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话资治通鉴(20)不时

公元前335年,秦国进攻韩国,攻克宜阳。

公元前334年,韩昭侯开始修建一座高大的门楼。

屈宜臼对他说:“您肯定走不出这座门。”

为什么呢?

屈宜臼说:因为不时。我所说的时,并不是指时间。人生在世有顺利的时候,也有不顺利的时候。过去您曾经有好时运,却没有修建高门楼,而去年秦国夺去了韩国宜阳,今年韩国又大旱,您不在这时抚恤百姓的危难,反而奢侈挥霍,这正是古话所说的越穷越摆架子。所以我说不时。

公元前333年,门楼修成。韩昭侯却死了,其子即位为韩宣惠王。

这个时候,申不害已经死了几年了。韩昭侯也垂垂老矣。弱小的韩国实在当不住秦国的金戈铁马,老迈的韩昭侯也挡不住死神的到来。

所以,不论修不修高门楼,韩昭侯都会死。

因此,在事件和结果之间,司马公插入了一则“外国消息”。

公元前335年,越王无强攻打齐国。齐王派人向他游说:伐齐国不如去攻楚国好处大。越王于是去攻打楚国,却大败而归。楚国趁势占领了原先吴国的旧地,向东一直到浙江。越国从此分崩瓦解,各家贵族争相为王,或自立为国君,分散在沿海一带,各自向楚国臣服。

这事件表面上看似乎是越国中了齐国的离间计。但如果换个思路看,在当时越国早已失去春秋五霸的地位,放眼天下楚国是响当当的老大,其次是秦,再次是赵、魏、齐。

因此,即便越国攻打齐国,也不可能迅速取得胜利。而大有鲸吞江南企图的楚国,依然会发兵偷袭越国的背后,结局不过就是齐楚瓜分越国罢了。

最终导致越国名存实亡的,还是它的弱小。

韩国也是如此。不管修不修高门楼,韩国也终究会被秦国吃掉,成为历史的过眼云烟。强如大唐、北宋、大清,无一例外。

因此,司马公介绍屈宜臼的话,是想强调“不时”这个概念。

通俗一点来说,这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时机干什么事,做事要审时度势,不要不合时宜。

比如韩昭侯的当务之急是安抚民众,让人民安然度过旱灾,以保证政权的稳定,以及人民储备能够应对未来的战争。这事情都做完了再修高门楼,谁也不会说什么了。

毋宁说,司马公写这么一段,就是想让皇帝知道,什么事是当务之急,什么事可以放放。掌握这个规律,做事就会很有效率了。

同时,随着老一辈的纷纷谢幕,新一代的战果巨星将纷纷崛起。下一章开始,咱们聊一聊纵横双雄苏秦与张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七雄著名诸侯:楚威王
读通鉴(13)利用人性的弱点,乘乱获利
赵武灵王传——第十四章 纵横捭阖
战国中,那些大国的国土位置,发展与灭亡
最后的越国
越王无疆一路从江浙打到湖南,却为何转身就被楚怀王反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