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知识体系走向能力体系
从知识体系走向能力体系
2012-01-16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通过“强教”达到“强国”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现、选拔和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
  从社会发展看,每个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各不相同。从上世纪末开始,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并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知识在总量上迅速膨胀,对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第二,知识在生成、贮存、传播、使用等方面快速数字化,对人才的信息技术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第三,知识结构的综合化,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第四,经济、教育、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全球化,对人才的国际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我们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内容和方法,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含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笔者想从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步,是要确立起培养目标。就创新型人才培养来说,这样的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符合什么样的标准?亟需我们进一步明晰。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准确地说,它不是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是在培养创新型潜人才。什么是潜人才?它是指具有成长为人才的潜质,但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尚未成长为社会认可的人才的人。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以学生的分数、成绩或获奖多少作为唯一的培养目标和标准,而应该着力于基础素养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
  怎样确定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或许我们可以从几个重要组织、“计划”对人才的选拔标准和某些国际课程的培养目标中获得启迪。
  世界知名的哈佛大学在录取新生过程中,要求提供“校方报告”,其中有“附加的个性评价(additional general ratings)”,共涉及15个方面。这些方面是几乎所有的美国名校都关注的:好奇心(或求知欲),创造性(或创造力),学业成绩,学业前景,领导能力,责任感,自信心,为人的热忱,幽默感,关心他人,活力,成熟,主动性,对挫折的反应,受老师们的重视程度。
  国际文凭组织设计的全球统一化课程:IB课程(注:International baccalaurcate curriculum,简称IB课程)是一个以培养世界精英型人才为主的、成熟的、国际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其培养目标主要是:探究者,知识渊博的人,思考者,交流者,有原则的人,胸襟开阔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敢于冒风险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反思者。
  近年来,北京市推出的“翱翔计划”颇受好评,它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标准》共有八个方面,其中涉及到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具有超越同龄人的学习潜力;有超常的认知能力;有超常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好奇心;具有超常的敏感性和创造性;有超常的学习内在动力;有广泛的交往和良好的交流能力;有较为突出的相关领域学科特长或特殊的才能”。
  而北京市第四中学“道元实验班”主要招收两类学生,一是“全优+特长型”学生,按照中考成绩不一定能进入四中,但自身素质发展全面,在某些方面还具有比较突出的特长;二是“超常型”学生,在某一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痴迷、迷恋的程度,具有超常的能力和潜质,因此招生时可将其他方面的要求适当放宽。对于第二类学生的选拔标准,具体确定为:热爱祖国、热爱党,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某一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有扎实的基础和超越同龄人的学习潜力;在某一领域有超常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某一领域有超乎寻常的学习内在动力。
  从这些培养目标和选拔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对人才,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已经从知识体系走向能力体系,即要求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凸显特长的能力体系。
  过去,我们常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学校里学会了数理化,可以用一辈子,大量的知识“一辈子不过时”。可是,到了知识社会,大量知识的生命周期迅速缩短,有的知识在刚写入教科书时就已经过时。而能力,才是助推一个人不断发展,不断获取新知,不断突破自我的有力帮手。
  那么,在这个能力体系中,有哪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呢?
