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夏令营:最失败的教育,是养出一个不会爱的孩子

前段时间,很多家长的朋友圈都在流传这样一张图:据说这位穿着红衣服的妈妈,为了劝儿子去上学,长跪一个小时。

而她的儿子,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旁若无人地玩着手机,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孩子还把妈妈下跪求自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并配文:开心每一天。

一个对孩子束手无策的妈妈,一个对妈妈无比冷漠的孩子,这样故事,听完着实感到惋惜。

很多人说,孩子是被惯坏的,一个被惯坏的孩子是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和苦心的。

父母的溺爱,往往越爱越心寒,心寒之处就在于从孩子身上看不到他对父母的爱,看到的都是自私和冷漠。而一个连父母都不知道爱和尊重的孩子,长大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又怎么能适应社会生活?

01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未来考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能有大出息,却常常忽视了培养孩子爱人的精神。

我始终认为,成功的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帮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这是让孩子未来获得幸福的基础能力。

正如作家范海涛曾在微博上写道:“精英教育下出来的孩子,很多时候一路显要峥嵘,独独缺少了一种怡情,缺少对他人的爱和悲悯。”

爱,是孩子一生都将面对的主题,一个孩子没有爱的能力,是很难获得幸福的。

前段时间,江苏一中学举行高三年级考前家长会。

炎炎夏日,家长们坐在椅子上,孩子们站在一边,有个男孩,拿起手中的纸板为妈妈遮阳。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感动了不少父母。

有网友们说:虽然还没有高考,但在做人的道路上已经成功了。

心理学教授佩塞施基安教授曾经把爱的能力称为第一能力,爱的能力中,除了被爱的能力,还有爱人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02

孩子爱的能力,常常被大人破坏了

其实,我们的孩子,早在很小时候,就开始纯粹地爱着父母,他们看不见你就会哭、吃东西会让你咬一口、喜欢和你待在一起......他们远比想象中要爱你。

当孩子慢慢长大却一天比一天冷漠,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期间的巨大转变,不单单是孩子问题。

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夏天买了三根棒冰,想着自己一家三口刚刚好,结果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

“不用给我们买,你自己吃。”

后来孩子就学会了买回家吃的东西只买一份。过了很久,妈妈却对他说:“这孩子真自私,吃东西也不想着你爸你妈。”

很多父母下意识地剥夺了孩子爱的机会,等孩子长大了,又回过头来怪孩子自私冷漠。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有些大人,看见小孩帮忙做事,怕孩子受伤就不让孩子做;孩子帮忙杯水,怕他烫着;孩子帮忙拎东西,又怕他累着......时间久了,孩子觉得你是不需要他的。

爱得太满,反而养出了不会爱的孩子。

03

如何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有次去超市购物,离开的时候,遇到一位老人家和一个约莫6、7岁的小男孩领着几大袋日用品。

孩子提着一个大的购物袋,走了一会停下来,问旁边的奶奶:“奶奶你的袋子重不重,可以再分点给我。”

奶奶欣慰地说:”小宝现在知道心疼奶奶了!“

我们不仅不该剥夺孩子爱的机会,更应该制造机会,让孩子来关心别人,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爱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爱与被爱之中,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经提到,父母应该训练小孩有爱人的精神。小时候如有爱人的精神,将来才能够爱社会,爱国家。包括四点:要能顾虑别人的安宁、对人要能表同情、对长辈要有礼貌、要能帮助父母做事。

培养孩子的爱的能力,父母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1.要能顾虑别人的安宁

能顾虑别人的安宁,其实培养孩子理解别人、尊重别人的能力。打些简单的比方:

爷爷奶奶睡觉的时候,轻轻地对孩子说:“爷爷奶奶睡了,不要作声”;

爸爸或妈妈不舒服的时候,引导孩子不要缠着,让大人休息一会;

乘坐公共交通的时候,告诉孩子,不要大声吵闹,影响别人休息。

2.对人要能表同情

有家心理机构曾经对北京一所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一项心理测试,其中一道题目是:“一个小妹妹感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

第一个孩子说:“病了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

第二个孩子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

最后,近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这项测试,或多或少能反映出现在一些孩子缺乏同情心的问题。

同情心也需要父母引导的,鼓励孩子关爱别的小朋友,在引导的同时,保护孩子的同情心与分享行为,不要用冷言冷语去打击孩子的同情心,也不要笑话他,哪怕是善意的。

有同情心,才会有爱己爱人之心。

3.对长辈要有礼貌

在家中,可以培养孩子对家长的体贴和关心,如帮爷爷倒杯、给奶奶拿东西、吃饭的时候,等着长辈先动筷子。

当孩子这样做时,父母及时地给予赞许,孩子得到了强烈的荣誉感和存在感,会强化此类行为。

家长同时要给出正确的示范,示范如何爱身边人给孩子看,这是最有用的教育。

4.要能帮助父母做事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更具有独立能力,更容易适应生活,更能体谅和理解父母。

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比如自己收拾书包、玩具、独立吃饭、穿衣等等,再慢慢扩展难度大一点家务。

帮助父母做事,既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也会更懂得承担。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为人父母,爱孩子要有度,同时也要教孩子如何爱人、如何表达爱、如何拒绝爱......爱是一种能力,我们和孩子都需要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家 | 陈鹤琴:4点教会孩子如何爱人(警惕孩子自私)
妈妈带大的孩子和奶奶带大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自己和奶奶带大的孩子有什么差别,看到这些恍然大悟
黄渤在亲眼目睹了贫困山区的小女孩在被奶奶打了一巴掌后,果断放弃了资助小女孩的决定透漏了怎样的底层人性顾虑?
为孩子做好这7件事,胜过千万句唠叨!
2018,为孩子做好这7件事,胜过千万句唠叨!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