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之最鸡笼山“司天台”
userphoto

2022.05.24 吉林

关注

南京之最:最早的观象台——鸡笼山“司天台”
        南京最早观测天象的机构,可以追溯到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宋武帝刘裕首先在鸡笼山(南朝时鸡笼山不仅是皇家园苑,且地势高)顶设“日观台”,亦名“司天台”。
       元至元十六年(1280),元世祖忽必烈诏修历法,也曾计划在南京鸡笼山建筑观象台,并打算将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制造的简仪、浑天仪、日月食仪等天文仪器,复制十三份,分别赐给各行省。但一直到元至正元年(1341)才在鸡笼山顶建起观象台。
       到了明代定都南京后,朱元璋专门设置了掌管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历法的官署,始名“太史监”,后叫“太史院”,再改作司天监,最后称为“钦天监”。因此,当时也就把鸡笼山上观察天象的地方称为“钦天台”。
        到洪武十八年(1385),在鸡笼山顶正式建起国家天文台,隶属于钦天监,称钦天监观象台。这座观象台比1670年建成的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还要早295年。当时,观象台就设在“山顶之平原,地形长方,宽约25米至30米,长稍过之。其间有平房一所,门南向,为占星者居室,又有稍高之台,形四方,则所以陈列仪器,其器皆置于露天之台上”。
        1599年2月6日至1600年5月18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南京时,曾带着他的弟子参观考察了观象台。他曾看到四种仪器:一是球面上刻子午线及纬线的铜球;二为标有两极和一条平行线的浑天仪;三系直径约4米的日晷;四亦是一种铜制的测天仪器(简仪),形最大,且最齐备。据利氏称:此种仪器制作,皆极精妙,所用材料,皆甚耐久。
        一直到清朝初年,鸡笼山观象台始终为观察天象的地方。清康熙七年(1668),康熙皇帝下令把南京观象台仪器全部运到北京,鸡笼山上的钦天台被废弃。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南巡登临鸡笼山并题“旷观”二字,地方官员在此立“御碑亭”建“万寿阁”。后因明代鸡笼山上曾建有北极真武庙,“万寿阁”改称“北极阁”。此后,北极阁既作为阁名,也被作为山名流传至今。
        近代以来,气象科学发展迅猛,1783年第一个载人氢气球上天;1820年,用近代气象监测资料绘制的天气图问世。但这一时期我国气象科学几乎停滞不前。
        直到1927年竺可桢(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学成归国,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此建立了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国家气象台——北极阁气象台,同时开设气象学习班,培养出了大批气象专家。因此,南京北极阁也被海内外气象学界誉为中国近代气象发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苏省气象台选址北极阁,这里从此便成为整个江苏的气象中心。2002年,政府整治北极阁风貌区,对周边破旧房屋进行整体改造。2010年,北极阁设立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至此,延续中国千年气象史的观象台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

来源: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的北极阁
江苏南京北极阁气象台旧址
南京鸡鸣寺地震台(北极阁气象台(地震台)、水晶台地震台旧址)
看!这些气象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大观园:【苏园 】【江苏17】【钟山、石柱林、北极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古观象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