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养焦虑的根源:过度包装,教育=为孩子们穿上文明的外套

育邻梦

网友提问:刚上三年级,刚学英语,家长就火急火燎送补习班,这正常吗?

回复:家庭教养焦虑的根源:过度包装,教育=为孩子们穿上文明的外套。

过度包装(Over Package),即包装的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潢过于华丽、说词过于溢美等。

研究生上烟草流水生产线、博士/学士小学老师、大学生安保......个人文化素养&学识提高对提升社会总体生产劳动能力肯定大有益处。但是,就某些个别职业而言,对具体生产劳动岗位高学历要求真有必要吗?

补习语文+数学+英语、强化音乐+美术+体育+舞蹈、拓展思维+胆识......那么,为什么现代家庭一刻也不敢放松对孩子的成长教养呢?

一、不同学历薪酬差异过大

基础职业劳动者月薪2000元、中层职业劳动者月薪10000元、顶层职业劳动者月薪动辄数十万......巨大的职业劳动收益差距,让“职业不分贵贱”成了空话。因此,在职业薪酬任然在继续被拉大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家长敢于放松对孩子的成长教陪投入、没有任何家长乐意让自家孩子未来去干那些只能领到基本生活费的工作。所以,减负家庭生育教养焦虑的第一步就是要缩减职业薪酬差异,让基础职业者不感到被遗忘。

教育=为孩子们穿上文明的外套

二、“学以备用”的知识增多

学跳舞的未来不一定都以演艺为职业、学美术的未来不一定都能成为画家、学音律的未来不一定都能成为词/曲作家......同样,几乎所有学校教育都开设英语课的中国人之中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呢?

人类社会文明成果源于社会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实践,是对人类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经验历程的高度抽象性总结。因此,人类社会文明实践进化时间越长,积淀&留待后世“学以备用”的智慧知识就会越多。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化,古诗/词/文、历史典故、立体几何、代数+微积分、材料&量子力学......越来越多与现实社会生活关联性低的文化知识进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多抽象知识被用于社会职业生产劳动实践、社会职业分工劳动“以貌【学历】取人”现象日趋突出。

三、害怕被掉队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是一程没有统一起点、行程和终点的单程“马拉松”,每个人在学习成长历程中总希望能够快速追上自己前方相距最近的那个同伴、总害怕被与自己同行的落下。同样,孩子们的学习成长亦如此,每个家长都期待自家孩子成为同伴中的“龙头”、却没人甘愿自家孩子做“凤尾”。演讲班、舞蹈班、思维班、编程班、足球班......琳琅满目的校内外兴趣班中有哪个不是被成长焦虑“催熟”的呢?

总之,在货币替代实物、机械替代劳力、学历替代能力......在“以貌取人”的时代,教育被“过度包装”只会日盛,并不会因为学科教育“减负”而打消家庭养育的成长焦虑。相反,只有学校智力教育核心突出、课外素质教育被普及、每个孩子都能公允地接受“因才施教”、社会职业薪酬差距主动缩减之后之后,家庭养育焦虑或许能够被消减。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书生:家长如何教育陪伴孩子成长!!!
花最少的功夫培养最优秀的孩子
明明是孩子叛逆厌学,为什么要求父母成长?壹心大哥聊家庭教育
如何让孩子更好成长
为了孩子成长,必须学会的教育秘诀!!
让经典全天候陪伴孩子成长,爱读经空中课堂开启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