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游西湖,歌女为他斟酒,他出一上联,居然800多年无人能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美为我们描绘了各朝各代的繁华盛世、金戈铁马、市井人生,但是能够创作、欣赏古典诗词的人并不多,对联,作为中华文化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五代十国,兴盛于明清两朝,对联的历史非常悠久,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把汉字的精髓给凸显得淋漓尽致。

对联,也叫楹联,起源于五代十国,是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其中上联和下联必须要对仗工整,平仄相符,意境结合,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好的对联。在古代时期,文人骚客往往喜欢通过喜欢通过对对联的方式,来考察学者的实力水平,古代也涌现了许多对联高手,比如说北宋文豪苏轼,韩愈等!可以说,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储备,想要做到出口成对,还真是难度颇高。

今天小编介绍的就是一位大文豪苏东坡,他出了一副上联,竟然800多年无人能对!苏轼1037年1月8日生1101年8月24日去世,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苏东坡游西湖,歌女为他斟酒,他出一上联,居然800多年无人能对。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比较悠闲同文人学士们游西湖。在古代文人骚客饮酒赋诗,美女作伴,真是人生快事,正在这时一个歌女提着一把锡壶给苏东坡斟酒,可能由于胆怯,或者苏老师挑逗,不料一紧张酒壶掉入了湖中。苏东坡当即作了一句上联索对。这上联是:“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满船游人听后无不叫绝,面面相觑,无人应对。因为这个对联太绝了,其中好多个声音重叠,苏东坡左思右想,也不能对出。大家只最后好不欢而散。从此,这一联语就成了千古绝对。直到1988年,距离苏东坡去世880多年后《光明日报》才觅得了对文,苏东坡1101年去世,到1988年正好887年,这对出下联的作者是江苏铜山县汴塘乡茸山村的青年曾有法,下联是: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要想对出下联,就需要懂得对对子的规则,熟知历史人物的典故和成语,这些知识既可以在书本中学来,就此来说,这个下联真是太经典了,各位大神还有啥更好的下联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酒壶不慎掉入西湖,苏轼出上联考验众人,下联800年后才被对出
苏轼欺负小和尚:秃驴何在?小和尚随手一指,说出四个字让他羞愧
上联:游西湖,提锡湖,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千古绝对!
歌女不慎掉落锡壶,有人出一上联,竟成千古绝对,几百年无人对出
王安石与苏轼游西湖,一个上联难倒苏轼,成为千古绝对
千古名对,难倒苏轼,纳兰性德摇头,却被34年前的现代人轻松对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