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首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古诗,千百年来韵味悠长,令人拍案叫绝


大家好,我是真游泳的猫。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而除了那些有名的诗词,还有很多好诗被埋没,没有被普通百姓所了解。关注小编,一起来欣赏3首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古诗,千百年来韵味悠长,令人拍案叫绝。

第1首:桃李深宫二十年,更将颜色向谁怜。人生只合汴京死,金水河边好墓田。

这首诗的作者是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元好问最被普通人熟悉的作品,当属被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引用的《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而上面这首诗其实是有一个写作的背景。据说金朝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之后,国力渐渐不振,于是准备迁都到睢阳。而后宫中有一个皇后宁愿死在汴京,而不愿意跟随大家一起转移。

元好问写这首诗,看上去只是说这个皇后宁愿死在汴京,把金水河(郑州金水河))当成死后好归宿。但事实上元好问写这首诗是借这个皇后写国运衰退后的一种士人心态,那就是宁愿以死效忠前朝,愿意为国守节的心态。金朝被元朝灭亡后,元好问曾经被囚禁数年,可以说风骨铮铮,令人佩服。细细体味这首诗,更可以感悟诗人心语,可谓是韵味悠长。

第2首《题遗山诗》: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评论元好问作品的一首诗。诗歌的意思很明白,说元好问经历了金朝和元朝两代,经历了亡国之痛,感受着故都的秋风悲凉,感受着夜间凄楚的泪水。但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正是这样的天地大变,这是这样的坎坷人生,才铸就了元好问那些情真意切的诗,才让元好问的诗有了千年不朽的力量,堪称“两朝文献”。

诗中“餐周粟”,是用商朝遗民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粮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典故来说明元好问的操守。至于“楚弓”,典故出自《孔子家语》。楚共王曾经在一次打猎中丢了一把好弓,手下想要去寻找。但是楚共王摇了摇头,说:“我是楚国人,在楚国的地方丢了弓箭,反正是楚国人捡到的。又何必去找呢?”这件事说明了楚共王的心胸。但是孔子知道后,认为楚共王心胸还是不够大,说:“人遗之,人得之,何楚也?”这弓是人丢掉的,只要有人捡起来就好了,又何必限定楚国人呢?大家也可以看看《孔子家语通解》这本书,详细了解孔子的思想。

赵翼在这首诗中说“有史深愁失楚弓”,乃是指元好问深忧金朝文献丢失,所以潜心著作和搜集史料,编有《壬辰杂编》、《中州集》,并作有大量诗文,成为一代文宗。

可以说,这首诗这一句“国家不幸诗家幸”是不朽的名句,揭露了诗歌创作的一大规律。很多人生活很平实安乐,写的诗虽然生活意趣满满,但是只能赏玩一时,无法流传后世。而比如杜甫的诗,就是经过安史之乱的大感悟大抒发,因而可以成为“诗史”,可以见到那种大沉痛大悲凉。

再比如李煜的词,亡国前虽然精巧但是多为玩乐的消遣,而亡国后便有诸多名句诞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许多字句,完全是在用血泪书写而成,而这却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才有如此名句诞生。

第3首:别后尝游沧海东,忽携诗卷到山中。立谈数语飘然去,满径松花落午风。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僧存诚。所谓诗僧,也就是会写诗的和尚,历史上著名的诗僧有皎然、寒山、拾得、贯休等。存诚曾经去东南一代游历,然后带着一大卷诗集到了山中的朋友那里。存诚和他的朋友互相看过诗,只随便说了几句话就飘然而去,唯有缓缓的风吹落下松花,幽静闲适,无忧无虑。

这样的诗充满了闲适从容的意味,令人感受到朋友知己结交的乐趣,更感受到那一种遵循自然,遵循内心的禅味,真是韵味悠悠啊。

朋友们,你们对上面这些诗词有什么看法呢?你们还知道哪些不知名的好诗好词呢?欢迎留言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诗不同于古诗,却有着一份独特的韵味!
古诗乱配 别有韵味
现代诗不同于古诗,却有着一份独特的韵味!
很有韵味的九首奇妙古诗:顶针诗、半字诗、...
他16岁写的这首词,是千百年来写情的第一名
卧榻岂容鼾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