唐诗中的精品。

政治上难有作为,生活又极其困顿,柳宗元只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著名的《永州八记》等作品就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811年,著名诗人、政治家吕温病故,柳宗元极为悲痛,作诗一首悼念: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罄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柳宗元把吕温比做衡山上的天柱峰,吕温之死,使知识分子相逢哭泣、神情憔悴。吕温满腹经纶,英年早逝,没有在政治上建立功勋,名流青史,只有诗文流传后世。吕温居住的地方狭小简陋,死后也只能安葬异乡。就像当年刘备、刘表在荆州谈论英雄,半夜惋惜陈登的遭遇一样,柳宗元对吕温怀才不遇深感痛惜。

柳宗元多年不被重用,在文学上的影响却与日俱增,尤其他的政治倾向引起了很多朝臣的共鸣。在裴度、韩愈等朝廷重臣的周旋下,柳宗元被调回长安,有望东山再起。但权臣武元衡横加干涉,极力阻止,柳宗元被调任柳州刺史。但这时的他,对唐王朝江河日下的大势已无能为力,对仕途更无奢望。当他听说好友刘禹锡被任命为播州刺史时,不由大吃一惊:那里路途遥远,蛮荒落后,刘禹锡老母尚在,怎么去得?母亲不去,母子即成永诀;母子同去,柳宗元母亲的悲剧就会重演。柳宗元挺身而出,上书皇上,请求让刘禹锡到相对富裕的柳州任职,自己去播州上任。在裴度声援下,刘禹锡改任条件较好的连州刺史。

柳宗元怀着极度失望的心情,和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等好友结伴南下,直到衡阳才恋恋不舍地互道珍重,挥泪惜别。为此,他写了一首十分有名的赠别诗: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庸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曜缨。

满怀希望地回到长安,却被调任更为荒凉偏远的岭南。当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所到之处的风烟依旧,马援庙前的石人却已被草木遮掩,只留下废墟一片。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而遭到打擊、排挤,也别想以诗文赢得名声了!当年,李陵、苏武临别时到河中用水浸湿长缨表示分别,今天我们已泪流千行,足可用眼泪浸透长缨了。就此一别,我们这些患难与共的朋友又要天各一方了。全诗感情深沉,悲苦中透着愤懑不平,表达了诗人被发配岭南又要与好友离别时的失望与痛苦。

柳州地处荒蛮,贫穷落后,加重了柳宗元对亲友、故土的怀念。五言诗《梅雨》中说: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烟雨苍茫的晚春,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阴雨连绵,加重了诗人的愁绪。雨夜楚猿的悲鸣,使他思乡怀友之情更切;破晓时的鸡鸣,又打断了他回到故里的好梦;海雾蒸腾,遮住了他回家的渡口,心情十分凄苦。

这一时期的柳宗元,失意中夹杂着浓浓的不满情绪,他已敏锐地意识到,这次离开长安,今生恐怕再无返回京城之机了。他在登上柳州城楼时赋诗一首: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人登上城楼,只见荒野茫茫,就像心中的愁思没有尽头。突然,一阵疾风骤雨而至,荷花凋零,冷雨浸湿了城墙。远处山岭上的树木,挡住了诗人遥望故乡的目光,柳江的水流迂回曲折,好似诗人千回百折的愁肠。诗人与刘禹锡、韩泰等好友天各一方,就是寄一封书信,也不知何时能得到回音。此诗情景交融,情随景出,把诗人的苦闷、彷徨和对好友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这一时期,柳宗元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的确有点心灰意冷。但是,经过政治风浪的严峻考验,经过永州长期艰难生活的磨砺,环境的艰苦对柳宗元实在算不得什么,怨天尤人也不是他的性格。作为柳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柳宗元深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他抖擞精神,开始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柳州有个陋习:以儿童抵押换钱,到期不赎的,沦为奴婢。实际上是地主富豪廉价蓄养家奴的一种方式,造成了许多家庭悲剧,扰乱了社会稳定。柳宗元拿出微薄的俸金,解救了几个儿童。但是,更多的儿童已经或正在沦为奴仆。一些盗贼甚至公然绑架儿童贩卖,闹得人心惶惶。针对这种情况,柳宗元发布官文,严厉禁止这一陋习;已经为奴的,允许再行赎身;无人无力赎回的,以奴仆自身的工钱抵扣,到期恢复自由。这一德政,深受百姓欢迎。桂管观察史裴行立大为赞赏,将其推行到柳州周边地区,使数以千计的奴婢得到解救,很多家庭破镜重圆。柳宗元据此撰写了《童区寄传》一文,倡导儿童抵制贩卖、抗拒绑架,表明官府严惩买卖、绑架儿童的决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柳州闭塞落后,百姓生活困苦,巫医、迷信盛行。柳宗元修孔庙,办学堂,普及文化知识。明令禁止巫医、相士行骗。大力培养医生,发展医药,诊治疾病。建造渡船,加强与外地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步改变了柳州的社会风气和落后面貌。对于慕名求教的青年学子,柳宗元用心指点,亲自教授,使其中很多人考取了功名。当地百姓长期饮用柳河水,不仅取水困难,而且极易患病。柳宗元动用官费,打出几眼六丈多深的水井,让围观人群品尝井水的甘甜。上行下效,很多百姓过上了饮用井水的生活。