  二
  笔者认为,在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时,有六种能力需要重点培养:
  (一)好奇心、想象力与兴趣保持能力。
  好奇心、想象力与兴趣保持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小的基本尺度之一。一个人如果对任何科学和技术都没有兴趣和好奇心的话,是不可能推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的。爱因斯坦说他在四五岁的时候,父亲给了他一个礼品——指南针。爱因斯坦一见到指南针,马上产生了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这个针永远都往一个方向摆动?他觉得这个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原因,他很想搞清楚。这就是好奇心。
  想象力是人类的重要能力。由于“飞天”的美好想象,推动人们发明了飞机,没有翅膀的人类也能像鸟儿那样飞上天空。对于宇宙苍穹的想象,引导人类发明了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并向可能存在的地球以外的“类人类”发射了联络信息。
  好奇心、想象力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要尽量做到:开放心胸,改变心智,主动构建自由、多样并存与开放的教育环境;要容忍幼稚、异想天开、错误和矛盾;要鼓励孩子、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家长、不唯现成答案,勇于突破限制,鼓励个性充分发挥,甚至可以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思绪飞扬地探寻多样性。
  (二)洞察与选择能力。
  洞察力、选择力是创新能力中的基础性能力。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来不及思考和推理,却能很迅速地找到问题的关键,找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洞察力。怎样培养洞察力?这是基础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杨振宁先生曾经谈到一个例子,说明他的科学洞察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他到芝加哥大学读博士,上量子力学课的是美国氢弹之父埃德华·特勒。特勒才思横溢,从来不备课,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因为量子力学太复杂,想到哪儿讲到哪儿容易走入陷阱。杨振宁先生说,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看特勒走入陷阱,这时候特勒的思维就像天线一样张开,四处探测,此时他的洞察力表露无遗。学生最有收获的时候,就是这个时候。作为中小学生,该如何去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呢?首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培养自己关注现实、关注前沿、感知时代脉搏的习惯。

  在洞察力的基础上,会生成选择力。一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终身奋斗的方向或领域,这就要看选择能力的高低了。一位美联社记者到北大、清华采访,问学生:“你们现在学的这个专业是不是你们自己选择的,是不是你们自己最喜欢的?”没想到,这些被采访的北大、清华多数学生回答:“NO。”她又问:“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呢?”“爸爸妈妈选的”,“爷爷奶奶选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我们的高考分数到了这个专业所要求的分数,我们就选了这个专业。”这位记者回到美国以后,写了一篇文章挂到网上,题目翻译为中文后就是《美国人不要急》。大意是:中国的软实力没什么了不起,这些孩子正在读的专业不是他自己喜欢的,今后不会有大的出息。这个故事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是:我们的很多学生还没有学会选择,选择能力还很弱。选择能力也需要从小“培养”。在奠定好坚实的知识基础的同时,还要敢于和善于洞察社会发展的趋势、科学发展的趋势,不要只看眼前,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同时也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今后可能获得的成长条件,并初选自己终身奋斗的方向或领域,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独立思考、辩证批判的能力。
  明代陈献章在《与张廷实主事》中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清华大学校园中王国维纪念碑上,有陈寅恪先生为其题写的十个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的提倡,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创新人才的特质之一,就是具有敢于和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辩证地、批判地对待某些事物,不盲从,不迷信权威、领导、长辈、书本;使他们深知,任何权威都是历史性人物,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有其或强或弱、或正或反、或对或错的两面性。要让学生领悟到:真理,总是相对的。“历史上,不曾有过一个理论,可以在任何条件下适用。”所以,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就要培养他们敢于向权威和权威思想挑战的精神。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在对待某些规律、定理和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认识时,要有批判能力。批判,并不等于全盘否定,也不是鼓动学生去和别人吵架、盲目地争论,而是客观地批点、评判。此时,我们要注意,在批判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包括逆向思维等)、辩证思维和隐喻联想思维等。
  (四)探究能力。
  创新,往往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突破、整合甚至是颠覆。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探究。从人类科学史上看,创新型人才都有很强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的核心是研究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能力和提炼能力。
  杰出人才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以物理学为例:1687年,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到了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诞生了,他发现:到了速度很高的时候,牛顿力学需要改进。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海森堡、狄拉克等人发现:当物体很小的时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需要改进。
  这一科学历程告诉我们:一切科学技术知识都在发展之中。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继承前人成果并不断打破前人成果的过程,也是知识不断产生、升华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知识的发展过程,而不能仅仅让学生吸收或研究具体的知识。只有把这种变化、发展的观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和生活信念,才能促进他们自觉地、不断地更新知识,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创新的精神、勇气、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与知识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比,我们传统考试的题目是有着不可更改的标准答案的。但我们切记,凡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都是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都不是新问题。所以,在中考、高考或其他考试中,能拿第一名并不代表全部,因为这些考试主要是在解决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看看20世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学校的传统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寥寥无几,获得最后一名的倒有几位。他们在知识的接受上,不一定是高手,但他们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却一定是佼佼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
