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感症状鉴别
口角流涎
口角流涎在《内经》中称"涎下',《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称"口吐涎"。

小儿口中流涎,则名"滞颐",如《诸病源候论》说:"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

【常见证候】
1.风中于络口角流涎:颜面麻木,口眼歪斜,眼睑不能闭合,恶风寒,流泪,口水时流下,舌苔白,脉浮弦。
2.风痰上涌口角流涎:口中流涎不止,半身麻木不遂,口眼歪斜。舌歪语謇,或神志不清,头目眩晕,喉中痰声漉漉,舌苔厚腻,脉象弦滑。
3.脾虚不敛口角流涎:口中流涎淋漓,纳呆食少,神怯面白,或腹胀时满,或便溏泄泻,舌淡苔薄,脉弱。
4.脾胃热蒸口角流涎:口中流涎,口舌疼痛或糜烂溃疡,口干口苦,便秘尿赤,心烦食减,舌尖红赤或起芒刺,舌苔黄或黄腻,脉象滑数。

【鉴别分析】
脾胃热蒸口角流涎与脾虚不敛口角流涎
二者虽均属脾,但病因病机却各不相同。
脾胃热蒸多因素有蕴热或恣食膏腴,致脾胃伏火上蒸或心胃火盛,上迫廉泉,津液外溢,故见流涎。《灵枢.口问篇》说:"胃中有热…故涎下。"
脾虚不敛乃因脾胃素虚或伤于饮冷,或虫积为患,耗伤脾胃,致脾气虚寒,无以输布津液,气虚不能摄精,故涎流口角。前者常见口舌生疮、舌质红赤、尖边芒刺、或层颊糜烂,心烦不寐,便秘尿赤等实热之象。
治宜清解脾胃实热,方用清胃散或泻黄散加减;
脾虚不敛常见于小儿,口水清稀,终日连绵不断,浸湿衣衫。并兼面白神怯、腹胀便溏等脾虚之象。治宜益气健脾,温中摄涎。方用六君子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减,或用温脾丹加减。尤需注意,对脾虚不敛之证,切莫见其流涎不止,即认作痰涎为患,而一味攻逐痰涎,致成虚虚之臭。《幼科释谜》说"小儿多涎,亦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若不治其本,补益中气,而徒去其痰涎,痰涎虽病液,亦元气所附,去之不巳,遂成虚脱。"。

风中于络口角流涎与风痰上涌口角流涎
二者均与风邪有关,而见口眼歪斜。但前者口角流涎乃因经络空虚,外风乘虚袭于手足阳明之脉,经隧不利,口喎不能闭合,津液失于收持所致,属风中经络的轻症,以外风为主;后者多见于中风、癫疾,其病机属内风夹痰浊上扰。

从症状分析,风中于络的口角流涎症情较轻,一般仅见口眼歪斜;而风痰上涌的口角流涎症情较重,症见舌歪语謇、肢体麻木不遂,或痴呆、或喜笑不休,或卒然晕倒、神情恍惚,且有喉中痰涌、舌苔厚腻、脉象弦滑等一派痰浊壅盛之象。

治疗原则:风中于络者轻浅易治,当予疏风通络,口喎得愈,则口水自止。方用牵正散加蝉衣、荆芥、防风、蔓荆子、钩藤;
风痰上壅的口角流涎,还当辨其虚实寒热。属虚属寒者,治宜益气化痰、熄风通络,方用六君子汤加天麻、秦艽、姜汁。夹热治宜清热化痰、理气通络,方用导痰汤加栀子、黄芩、黄连、竹沥。本证多为本虚标实,急则治标,俟病情稳定,又需健脾、益肾,从本论治。

【文献】
《东医宝鉴.内景篇》:"三虫之证皆口流涎也"。"小儿腹痛口中出清水者,虫痛也"。
《珍本圚书集成.杂证会心录》"脾虽开窍于口,而津液则出于肾。足少阴之气上交阳明,戊癸相合而后能化水,榖之精微,气不上交,则水邪反从任脉而上于廉泉,故涎下。惟补足少阴以助下焦之生气上升,则任脉下盛而上之廉泉通,则涎下于内,不下于外矣!"



