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悟的起始,当下的力量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540篇原创内容,2020年第49篇。

本篇的主题关于一本书和一种状态。

最近几天,我一直在读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一本被称为“灵性开悟的指引之书”,这本书指引着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状态。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是全球顶尖的心灵导师,出生于德国,毕业于伦敦大学,后在剑桥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导师,现在全球各地旅游讲学。托利不倾向于任何一种宗教或传统,用自己的语言传递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我拿到的这本书,由中信出版,2016年4月第四版、2020年3月第32次印刷。能够32次印刷,代表着超出出版方预料的受欢迎程度。

得到关于这本书的信息,源自于李善友教授在混沌大学创新学院课程上的推荐。善友教授令我十分惊讶的开始涉足于过去他从未涉及的身心灵领域,这是一种改变,也是一种成长。不过在我看来,特别是看这本书之后更加深了这种看法,那就是善友教授这方面课程讲的还不够好。课程对我的启发和触动,和读这本书比起来,也许不及十分之一。

这本书的中文版由张德芬审校并撰写导读。张德芬对这本书非但无比推崇,而且她坦言自己的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完全以这本书为主线并且一再提到、引申这本书的内容。从写作的角度,可以说张德芬著作是对这本书的解读。

为这本书做序言的马克·艾伦称,《当下的力量》这样的书,十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产生一本。

我觉得,这是一本前所未有的书、一本奇书和一本充满力量的书。

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三个第一次。

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接着看第二遍。其他的好书,会让我回味无穷、深受启发,但还从来没有过迫不及待到立即再看的程度。

这是我第一次,看一本书一两个小时,就疲惫到入睡,连续三天都是如此。不是书枯燥、难懂、乏味导致了困,而是内心过于澎湃引发的疲惫,我的小港湾还不足以平息阅读这本书带来的惊涛骇浪,或者说我暂时还不能承载被唤醒的强大力量。

这是我第一次,看一本书手中的铅笔画满了整本书差不多70%的文字。我一直有用铅笔看书的习惯,遇到喜欢的地方就用铅笔画线或者在书旁写下感受。一般一本书只会被划下十几句话而已,这本书几乎被我画满。

当然,这也是一本需要逐字逐句去看的书,只不过对我来说,这种状态并非第一次。

我不敢说我读完这本书就达到了开悟,但我这几天的状态、当下的状态告诉我,绝对是生命级的醍醐灌顶。上一次这样的感觉,发生在这个公众号刚刚开通的2018年元旦。

我觉得这不是一本很容易读的书,至少不是一本可以轻松读下去的书。我庆幸我是在现在看到了这本书,也许看懂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和思考,如果我更早看到,我怀疑自己也许并不能很好的理解。

今年又是六月份,又是身心灵。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对我来说,用文字来分享这本书阅读的体会,好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也不应该去做的事。

一方面这本书的文字太优美、太厚重、太深刻,另一方面我才刚刚开始读第二遍,很多收获和体会还谈不上完整、透彻。

但我又忍不住想要分享,因为想让更多的人会对这本书感兴趣,能够和我一样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力量和深不可测的智慧。

本篇的分享,我无意于复述、解释这本书的内容,而是让朋友们感受到这本书的意境。希望我的分享可以让大家愿意拿到这本书,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读。

停不下来的思维

我们的大脑,通过思维的方式,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小我,来让自己有“真实感”。而正因为小我是如此的不真实,所以它不停地在外在的世界寻求认同,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来壮大声势。可惜我们越听从小我,就越感到空虚和孤立,挥之不去的远离感也油然而生。因为我们远离、失落了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远离了本体。

本体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至一生命”。

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本体不仅超越了所有生命形式,更深深地根植于每种生命形式之中。也就是说,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可以在每个当下接触到它。别试着去掌握它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它。只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你才会领会它的真正含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就会感觉到本体,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它。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保持这种觉知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

开悟这个词听起来就像一些超人类成就的玄学,但是,它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它是一种与不可衡量的、不可摧毁的事物相联系的状态。几乎矛盾的是,它其实就是你自己,但又比你更伟大。它找到了超越你名字和形象的真正本质。如果你不能感受到这种联系,你就会有一种与自己以及与你周围的世界相分离的幻象。你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孤立的碎片。然后,你内外部的恐惧、冲突和矛盾也随之产生。

体验开悟最大的障碍是:对思维的认同。

对思维的认同迫使人们进行强迫性思考。

不能停止思考是一个可怕的烦恼,几乎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无论何时,当你想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你能做到吗?你找到停止思考的按钮了吗?

