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起搏器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有什么优势?

帕金森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3~5年后效果减退,可能出现“开关”波动现象,异动症和“剂末”恶化效应,患者病情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病情发展的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考虑外科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外科手术是脑深部电刺激术,也叫脑起搏器疗法,那么,脑起搏器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有什么优势呢?

姓名:Dgy

性别:女

年龄:56岁

入院病史:患者于10年前感右肩部疼痛,自贴膏药无效,在当地医院考虑为“神经障碍”。1年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抖动,右上肢疼痛,渐出现右上肢僵硬,在北京某院神经内科就诊, 考虑“焦虑性帕金森综合征”,医师所开息宁未服,后出现右下肢抖动,2年后患者右侧肢体震颤明显,自服美多巴,1片/次,2次/日有效。3年后发展到左侧肢体轻微抖动,以左上肢为重,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为求手术治疗,来我院就诊,在全麻下行立体定向双侧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开机后效果好。近6年余,患者病情进展缓慢,目前主要症状为右侧肢体僵硬,左上肢静止性震颤,行走姿势异常。现口服美多芭1/4片,2次/日,来院检测电池电量即将耗尽,为手术更换电池,以“帕金森病术后”之诊断收入我科。

初步诊断:帕金森病术后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后在局麻下行胸部神经刺激器更换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止血,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

出院情况:患者无新增特殊不适,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右上肢及下肢肌张力增高不明显,左侧机体肌张力相对正常,左上肢静止性震颤不明显。

王学廉教授指出,脑起搏器可以全面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即对双侧肢体颤抖、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的改善,术后可减少药物的服用,进而降低药物副作用。另外,脑起搏器是可逆的和可调节的。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神经核团麻痹的程度、范围可通过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多个因素来调节。在术后漫长日子里,还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帕金森病症状。脑起搏器是可发展的。手术保留正常脑组织的神经功能,为以后可能出现的新方法创造条件,也就保留了患者获得新生的权利和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点小文】据说有一种病,中国人得的多,聪明人得的多?
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
帕金森:不只是“抖”那么简单
神经真的会“生锈”,老人患上帕金森,实施一方法,不再“帕”
帕金森病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应考虑的问题
【健康课堂】帕金森病第二蜜月期,脑起博器术后自我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