口苦
口苦在《内经》称之为"胆瘅"。《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病名日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严格来说,口苦作为一个症状,而"胆瘅"是病名,二者不能混同。只能说口苦是"胆瘅"的一个主要症状。

【常见证候】
1.邪在少阳口苦:口苦咽干、头痛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食纳减少、小溲色黄,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有力。
2.肝胆郁热口苦:口苦心烦、口干欲饮、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目眩、两胁胀痛、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鉴别分析】
邪在少阳口苦与肝胆郁热口苦:两证均可出现口苦咽干、心烦目眩等症,但病因病机不同。
前者由伤寒太阳病不解,邪传少阳,胆为少阳之府,胆热上蒸,则口苦。《针灸甲乙经.卷九》:"夫胆者,中精之府;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胆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后者常由情志郁结或五志过极化火,肝胆郁火内蕴,疏泄失职,胆气上溢而口苦。《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肝移热于胆亦口苦,内经言胆瘅是也。注云,肝主谋,胆主决,或谋不决,为之急怒,则气上逆,胆汁上溢故也。"

邪在少阳的临床特点除口苦外,常伴寒热往来、纳呆喜呕、胸胁苦满等症状;而肝胆郁热者,则常兼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性急易怒、舌质偏红、脉象弦数等肝火之症。

治疗原则:邪在少阳者,拟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加减;肝胆郁热者,宜清解肝胆之郁热,一般可用龙胆泻肝汤;若痰热内扰者,可用黄连温胆汤。

苦为胆味,《灵枢.四时气篇》说:"胆液泄则口苦",《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胆汁的分泌,又与肝的疏泄有关,《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上述二证,一为外感邪入少阳,一为内伤肝胆郁热,证因迥别,不难区分。

【文献】
《圣济总录.胆门》:"治胆虚生寒,气溢胸膈,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天雄丸方。天雄炮裂去脐皮人参山萸桂去粗皮各一两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防风去叉柏子仁研细山茱萸酸枣仁炒各三分"又"治足少阳经不足,目眩痿厥,口苦太息,呕水多唾,沉香汤方:沉香锉、白茯苓去黑皮、黄耆锉、白术各一两,川芎、熟、干地黄切焙、五味子各三分,枳实去瓤麸炒、桂去粗皮各半两。"



口淡
口淡无味是指日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内发淡而无法尝出饮食滋味而言,一般皆伴有纳榖不香,食欲不振等症状。前人又称本症为"口淡"、"口不知味"。

【常见证候】
1.脾胃虚弱口淡:口淡,食不知味,不欲饮食,神疲短气乏力,脘痞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缓弱。
2.湿阻中焦口淡:口淡黏腻,饮食无味,纳呆,胸脘痞闷,恶心欲吐,便溏,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鉴别分析】
脾胃虚弱口淡与湿阻中焦口淡
前者由饮食失节、大吐大泻,久病失养等原因,致使脾胃之气虚惫,运化转输失职,故不欲饮食,口淡无味;后者或因外湿入侵脾胃,或因饮食所伤,脾运不健,湿浊内生,湿阻中焦,故口淡黏腻,纳榖不知滋味。

前者为脾虚不运,后者为湿阻不运。鉴别时,前者除口淡外,尚有祌疲短气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脉弱等脾虚症状。后者兼有口中黏腻、恶心胸闷,苔腻脉濡等湿阻脾胃症状,两证不难区分。

治疗原则:脾胃虚弱者,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焦榖麦芽等;湿阻中焦者,治宜芳香辟浊,化湿醒胃,方选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

人之味觉,与脾胃有关,《灵枢.脉度篇》所谓"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榖矣"。口淡无味多与脾胃失于健运有关,其病因或脾胃气虚;或脾胃湿阻,临床从证候表现特点上不难作鉴别。

【文献】
《景岳全书.卷二十六》:"即如口淡一证,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亦岂皆胃火使然耶!故凡临此者,但察其无火证火脉则不宜以劳伤作内热,而妄用寒凉。"
"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




口渴
口渴在古典医籍中有"口干"、"口燥"、"口舌干燥"、"思水"、"欲饮水"、"大渴"、"烦渴"、"大渴引饮"等称谓。但严格地说,"口干"、"口燥"和"口渴"不尽相同。"口干"、"口燥"多指口中津液不足,不一定有饮水要求;而口渴则多指其有饮水欲望而言。二者不完全等同。

