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首幽默好玩的古诗词,别有会心,读来趣味多多

很多诗词都是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而有的诗词则是从生活出发,用幽默滑稽的笔触写出了人生百态。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欣赏2首幽默好玩的古诗词,别有会心,读来趣味多多。

第1首,《生查子·闺情》: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文人陈亚。词的内容写的是闺情,也就是女子思念情郎的思绪。

我们看词的内容,读起来非常通顺,没有什么难的地方。词的大意是说,女子与情郎分别之后,相思之情日渐加深,所以通信的信笺,无法完全表达情意。

信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女子的深情,所以需要情郎仔细阅读,体会女子的相思之深。

情郎曾经与女子约定,最迟也要在夏季樱桃红熟之时回到女子身边。却不知情郎被何事耽搁,已是菊花绽放的秋季,为什么情郎还没有回来呢?

单纯从词义来说,这首《生查子》虽然文字不俗,但内容是比较普通的,似乎没有什么新意。

然而,这首词别有玄机,因为这首词运用了大量药物的名字,可谓是一首药名词。

我们来看,第一句“相思意已深”,包含了“相思子”和“薏苡”两种药物,而“白纸书难足”包含了“白芷”这种药物。

字字苦参商,包含了“苦参”。而“故要檀郎读”包含了“狼毒”。“分明记得约当归”,包含了“当归”。

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这三句提到的樱桃、菊花和茴香都可以入药,也算是药物名。

所以这首词因为药物名的巧妙安排而显得别有意趣,令人在看似普通的文字背后看到了作者的才华,千年后依然有刮目相看的感觉。

第2首:竹君子,松大夫,梅花何独无称呼?回头试问松和竹,也有调羹手段无?

明代时期,朝堂上有过一段“三杨”的佳话。三杨,指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

杨士奇身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杨荣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杨溥在内阁供职十六年,在杨士奇去世后接任首辅。

在三杨里,杨荣和杨溥都是通过进士一步步成为内阁大臣的,而杨士奇却没有考上进士,而是通过别人的举荐进入翰林院的。

所以,杨荣和杨溥在这出身一点上是有些看不起杨士奇的。有一次,三个人在一起,分别用松竹梅为题写诗。

杨荣题松,杨溥题竹,写完后都在诗的后面写了赐进士第、赐进士出身的话,意思是他们两人乃是正经进士出身,以此来嘲讽杨士奇。

毕竟三杨齐名,三个人既相互合作,也暗中憋了一口气。能够在某处胜过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两人都是非常得意的。

结果杨士奇不慌不忙,写下了一首诗词:“竹君子,松大夫,梅花何独无称呼?回头试问松和竹,也有调羹手段无?”

前几句比较好理解,而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梅虽没有君子与大夫之雅号,却有调羹之用。松与竹,是否有调羹手段呢?”

在《尚书·说命》篇记载了一番名句“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也就是说,盐梅是烧菜的佐料,而君王治国需要类似“盐梅

杨士奇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是却成为了帝王解决问题的好帮手,又何必争取“虚名”呢?

这首词一出来,杨荣和杨溥脸上大变,连忙装出笑容,连声向杨士奇道歉:“息怒,息怒,我们错啦!”

所以说,这个杨士奇还是挺有才的,一首诗就让别人的嘲讽失败了,赢得漂漂亮亮,让人拍案叫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文凭有水平者看来:梅可调羹
漫话讽刺诗词㈥
马愉与“三杨”
大节可议,迎附朱棣:身系诏狱,勤苦读书;大明内阁首辅杨溥旧事
明宣宗的“托孤五大臣”,也阻止不了英宗被软禁七年,真扶不起
中国书画院院士、著名书法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杨姓历史名人在文化和艺术领域创造了辉煌成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