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必讲名诗《书愤》——优秀教学设计及课件
最近有粉丝反映看不到“遇语文”更新的文章,请进入公众号,点击右上角三个点设置星标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书愤》导学案
《书愤》——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郑州市上街实验高级中学  周彦琪
指导教师       郭鹏源
【课型】
自主赏析+教师引领课
【教学内容】
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
【学情分析】
在《书愤》之前,高二学生已经学习过大量的名家名篇,学生已经能够初步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诗歌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对古代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古代诗歌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还未系统地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还需要教师必要的引导、点拨。
【设计思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着重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而陆游的《书愤》正是被设置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板块,也就是说,在欣赏《书愤》的时候,尤其注意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也正切合2017年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即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基于此,我设定了以诵读为基础,从解题出发,以知人论世,抓取意象或关键词的方法分析诗歌内容为主线,重点把握诗歌蕴含的诗人的情感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2、以知人论世,抓取意象或关键词的方法把握本诗蕴含的诗人的情感,感受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教学方式】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课堂教学】
导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临终时写下的诗,强烈的要求收复失地,驱逐金人,雪洗国耻。这是陆游一生歌唱的理想,也是他永不衰竭的灵感。《示儿》是这样,《书愤》也是这样。本节课我们就以《书愤》为例,解析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韵。
(设计意图:学生曾学过陆游的《示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对陆游也很熟悉,这段话作为本节课的开场白,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活动一:解题
解题“书愤”。
学生活动:思考“书”的若干种常见含义,哪一个放在此处最为合适。
答题思路:书:书写;愤:激愤,悲愤,愤懑。
(设计意图:从题目入手,学生能更快、更直接把握本诗内容。)
活动二:初读诗歌,把握诗意
问题设置:以知人论世,抓取意象或关键词的方法赏析诗歌内容。诗歌题为《书愤》,但诗中却无“愤”字,而悲愤之情处处可见,朗读诗歌,思考诗人通过书写什么内容来表达悲愤之情。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此处设置成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学生兴趣,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诵读,有助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情境。)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精读诗歌。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北望的原因,学生能说出“世事艰”指代的内容,什么样的“气”如山?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颈联指代哪两件事?(此处结合课下注释能轻松掌握)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重点分析“空”字的含义以及衰鬓的原因。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分析此处写诸葛亮《出师表》的原因和分析“伯仲”二字的含义,暗含比较之意。
(此处设置表格对比二人境遇。设计意图:1、“图表”是浓缩的语言,体现缜密的思维,有助于梳理课文情节;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让学生放眼全局又关注细节。二、“图表”是一种过程和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潜移默化让学生更理性地分析问题。)
人物
才华
身份
处境
结局
诸葛亮
足智多谋
(蜀)汉丞相
遇到明主,备受重用
虽光复汉室为取得成功,但成功北伐
陆游
才华横溢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贬官,空有报国之志
被弹劾革职
年老体衰,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功业未竟、壮志难酬)可引导学生多多列举类似的词语
答题思路:
1、早年收复失地的壮志凌云;
2、两次抗金胜利;
3、年老体衰、壮志未酬;
4、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
活动三:再读诗歌,理悟陆游
问题设置:再读诗歌,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本诗的写作时代背景并根据表格,总结诗人愤懑的原因。
(设计意图:一、紧扣教学目标,解决重点问题;二、与前面的问题形成问题链,把这些问题组织在一起,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三、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点作答,锻炼有效答题格式。)
答题思路:
1、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未成、壮志未酬
2、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南迁
3、朝廷:打击主战派、苟且南安
学生活动:再次通过诵读体味诗人复杂情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1、强化记忆,增加知识储备。2、既增进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又能生发出美的表达与创造。)
活动四:拓展阅读,回扣目标
近人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称赞陆游:“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又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陆游的一生作诗9000多首,十分之九都在书写想要杀敌报国的愿望。本课选取八首诗歌,要求同学们以通过抓取意象或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设计意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选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即学习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与发现。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无论是学生的反应还是《书愤》本身,鉴赏并掌握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通过陆游的诗来看南宋诗人身上的时代烙印,所以这里选取陆游的八首诗歌,要求学生通过抓取意象或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夏日杂题
憔悴衡门一秃翁,回头无事不成空。
可怜万里平戎志,尽付萧萧暮雨中。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追忆征西幕中旧事
大散关头北望秦,自期谈笑扫胡尘。
收身死向农桑社,何止明明两世人。
鹊桥仙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拓展环节一:找出这8首诗反复出现的意象。
(设计意图:风雨、鬓、梦、泪这四个反复出现的意象无不在昭示着南宋朝廷的无能、腐败、风雨招摇,诗人想要收复失地、驱逐金人而不能,一腔热血得不到施展,空有报国之志,只能在梦中去实现。正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些反复出现的梦,足见诗人对祖国的一腔热忱。面对着逐渐愁白的双鬓,诗人只能留下无尽的泪水和伤悲。)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风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憔悴衡门一秃翁,回头无事不成空。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
拓展环节二:对比阅读这八首诗词,选取一首你感兴趣的诗,主要通过知人论世和抓取意象或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出陆游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并用“我通过                          意象或               关键词,读懂了这首诗歌饱含了作者的               感情。”小组讨论后发言,教师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一、扣合本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要求;二、直击学习目标,强化训练;三、作为一个小型的诗歌类群文阅读,拓展阅读量,增强对陆游的情感及其时代背景的理解;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活动:对比阅读,分组讨论。
结束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一个爱国人士都应该有的情怀。“国家不幸诗家幸”,每当国家处于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特别是南宋诗人,这是时代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这一时代涌现了一大批以陆游为代表的爱国诗人,如辛弃疾、岳飞、文天祥、李清照等。陆游则把它发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家国情怀不但贯穿在陆游的诗歌中,而且与他的生命融为一体,也正因如此,虽历经千年,陆游的诗歌和灵魂在中国诗坛甚至是中国历史上依然不朽!
《书愤》配套课件预览
END
多谢您的次次转发与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学生一块迈过诗词鉴赏最难的坎 ——准确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情感
树立文本意识 打破思维定势——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策略探讨
根植传统文化 弘扬国学经典: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订阅 2021年12期
高中语文“写景抒情”诗词赏析教学研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单元: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越中览古、一剪梅(人教版高二选修...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意境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