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就是赋予孩子们独自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育邻梦

人生成长的核心目标就是逐步掌握生活自理能力,个人生活自理的基本能力包括语言交流、规律作息、整理个人卫生等等。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幼儿园本质上就是引导孩子们逐步适应群体性的成长环境,这是计划生育和城市化之后的必然选择。计划生育和城市化之前孩子们的童年都是在“大院”里度过的,隔壁邻居或者自己家就有多个孩子,孩子们在大带小的自然状态下成长也就自然学会了如何适应群体生活。然而,计划生育和城市化之后,每个家庭生育的孩子少了、进城之后邻居之间不熟悉,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了自然的同伴,解决的办法就是送他们去幼儿园,去适应与更多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创作练习

教育赋予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消防将物品分为:易燃、可燃、阻燃,人生在成长方面属于易燃物,而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一个人【家长和师长】点燃另一些人【孩子】成长进步的欲望,并为他们指引方向的过程。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建立习惯、礼貌、爱心、孝心、合作、交往等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引导孩子成长进步生根;学校教育系统讲授人际间交流的工具语言,融入社会分工协作行为边界准则的道德与法律,认知、标记事物的工具数学,了解自然世界方法的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授予孩子成长的智慧和知识。自然与法律赋予每个人平等的生存权利,但是生活中的人们却并不完全相同,他们拥有的智力、财富水平都“不平等”。那么,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存在“聪慧”与“愚笨”的根源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获取的智慧水平不同。其实,人生真是“人人生而平等的”,全世界新生命降生之时几乎是完全相同、平等的,他们没有财富、信仰的差别,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但是,放眼四周您就会发现,这个社会有穷人和富人之分、贵人和贱人之差,还有愚人和贤人之别。造成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就在于人们学或者不学、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多寡。俗话说:“人不学无智,无智者愚。”强调的就是智慧之道在于求学,求学者因博学而智、不学者愚。

学习是获取知识、提高智慧的唯一方式,那么应该学习什么呢?学习是一项综合性成长活动,学习活动概括起来主要包含:

1】知理论。人行之于世有顺境,也难免遭逢坎坷,足够的理论知识则是指导一个人走好人生之路的根本。就拿日常的工作来说,既有不好做的工作,也有容易做的工作,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指导。

2】习道德。重品行、有节操、守信用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根本,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并反省自己日常所作所为。为什么有的人会从事难度大的、高智慧的工作,而有的人从事简单的工作,这是因为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智慧和知识,同时,对人的道德修养标准方面也有不同要求。

3】学文化。如果说老师是人成长的布道者,那么文化知识就是解开他面对各种困境时解惑明理的钥匙。学习文化知识能让人懂得更多的道理,获得更多的智慧。理论指导实践、道德指引行为、文化知识是生活更加丰盈、充满乐趣,正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贫贱富贵不是上天注定,而是取决于一个人在学习中所累积的智慧。事实上,上天不会预定一个人的贫富,更不会让人存在现在这种差别。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获得智慧,才能拥有富裕的生活。

道德、文化和生活的理论就是个人融入社会集体生活的工具,掌握了融入社会生活的工具,人们才能更好的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分工与协作之中去。人生成长能力的基础就是使用工具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人生一直生活在选择与被选择之中。

成长就是不断适应更大的成长舞台

教育就是不断引导孩子奔向更大的成长舞台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属于另外一个人,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是基于“言传身教”的指引,是将自身成功的成长经验分享、传授给孩子,而不是完全控制孩子的成长行为。教育活动是“你在,故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家孙云晓教授说:“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改变自己,你只有改变了自己,你才能改变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唯一的终身成长导师,影响孩子的终身成长。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父母“言传身教”,“原生家庭”影响孩子的心性习惯、为人处事等生活最基本的方面。“父母教导孩子,与学历收入、社会地位无关,而是需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教导孩子成长、成才实质是改变自己,只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变好了,你才能教导出好孩子。

教育从来都是双向的,父母教导孩子认知世界,孩子也会反馈给父母用一个不一样看待世界的角度,让父母能去重新审视、认知这个世界。孩子与成人的区别身体上是个子的大小,思维上就是有无社会生活经验积累、是否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社会经验,对新事物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作为评判依据的“参照物”。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我这是为了你好”就成为了管教孩子最便利的工具,它也不一定会伤害到孩子。相反,它还能成为高效教导孩子成长的帮手,如果不这样难不成管教孩子时都向外寻求帮助或者让孩子自觉?

孩子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个人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更好的参与社会生产大分工、大协作,只是参与分工协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家庭。家庭需要为孩子指引辨识生活中颜色的方式与方法,但并不是一定要求孩子对颜色的认知完全与父母相同;指引孩子懂得尊重长辈,但也不等于要求孩子要唯唯诺诺的做人;教导孩子要注意安全,也不等于完全要求孩子完全不要去试探、尝试接触新事物与新方法......每个人的成长路,都需要自己用脚步去丈量,而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就是行走与辨识路途的方法。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让孩子更好成长
魏书生:家长如何教育陪伴孩子成长!!!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精彩内容分享!超实用!
家庭教育,重在教育父母
如何给孩子发展空间
给家长的一封紧急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