【常见证候】
1.热炽阳明口渴:口渴饮冷,高热汗出,面红目赤,烦躁,或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燥,甚则焦黑起芒刺,脉数或沉实有力。
2.热入营血口渴:口渴,饮水不多,或不欲饮,午后热甚,烦躁谵语,或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或尖红起刺,脉象细数。
3.湿热郁蒸口渴:口渴,但不欲饮,或饮而不多,胸脘痞闷,纳呆,泛恶干呕,身热心烦,肢体倦怠,大便秘或溏而不爽,溲黄赤,或见黄疸,舌苔黄腻,脉濡而数。
4.水饮内停口渴:口舌干燥而不欲饮,饮后不适,或水入则吐,头晕目眩,心下满或悸动,腹满身重,或肢体浮肿,小溲不利,舌淡胖有齿痕,苔滑或腻,脉沉弦而滑。
5.肺燥津伤口渴:口渴咽干,鼻干后燥,干咳无痰,心烦胁痛,肌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而干,脉弦涩或小数。
6.阴虚火旺口渴:口干咽燥,夜间尤甚,虚烦失眠,头目眩晕,手足心热,或潮热骨蒸,舌红瘦苔薄,脉沉细而数。

【鉴别分析】
热炽阳明口渴与热入营血口渴
二证虽同为里实热证,但应分辨邪热之在气在血。
前者多因热邪入里,阳明气分大热。其特点为大渴引饮,兼见大热、大汗、脉洪大;阳明腑实证又必兼大便不通,脘腹胀满疼痛。
热入营血,虽亦口渴,但程度大减。且初入营分,由于热邪煎灼血中津液上蒸,虽口舌发干,反不觉甚渴。即使是口渴,饮亦不多,且见入夜烦热,或躁动不安,斑疹隐隐,舌质红绛等热在营血的症候。对这类里热口渴证,当其热则渴自止,不必专事生津止渴。

治疗原则:热炽阳明者,治宜清热泻火保津,方选白虎加人参汤。阳明腑实者用大、小承气汤治之。热入营血者,当清营凉血,选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

湿热郁蒸口渴
多在湿温或暑湿中出现,但杂病中亦不少见。一般湿温病证,因湿为阴邪,伤津不重,故多不渴。但湿热并重或热重于湿者,可出现口渴身热等症。

临床特点是:口渴不喜饮,或饮亦不多,或喜热饮,且伴湿邪阻滞之象,如身热不扬或午后身热,胸脘痞闷,身重头蒙,便溏不爽,苔黄腻等。

治疗:宜清热化湿并举,根据湿热轻重,分别施治。热重于湿者可用三石汤,连朴饮;湿热并重者可用黄芩滑石汤,甘露消毒丹加减。

湿热口渴因其渴不欲饮或饮亦不多,又当同热入营血相区别。热入营血必有营分热证(如神昏谵语、斑疹、舌绛),与湿热证表现迵异。

水饮内停口渴
由于痰饮内阻,阳气不能敷布,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而致口渴。其特点为口舌干燥但不欲饮,或饮后不适,或水入则吐,并兼见水饮内停之腹满身重,水肿,心下悸或脐下悸动,小便不利,舌苔水滑等。

治疗:宜温阳化饮法。饮停于心下者,苓桂术甘汤主之;饮停于下焦者,可用五苓散。

肺燥津伤口渴与阴虚火旺口渴:
前者为外感燥邪灼伤肺津,或久咳肺阴受损。肺为气道,主津液之敷布,又主皮毛,下合大肠。故其症表现为口渴,鼻干咽燥,干咳无痰,肌肤干燥,大便干结等。
后者或因热病后期阴津被灼,或因慢性病久病阴血亏损,阴虚生内热。故不仅口干咽燥,夜间为甚,且有失眠,头目眩晕,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少乏津等阴虚火旺之症。

治疗:肺燥津伤者宜清肺润燥生津,方选清燥汤或清燥救肺汤;阴虚火旺者宜养阴生津,方选六味地黄汤合增液汤。

见有口渴的病证颇多,以上是最常见的证候。临证时应看重注意欲饮与否,饮多饮少,喜温喜凉,并可参合脉证舌苔,仔细分析。辨其在气、在血、阴亏、阳盛,是虚、是实以及何脏何腑,分别诊治,不可一概以里热论之。