没有,绝大多数人都找不到,也从来都没想过去找。

就像过去的我,一直以自己可以一刻不停的思考为荣。读到这本书,我才发现对于当下来说,思维原来是一个陷阱。

我们无意识地认同了思维,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它的奴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俘虏。

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你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

认识到这一点能使你很好地观察这个思考者。

在我看来,这是从思考者到观察者的升级。

在你观察这个思考者时,一个更高层次的意识就被激活了。然后,你会开始意识到有很大的一片超越思想的智性,思想只是这个智性的一个小方面。你同样还会认识到所有真正重要的事情,如美貌、爱情、创造力、欢乐、内在的宁静等,都来自大脑之外。你开始觉醒了。

许多人在大脑的折磨下度过一生,任由它攻击、惩罚,并耗尽生命的能量。这就是数不清的灾难、痛苦以及疾病产生的原因。

你的大脑只是一个工具。它是被用来处理特殊任务的,当这个任务完成时,你就让它处于休止状态。因此可以说,人们80%-90%的思维不仅是重复的,而且是无用的,甚至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如果你观察你的思维,你就会发现这是真的。这还导致了你生命能量的严重损耗。

观察自己的思维,一个新的意识层面就产生了。你会感觉到在这种思维之下或之后的一种有意识的临在,那就是你更深的自我。于是,这种思维丧失了它的力量并且很快地消散,因为你不再通过对思维的认同而为其注入活力。这是不自主以及强迫性思维终结的开始。

当一种思维止息时,你会在自己的心智流中体验到一种思维的中断——思维空白。首先,这种空白是短暂的,或许仅几秒钟,但是渐渐地它们会变得长久些。当这种空白出现时,你在内心会感受到一种静止和宁静的状态。于是,你开始感觉到与本体合二为一的自然状态,通常这种状态受到思维的蒙蔽而模糊,多加练习之后,你的这种平和与宁静的感觉会加深。实际上,这种深度是无止境的。你同样会感觉到一种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喜悦。

这不是一种意识模糊的状态。一点都不是。在这里,意识不会丢失。恰恰相反,如果内心的平和是以意识水平的下降作为代价,如果获得宁静的代价是变得缺乏生命力与警觉性的话,那它们就不值得拥有。在这种内在的联结之中,你会比思维认同状态下更为警惕,更为清醒,更为临在。它同样会提升赋予你身体生命能量的振动频率。

随着你进一步深入这种“无念”的状态,你会认识到一种纯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如此喜悦地感受你的临在;所有的思维、情绪、身体以及整个外部世界,在与你的本体比较之下,都不那么重要了。然而这不是一种自我的状态,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它超越了你原先认知的自己。这种临在实际上就是你自己,但不可思议的是,它比你伟大。

临在当下没有痛苦

痛苦有两个层次:现在产生的痛苦,过去产生的但现在仍然遗留在你的思维和身体内的痛苦。

停止创造当下的痛苦,瓦解过去的痛苦。

只要让未被察觉的思维控制着你的生活,痛苦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源于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从思维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呈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抵抗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思维通常否认当下,并试图逃离当下。你越是认同自己的思维,你就越感到痛苦。你越是接受当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从小我思维中解脱出来。

所有的消极心态都是由积累了心理时间以及对当下时刻的拒绝所引起的。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所有形式的恐惧,都是因为对未来过于关注而对当下关注不够所引起的。愧疚、后悔、悲伤、怨恨、痛苦以及所有形式的不宽恕都是由过于关注过去而很少关注当下时刻引起的。

为什么思维会习惯性地否认或抗拒当下呢?因为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它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对你进行控制,所以它视当下时刻为威胁。实际上,思维和时间是密不可分的。

想象一下:地球上没有人类,只有动物和植物。这时,仍会有过去和未来的存在吗?对于动物和植物来说,现在几点,今天几号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现在就是现在。

人类需要时间和大脑来生活,当它们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时,痛苦和悲哀就产生了。

为了维持控制,思维不断地利用过去和未来掩盖当下时刻,从而与当下密不可分的本体的生命力和无限创造潜力就被时间掩盖了,而你的真实本性也被思维混淆了。人类思维中不断积累的时间负担越来越沉重。

如果你不想再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痛苦,不想再增加你心中过去的痛苦,那么请你不要再创造时间,或者至少不要创造除了做必要事情之外的时间。如何停止创造时间呢?请你务必认识到,当下时刻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把你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到当下这一刻,只在必要时简单地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永远对当下说是。

涉及到时间的概念,需要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在我现在的物理学认知里,时间只与温度和速度有关。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就有过类似的想法:时间是根本不存在的,时间只是一种认知。如果没有这样的积累,我想我很难理解这本书里关于时间的内容。

痛苦之身在你的体内生存,如果你无意识地被它控制,它就能存活下来。然后,它会控制你,变成你,并经由你而活出它自己。它需要从你的体内获取“食物”。它以任何与它能量共振的经历或各种形式创造的痛苦为“食”,这些形式有愤怒、沮丧、恨、哀怨、感情冲突、暴力,甚至是疾病。当它控制你时,它会在你的生活在创造一种经常能激活它能量的情况,以便它继续生存。痛苦只能以痛苦为食,它不能享用欢乐。

