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堪称千古绝对的10副对联,千百年让人拍案叫绝,赞不绝口


大家好,我是真游泳的猫。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关注小编,一起来欣赏堪称千古绝对的10副对联,千百年让人拍案叫绝,赞不绝口。如果你喜欢对联,赶紧用心记下来吧。

第1副对联: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憾月常圆。

这副对联上联其实是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一个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据说李贺曾经反复念叨“天若有情天亦老”,想要给这句话找一个对仗的句子,但是一直找不到意境绝妙的对句。

后来才有人对出了这个下联,可谓是对仗工整,旗鼓相当,堪称千古绝对了。

第2副对联:细雨密如丝,何机可织;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这副对联巧妙之处在于独特的比喻。上联把雨当成织布的丝,而下联把红霞比喻成锦缎,而且两者都是天气的情况,正是上联的好对手,对得漂亮。

第3副对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这副对联既是地理对,又是数字对。7里的一半是3里半,而9的一半是4.5,所以经过一半的中洞时,已经是在第5个溪的中间了。这个对联构思巧妙,真是绝对,让人拍案叫绝。

第4副对联:鹦鹉能言争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

这副对联还有一个故事。宋代大诗人王禹偁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擅长对对子。在他的七岁的时候,当时的太守在宴席上出了一个上联,但是大家对来对去,下联都不太工整。而王禹偁就对出了“蜘蛛虽巧不如蚕”的下联。

这个下联最巧妙的不仅仅是对仗的工整,更主要的是表达了一种价值判断,表达了王禹偁心中的一种信念,一种要像蚕一样有益于家国社稷的信念,因此让大家拍案叫绝,千年来赞不绝口,传为美谈。

第5副对联:枝头睨皖黄鹂,唤回午梦;梁上呢喃紫燕;说尽春愁。

这副对联用鸟声为唤午梦,用燕语为说春愁,可谓想象独特,有一种发现生活美的“诗人之眼”,让人油然而生出共鸣,十分惊艳。

第6副对联: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

这副对联是花草景物联,但却巧妙的从花草的名字上大做文章。铃儿草却不响铃,鼓子花却不响鼓,可谓是运用得到,上下联功力匹敌。

第7副对联:二月莺花,声色动人耳目;九秋蟾桂,影香惹我身心。

据说这副对联的上联是明代王宠所出,下联是明代大画家文徵明的对句。上联是颜色,下联是香味,对得十分巧妙。同时这又不仅仅是景物联,因为上下联都点出了人的存在,可谓是物中有情了。

第8副对联:草号相思,思岸柳眉弯腰细;花名含笑,笑石榴齿露皮班。

这副对联同样构思巧妙,利用相思草和含笑花的名字大做文章。如果你喜欢吃石榴的话,应该对下句的“齿露皮班”不会陌生。

第9副对联:一枝烛尽,烧残举子之心;三幅文成,惊破 试官之胆。

这副对联是考场上的妙对。相传永乐年间科举考试,考场用蜡烛来计时。在最后的廷试环节,永乐皇帝出了这个上联考林环,而林环就这么对出了下联,不但让考官刮目相看,更是让皇帝十分开心。于是林环无悬念中了状元。

第10副对联: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这副对联上联用春夏秋冬,下联用东西南北,可谓是千古绝对了。春秋传大家都知道,但是“北西厢”可能有人会疑惑。其实古代戏曲名作西厢记在古代就是被称为“北西厢”的。而这个对联千百年来都让人赞不绝口了。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构思巧妙的对联呢?欢迎留言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之千古绝对,君能对否?
宋朝留下的半副对联,1000多年没人能对出下联,至今仍是绝对
千古绝对!上联:“祖冲之圆周率三点一四”,下联真是太有意思了
千古绝对!上联:“蚕为天下虫”, 下联很经典
对联一副
千古风流人物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