柳州百姓长期衣食不足,家用短缺,而柳州城外却有大量土地荒芜。柳宗元发动百姓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植树造林,促进了农业发展。仅大云寺和尚开垦的荒地,就种植竹子三万余棵,蔬菜一百余畦,黎民百姓的生活显著改善。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柳宗元,修建了柳子庙,韩愈撰写碑文,北宋苏东坡亲笔书写再立。

虽然政绩显著,有所追求,柳宗元内心的伤感和寂寞依然挥之不去。他在诗中写道: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過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被流放岭南和客居异乡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诗人产生了春半如秋的伤感,雨后百花飘零,榕叶满院,黄莺乱叫的情景,更使人触景伤怀,好像进入了落叶飘零的深秋。

在长期的地方官生涯中,柳宗元对政治的腐败和官员的恶行知之甚深,写了许多揭露官场黑暗、反映百姓困苦的诗文。《捕蛇者说》是他众多散文中的名篇。在柳州,柳宗元目睹贪官污吏巧取豪夺,压榨百姓,劳动人民生活艰难,有的家破人亡,有的逃亡他乡,普遍难得温饱的惨状。他以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蒋家三代捕蛇谋生,爷爷死于捕蛇,爸爸死于捕蛇,孙子十二年来,多次差点命丧蛇口。柳宗元提出让他改当农民,不料孙子流着眼泪说,我捕蛇还可以活下去,种地交粮就活不成了。村里的农民,辛苦一年,几乎交纳了全部收成,仍被凶狠的官吏逼债敲诈,病饿而死的人一批又一批,逃亡他乡的一家又一家。和我爷爷同代的人家,十户只剩不到一户,和我爸爸同代的人家,十户只剩两三户,和我同代的人家十户就剩四五户了。我每年只要交两条这种有剧毒的蛇,种地所得就能勉强糊口,比村里的乡亲好多了!柳宗元通过《捕蛇者说》,深刻揭示了中唐时期皇帝昏庸、官员腐败、百姓困苦的社会现实,强烈呼吁统治者用好官、行善政,改善百姓生活。

同一时期,柳宗元还写了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政治讽喻诗,《行路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

北方靖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雎吁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诗中说,夸父追日跳过茫茫北海,跨越巍巍昆仑,冲破天河,最终力尽渴死在路上。狐鼠蜂蚁争相吞噬他的尸体,九寸小人鼓掌喧笑。此诗写的慷慨激昂,悲壮苍凉,寓意极其深刻。柳宗元借夸父的形象歌颂“永贞革新”的仁人志士,把宦官和保守派比作狐狸、老鼠、狂蜂和蚂蚁,痛斥他们的倒行逆施,抒发对他们的愤慨和鄙视。还把庸碌无为、花天酒地的贪官污吏比作九寸小人,借以反衬像他一样胸怀远大抱负的革新派人物。同时,哀叹自古有大志者大多壮志难酬、空让后人悲叹惋惜的惆怅。

《行路难》共三首,第二首写乱砍滥伐山林的场景。栋梁之材被野蛮砍伐,连小树苗也不能幸免。砍伐后被弃置一旁,任其腐烂烧毁。讽喻统治者浪费、摧残人才,实际上是自毁前程的愚蠢行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满腹学识、志向远大而又不被重用遭遇的愤慨和不平。诗人对“永贞革新”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对统治者和保守派屠杀、迫害、打击大批有志之士极为愤怒和不满,忧国忧民忧才之心可见一斑。

