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话资治通鉴(四)从魏文侯来看如何真正地获得尊重

魏斯画像

话说自从赵无恤战胜了智瑶,联合韩魏两家瓜分了智氏的田产,从此三家就成了晋国新·三巨头。

等到了孙子辈的时候,赵氏君为赵籍,魏氏君为魏斯,韩氏君为韩虔。这三个人陆续称侯改元,将晋国分而治之。

对于魏氏来说,魏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直接引导魏氏雄踞诸侯85年,占了整个战国时代的一半。

关于魏斯的轶事有很多,司马公在《资治通鉴》中讲了这样几件事,来劝谏皇帝宋神宗。

魏斯成为魏氏家长之后,以贤士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

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他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

这样一个礼贤下士的诸侯,立即吸引了四方贤才德士前来归附他。

但魏斯可不是做做样子。

有一天魏斯与群臣饮酒听乐,喝到嗨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这时魏斯却让人被车准备去乡间。

左右的随从都纳闷了,说:咱们今天在这儿饮酒作乐,而且外面下着大雨,主公你往外跑啥?

魏斯说,我想起来和村长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喝得很嗨又下雨了,但总不能爽约呀。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魏斯非常有契约精神,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信。在古代并没有合同这一说,因而口头上的许诺被看得极为重要。取信于人才能积累口碑,对于王侯公爵来说更是非常重要的。言而无信的人将失去别人的信任,让人没有安全感和依附感,则人才就不会聚集在其麾下。所以即便是对一个村长的许诺,公侯也必须言出必行,这就是所谓的金口玉言。

不止如此,魏斯还特别宽厚敦笃。

韩国派使臣来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

魏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

赵国随后也派使臣来借兵要胖揍韩国。

结果魏斯说:我与韩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

赵烈侯和韩景侯期初很生气,但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不仅又钦佩魏斯。

这样一来,魏国则成了三晋之国的盟主,对内三国紧紧团结在一起,并跟随魏斯东征齐国,西讨秦国,成为战国初期雄踞中原的霸主。

司马公对仁看得很重要。魏斯无疑是个仁君。有道是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魏斯因为看重跟邻邦的和睦相处,不因为能够“打土豪分田地”的利益而与兄弟之邦反目,让邻邦都知道,有魏斯在则和平,从而赢得了美誉和口碑,这才成为能够调解三晋内部矛盾的盟主。我们和人交往也是一样,如何让别人都尊敬并喜欢你?卡耐基曾如是说:你应该让对方感受到你在真诚地并尽最大努力地帮助他。

魏斯让乐羊攻克了中山国,并将这块土地封给了儿子魏击。

有一天他问群臣,我这个领导怎么样?

大家都说他是仁君。只有任座说道:你把中山国封给你的儿子而不是你的弟弟,算什么仁君?

魏斯听了之后非常生气,而任座也一甩袖子走了。

气急,魏斯就问近臣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

魏斯说:你没忽悠我?

说: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你看刚才任座就很耿直嘛!

魏斯一听恍然大悟,让璜赶紧把任座追回来,并亲自走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说服
这里咱们比较一下任座和翟璜,两人其实都想向魏斯劝谏,但任座一句话就得罪了领导,而翟璜却立即让领导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其实魏斯已经是个很不错的领导了,即便是再仁德的领导,也不喜欢有人大庭广众地批评他,面子上挂不住。这就是一个谈话的艺术了,当你一开口就把别人激怒了,那么你的话再有思想也不会被接受。因此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应该平和而委婉,首先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在如沐春风的语言环境中沟通思想,则是一个说服人的方法。

有一天,魏斯和国师田子方饮酒,魏斯忽然说:编钟左边声高了,调一下。

田子方就笑了,说: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

魏文侯说:对。

或许是受到魏斯的影响,儿子魏击也特别听得去意见。

有一天,魏击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赶紧下车伏拜行礼。田子方却不作回礼。

魏击觉得田子方太傲慢了,于是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

言外之意就是,我作为高贵的公子都率先向您行礼了,您怎么能如此傲慢不讲礼貌呢?

田子方立即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贵族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想想智瑶就是如此)。亡国之君再也找不到过去的辉煌,失去封地的贵族再也找不回安逸的生活。但贫贱的游士呢,不高兴就穿上鞋子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

言外之意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魏击听了之后立即向田子方道歉。

处世
事实上田子方故意不回礼,正是想借机劝谏未来的储君。身为领导的人如果对下属傲慢,下属就会离心离德。如果礼贤下士,用没有什么成本的尊重,就可以使用下属的才华如同使用手足一般游刃有余,则领导会越当越好。所以说,如果你要爬得更高,就要谦虚谨慎。而你的位子越高,就越应该谦虚谨慎。否则一失足则成千古恨。智瑶如此,后来的始皇帝亦是如此。

有一天魏斯问臣属李克说: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

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

魏斯说:先生不要推让!

李克说: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

魏文侯心里立即有数了。

李克路上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选,到底定了谁?

李克说:魏成。

翟璜立刻生气了,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陆的邺县,我推荐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点儿比魏成差!

李克说:你把我介绍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傣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向东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你怎么能和魏成比呢!

翟璜听罢立即对李克行礼说“我真是个粗人,失礼了,愿终身为您的弟子!

需求
这里是一个辩证的思维。在一个社会中,你如何成为脱颖而出的人?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满足客户需求、满足对方需求。无疑,每一次魏文侯有需求的时候,翟璜都能立即满足他。但是魏成却不一样,魏文侯在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缺老师的时候,他找到了三个贤明的人来为魏文侯出谋划策,这才激发了魏文侯的潜能,意识到自己可以做更大的事,从而才能笼络赵韩,攻伐齐秦。因此,满足需求不如激发需求。因为满足一个人的需求,他会欣赏你。而激发了他的需求,他则会尊敬你。品牌如此,做人亦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局即巅峰——魏文侯的自我修养
乱世雄主魏文侯的用人之道
他是史上最猛的刺客,对目标猛,对自己猛,他姐姐也猛!
《资治通鉴》启示录02:魏国选相风云:老板喜欢怎样的下属?
《资治通鉴有意思》3:文侯求贤言而有信,知人善用从谏如流
李克提出“五视”观人法 助魏文侯选择国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