【文献】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人自以为渴,…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此事难知》卷下:"六脉俱弦,指下又虚,脾胃虚弱痛也,食少而渴不已,心下痞,腹中痛,或腹中狭窄如绳索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调,精神短少。此药专治大渴不止,腹中窄狭,所食减少,大有神效。白茯苓、陈皮、人参、生姜、甘草。"
《景岳全书.卷二十六》:"口渴口干大有不同,而人多不能辨。盖渴因火燥有余,干因津液不足。火有余"者当以实热论,津液不足者当以阴虚论。…故凡于大泻之后、大汗之后、大劳之后、大病之后、新产失血之后、痈疽大溃之后、过食咸味之后,皆能作渴。凡此数者悉由亡阴亡液、水亏枯涸而然,本非热证,不得误认为火。…水亏于下者,宜补脾补肾。若阳虚而阴无以生,气虚而精无以化者,使非水火并济,则何益之有。"
《医宗己任篇.口渴》:"有一等中气虚寒,寒水泛上,逼其浮游之火于咽喉口舌之间者,渴欲引饮,但饮水不过一二口即厌,少顷复渴饮,亦不过若此。盖上焦一段欲得水救,至中焦则以水见水,正其所恶也。如面红烦躁者,理中汤送八味丸,或用附子理中加麦冬五味亦效。又有一等口欲饮水,但饮下少顷即吐,吐出少顷复求饮,药食毫不能下,此是阴盛格阳,肾陉伤寒之症。仲景以白通汤加人尿胆汁,热药冷探之法"一服即愈。女人多此症。此二症俱系阴症,但一属太阴、一石少阴,不得混看。"



口酸
口酸指口中自觉有酸味,甚者闻之有酸气。
口酸与"吞酸"不同,吞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口酸则仅自觉有酸味,而无酸水泛出。详可参见"吞酸"条。

【常见证候】
1.肝热口酸:口酸苦、胸胁满痛、性急易怒,或面赤眩晕、心中懊憹,大便干,小溲黄,舌苔薄黄,质偏红,脉弦稍数。
2.脾虚木乘口酸:口中觉酸,或吐酸呕苦,或嗳气太息,纳谷不香,食后脘痞腹胀,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苔白,脉细弦或弦缓。
3.宿食停滞口酸:口中发酸,或嗳气酸腐,纳呆恶食,脘腹痞闷胀满,大便或结或溏而腐秽,或便下不爽,舌苔厚腻或黄,脉滑有力。

【鉴别分析】
肝热口酸与脾虚木乘口酸
肝热口酸,属肝有实热,或因情志抑郁化火生热,或因邪热蕴于肝胆,酸为木之味,肝热上蒸故作酸。常觉口酸苦。
脾虚木乘之口酸,是脾虚在先,肝木乘之于后,病本在脾,属虚实夹杂之证。《医学正传》:"亦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故以脾胃虚弱之症为主,口中发酸而有呕吐酸苦,或嗳气反酸,并见纳食欠佳,食后脘痞腹胀便溏等;木乘土位,故两胁胀痛喜太息,脉细缓而兼弦等。

治疗:前者为一派肝实热之象,如胸胁满痛、性急易怒,心烦目赤、头痛眩晕、小便黄、大便干,脉弦滑数,苔黄。治以疏肝清热为主,热除则酸味去,可予柴胡清肝饮,甚者用当归龙荟丸;后者则宜健脾和胃为主,兼以平肝,土旺则木不易乘,可用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

宿食停滞口酸与脾虚木乘口酸:
同在脾胃,其症有相类之处。如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但前者因饮食过量,或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影响脾胃运化而致,病以实证为主。后者则是脾胃素虚,或因久病失调,病以虚证为主,虚实相夹。

治疗:宿食停滞者必有伤食病史,其症以停食及胃失和降为主,如恶食不饥、口味酸,或口吃酸腐,或嗳生食气,舌苔黄厚腻,脉滑而实等。同脾虚木乘之以脾虚为主,兼有肝气之症不同。其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和胃降气为主,方选保和丸或木香槟榔丸治疗。

口酸一症,当辨明虚实分清脏腑。属虚者多因脾土不足;而属实者多在肝胃,或因肝热,或为胃实。

【文献】
《血证论.口舌》:"口酸是湿热,观炎天羹肉过夜则酸,便知酸是湿热所化。葛根黄连黄芩汤加防己、茵陈、木通、滑石、花粉、云苓治之,或苍术、黄柏、黄连、吴茱萸亦治之。"



口甜
口甜亦称"口甘",《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脾瘅"是病名,"口甜"是"脾瘅"的症状之一,不能认为口甘即是"脾瘅"。

【常见证候】
1.脾胃热蒸口甜:口中发甜,口干欲饮,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而燥,脉数有力。
2.脾胃气阴两虚口甜:口甜,不思饮食,口干欲饮不多,神疲乏力,脘腹作胀,大便不调,舌干稍红,苔少,脉细弱。