唐代修建了箕子庙,年年祭祀,香火旺盛。柳宗元有感于箕子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为箕子庙撰写了碑文。开篇写道,品德高尚的人有三大特征:蒙受苦难而能保持正直;将治国之法传授给明君;以知识和品德教化民众。箕子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商纣王有三大贤臣:微子屡劝不听愤而出走;比干苦谏被剜心而死;箕子不愿彰显君王之恶,不想被杀,也不愿协助周朝灭亡自己的国家,被囚后装疯卖傻,周武王把他释放后,他不愿为官,直到周朝统治稳固,他才写出一部《洪范》,送给周武王,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后来逃到朝鲜,仍然坚持教化当地的百姓。孔子在讲述六经时,多次赞美箕子的高贵品质,柳宗元在碑文中,对箕子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柳宗元为官后,他表弟卢遵一直追随左右,不离不弃。柳宗元调任柳州刺史,从弟柳宗直、柳宗一陪同前往,对柳宗元期望甚重,也对柳宗元的生活、工作给予了尽可能的帮助和照顾。不料,柳宗直突患疾病去世,对柳宗元打击极大。想到自己不能为从弟谋取一官半職,也不能给予金钱上的资助,反而让从弟魂归异乡,心中十分内疚和痛苦。不久,从弟柳宗一又要前往江陵,柳宗元依依不舍,写下了《别舍弟宗一》一诗: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呈树烟。

百花飘落的季节,在柳江边,柳宗元与从弟柳宗一挥泪分别,想到自己远在长安数千里之外,贬职永州至今已经十二个年头,黯然神伤,激愤之情溢于言表。再看柳州城外,满山瘴雾浓云,天昏地暗。从弟要去的地方,却是碧波浩淼,水天一色,前程美好,表达了对从弟的良好祝愿。此诗气魄宏大,感情深沉,描写逼真,是柳宗元诗中的精品。

柳宗元遭贬永州,一位高僧为他提供了栖身之所,因而对僧人怀有好感。在柳州,巧遇浩初和尚,两人义气相投,一起探讨佛学,游山玩水,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在同游仙人山后,柳宗元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仙人山的山峰犹如一把把利剑,要把柳宗元的九曲愁肠寸寸割断,切肤之痛,可想而知。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为了超度众生,将自己化身无数。柳宗元想化身千亿,站在仙人山顶,遥望故乡。与友人寄情山水,本想排遣心中的忧思,可他却愁肠百结,心中不曾有一丝闲适。可见,柳宗元在柳州精神极其苦闷。

长期的精神压抑和困苦的生活,以及大量的政务和繁重的写作,使柳宗元的身体每况愈下,经常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最终病逝于柳州寓所,年仅46岁。

柳宗元的妻子怀有身孕,两个女儿年幼,儿子刚四岁,孤儿寡母,连置办后事的钱都没有。时任河东观察史的裴行立仗义疏财,出资将柳宗元的灵柩送回山西老家安葬。柳宗元的表弟卢遵跑前忙后,将柳宗元安葬在故乡的土地上,让他叶落归根。事后,卢遵按照表嫂的心愿,护送柳宗元的妻小回到长安,妥善安顿后才离开。好友刘禹锡夜以继日,整理、刊印了《柳宗元集》,以示纪念。柳宗元爱护百姓、为朋友仗义执言的善行,加倍得到了好报。

柳宗元的政治抱负没有完全施展,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彪炳千古,影响深远。他的诗文,对中唐政治持严肃的批判态度,深刻揭露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真实反映了百姓的艰难与困苦,呼吁改革现实政治,重用人才治国理政。他对中唐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判断,极具前瞻,很有预见性。尤其是,他积极参与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写了大量针砭时弊、言之有物、内涵深刻、使人警醒的古文,纠正了文坛虚浮怪象功在当时,惠及千秋。

柳宗元一生,留存诗文600余篇。其中,《送薛存义序》《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封建论》《江雪》《行路难》等,语言精美,思想深邃,影响广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唯有读懂这首诗,才能读懂柳宗元
他没有王安石的运,却走了相同的路,成为今天两市的文化名片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对千万孤独的释怀
清官柳宗元: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
刘禹锡的一首诗,让柳宗元流放了半生!柳宗元为何最后原谅了他?
学霸都在学|24.柳宗元:让人心疼的“地图炮”祖师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