  (五)抗挫折力与坚持能力。
  在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只有那些拥有强大的抗挫折力与坚持力的人,才能最终有所收获。所以,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以平静、稳定甚至乐观的心态看待失败。破除只求防错、不求创新,只求保险、力避风险的思维方式。许多失败中,都包含着局部的成功和进展。99次失败中,就可能蕴含着第100次时的成功。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此时,人本身的心态非常重要。所以,培养创新人才,就要注意培养他们不让失败影响自己情绪的能力,要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恒心和定力。同时,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失败后,要尽量彻底地反思本次失败。
  (六)领导与协作能力。
  在知识社会、全球一体化社会,无论你是从事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需要具有领导能力。如果你不具备领导能力,你就无法掌握多于别人的资源,就无法完成大的突破和创新。
  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青少年,让他们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培养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强烈愿望和能力,并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进行合作。团结力、协作力,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社会愈是向高阶段发展,一个人就愈难以独自承担拔尖创新性工作,愈需要团队的合作。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们要积极地参与夏令营、冬令营、合作学习等各种活动,参加“科技之星”、“文学之星”、“音乐之星”等“学生之星”的评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团结、协作、包容能力。
  同时,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还要具有下述几种意识和能力:公平竞争的意识;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和精神;数字化的学习能力和强健的体质。
  三
  在培养学生几种重要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一些关系:
  (一)快速、超俗成长与世俗文化的关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内容是积极向上的,但也确有许多内容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像在处世方面,讲究安分守己,不为人先,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知足常乐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自己不求进取,还要打击进取之人,都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然而,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青少年,往往有一些特别的性格。例如:极强的好奇心,做事追求完美,凡事喜欢究根刨底,不太迷信权威甚至公开挑战权威,有偏执倾向,等等。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这些特别的性格有时会被视作缺点,教师们喜欢的是那种听话的、执行力强的学生,而这种倾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科学家钱学森就曾说过:“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

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如何才能打破“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的桎梏?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改革、重构学校文化,形成民主、宽容的文化氛围,让学校成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二)博与专的关系。
  “博”要服从和服务于“专”。拔尖创新能力强并不等于知识多,也不要求创新型人才所有的学科知识都丰富。一些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他们开始出高水平的成果都在二三十岁。那个年龄他们的知识并不多,只有些必要的基础知识。他们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思想特别活跃。20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日本学者益川敏英,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从来没有出过国。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大家才发现,益川敏英竟然对英语几乎一窍不通。他说他从小学开始,文科成绩就不好,上大学的时候英语也一直不好。如果在我国,这种不能“全面发展”的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拔性考试中,恐怕其前景堪忧。
  其实,在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及其他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处理好知识的“博”与“专”非常重要。与此相呼应,我们应该改革评价制度,特别是高考选拔制度,要真正选拔出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所特长的学生,给他们创造能够快速成长的环境。
  (三)思想的火花与严密的科学论证的关系。
  对于创新能力强的青少年,当他们对某一问题苦思冥想时,有时会突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有的思想火花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创意,我们应当珍惜。有的中学提倡学生配备《学生创新作业本》,有什么好的创意火花,可随时用文字或图记录下来,以防遗忘。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珍视他们思想的火花,又要对他们提倡严密的科学论证。
  (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成功的诸多主观因素里面,智商(IQ)因素大约占20%,而情商(EQ)则占到80%左右。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要尽量使自己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要开发自己的情绪控制智慧、语言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内省智慧等,优化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情感和性格,坚强自己的意志。
  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在散文诗《海燕》中写道:“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正如“高傲飞翔”的“海燕”,搏击苍海,翱翔蓝天,希望这样的“海燕”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涌现得越来越多!
  注释:
  ①佚名.哈佛女生海外连线:美国名校看重的“优秀素质”[OL].2009-12-24.http://edu.ifeng.com/abroad/200912/1224 6979 1486426.shtml.
  ②佚名.IB的教育哲学和培养目标[OL].http://www.jiaohuansheng.com/secpage/10503ibliandu.htm.
  ③罗德宏.西城区北京四中新开超常教育“道元实验班”[N].北京晨报,2010-03-31.
  ④朱清时.缺乏好奇心想象力难成创新人才[U].中国教育报,2009-09-08(2).
  ⑤张绪培.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R].中国教育学会简报2010年4月第二期第23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培养创新型教师
新课改下教师自我培训策略
缺乏好奇心想象力难成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培养
培养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把握三个着力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