【鉴别分析】
脾胃热蒸口甜
常因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滋生内热,所谓"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发为口甘;或因感受天之湿热,蕴结脾胃,与谷气相搏,上蒸而口甘。临床兼有口渴引饮,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症状。

治疗:清热泻火为法。轻者用泻黄散,兼有腑实者,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脾胃气阴两虚口甜:
多因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虚,虚热内生,脾津受灼,而为口甘。临床见口干而欲饮不多,且气短乏力,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或溏或干。

治疗:当益气健脾和胃养阴,张石顽用补中益气去升、柴加兰香煨葛根治之。亦可用七味白术散加山药、石斛、莲子等。

口甜为脾热症状,前证为实热,后证为虚热。前证以口干喜饮,便结溲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主症;后证以纳少、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治疗时,前者可用苦寒直折,后者则用补气滋阴缓调。
【文献】
《世医得效方》:"脾冷前口甜"。
《张氏医通》:"口甘,…若脉弦滑兼嘈杂属痰火,滚痰丸,此指实火而言。"




口腻
口腻,是指口舌黏腻,滞涩不爽,甚则食不知味。
本症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多混杂于"口干不欲饮"等症中,至清代温病学派始称为"口粘"、或"口舌粘腻"等。口腻一症,常兼有口苦、口甘、口酸、口淡等口味异常,而以口舌粘腻为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证候】
1.寒湿困脾口腻:口中粘腻,口淡不渴,不思饮食,胃脘满闷,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体胖淡,苔白腻水滑,脉濡缓。
2.湿热中阻口腻:口粘滞涩,口气秽浊,食不知味,口干不欲饮,脘腹胀满,胃纳减退,大便溏垢,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3.痰热阻滞口腻:口中粘腻,口渴不欲饮,胸膈满闷,心烦不宁,痰黄而粘滞不易咯出,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

【鉴别分析】
寒湿困脾口腻与湿热中阻口腻
二者皆是湿邪为患,但寒热性质迿异。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若气候潮湿,感冒雾露,淋雨涉水,汗出沾衣,或久居卑湿之地,则外湿侵犯人体,引动内湿;或恣食生冷瓜果及油腻肥甘之物,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则湿从内生,停聚为患。湿性粘滞重浊,脾胃湿浊上泛于口,而见口舌粘腻不爽。
寒湿困脾口腻系患者素体脾胃虚寒,湿从寒化,脾阳被困,运化失司,故口腻较轻,口淡泛味而不渴。
湿热中阻口腻多因脾胃积热,湿热上蒸于口,故口腻滞涩较重,而口气秽浊,口渴而不欲饮。

鉴别要点是:寒湿困脾之口腻较轻,口淡乏味,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濡而缓;湿热中阻之口腻较重,口气秽浊,味觉不佳,或苦或甘,口渴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前者治宜芳香化浊,健脾燥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平胃散;后者治宜清热化湿,方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若兼口甘者,湿热多在脾胃,兼以芳香辟浊醒脾,方选兰香饮子、甘露消毒丹;若兼口苦而胁痛者,湿热多涉及肝胆,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或用连朴饮化裁。

痰热阻滞口腻
多由脾虚不运,聚湿生痰,蕴久化热;或气郁化火,炼津为痰,痰热阻滞,而见口舌粘腻。
其临床特点是:口中粘腻,口渴不欲饮,多有黄痰而不易咯出,胸膈满闷,心烦不宁,舌红苔黄,脉滑数。其与寒湿困脾口腻的鉴别较易,而与湿热中阻口腻颇多疑似。

湿热中阻口腻,大便溏垢不爽,小便黄赤,胀满在脘腹部位,脉多濡数或弦数;痰热阻滞口腻,多有黄稠痰液咯出,满闷部位在胸膈,脉多滑数。

治疗:治宜清热化痰,方选黄连温胆汤,或用清气化痰丸。




口咸
口咸是指口中自觉有咸味,有时或伴有咸味痰涎排出。

【常见证候】
1.肾阴虚口咸:口咸,或吐少量咸涎,伴咽干口燥,头昏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安,舌红苔薄,脉沉细而数,尺脉无力。
2.肾阳虚口咸:口咸,全身倦怠,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脚痿软无力、夜间尿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鉴别分析】
肾阴虚口咸与肾阳虚口咸
五脏各主五味,咸为肾之味,口咸多为肾液上乘所致。二证均属肾虚,一为阴虚,一为阳虚。病因多为劳伤于肾,或年高体衰,或久病及肾,导致下元虚衰,真阴真阳受损而成。肾阴虚多因虚火上炎,煎灼肾液之故;肾阳虚乃因阳虚不摄,肾液上泛而致。二者同为肾虚,故皆有腰酸腿软无力,或头昏头晕等精气不足之症。
但肾阴虚者,兼见阴虚火旺之耳鸣口干,五心烦热,舌质偏红,脉象细数等症;肾阳虚者,则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脉象沉细等症。