一旦你被痛苦所控制,你会想要更多的痛苦。这时你会成为受害者或者迫害者:你要么为别人制造更多的痛苦,要么受痛苦的折磨,或者两者皆是。

恐惧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不安、忧烦、焦虑、紧张、压力、畏缩、恐怖等。这种心理上的恐惧总是源于“可能会发生的事件”,而非“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你身处此时此刻,而你的思维却跑到了未来。这就创造了一种焦虑的鸿沟。如果你被你的思维控制并失去了当下的力量,这种焦虑的鸿沟就会与你相依相伴。当下的事情是你可以去应付的,但是你无法应付未来存在于思维中的事情。

如何只活在当下

只要你的思维占据着你的注意力,你就会与本体脱离。这时,你就不在你的身体之内了。思维会吸收你所有的注意力,并将它转化成思维的东西,从而让你无法停止思考。强迫性的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集体疾病。

为了察觉到本体,你需要从思维中收回意识。这是你心灵旅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直接转移到身体内,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到那个内在无形的能量场,它就是代表你肉身生命的本体。

你的内在身体位于你的形式身份和真正本质之间的门槛上。无论如何请不要与它失去联系。

对体内的感受是无形的、无限的和深不可测的。

对体内的关注不仅有利于减缓衰老,更有助于加强免疫系统。

在任何时候当你发现你很难与你的内在身体相联结时,可以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有意识的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冥想方式,它会逐渐使你与你的身体相联结。

非常庆幸我在过去的跑步过程中,开始学会和习惯于专注呼吸,并且尝试过专注呼吸的冥想。这都是我得以迅速理解书中内容的基础。

有关大脑的问题不能在大脑的层面得到解决。对大脑复杂性的研究会使你成为一个很好的心理学家,但是它不会使你超越大脑。

大脑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它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如果你从大脑思维中寻找你自己并误认为它就是你,那它就会变成一种小我的思维,并且控制你的整个生活。

当你与思维认同时,你就陷入了时间的陷阱:你会不由自主地完全生活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之中。这样你的心思会完全被过去和未来占据,而不愿意接纳当下时刻,并容许它存在。过去和未来都是幻想。

时间一点也不珍贵,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幻象。你认为珍贵的东西不是时间,而是不在时间内的那一点,即当下。实际上,当下才真正的珍贵。你越关注时间——过去和未来,你就会越多地错过当下。

当下才是最为珍贵的东西。

你可曾在当下之外体验过、做过、思考过或感觉过什么东西?你认为你做得到吗?有什么事情能发生或者存在于当下之外吗?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发生在过去,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

也没有任何事情会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情都只发生在当下。

有些人喜欢参加冒险性的活动,如爬山、赛车,原因是这些活动迫使他们进入当下时刻——在这些高度紧张的时刻里,他们能从时间、从问题、从思维中解放出来。

当下其实就是心流体验的必要条件。只有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才会有心流体验。

就我而言,无论在看书、弹琴、跑步的过程中,只要状态好的时候,几乎全都是专注于当下的。而只要状态不好,一定是被过去的事、未来有可能也有可能不可能的事,分担了心神。

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从时间的意识中把自己解放出来。如果发现很难直接进入当下时刻,那么请你从观察自己老想要脱离当下时刻的惯性开始。在意识到你没有进入当下的那一刻,你就在当下了。

任何时候,当你有能力观察你的思维时,你就不会再落入它的陷阱。

最后总结这本书对我深刻的影响:

一、本体是我们每个人最深刻的自我,在本体中,主体和客体融合为一。我们需要更多的联通本体。本体能够带给我们的,是生命层次的智慧。这是我们每个人最深层次的财富。

二、让我更加完整而透彻的理解了活在当下的意义。每一个过去都已经过去,而每一个未来都是还没到来的当下。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当下,我们就能有更好的未来。专注于当下本身,才是提高专注力的最好方法。

三、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时间,理解了过去和未来。只有当下是真实的,过去和未来都是思维的幻象。不为过去遗憾,不为未来担心,只专注于当下。

四、让我开始习惯于控制自己的思维,升级成为自己思维和情绪的观察者,不放任自己处在无时无刻无法停止的思维状态中,而做到这一点需要依靠的是,临在当下。

不知道本篇的分享,会不会对朋友们有所触动和启发。喜欢的朋友欢迎点亮在看和分享转发。希望看到本篇觉得感兴趣的朋友,都拿来这本书,细细品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认同什么,什么就带给你痛苦。《当下的力量》核心思想解析
《当下的力量》阅读笔记
导读:活在当下 张德芬
读《当下的力量》| 活在当下,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认识并超越“自我”
情绪: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