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感逾越理智,世俗战胜爱情——《卫风·氓》婚恋悲剧解析

从主题上来说《氓》是一首弃妇诗;

从情节上来说是以女子的口吻来追述其不幸的婚恋经,它以凝练的文字概括了中国女性在婚恋变更中的不幸。

美丽的爱情缘何总归毁灭,《卫风·氓》为什么必将以悲剧收场,答案是:女主人公用情太深,感情用事,理性不足;;

男主人公过于世俗,庸俗的思想挤兑了爱情的空间。这样的爱情,这样好婚姻必将以失败告终。

| 壹 |

越陷越深,爱难遁逃

当我们蚕桑公主躲过家人目光,冒着世俗苛责的危险,应约来到汤汤淇水之际,悲剧的种子就在这看似甜蜜的恋爱时期生根发芽,因为在与世俗理智对立的道路上,我们的主人公走得太远。

同样深陷爱河,与恋人贸然约会,《诗经·将仲子》中的少女却一再劝告她的恋人不要翻越墙院来与她幽会,因为她在意父母和兄长的责骂,也在乎旁人的闲言碎语。

心怀浓浓爱意,却不失时机地提醒对方保持恋爱季节应有的距离,不失是明智之举。

而我们的蚕桑公主在恋爱季节却不曾说出半个“不”字,千依百顺也必将被人掌握。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这个叫氓的帅小伙,看似老实,却一肚子花花肠子,一脸憨笑、耍着花招,假装卖丝,向女主人求婚。

一方面说明氓求婚心切,敢于大胆地追求爱情,另一方面更说明了氓的狡黠,而女主人公被爱情蒙蔽了双眼,“情人眼里出西施”,误把狡猾当真诚,把阴谋诡计当甜言蜜语。

爱情就是这样,它来时你根本无从知晓,知道时却已被套牢。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按照先秦的传统,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氓只身来到姑娘面前,就想把姑娘取到家里,不免操之过急,是一种轻浮的表现。

而且,当氓没有马上得到姑娘的答复时,就恼羞成怒。可见此人不是怜香惜玉的主,大男子主义,有严重的性格缺陷。

我们的蚕桑公主面对恼羞成怒的恋人,却没有半点责备,而是妥协退让,私下许诺婚姻。

氓的易怒是细节,而不幸的婚姻往往是在恋爱时忽视了细节。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从这六句来看,该女子在爱情的大泥坑里陷得太深,难以自拔。

告诉大家“在爱情中迷失自我的人,永远找不到真正的爱情的。” 婚前女热男是小鸟依人似的幸福,但是如果我们的缫丝公主婚后仍是痴心绝对,将丈夫锁定在视线范围之内,原本就大男子主义十足的氓,怎么会受得了。

氓不是神话中温柔十足的董永哥哥,更不是传说中彬彬有礼的许仙官人,他是带着忠厚老实面具,满肚花花肠子, 性情暴躁如雷,奴隶夫权社会背景中的氓。

4.“以尔车来,以我贿牵。”

本诗没有提到氓送什么样的彩礼给女方, 女主人公出嫁的时候却有大量的财物相陪。

俗话说的好“门不当、户不对,过了日子也受罪!”如果我们不把这“门当户对”看作是婚配双方的家庭经济状况的齐头并进,而将它指向婚姻当事人的成长环境、文化层次、受教育程度、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等等,这些元素旗鼓相当,基本匹配,更容易保持婚姻天平的平衡,那么,“门当户对”也不无道理了。

这是下文“我的兄弟不知道我的处境,都讥笑我”的伏笔。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女主人公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 贰 |

创伤再三,苦难言说

在中国古代,婚姻是女性最佳的生存保障,所以古代的女子寻找归宿的欲望是十分迫切的

《诗经·召南》中就有一些诗句表现大龄女子未及时出嫁的恐慌,女于希望求婚男子及时到来的心也一天比一天迫切。

但是,这些对婚姻充满期待的女子,果真能在婚姻的天堂安然栖身么?答案当然是不能。

对我们的缫丝公主来说,婚姻更不是天堂,而是粉碎梦想的坟墓,只字未提婚后的幸福生活,而是写氓的变心,婚姻的彻底失败,那么,氓变心,婚姻失败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1.缫丝公主体衰色减,美貌不再。

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

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氓的所作所为与婚前背道而驰,不念旧情喜欢上第三者、第四者、第五者……

2.采桑女沦为家庭主妇,失去了少女时代的天真浪漫。

周国平说:“爱情是浪漫的,婚姻很现实,婚姻就是在一起过日子,很现实,而且日常生活是很琐碎的,就浪漫不下去了。”

我们的蚕桑公主想到过氓家庭贫困,但对“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劳作还是缺少足够的心里准备。

加之,氓本身就不是懂得心疼女人的“贾宝玉”,婚姻里的朝夕相处很轻易地让他产生了审美疲劳,更何况蚕桑公主的容颜美,已经在岁月的打磨中大打折扣了呢!因此,被抛弃的命运便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3.“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氓在婚姻中彻底撕掉了他温情脉脉的面具,脱掉羊皮它是一头来自北方的狼。

心愿满足之后,开始虐待妻子。当这个本应饱含温馨和睦的空间被内部暴力侵蚀时,婚前所有的希冀都将成为永不结束的噩梦。

3.娘家人笑贫

亲人、娘家人都笑话采桑女,并且看不起她找的女婿。这使得她们的婚姻关系雪上加霜。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娘家人对遭受家庭暴力的采桑女不管不问,只能使其陷入更深的孤独,有苦难言,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 叁 |

无爱不立,愤然决绝

在婚前,我们的蚕桑公主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与心爱之人执手走入婚姻的殿堂,期待更加美好的生活。

但事与愿违,她却成了氓的玩偶甚至是虐待的对象,面对这样一个负心的丈夫,她终于识得氓之真面,斥责氓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亦已焉哉”成为古代女子铿锵有力的独立宣言。

《卫风·氓》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痴情女子负心汉”这哀婉的旋律如同魔咒一般,在中国文学长廊中反复回旋,直到如今……

本文已在CN期刊发表,仅供教、学参考,严禁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杜十娘》|潘虹 佟瑞敏主演
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伟大的哲学家里面几乎没有女人?
诗经赏析
内在情绪驱动下的婚恋叠照——《氓》重读
一个爱而不得,一个得而不惜,《诗经》中这两首词道尽婚恋的真谛
耽溺与超脱 --再读《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