治疗:肾阴虚者治宜滋阴降火,壮水之主,用大补阴丸,或知柏地黄丸等;肾阳虚衰者,则当温补肾阳,可用肾气丸合五味子加减。

【文献】
《血证论.口舌》:"口咸是脾湿,润下作咸,脾不化水,故咸也。二陈汤加旋覆花、藿香、白芍、檀香、吴茱萸治之。胃苓汤亦治之,或六味地黄汤加旋覆花、牛膝、白茅根、从肾中化水,纳之下行,以隔治之。"



口臭
口臭是指口中出气臭秽,自觉或为他人所闻而言。由于口臭的原因和程度不同,历代文献记载又有所谓"腥臭"、"口中胶臭"、"口气秽恶"等不同描述。

【常见证候】
1.胃热上蒸口臭:口臭口渴饮冷,口唇红赤,口舌生疮糜烂,或牙龈赤烂肿痛,溺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痰热壅肺口臭:口气腥臭,兼胸痛胸满,咳嗽吐浊,或咳吐脓血,咽干口苦舌燥,不欲饮水,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3.肠胃食积口臭:口中酸臭,脘腹胀满,嗳气频作,不思饮食,大便或秘或利,矢气臭秽,舌苔厚腻或腐腻,脉象弦滑。

【鉴别分析】
胃热上蒸口臭
常在温热病或口疮、牙宣等病中出现,或素食辛辣厚味,致生内热,火热上蒸,症见舌质红赤或口舌糜烂生疮,或牙龈肿痛,流脓出血,或有龋齿,口气热臭,并见口渴饮冷,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等胃有实热之症。
治宜清胃泄热,可用清胃汤或升麻黄连丸加减;若兼便秘腑实,宜用凉膈散。

肠胃食积口臭
由饮食失节,肠胃失运,宿食停滞,遂成食积。
临床特点是:口臭如酸腐,或夹有生食味,如《伤寒论》之谓"干臆食臭";并兼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腐秽,舌苔垢腻等伤食之症。
治疗宜消积导滞,方选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痰热壅肺口臭
多见于肺热、肺痈等病证。
病机为痰热壅肺,灼伤气血,瘀结成痈,血败为脓。症见咳吐浊痰、脓血,口气腥臭,胸痛等。
治宜清肺化痰辟浊,方选千金苇茎汤、泻白散。

口臭多因脏腑积热所致,或湿热、或食积、或痰浊,其理"亦犹阴湿留垢之臭"(《景岳全书》)。本节所述三证,皆为实证。临床辨证时,胃热上蒸口臭以口渴饮冷、口舌生疮、便秘溲黄、苔黄为主症;肠胃食积口臭,根据伤食病史以及干臆食臭、吞酸嗳腐、脘腹胀满、舌苔腐腻等可资鉴别;痰热壅肺口臭,以咳唾腥臭痰、胸满胸痛为主症。只要抓住证因特征,自可区别。

【文献别录】
《儒门事亲》卷六:"趋平尚家一男子,年二十余岁,病口中气出,臭如发厕,虽亲戚莫肯与对语。戴人口:肺金本主腥,金为火所炼,火主焦臭,故如是也。久则成腐,腐者肾也,此极热,则反兼水化也。病在上宜涌之,先以茶调散涌而去其七分,夜用舟车丸、浚川散,下五、七行,此旦而臭断。呜呼!人有病口臭而终其老者,世讹以为肺系偏而与胃相通故臭,妄论也。"
《寿世保元》卷六:"一男子口臭,牙龈赤烂,腿膝痿软,或用黄柏等药,益甚,时或口咸,此肾经虚热,以六味丸悉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开窍于口
人体质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人的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
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
苦.甜.辣.咸.臭.淡.黏腻,七种口味异常的治疗思路
中医奇证新编(62)口齿病证
口味异常的中医辨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