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和循环的本质(一)

地球上的碳基生命,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在于地球上生物圈里的碳循环。这个循环,有几大特征,一是生态性,二是平衡性,三是循环性。碳循环的生态性表明,地球上的生物圈,需要很多种不同生物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碳循环这件事。单一的物种,不可能形成生态。
 
平衡性意味着,如果哪天在整个循环链条上,某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整个碳循环系统就会出大问题。比如地球历史上,多次的生物大爆炸,和生物大灭绝。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碳循环的平衡被破坏。
 
循环性这一点上,人类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人类使用生和死这样的词,来形容某次碳循环片段的开始和结束。人类对生命的定义,只是狭义的生命。所以人类对生死的理解,也只是狭义的生死。
 
广义的看,宇宙中真的存在生死吗?人类把单个的生物看做是生命,推而广之,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碳循环本身,其实也是一个生命。太阳系,也是一个生命,银河系也是一个生命,整个宇宙,也是一个生命。
 
人类所理解的生命,是碳循环。这只是地球范围内的狭义生命。在广袤的宇宙中,更普遍的生命是无处不在的质能循环。超越质能循环,那也就超越了有无相生。在有无相生之外,在质能循环之外,那是生死之外的地方,那是另一种生命。
 
在生死之外的那个地方,它才是宇宙中一切生死的总策源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切都瓦解了,挫其锐,是形状瓦解,解其纷是结构瓦解。和其光,是能量瓦解;同其尘,是质量瓦解。而正是生与死全部都被瓦解了,质能循环上升到超质能循环,天地才能被生成出来,万物才能得以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无穷的生与死。
 
生死发生的根源,在于一个不存在生死的地方,道。它永恒的涌现着,所谓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它又没有任何的结构和信息,所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个生死之根,万物之宗,最广义的看,它也是一个生命,而且是永生的生命。
人类对生死肤浅的认知和理解力,导致很多人对自身生死,既充满恐惧,又充满迷信。
 
人从何而来,人是什么,人将向何处去,这些问题,都是源于对生死的无知。从整个超宇宙尺度来看,生和死,不过就是载与隳的永恒循环。载为合成,隳为瓦解。载营魄抱一,得以生。挫锐解纷,得以死。只有生了之后,才能死,只有死了之后才能生。这个运动,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
 
如果没有死亡,那么地球生物圈的碳循环马上就会系统崩溃。宇宙的有无相生质能循环的大系统,马上也会崩溃。而那个外生死的永生之处,它的涌现系统,也会崩溃。
 
单看地球生物圈的碳循环系统,如果没有死亡,那么碳就会被固定下来,生物越来越多,用来循环流通的碳就会越来越少,碳少了,气温就会下降,地球就会进入冰河时代。用寒冷把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杀死,又一轮生物大灭绝。
 
挫其锐,解其纷。做这个工作的,是微生物和真菌这些碳循环劳模。如果没有微生物和真菌,生物死亡后的尸体,就会堆积如山。碳无法再流通出来,那么就无法合成新生命。其实和经济学里的通货循环很像,流通中的货币太少,那么经济就会陷入通缩。
 
生命的本质,是结构的合成,死亡的本质,就是结构瓦解。如果光有地球,没有太阳,那么生命就无法合成也无从诞生,因为结构合成缺乏动力源。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具有结构上的双重性。一套是光结构,一套是碳结构。人的死亡,要发生两次,光结构先瓦解,随之微生物在把人的碳结构瓦解。
 
人类对于生死最大的误解和迷信,就是不肯接受所有的结构终将瓦解这个事实。因为不肯接受碳结构的瓦解,产生了木乃伊现象。因为不肯接受光结构的瓦解,产生了鬼神崇拜。
整理:曦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深处发现神秘生物,总重230亿吨,是全球75亿人的385倍!
科学家称火星上长蘑菇,或许是硅基生物,不能煲汤,咬不动
科普动画丨碳源、碳汇是什么?碳又是怎么循环的呢?
地外文明寻找关键性突破,它们或是硅基生物,构建了庞大的生物圈
地球还有多少秘密?“黑暗生物圈”被发现,体积是地表海洋的2倍
地球内部果然存在生命!科学家发现地下生物圈,生物数超百万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