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经其俗在骨的沈尹默是如何成为一代大家的?

 书坛上有一个典故很是闻名,讲的是沈尹默在年轻的时候被陈独秀当面批评说:你的字俗,其俗在骨!初读时觉得可能是以讹传讹,虽说民国书生的风骨堪比魏晋,应该也不至于如此锋芒毕露,当面戳人家脊梁骨。后来读到沈老那本《学书有法》,书中沈竟然亲自证实这件事。

沈尹默书法作品



沈老坦言:初闻实在有些刺耳,续而细想,这话也是很有道理的。沈老自述,其学书,初承黄自元,好用长峰羊毫,又不悬腕,写字拖沓,很不受看,陈先生所言皆是药石之言,很是感激。于是立志改正积习,以方尺大小的毛边纸,选临汉碑,执笔时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腕并起,在临汉碑之余,从米元章上溯右军父子诸帖得到很多好处,之后用功唐碑,终成大家。

沈尹默书法作品

总结起来,沈老去俗之法无非三点,其一,以碑之雄浑古拙,端庄劲挺,正帖之柔美飘逸,妍媚潇洒。,碑帖结合,以近中庸之道,其二,改正写字的姿势,悬腕,悬肘。其三,闻过必改,这里要说陈独秀目光如炬,一语中的,直陈其字之弊在于俗,初衷是让人提高。如果是现在的杠精,上来就是一句,你压根就不是写字的料,那就不能愉快的玩耍了。这里还要说沈老沉稳大度,能认清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难怪菜根谭有言: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可惜现在的人们很多都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是心怀恶意的谩骂嘲讽,要么是互相利用的恭维吹捧。

沈尹默书法作品

最后再来一段番外:

多年之后,沈老的书法已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陈独秀在认可的同时,仍有所保留,他曾在给台静农的信中说:“尹默字素来工力甚深,非眼面朋友所可及,然其字外无字,视三十年前无大异也。存世二王字,献之数种近真,羲之字多为米南宫临本,神韵犹在欧褚所临兰亭之下,即刻意学之,字品终在唐贤以下也。”这又要归根到碑帖之争以及真伪鉴辨上来,以免再起口舌之争就此作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位大家曾被斥字其俗入骨,又谁敢出此言?
陈独秀:千万别学馆阁体
#书法的魅力##上海# 上海解放不久,陈...
四位大师都学王羲之,高山仰止,帅哥白蕉第一无疑
老山羊:向大师(沈尹默)致敬
许小刚:明道者行道 说理者通理——沈尹默的书法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